登陆注册
2698000000008

第8章 吕相之死(3)

尉缭亦和茅焦执手相谢。茅焦把尉缭请到家中,待为上宾。日久天长,茅焦和尉缭结为挚友,无话不谈。一日论起秦之政事,尉缭说:“秦王的为人,非一般人可比。他长了一个高鼻子,这样的人心志都广大;又生了一对长眼睛,这样的人都不驯服;又长了一个腆胸脯,这样的人都难斗;又生了一个豺狼的嗓子,这样的人都少恩。他又好动,居约易出,好做大计以胁人。他如得了大志,可以翻脸无情的为祸他人。我是一个外邦流落到秦国的人,他肯和我对桌而食,促膝谈心,是因为他为人谦和吗?不是!他是为了秦国的强盛,为了完成他吞并六国之野心,才如此笼络人,以便天下人都归顺他。我不能和他长期相处,成全了他的野心,这样对天下人民不利。我早晚要离开秦国,不能留奸伪之名于后世!”

茅焦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七尺男儿处世,应为英雄之主而用,才能实现远大的志向。你啊,还是在咸阳城呆下去,我们是好朋友,不要分开。”

尉缭不听,偷着走了多次,每次都被茅焦追了回来。事为秦王政所知,又面见尉缭,动之以情,赏赐甚厚,使一个明明知道秦王不可深交共处的尉缭,终于甘为秦王政所用。

秦王政听取了茅焦所谏之言后,便命蒙武到槭阳宫中宣旨:“请太后归咸阳。”当天下午,派人接回太后,行动之迅速,使满朝的文武官员和后宫的人都为之震惊。

赵太后还宫以后,到福年阁居住,这时,秦王政有命,凡后妃所居之殿、阁、楼、房,一律都改为宫。福年宫正屋中,几年无人居住,已是尘土蒙蒙,阴风历历,蜘蛛盘丝,卢蜂做蛹了。赵太后见到此光景,一边令人收拾,一边泪流满面。

嬴政听说太后回来,于次日中午到福年宫来见,心中也十分酸楚。赵太后先是哭,后来笑了,道:“陛下不必伤心,哀家知你是孝子。那一年在邯郸,你才五岁,亏吕相国买通赵国大将乐乘等人,我们才得以归国。我本想不回国,怕在路途成为累赘,连累于你。五岁的你牵着我的衣服,哭叫不止,说什么一生也离不开母亲。我只好抱着你,跟吕不韦逃到这咸阳来了。可知你如今还是那样儿。我年轻守寡,于人节有亏,自知不对,从此静守深宫,为天子的脸面争光。”

嬴政泪流两行道:“母后回宫之事,还亏得大夫茅焦……”他随即把处置二十七人及听取茅焦之语,迎太后回宫的经过,诉说了一遍。最后说:“母后今后在宫中可随意享乐,若有不顺心的事,请向王儿说明,王儿一定不使母后寡欢。”

赵太后道:“茅君为秦之上卿,亢直敢言,而又不伤君臣、母子之大体,使秦国社稷得以安宁,是一个真正的上卿。陛下有福,得此明臣。”

嬴政又说:“母后不宜在福年宫居住,可免去若干枝节。几日后,移到秦阳门南隔街的内云阳宫。那里没有宫女、后妃、黄门的纷扰,也没什么诋毁母后的小人。内云阳宫中,林木荫厚,清水陶连,假山叠叠,名花艳艳,正宜母后养老。王儿我不时去探望母后,也不悖人伦之情。”

赵太后大喜,她说:“我也正想说与陛下,欲到二百里外的甘泉山上的外云阳宫居住,如今陛下要我到南宫养老,正合我意。”

赵太后回福年宫只住了十天,欢天喜地地出了秦王后宫,到一街之隔的坐南朝北的内云阳宫去住了。八个宫女,八个黄门,加上一个孟况,到了内云阳宫,把宫里收拾得窗明几净,太后日观花圃,夜听蝉吟,心安理得,虽有些暗中的情愁,却也随往事付诸东流,永不回头了……

秦王政又来看过赵太后几次,接触多了,母子感情也比以前深了。十一年正月初二日,秦王政来看太后时,还曾问过她:“母后,以前你流落邯郸时,都受过什么人的欺侮?”

赵太后道:“那时候,我飘零在街头卖唱,多受那些达官贵人的欺侮。他们每每雇我们一些歌女到他们府中唱曲,唱完,便留宿,不论老少,都糟践我们的人格。我们若不从他们,他们便打骂我们,玩够了我们,便又赶出府来。再见着我们,还对我们嗤之以鼻。”

嬴政问:“母后,你还记得那些人的名字吗?”

赵太后道:“都记得。”她遂把那些达官贵人的名字说了七八十个,最后说:“这些人都侮辱过我、打过我、赶过我。最厉害的一个是赵王的族亲,名叫赵尚,官为太尉,四十来岁了。他从一个姓钱的畜牲那里把我要到他家歌舞,我受他百般凌辱。后来又把我送给他的同僚。再以后,我又流落到街头卖唱!”赵太后说到这里,呜呜咽咽地哭了,最后她说:“后来碰上了吕不韦的家人吕锦,是他让我去吕家的。谁知道,多年以后,吕不韦他还是把我……”她又说了些细情,已是泣不成声……

嬴政忽地立起来,拔剑在手,乒地把一个几桌角儿砍下,又在席地上来回走了十多遭,口中道:“母后,今日只我母子密谈,没有旁人。我虽身为秦国天子,但经常听到奏说:六国的君臣多看不起我,说我母亲是流娼出身,我连个准父亲都没有,成不了什么大业。我今既为秦天子,就是嬴姓的人!我要用我百战的精兵报仇雪恨!我要把天下轻蔑我的人,都打倒在地,要用他们的鲜血,酿成可口的美酒,供我开怀痛饮,欢庆胜利!”

嬴政自与母后密谈后,天天和李斯、茅焦、蒙武、蒙毅、蒙恬、王翦、桓龆、杨端和、羌瘐、王贲等重要文臣武将聚议天下大事和治国之策,有时一议一宵。嬴政议起事来,精神焕发,从不懈怠。

各郡、各县及京城的屯卫军也加紧练兵。嬴政等人天天想着吞并六国的事,一天,嬴政说:“一个天下,分成六国、八国,这怎能行?普天之下,惟我独尊,六国灭后,就只有一个朝廷、一个天子了。使天下一统,是吾生平之志也。”

这一年夏季,秦王政又命王翦、杨端和、桓龋三大将带军八万攻赵国的并州之地,共取下阏与、寮阳、安阳等九座城池,凯旋而归。秦王政亲迎至咸阳郊外,为王、杨、桓三大将接风洗尘,三军为之欢腾。

自从母子开心畅谈之后,嬴政心里十分不踏实,他老想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吕不韦,吕不韦对自己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要是他到处乱说,那可对自己大大不妙了。就这时,出外巡视各郡军马的大将蒙武、王翦回来了,要面见秦王,秦王宣召。

蒙武、王翦两位大将军进了文升殿,向在绣因上坐着的嬴政跪拜毕,嬴政命他二人分东西两面坐下。王翦在东首坐着,嬴政因王翦年长,先把脸儿朝向他问:“二卿不知有甚事?”

王翦道:“臣和蒙大将军巡视诸郡县的兵马,探得吕不韦的行藏。”

嬴政忙问王翦、蒙武道:“他如今怎样?”

王翦、蒙武道:“吕不韦居洛阳一年多,仍广交宾客,昼夜在一起盘桓,多有言及王廷之事。有人言:‘天子已知悔悟,早晚会迎接吕相国回咸阳,重掌大权。’有来咸阳为吕不韦请命者,扰乱京城,日事噪喋,宣扬陛下当初做事欠考虑。又有各国诸侯,时有书信和吕不韦相通,甚至还请他去为官。文信侯虽已落职,擅议朝政,未免过甚,又和外邦相通,于秦廷不利。”

蒙武又问:“听说早有人上书简为文信侯求情,可是真事?”

嬴政点点头,命一个黄门到文升殿东间,取出一个铜柜子,“哐啷”一声,倒出七百多封奏简。嬴政指着那些奏简道:“一年多来,寡人时常接到为吕不韦求情的书简,看后秘而不宣。今听二卿所奏,吕不韦收买人心,欲到咸阳城再兴风雨。你们拯国之心可嘉,寡人之计亦决矣!”

接着,嬴政、蒙武、王翦三人密议了很久。次日有三个飞骑从秦廷出来,飞往洛阳。

吕不韦走后,咸阳城中的府第,曾托李斯经管。半年后吕不韦便把财产、人役、妇女往洛阳搬迁,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仍叫李斯代管。李斯奏过嬴政以后,便派屯卫军把吕不韦宅子的正面府门用泥土封住,只派十几个人住在一些小房中看守,出进都从便门。

吕不韦虽被免了职,可是到了洛阳仍不大老实,动不动以仲父自居。不当官了,资格还是无人比得上的。洛阳城中的贵绅也有些知道他的底细,瞧不起他。他为了扬名立威,招揽诸国来访的宾客,宾客越多,他就越施舍钱财;施舍的钱财越多,宾客也就越多。宾客多了,咳唾之间,都是大话。有人向吕不韦献计道:“相国是秦王的仲父,如今免职,六国名人都为相国不平。依某之见,何不派说客到咸阳为相国游说、投简,向秦王表明相国无辜,使秦王回心,请相国再位列朝纲。”

吕不韦相信黄金和铜钱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他想:花钱收买众多的智谋之士为自己效力是很上算的。于是点头答应了。

从他点头以后,到咸阳为吕不韦游说投简之客接马连鞍,几乎天天都有。

大多说客到了咸阳,密买秦宫中的一些黄门,将简捅进去。秦王政得简后,心知吕不韦又在使心计,但只秘而不宣,以观其变。

廷尉李斯府中时常住有为吕不韦做说客的人,李斯对此置若罔闻。他打定主意不得罪人,既不说吕不韦做得不对,也不向秦王政奏说吕不韦宾客的活动情形。若有回洛阳的宾客,李斯便给吕不韦带些礼物或者寄封书信,只问“平安”二字,从不涉及秦王政和吕不韦之间的事。

此时关东诸国的游客、间谍也到吕不韦那里去凑热闹,到处宣扬:“秦国若不用吕不韦,六国都乐意接纳他。像他那么有才的人,当今没几个了!”

吕不韦当年遇子楚、献赵姬,成了大功是因为他有钱,免职以后,还想走此路。他想:“花点钱活动,总有一天秦王会下旨让我吕不韦再回咸阳为相。这样天下人都会把我当做先知和圣人来膜拜的!”

秦王政十二年二月初,吕不韦府前的大古柳树,全部披上了青衣。这天王美人梳个洛阳时兴的发样,对着铜镜照了又照,回头对吕不韦道:“我觉得,我到洛阳后越来越丑了。这个地方水土不如咸阳的养人!我昨夜梦着,相国还和我住在咸阳大府的水心阁上。时为夏天,我端着一碗糖水,喂到相国的口上,相国一口一口地喝,正喝着,忽然倒地不动弹了,把我吓得一个冷战醒来,想起我们在咸阳大府那些日子,又哭了良久……”

吕不韦正在翻他的作品《吕览》新近抄的麻帛本。用的是上好的麻帛,抄得又清楚。他笑了笑,说:“美人,最近去咸阳办事的客人回来告诉我,咸阳人都传说秦王想我了,给我来信问安!这么一来,我们又可再回咸阳了。你说的那个水心阁,当日赵太后缠着我,没心思干正事,所以修得并不好。以后再回咸阳,我叫它阁上垒阁,屋上建屋,把咸阳吕府变成人间的仙境!”

王美人道:“到那时候,你恐怕又像撇赵太后一样,把我甩了。如果真是那样我就是做了鬼,也要扒你的皮。我不像赵太后那么不要脸,什么样的男人都要。我王美人,哼,冰清玉洁,问心无愧!”

吕不韦笑道:“你说得很对嘛,女人,就得从一而终。我死了以后你会怎样收缘结果?”

王美人笑着问吕不韦:“你什么时候死?”

吕不韦嬉笑道:“没有几天了,你害怕不?”

王美人笑道:“我害怕什么?你要真死了,府里的大权都落入我手中,吃也吃不尽,花也花不完!”

吕不韦也笑了,道:“你想好事去吧!我才不死呢!只要有这个人在,我一生将立于不败之地。”

王美人问:“是谁?”

吕不韦在他的书架上找了半天,找出一幅白色绫绢画的画来,递给王美人道:“你看,就是他。”

王美人展开一看,画上是一个光着身子的小男孩,趴到锦席上,咧着小嘴,还笑呢!于是她又问:“这是秦王政小的时候吧?”

吕不韦道:“对了,他是我生的。这是他四岁生日时,我在邯郸请高手匠人画的。我们有父子之情,父子无隔夜之仇,他能让我长期住在洛阳捱这个寒冷的日月吗?”

王美人未及回答,老家人吕锦来到精舍窗外招呼:“主人,王廷派三个飞骑宣旨,声言叫主人火速出迎!”

吕不韦慌忙拨拉开王美人,到了前厅,也不跪接。三个宣旨官冷笑一声,扔给吕不韦一束泥封的王简,头也没回,上马走了。吕不韦拾起那束泥封的王简,到厅中打开一看,简中说:

文信侯:你何功于秦?秦封你河南,食十万户。你何亲于秦?号称仲父。见旨与家属徙处蜀,不许过宵。

简中有秦王的紫泥宝印,连印三颗,以示重要。吕不韦看完,把书简烧掉,口称有点小恙,到后屋中一躺,攥着王美人的手,呆呆地不知想什么。王美人问他:“王廷来了什么旨?”

他只说:“是秦王给我问安的书简。”又请求王美人道:“你今夜到别处去宿,等我养好精神再说!”

王美人见吕不韦有点失常,便不再多言,走了。次日清晨王美人去敲吕不韦的门,怎么敲也不开,忙叫人把门闩拨开,到里间屋一看,吕不韦倒在床上,蓬头散发地死了。在那地席的小几上,还放着半瓶鸩酒,王美人哭了一声“相国”呀,便抱起那个肚大口小的陶瓶来,把那半瓶鸩酒一气饮下,趴到吕相国的身边,折腾了一阵之后,也死了,临死还攥着吕不韦的手不放。

吕不韦饮鸩而死,王美人情意专一,随他而去,引起吕府的震动、哀痛。吕不韦有子七人,大都已近而立之年。他们为父发丧,不惜重资。吕不韦平时待门客甚厚,不韦殁后,门客群聚,在棺椁前披发顿足大哭。有的门客,让不韦的长子,派人飞马给咸阳王廷送信,不要私葬。一方停灵七日,每日里一片银山孝海,涌出滚入吕府,哀音扩散数十里。

七日后,往咸阳王廷送书的人回来,说:“王廷只说可以随意安葬,不韦已是个庶人,与王廷无干。”人们听此消息,都为之叹息道:“不韦生前曾是一朝名相,如此处置,王廷也太残忍了。”

吕不韦的七个儿子都向门客们问计道:“父亲大人生前为秦廷效劳,今不幸自戕而损,王廷不闻不问,叫我等对葬礼如何安排?”

这时,吕府已聚门客三千余人,大家愤秦王有负于吕不韦,便都嚷嚷道:“王廷既负恩公,恩公难道就应草草安葬吗?应葬如相国礼!”

吕不韦的儿子们道:“王廷若怪罪下来,危及家族怎好?”

三千门客都发誓道:“如有事我们愿以生命担之!”

但还是老家人吕锦想了一条计策,用小棺盛殓了吕不韦的尸首,在夜里偷偷地合葬在洛阳北邙吕不韦夫人坟边。出殡之日,吕不韦的套棺大梈中已是个空壳,一口小棺材盛着王美人的尸首,跟在吕不韦大空棺之后,埋到了洛阳另一个地方,聚个大坟堆,号称吕冢,实是遮人耳目。门客们虽知情,但都没有传说出去。

嬴政得知吕不韦自杀的消息,又听说以相国之礼出的丧,不觉地发了怒。在广德殿发了一道旨意:“凡是祭悼过吕不韦的三晋之人,皆逐出洛阳咸阳两地,有官的夺官,归乡务农;凡是秦国人祭悼过吕不韦的人,有官的夺官,都迁到房陵聚居受管。”

这道旨意下达后三月,秦王政又下一道旨意:“凡吕不韦一门族属,皆改为奴籍,财产没入官府。”

这一下洛阳的吕府彻底被查抄了,如山的金银、钱帛和粮食用几百辆车子整整往官府运了一个月。吕不韦的七个儿子以及下人,皆被分配到各郡、县为奴;一千多女眷、使女、仆妇排成一长串队伍,往咸阳进发,在路上又哭又叫,披头散发。这些往日在吕府中跟着吕不韦享受醉粉狂香的人,一下子都变成了翻阶的黄叶。傍墙的断枝……

这一千多女眷、使女、仆妇被赶到咸阳后,由于没地方安置,李斯命她们先住到吕相国的旧府。那一千多女人,大多是从这旧府迁到洛阳的,今日又返回这个地方。一双双明眸,看着自己曾经涂脂抹粉的窗台前,又看着那曾经步月临风的松树下,泪水不禁飘落胸襟,呜咽相对,如坐立于烟邦梦国之中。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却是一不小心成了刘备的小舅子。且看甘信如何逆转乾坤,助姐夫成就大业!袁绍:我袁氏四世三公,怎奈何不了汝这黄口小儿!曹操:甘信逆贼,毁我半生霸业!孙权:东吴三代基业,毁于甘信之手,吾与甘信势不两立!
  • 重生之首席魔女

    重生之首席魔女

    一朝入道,不成佛便成魔!  前世,她是失去利用价值的“弃子”,一场背叛的杀戮,再睁开眼,恍如南柯一梦,她重生回到了二十年前。  这一世,她依旧被遗弃的彻底,然,天下人都可以负她,但,她也会让所有负她的人付出代价。  她,季苏菲,重活一世,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没有人可以随即践踏她的尊严,她会用自己的力量让所有人俯首,她要活出属于她一个人的风采。  季苏菲钓鱼,随身空间到手,从此她拥有了一个巨大的隐形军火库;  和死神做交易,得到一只制裁者的手,指尖蓝色的火焰主宰着他人的生死;  撒旦的邀请:“我...
  • 春秋霸业

    春秋霸业

    当天夜里,风势很大,大家都在呼呼大睡的时候,田风把他们叫了起来,吩咐这几十个人,去周边砍了些树,然后田风把这些树,拿刀截成一段段的,有从地上随意的捡起两块石头,搓呀搓的,众人都不知道田风要干什么,田风把手都搓的通红了,一会之后,突然一阵火光,烧在了被砍断的木条上。
  •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QQ群:95010223(满了)全订QQ群:375380021(最好这个)酱油群:397441818(快满了)二群:418928396(快满了)三群:371034966五群:1093767940
  • 辛亥:摇晃的中国

    辛亥:摇晃的中国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热门推荐
  • 红楼花影

    红楼花影

    荼蘼是花季最后盛放的花,开到荼 蘼花事了,只剩下这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它的花语是最终的美丽。《红楼花影》中爱到荼蘼,没有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好的你,生命 中最灿烂、最繁华、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伪神传说

    伪神传说

    他曾是一位废材,受到了多少白眼;他曾是威仕特的一位少爷,可是就连下人都敢欺负他。终于,他哥哥历经艰辛帮他拿到了一块足以改变他命运的东西——召唤石。可是,就当他能证明自己时,却发现有了实力后,他的命运变得越来越不可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爱浮生最红颜

    绝爱浮生最红颜

    且看天生命硬、睥睨众生的她如何救人于水火,秦紫心是酷爱考古的医科学生,逍遥地辗转于江湖和庙堂之间。却换来一句"妖孽"。,江湖盛会上拼死救下武林势力。她成为薛国和江湖通缉的对象,带着不断变化的琉璃梳和更大的谜团,错入时空裂痕,和废柴皇帝踏上了啼笑皆非的寻宝路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洪荒大盗

    洪荒大盗

    鸿均曰:大衍五十,天衍四十九。张文曰:大衍五十,我衍其一。鸿均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故圣人无败故无敌。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故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张文曰:天道,地道,万物道,众生道,我为道。盗为我,盗天,盗地,盗万物,盗众生,无物不盗。天地为最圣人无敌,我便盗那天地,盗那圣人,盗尽万物众生。新书《炫龙记》,期待大家支持,谢谢。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