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000000016

第16章 丧师肥下(4)

韩雪点头道:“王兄,小妹在韩国,难寻匹偶。听相国韩文说,嬴政是个天纵日新之才,小妹也动心念。小妹到了秦国,定然会力保我韩国江山。”

韩王安离开王位,亲手给韩雪斟了一碗酒,递给韩雪道:“王妹请饮此酒,以表贞行诚意!”

韩雪接过酒,一饮而尽,笑了一声说:“誓言不泯,去秦不悔,以使王兄位如乘牛车之稳!”

韩王安道:“此意,韩文知道吗?”

韩雪道:“全是小妹自己的主意。”

韩王安咬咬牙,用手一擂案几道:“好,王妹!进了郑城的美女,全部放回家去,这样一来,百姓也会歌颂本王的。快快,两旁速传韩百通进宫。”

三天以后,一辆帷车,两匹玉色的骏马拉着。车中坐的人便是韩雪,陪同的两名宫娥,也坐在车里。韩百通骑着一匹乌烟豹色马跟在车后,护佑此行的韩国武士三百人,都乘马执戈,列队于车后。车轮一辋又一辋地往前进着。

秦王政十七年正月十五日,韩百通一行人到达了咸阳城,先投到李斯府中。韩百通给李斯纳了千金重礼,并把韩王安求和弥兵之意拜托了李斯,求他在秦王面前多加美饰之言,又说:“以后还有重礼送与廷尉!”

李斯接了礼物,皮笑肉不笑地道:“千金重礼,在我秦国如粪土之轻,比之于韩国的土地,孰重?只是这个韩雪公主,倒算一种礼物,秦官中如公主之美者,难以尽数。只是赠给一个王姝的事,在诸国之中,还是不多的。这倒要看我们天子陛下的兴致了……”他又哼了一声道:“韩御史,你明日见我君主,可不要大王大王的称呼,那是你们小国的那一套,这里叫天子、陛下,你知道吗?”

韩百通连忙站起身施礼道:“廷尉之嘱,下官谨记就是了。百通乃小邦之臣,到了高邦上国,还求廷尉多多指点!”

李斯拉长着嗓子哼了一声,又问韩百通:“你去请韩雪公主,若是一般俗女,也不必去见天子了,就回韩国也可以了。”

韩百通一听,慌了神,忙到韩雪所居的李斯府中的一间香房中去请,并把李斯的话说了一遍。韩雪沉下脸来道:“李斯,他不过是楚国上蔡的一个郡小吏,我是来会秦王的,见他做甚?”

韩雪还要说下去,韩百通早吓得魂飞天外,忙忙地猫下腰道:“公主,这些话可够分量的,别说了,别说了,我们要被杀头的!”

正在喳喳叽叽之时,李斯却一步闯入屋中,口中“哼”了一声道:“韩雪公主,辱骂秦国的上卿,割舌之罪。”

韩雪公主冷笑一声道:“李斯,你窃听于窗牖之外,只和毛贼同属,这样的人到秦国做了廷尉,真乃天下难解之事。李斯,秦国的旺运之火正烧到烈时,正在此时,即牛溲、马勃也能放出热气和红光。你要小心,天下没有万全事,但到你走下坡路时,其结果也不会比弱小的韩国君臣好些。”

李斯自从做了上卿,深受秦王之宠幸,谁人敢这样对他说话。韩雪一番话如同五雷轰顶,一下击中他的要害,他毛发倒竖,呆了半晌道:“我们君臣之间,如人体之于气息,呼唤、运动皆一致,永不会分离的。”

韩雪公主“啊呀”了一声道:“看起来,做了官的人,大多都不读书了。慢说古人书,今人之事,他知晓的也太少了。他只知道弄权术、保官位、哄时政,其愚蠢之行,与树上秋虫何异?就在秦国,商君之死,不过百年。当他被车裂之时,可曾想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吗?贪富,蓄怨,而后不如鸡犬者,列国之中岂少哉?廷尉乃天下有名的异能之士,可无断后之想,其行若三岁小儿春梦于卧榻之上,可笑矣!”

李斯听罢这些话,先是呆若木鸡,后是放下廷尉的架子,连忙给韩雪行礼道:“公主,你所言甚是,我李斯记在心了。”

于是,李斯用堂堂之鼓,敲隐隐之钟,迎迓公主韩雪于大堂之前。在韩雪没有拜会秦王政之前,受到了李斯的高宾之礼遇。

次日,李斯向秦王政奏明韩王安命韩百通来咸阳的一切意愿。嬴政听了大笑道:“韩王安欲使此小术,免去他裂土之难,真是愚夫之思。他就是把韩宫中所有的眷属都送来,寡人的大军,也是要冲入郑城和阳翟的!可令韩王安之妹到后宫中去,至于韩百通打发他回去就是了,寡人不见他。”

李斯领旨之后,走出勤政殿,命人把韩公主雪,送往后宫。

李斯出殿之后,对韩百通道:“万岁授意于我告诉你,让你早点回国,他就不见你了。”

韩百通急道:“廷尉大人,小人千里迢迢而来,欲见陛下一面,备陈我韩国友好之意。”

李斯扯着官腔道:“韩大人,陛下说不见,谁敢逆他意,你还是早点回去吧,不然惹恼了陛下,你就是再送两个公主也白搭!”

韩百通带着他的三百武士垂头丧气地离开咸阳城,从韩国来时的那一股献礼讨好的热气,到此时全变为冰冷的寒云。秦王也太无理了,一个韩国二品官,比李斯小不了多少,就像驱逐沿街乞讨的花子一样,给呵斥出勤政殿来。韩百通在路上想:“其实六国应该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瓜分秦国。谁也不管谁,六国之主都是没心的比干丞相。吾愿天下再出一个苏秦,施以纵亲之策,使秦国碾,人的大磨停转!晚了,回到郑城混日子吧,天塌有大家!”且不说韩百通的胡思乱想,正在此时,秦廷内正谋划一场阴谋,而且是秦王亲自点了头的,这场阴谋正是针对韩百通的。

当夜,韩百通一行走到秦韩边界的小驿站,一行人鞍马劳顿,早早地歇了,谁知半夜里,秦将优旃领着一千雄骑把小驿馆死死地围住。后来,在驿馆外面燃起了火把,砸破驿门,冲入驿内,见人就杀。优旃先冲入韩百通下榻之处,韩百通听见人喊马叫之声,先会儿他还以为是韩王安派军来接他,后来听见院中戈剑交击声和狂杀声,过了一阵,优旃进屋了,韩百通大叫“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早被优旃一剑扫过去,扫开了他的头颅,鲜血冒出,倒于地下丧命。

负责保卫的韩国卫尉王叔戏挺着长剑,于火光中,挡住优旃,优旃舞剑抵住王叔戏,但听一阵阵的铜剑响亮,王、优二人狠命相搏。

二人只战了三十余合,王叔戏一顿大剑击得优旃难以还手。又战了一合,王叔戏逼住了优旃的剑,不待他撕手,下边一大脚踢过去,腾地一声,战靴的铁尖,崩断了优旃的右手腕子,当啷啷,铜剑飞出优旃的手,扎到一个秦兵的腿肚子上,那个秦兵狂叫了一声,向后仰倒了。王叔戏赶上一步踩住了优旃,又把他嗖地夹在肋下,夺了一匹马骑上,虎吼一声,大剑如同陨天之石,明光散乱,使人目眩难迎,杀出驿馆,奔回韩国都城去了。有一百多秦兵,见优旃被王叔戏抢走,顾不得和驿中的韩国武士混战,便都到驿外抢了马骑上,一个个伏在马鞍上,如同群鼠逃荒般追了下去。

王叔戏一气奔回郑城,先投入相国韩文府,把优旃先押下,然后向韩文述说了秦兵袭击驿馆之事。韩文急忙到韩王安的银安殿上朝见韩王安,述说了王叔戏所报的一切。韩王安听罢,吃惊地道:“王叔戏这番闯祸不小,怎好?”

韩文摇头道:“大王,这是秦王之计,秦王想攻我国,却又师出无名,分明是想挑起事端,找借口,这真是欺人太甚了,不能退让。”

韩王安道:“你不退让,能杀到咸阳城教训秦王吗?”

韩文道:“秦王派兵斩使,六国不容,乘其势合纵其他五国,兴师问罪。”

韩王安道:“你说得到容易,如兴问罪之师,先受害的是韩国。其他五国即答应攻秦,也是观望不前。”

韩文道:“即我韩国朝野一心,那秦兵也不像驱豕赶羊之易,他们分明日想出兵我国。大王,如今退是退不得了,你不能再拿不定主意了。”

韩王安急得汗水津津,难有一策,只依着韩文之计,先去审问优旃的口供,并嘱咐韩文:“打狗还看看主人的颜色,秦王现在的态度还不可知,可不要对优旃动刑啊!”

韩文待王叔戏从驿馆中安置、掩埋了战亡将士回来后,才开始审问优旃。优旃非常狡黠,他矢口否认秦王政所用的毒计。优旃说:“我主天子,深恐韩百通路上有失,旨命我带军护送。但因他们已走远,我们才追到驿馆,以表送行之意。韩国军将带着屡战屡败的复仇心理,向我秦军先行攻击,我秦军被迫自卫。韩百通御史禁止韩国武士向我秦军拼战,韩兵不听命令,韩百通情急自刎!关我何事,你快把我放了,要不然我主发兵,你等后悔就来不及了。”

韩文道:“胡说!你带着一千五百雄兵人多势众,韩国军将何以敢先发难!此道理小儿都懂,你还狡辩。”

优旃一时语塞。韩文也不客气,命武士打了优旃二十杖,道:“优旃,你若不招罪行,休想逃出我之郑城!”

优旃被打得又嚷又叫,痛哭流涕,不过他到嘴硬,死都不承认这是一场阴谋,无奈之下,只好把他押了下去。

然而韩王安终拿不出处置优旃之计,一会儿要把优旃送回秦国,一会儿,又说先押不放,急得韩国文武长吁短叹,都道有此国王,国必亡也。

二月初,秦王政派专使给韩王安来书一札,札中云:

韩王大驾座前通览:“刻闻韩界内小驿韩军围杀我派去护从韩百通事,惜哉,惜哉!秦虽据有大邦之业,看重韩国如同幼弟,庇之以天幕,托之以地砥、王勿其念乎?今之事,知己者,莫尤人!速将王叔戏者缚至咸阳,以明其罪。韩御史百通为贵国战亡,寡人即派使祭吊。君觊觎秦国日久,能勿量子之力乎?优旃乃寡人之士,自近寡人,殊未能距一寸,札至韩都。即放旃归函谷之路,勿违勿背!”

韩王安看罢,席上如有万针猬刺,一语难回秦使,只命人安置秦使于馆舍中听答复。遂又命人传宣韩文到密殿中商议,韩文道:“大王只宜在宫中将息心气,臣自能回复韩使。”

韩王安到此关头,也只好对韩文听之任之了,不再说什么,嗒然若丧地退出密殿,回宫去发愁了。

韩文带几个从人到达秦使所居的馆舍中,向秦使道:“秦王派优旃带军追杀韩百通一案,本官已查明,优旃也已默认,此乃秦王嫁祸我国之计,为侵吞韩国做借口,秦王的来书,无非施之以威,你去回复秦王,我韩国正在整兵备战,秦王可杀我等,但我韩国人不受他的侮辱。”

秦使呆了半晌道:“这是韩王的主意吗?”

韩文道:“我王命我代宣他的旨命。”

秦使又问韩文:“不能放回优旃吗?”

韩文答:“韩百通现已长眠于地下,不能放优旃,不然国威何在?”

秦使又问:“国威何在?相国如此做,我国大军临于郑城,到时攻下阳翟城,看你还有什么国威?”

韩文笑道:“我已为秦王扫好了门径,专等他来将客为主了。我韩国人知道,即放回优旃,秦王也会来做压主之客的。”

秦使不甘心地问:“王叔戏怎么办?”

韩文道:“他是韩国的虎将,希望他以后还要多杀秦军,以抵秦人强暴之行。”

秦使大怒,第二天他就抱着一腔怒气回咸阳了,把韩文的无理之言作了汇报。自然秦王听后勃然大怒,拍着桌子道:“必灭韩国!”

秦使走后,韩文便整顿各地兵马,以待秦军来犯。韩文又向韩王安奏言:“请升王叔戏为裨将军,此人有大勇,即秦王破我郑城,他也能保着我王,冲出重围,投向他国!”

韩王安想到后路,便升王叔戏为裨将军,同韩文一起指挥兵马。韩王安又向韩文道:“韩雪一入秦宫,不知可得秦王之宠否?”

韩文道:“至今没有一点信息,一点指望也没,趁早省些神思。”

就在韩文准备抗秦之时,秦王的特使正风雨兼程赶往韩国都城郑城,这个特使不是别人,而是秦王的信臣李斯。

四十多岁的李斯,看上去还很年轻。长着一个长方脸儿,下巴颏上有一个黑痦子,痦子上有一撮细黑毛儿。细眉长眼,鼻端口方,有一个门牙略长些,然而包住嘴唇,也不太费力。中等身材,比秦王政矮些。

李斯带着一队骑马的卫士一百人,文职人员八人,都是戎衣、绣眼,神气高傲。

他们一行人都从西方驰过来,离郑城西门只有数里远了。一阵阵的春鸦,从天空中盘旋着、啼叫着,时而落在路旁的黑沉沉的古榆树上。田野中,处处有牛犁耕地,韩国的百姓又在盼着一个太平、丰收之年。

韩王安前日即接到李斯欲来和谈的飞报,但不知怎样迎接他好。聚了一些有学问的韩国文臣,研究礼仪,众说不一。相国韩文说:“李斯只是秦国的一个二品臣子,来意又不利于我,只按一般臣子对接之礼迎他即可,不要大惊小怪。”

韩王安摇头道:“他是代秦王来此的,怎好按臣子礼接纳?又是来和谈,没有战争之事了,我们应该喜欢。你对他好,礼尚往来,你到秦国,他也对等。”

韩文道:“李斯此来,只是来恫吓我国,行使吞我之毒计,我王不可轻心。”

韩王安道:“秦王欲树威于天下,何能言行不一?他要吞我,只派将军敲大鼓、执长戈而来。”

韩文气道:“那么,迎接之礼,听任大王安排!”

韩王安脸红了一阵,又道:“你们为臣的不同本王一心,我国如何兴旺?依本王看,全国百姓都庆贺,郑都之内,倾城出接。尔后送给李斯一万两黄金,堵住他的口,可在秦王面前美言。”

韩文以下的臣子都低下头去,只听有忽哧忽哧的喘气声音,不闻有人回话。

次日,简下到韩国各郡、县,全民为李斯之来庆贺,家家要礼天拜地,吃美食,饮佳酿,穿新衣,还可聚众歌舞。郑城之中,凡十五岁至五十岁的男女,在大廷尉李斯到城西之日,都要焚香跪接。

果然,李斯同他一行人离郑城尚有二里远近时,转过一个林角,一望,黑压压的尽是人头摆动,香烟烧得如刮碧风一样。鼓声阵阵,轰雷相击。李斯不知发生什么事,只当是韩国大兵以迎,吃了一惊。看了半晌,方知韩王安是大礼以迎,一颗心才落到胸间。

韩王安穿淡黄色王袍,心中害怕,小白脸上都是汗珠,眉毛飞展,口念道:“大国虽安,小国亦安。普天同庆,王来接官!李廷尉你好?李廷尉名震七国之地……”接着又是一大堆讨好话。

李斯像老头咳嗽那样“咳咳”地笑着,也没有下他那匹白马,只是笑声伴着话声道:“你就是大王韩安吧?秦国使臣李斯,在马上施礼了。秦王有制,凡属秦国到六国去为使的人,相接都不下车、骑,韩国没有此制吧?咳咳咳!”

韩王安一点身价也不顾,紧走几步,到了李斯马前,伸手去拢李斯的马缰道:“廷尉之来,实是给韩国增辉不少。我韩国举邦相庆,欢呼载道。”

韩文脸都给气红了,一国之主,哪有这样讨好别国一介臣子的,他一怒之下,大步上前,操过李斯的马缰,把韩王安排于他身后,睁着双眼问李斯道:“李廷尉,你为秦廷喉舌之官,不能说礼仪之言,也不为做人之礼吗?你在秦国为栋梁之材,到我韩国只是一个溪桥之宰,搭渡两国和战事。若不下马,我们拒你入城。”

裨将军王叔戏大叫道:“李斯若不下马,我就用弓箭伺候你了。”言毕,持弓引满,对准了李斯。

此言一出,李斯本想顶了回去,但一看众人都是怒目,心下发寒,哈哈一笑,道:“入乡随俗,入乡随俗。”顷刻,李斯以下的官、兵都下了马。

韩王安忙去执住李斯的手道:“这是本王的几个宠臣,廷尉勿怪,廷尉勿惊!”

李斯闪了韩文一眼,话中有话道:“我也不怪,我也不惊,我只怕韩国有韩文这样的好官儿,就国无宁日了!”

韩文道:“不要说这些没头没脑的话,你要战,便回秦国,带着人来,韩国靖壁以待!”

李斯张张口,没说出什么话来。韩王安忙又央求李斯上了马,他自己也乘马相陪,一齐进入郑城。李斯的马从人前过时,有的百姓装肚子疼,满地滚动,痛苦乱叫;有的百姓不知为什么厮打起来,又扔土,又扬沙,一片喧哗……气得李斯的脸,白里泛青,心中计算着:“看你们还有几天太平日子过。”

同类推荐
  • 满唐春

    满唐春

    一个优秀的首饰技师,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一个苦逼的学徒身上一间生意淡薄、濒临倒闭的金店一个游手好闲、水平一般偏偏又脾气暴躁的师傅还有二个谈不来的师兄最惨的,还签了一份打死勿论的学徒契约幸好,还有一个美丽又对自己暗生情愫的小娘刘远还没决定以后的路没想到一夜剧变,两个师兄杀了师父卷了黄金细软跑路留下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欠下的货款、借下的债务、快要到期的租金等等,让小娘无计可施要抄家、变卖家产?PS:小炮新书《筑造我为王》已上传,请多多支持!!!!
  •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懂得使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近代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这些都是华夏民族悠远起源的见证。后来,大禹治水,平定九州,开启了中国历史王朝盛极必衰更替的序幕。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锦衣当权

    锦衣当权

    卧底十年,铁血军人孟岩重新活了过来,成为一名锦衣卫。一把绣春刀,一身霹雳胆,男儿血,尤未冷,美人随,斗权阉,收漠北,定安南,下西洋,权倾天下!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皇上照样绑:站住,本宫劫色

    皇上照样绑:站住,本宫劫色

    身为穿二代,子媚有着不输母亲的机智与大胆,虽然没有母亲与姐姐的透视眼,但是她却能有超强的意念力,能短暂的控制他人的言行,当她与穿三代的皇帝侄子一起兴风作浪,一个公主,一个皇上,两人简直无法无天了。无恶不作’的蓝子媚最感兴趣的事就是绑架男人,而且是男人,然后再逼良为娼。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姿色可以,只要被她蓝子媚看上,谁都逃不脱,管你是太子还是皇上,照样绑过来接客。谁叫她是‘不夜城’最大的老板呢,没有美男,她的不夜城还如何赚银子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皇子我不爱

    皇子我不爱

    好吧,穿越是潮流,我认了,穿在一个刁蛮任性的大小姐身上受人白眼我也认了,穿在一个刁蛮任性受人白眼连未婚夫也不待见的人身上我还是认了。可是,我明明已经要求皇上退婚了,为什么三皇子还要求皇上赐婚啊,还有四皇子,我替你挡那一剑,心中早已后悔了八百遍,你就不要用那种非卿不娶的眼神来看着我了行不行?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老公不靠谱

    老公不靠谱

    男人,阴着脸咬牙答应,“好,我就娶你!”他不过是在失意的时候走错了房间,却被这个跛脚的女人赖上。多一个妻子,他没有任何的意见。只要她做好自己的职责,他会负起做丈夫的责任!酒店试睡员的工作就是检验酒店的质量。可是,却没有要她检验酒店客人的‘质量’!没有人会在乎她跟谁结婚,婚后是怎么样。那天,她孑然一身仅着身上的衣服,离开养她恨她的家门!她不禁自问:为什么当初救活的是她?
  • 教授大人有点甜

    教授大人有点甜

    自从高远再次遇到多年未见的霍商,请别问我逻辑君在哪,什么爱车被拖,什么被小混混追的满街逃窜,我只能说,这些都弱爆了。,问。书友群:297652967期待各位大大的大驾光临什么被夜闯民宅,什么泡妹不成反被压啊,被狗狗给叼走了。可能有些小剧情有点那个什么什么,但是,为什么高远最近倒霉连连?答,应为他碰到了一个叫霍商的男人。本文走的是轻松搞笑路线,好吧,它跟节操君一样,他就预感到他平静的生活将再次被彻底打乱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皇后娘娘要翻身

    皇后娘娘要翻身

    我着谁惹谁了,怎么就那么倒霉,穿越了吧,还变成了弃妇,一个弃妇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故事曲折、委婉、耐人寻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