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800000004

第4章 合纵与连横(1)

唇亡而齿寒,这道理虽简单,可许多人并不真正的懂得。所以,“合纵”只能失败。

秦国利用了东方列国的弱点,于是,在“连横”中节节取胜。

一、“朝秦暮楚”的缔约联盟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势蒸蒸日上,而在东方,经过公元前341年那场著名的马陵之战,魏国因惨败而力量大大削弱,齐国则成为强国。于是,天下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了秦、齐两强遥相对峙的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游说之士,研究形势,奔走于各国之间。他们针对各国都试图寻找盟友以壮大或保存自己的心理,提出了“合纵”说和“连横”说。在这些纵横家的影响和鼓动下,在战国中后期的100年里,各国之间发生了外交、军事上的合纵、连横运动。

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由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所谓“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就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从具体情况看,合纵的国家多少不一,合纵进攻对象有秦国,也有齐国。也有人将六国攻齐(秦也参战)称为反合纵。连横在战国中期以秦国或齐国为中心,后期以秦国为中心。能够连横的国家不如合纵的多,张仪为秦国策动的连横只有魏国或者楚国参加。

由于各国之间的矛盾复杂,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合纵、连横的缔约联盟也就很不稳定。今天和这个是朋友,明天却变成了敌人,而昔日的敌人一转眼又成了朋友,正所谓“朝秦暮楚”,变化不定。

二、从“五国相王”到五国伐秦:一对政敌的较劲

最早发起合纵的公孙衍,与最早游说连横的张仪同为魏国人,实在是一对冤家。起初,公孙衍在秦国任大良造(秦爵十六级,相当于丞相加将军),可后来秦惠文王转而信任张仪,用张仪将公孙衍给替代了。张仪为相后,倡导连横策略,在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323年)约齐国和楚国的大臣相会,以图联络齐、楚向魏国进攻。公孙衍解职后返魏,被魏惠王任命为相,号为犀首。他针对张仪的举动,建议魏王广结与国,以相抗衡。

于是,就在秦和齐、楚相会的同一年,魏国约集韩、赵、燕、中山共同称王,史称“五国相王”。其实这5国中,魏、韩已先称王,此次集会只是新尊赵、燕、中山3国为王,并且5国相互承认为王。魏国用发起相王、承认一些国家称王的办法来组织联合阵线。

“五国相王”是魏结盟自强的一大胜利,这引起齐国的担心。它害怕魏国凭借这联盟的势力,对它不利,遂加以破坏。齐国借口中山国小,反对它称王。齐对赵、魏扬言:“与中山并称王,实乃莫大的耻辱。愿和大国一起讨伐,不许中山称王。”中山王十分恐惧,连忙派大臣张登带重金去见齐国的权臣田婴。田婴听了张登的一番说辞,也就许诺中山称王。张登随后又去对赵国和魏国说,齐国本来羞与中山一起称王,现在它想利用中山的军队来攻打魏国的河东地区,所以又准允中山称王了。听这么一说,赵国、魏国对齐国很是反感,更加保护和支持中山称王。

齐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它关闭同中山国往来的通道,并想以割地给燕、赵2国,来换取他们一起出兵攻打中山。燕、赵意识到这是齐国故意在离间它们和中山的关系,以便将中山国置于自己的势力控制之下,就没有听齐国的话。

齐国破坏5国联盟的计谋终未得逞,可是魏惠王的合纵,却被楚国的进攻搅乱了。

就在北方发生“五国相王”的当年,南方的楚国向魏国发起军事攻击,楚将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取8个邑。眼见敌不过楚国,魏惠王转而听从张仪的主张,将公孙衍弃于一边。

张仪于公元前322年,即“五国相王”的次年,离秦入魏。这位舌辩之士向魏惠王提出联合秦、韩而攻击齐、楚的策略。魏惠王觉得有道理,就任命张仪为魏相。可谁料想,诡计多端、巧舌如簧的张仪,表面上是要魏联合秦、韩攻击齐、楚,真正的意图却是要魏事秦,并进而使诸侯都来仿效。张仪的真实目的是为秦谋利益,帮助秦进行连横,并试图先由魏与秦连横,再发展到吸收韩和别的更多的国家参加。

这可惹火了他的政敌公孙衍,公孙衍忙不迭地出来予以阻拦,并要赶走张仪。公孙衍派人到韩国通报,说秦、魏联合和魏王重用张仪,目的在于图谋韩地。他还声称,如果韩国重用他公孙衍,秦、魏的连横可以被阻止。韩国大臣公叔颇为欣赏公孙衍,就把公孙衍请去,委以国事。

与此同时,齐国和楚国也感到秦、魏连横于己不利,就出面反对张仪,支持公孙衍任魏相。魏惠王呢,原本想利用秦国的力量来抗击楚国、抵挡齐国,可时间没过多久,就发觉张仪其实是要他投降秦国,自然心生不满。见魏惠王不肯就范,秦惠文王就出兵攻打魏国。

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势头,令东方列国生畏,于是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之策。齐国、燕国、赵国、楚国竞相重用公孙衍,请他去参与各自国家的决策大事。魏惠王见此,就将张仪逐回秦国,让公孙衍复出,主持政事。公孙衍志满意得,“佩五国相印”,更加积极地推行合纵运动。

魏国以公孙衍代替张仪为相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18年(魏惠王后元十六年),魏、赵、韩、燕、楚5国联合攻秦,并推楚怀王为纵长。

然而,实际出兵和秦交战的,只有魏、赵、韩3国。当伐秦的联军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遭到秦军的迎头痛击。联军组织松散,很快败下阵来。次年,秦军又在修鱼(今河南省原阳县西)重创联军,斩杀8万将士。这次合纵攻秦的战争就此宣告失败。

从公元前323年秦与齐、楚相会引发“五国相王”,到公元前317年“五国伐秦”失败,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竭尽煽动之能事,挑起一次次事端,令天下大不安宁。时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怒,各国诸侯就会畏惧,他们安居,天下的事端就会平息。)

秦建筑三、600里与6里:张仪的骗局

在公孙衍发动的“五国伐秦”战争中,齐、楚两国都参加了,它们属于同盟国。秦国垂涎于楚国的土地,却又碍于齐、楚联盟,不敢贸然与楚国动武。于是,张仪跑到楚国进行活动,设法拆散齐、楚联盟。

张仪可说是战国游说之士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人物。传说他年轻时曾投在楚国令尹(楚国的相)昭阳的门下做门客。一天,昭阳大会宾客,拿出楚国的无价之宝“和氏璧”给大家欣赏。正当宾客们争相传看、一饱眼福时,“和氏璧”忽然不翼而飞。此时正巧张仪在场,昭阳就怀疑是他偷的,令手下的人痛打他一顿。张仪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被抬送回家。张仪一进家门,就要妻子掰开他的嘴,看看他的舌头是否还在。他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怕,还可以靠此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谋取官禄。

这一回,张仪以秦相的身份来到楚国,其感觉当然与从前穷困潦倒时完全不一样了。他受到楚王很高的礼遇。张仪也虚情假意地与楚怀王周旋,笼络感情。一日,张仪对楚怀王说:“我们秦王最憎恨的是齐国,最尊敬的是大王您,我张仪也是如此。大王您如能闭关绝齐,秦愿以商於之地600里相赠,并将美丽的秦妇嫁予您为妻。这样,秦、楚就是兄弟之国,以后永远不动干戈。”

楚怀王一听,既能得地,又能求太平,末了还捎带上可人的秦国美女,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便欣然应允。群臣也都向怀王祝贺,可是惟独大臣陈轸不高兴。怀王很生气,质问陈轸,陈轸回答说:“依我看,商於之地得不到。不仅如此,齐、秦还会就此联合起来。到那时,楚国就要大难临头了。”怀王问这是为什么,陈轸进一步分析道:“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为齐与楚有联盟。今闭关绝齐,则楚国孤立。如此,秦国岂会再重视你这孤立的国家,而给你商於之地600里?张仪回到秦国后,势必食言,这样楚国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两国之兵必定来相攻。所以,现在倒不如暗中与齐相好而表面上绝交,同时派人跟随张仪入秦。若给予土地,到时再与齐断绝关系;若不给土地,就与齐联合对付秦国。”

楚怀王早已被张仪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哪里听得进陈轸的建议。他以相印授予张仪,又送上丰厚的财礼。同时,下令关闭与齐国的交通,断绝关系。然后,派一位将军随同张仪去秦国接受土地。

果然不出陈轸所料,张仪回到秦国后立即变了卦。他假装从车上摔下来受伤,3个月不露面。楚怀王闻知此事,还误以为这是张仪嫌他与齐国断交的态度不够坚决,就又派人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与楚绝交,并放低姿态去与秦国结好。张仪见破坏齐、楚联盟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出来接见楚国的使臣,他说:“我有奉邑6里,愿献给你们大王。”楚国使臣听后发觉不对,就回答:“我受命于王,是接受商於之地600里,从没听说是6里。”

怀王始知上当受骗。恼羞成怒的他,要立即出兵讨伐秦国。大臣陈轸向怀王建议,不如割一块地送给秦国,让秦和楚一起进攻齐国。那样的话,楚虽失地于秦,可还能从齐国夺取土地得到补偿。

刚愎自用的怀王偏偏不听。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十七年),怀王以屈匄(音丐)为将,起兵攻秦。秦将魏章率军与屈匄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之北)。楚军大败。秦斩杀楚军达8万人,主将屈匄及裨将逢侯丑等70多人被俘。秦国进而夺得楚国的汉中。

楚怀王气急败坏,决心倾全国军力,孤注一掷,与秦决一死战。楚军狠命进攻,北上深入秦地至蓝田(今陕西蓝田县)。秦军在蓝田迎战楚军,结果楚军又大败。无奈之下,怀王只得又割两城与秦讲和。

秦国得寸进尺,又想攫取楚国的黔中地。秦王派来使者对楚国说,愿以秦国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外的地区相交换。楚怀王憎恨张仪,说不愿换地,愿得张仪的头而献黔中地给秦。

张仪得知,竟也不惧怕掉脑袋,表示愿意前往。楚怀王拿住张仪,准备将他处死,以解心头之恨。张仪却是胸有成竹,买通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向怀王夫人郑袖说情。靳尚对郑袖说:秦王甚爱张仪,打算用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地区的6个县和美女换回张仪。楚王爱土地、爱美女,必听从秦国。秦女一到,夫人你就会被疏远了。你应劝王将张仪放掉,郑袖怕失宠,就日日夜夜缠住怀王,说服怀王放走张仪。她还以带着儿子出走江南要挟怀王。怀王被哭哭啼啼的夫人闹得没办法,最后就放了张仪。

张仪获释,马上又是利诱又是威胁地劝楚怀王与秦和好。怀王仍然经不住张仪伶牙俐齿的一番言辞,以两国太子互相作“人质”为条件,与秦缔结了婚姻之好,而黔中地却拱手给了秦国。

四、齐秦去帝与五国攻秦:苏秦的离间计

继各国先后称王以后,秦国又动起称帝的念头。秦昭王十九年(公元前288年)十月,秦相魏冉到齐国,向齐湣王致帝号,相约秦称“西帝”,齐称“东帝”。秦国此时拉拢齐国同时称帝,是出于连横的一种策略,其目的在于联合齐国及其他国家,并迫使它们一起攻打赵国。因为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强大了起来,大有与秦、齐成鼎足而三的架势。秦国要东进,遇到了赵国这只拦路虎。

用至上神“帝”的称号作为国君的尊称,以此显示自己具有高于其他国家的地位,这当然为齐国所乐意接受。于是,齐、秦称帝,并约好共同伐赵,瓜分赵国。

就在这时,苏秦出来策动合纵运动。苏秦乃燕昭王的亲信,长期为燕国出谋划策,奔走效力。燕国系7国中的弱国,无意亦无力征服齐国,但是却存在被齐征服的危险。齐与秦的称帝与合作,使燕国深感不安。苏秦就想以离间计拆散齐、秦的盟约。

关于苏秦这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的时代搞错了,说他的活动时期比张仪早。根据1973年底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可知苏秦活动的年代实为燕昭王、齐湣王时。

同类推荐
  • 南宋浮生记

    南宋浮生记

    本文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作品,主角谷永宁是21世纪的现代人,在江边的一家修理厂里和一群人发生争执时,被人推到了江里,意外穿越到了宋朝。利用21世界的技术,他生产出了皇上需要的浸水不会模糊的纸,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技术。走上军队生活,利用火药技术,发明了各式火器,缴叛贼、杀敌寇,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名垂青史。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风月天唐

    风月天唐

    两坛男儿烈酒,丰塑乱世铁骨柔情;三分历史笔墨,书尽别样世事沧桑;QQ群:179648838新书《江山权色》,新笔名:倦孤心,已发布。在创世中文网,以及qq阅读app都可以搜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热门推荐
  • 宦门毒女

    宦门毒女

    薛仪作为京都刑部侍郎家的嫡长女,在府中过得如同下人。生命终结那一刻,换了新的灵魂,亲娘早逝,亲爹不疼,嫡母刻意怠慢,嫡妹嚣张阴险,还有嫡母兄长一家子在后。上辈子身为政客,她习惯了呼风唤雨,这辈子!权力!地位!她都要!便是要将欺她辱她之人狠狠踩在脚下,踏着别人的尸骨往上爬!比阴狠毒辣,她只会比她们更加残忍卑鄙。想要寻得靠山,她步步为营涉入朝政,欲引诱当朝储君上钩,却怎么也没想到引来了那包藏祸心、残忍扭曲的王爷!待到储君找上门来,不得已,只得做个双面间谍,顺带谋得一番好婚事。明面上她是乖顺温柔的王妃,背地里和名义上的小皇叔为非作歹,狼狈为奸。通往权谋之路,从此阴谋诡谲、杀机暗现!可——每天这变态爬她的床调戏她算是怎么回事!若是早知道会遇到这么个大变态,她早在灵魂穿来那一刻就恨不得引刀自裁!自挂东南枝!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罗女将:邪王追悍妃

    修罗女将:邪王追悍妃

    冷峻,狂傲,睥睨天下,悲悯苍生的是她。沙场点兵,她一身战甲挥斥方遒!腹黑,妖孽,颜如美玉,权戏天下的是他。宫夺皇权,他以铁血手腕翻覆九州四海!她说:这山河疆域之广,终不过你手中一盘棋。他笑:那这江山棋局,只有你配与我对弈共掌天下!【狡黠隐忍,沉潜厚黑!男强女强,强强碰撞!美男可以有,但是1V1独宠!】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 投资小窍门

    投资小窍门

    期货商品的买卖,主要是借助于保证金的交付而取得未来某一时间可实现交易的商品买卖合约,在合约到期日之前,投资者可以选择是否要实现这笔买卖,如果当时这项商品的价格高于签约时的价格,则投资人可以按合约签订的价格,将余款缴清之后,取得商品,如果当时这项商品的价格低于签约时的价格,则在权衡利益之后,投资者也可以选择放弃保证金,取消契约,而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现货。所以。期货的交易就如同预付订金的买卖商品方式一样,购买入在交付订金时只取得商品未来预先购买的权利,等到合约到期日并缴清余款之后才能取得商品的所有权。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自巴黎一路南下

    自巴黎一路南下

    一段纸上的环球旅行,世界多国留学生携手旅外青春作家带你体验别样的留学生活和异国游历奇遇。在法国:难忘法国童话般的小镇,邂逅小镇里那个男子;在美国:开车穿越传说中的66号公路,遭遇惊悚的hitchhiker;在日本:一品浪漫的京都小雪;在德国:柏林墙头,一段穿越时光的生死恋;在俄罗斯:体会一个人在异国的独立生活;在印度:亚穆纳河波澜不惊的缓缓流过,有穿着红袍的印度女人,颈子里带着金色的项圈,咖啡色的皮肤美丽的暴露在阳光里,映着亚穆纳河波光粼粼的流水,闪耀的眸子带着夺人的亮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