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600000019

第19章 各族之抗清(2)

在贵州各族人民起义中,声势最大的是以张秀眉为首的黔东南苗民起义和以刘仪顺为首的黔东北号军起义。

张秀眉,贵州东部台拱厅苗民,雇农出身。咸丰五年三月十五日(1855年4月30日),张秀眉等不堪忍受封建压榨,率领苗民抗税起义,张被推为大元帅。他主动与各地起义军联合,积极向清军发动进攻。经过三年的征战,到咸丰八年(1858),苗军基本上控制了东起湘边黔、西至贵阳城下的黔东南大片地区。在这里,他们团结侗族、水族、布依族、回族人民,打击苗、汉地主豪绅,捣毁清军城堡,夺取清军“屯地”分给农民耕种。苗军同各族人民,在“重山复岭中,纵横盘踞七八百里,安居乐业以抗官兵”⑤。同治六年(1867),清政府陆续征调湘军席宝田部和川军唐炯部入黔,黔西北苗民起义和黔北号军起义相继失败,黔东南苗军处境亦日益困难。同治九年十月二十五日(1870年11月17日),由于清军大举进犯和苗族地主的叛乱,苗族起义中心台拱失守。张秀眉退到雷公山,率众坚持战斗。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援黔湘军攻苗军各寨,杀苗民2万余人。四月六日(5月12日),张秀眉兵败被俘,后在长沙就义。为时18年的苗民起义,在湘、川、黔军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号军是白莲教支派灯花教组织的起义武装,因头巾和旗帜的颜色不同,分红号、白号、黄号、青号等名称。咸丰五年十月二日(1855年11月11日),黔东北铜仁举人徐廷杰率抗征秋粮的农民起义,冲入铜仁府城,击毙知府葛景莱。江口、印江等地农民起义响应。这几支义军皆饰红色头巾,故称红号。起义不到一个月,红号连克桃厅、思南、玉屏等城,队伍迅速增至万人。不久。湘军入黔,攻陷铜仁,徐廷杰等牺牲,余众继续坚持斗争。咸丰七年冬(1858年初),年近八旬的灯花教主刘仪顺率众在思南府城北面的鹦鹉溪起义,称为白号。咸丰八年二月(1858年3月),杨和风等在安化(今思南)一带起义,号称黄号。各路号军起义后,攻破不少城市,但均弃而不守,只占据一些险要的堡寨,往来游击。为统一各路号军的行动,刘仪顺推举冒充明代朱氏后裔(冒名朱明月,又作朱民悦)的遵义人张保山为秦王,刘自任大丞相。同治三年至四年(1864~1865),整个黔东北地区均为号军所控制。同治五年(1866),湘、川、黔军分三路进剿贵州各族起义军,但相继遭到失败。次年秋,清廷采纳太常寺卿石赞清建议,推行“川楚合力”,“先黔后滇”,“先号后苗”的方略,集中清军进攻号军。同治七年一月四日(1868年1月28日),湘军攻克思南府荆竹园黄号军根据地。六月二十八日(8月16日),川、黔军攻陷平越尚大坪白号军最后据点,刘仪顺突围被俘,后在成都惨遭杀害。坚持14年之久的号军起义,最后失败。

(二)云南回民起义

云南回民起义源于回、汉争矿事件。咸丰四年(1854),云南临安(今建水)回族与汉族地主商人争夺楚雄石羊银矿,发生械斗。冲突扩大后,清朝官府不问是非曲直,诬指回民作乱,大批屠杀无辜回民。咸丰六年(1856)春,各地回民相继起义,并逐渐汇合成两支强大的势力:一支在滇南,以马复初、马如龙为首;一支在滇西,以杜文秀为首。

马复初(1791~1872),本名德新,原为伊斯兰教阿訇,早年曾往麦加朝圣,归而治宗教经典,讲经授徒,咸丰六年率众起义于新兴。马如龙(1832~1891),武秀才出身,也于六年率众起义于临安。二马联合后,成为云南东部和南部最大的起义力量。但他们自称起兵只在报仇,并非与朝廷为敌,故官府“一抚则顺”⑥。从咸丰七年至同治元年(1857~1862),起义军三次围攻昆明。第一次以讲和结束,第二次则围城十日即撤围,第三次则在高官厚禄引诱下投降。马复初被封为二品伯克滇南回总掌教,马如龙被授予临沅镇总兵,成为清政府“以回攻回”的工具。

杜文秀(1828~1872),永昌府保山县人,廪生出身,村塾教师。道光二十五年(1845)永昌汉族地主勾结官府残杀回民,杜曾代表回民赴京控告。咸丰六年(1856),他在蒙化(今巍山)聚集回、彝等族人民起义,攻克大理,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立平南国。大理政权“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南京之号召,革命满清,改正朔,蓄全发,易衣冠”⑦。他们推行“不分回汉,一体保护”⑧的民族联合政策,采取恢复社会生产和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因此,起义军力量迅速壮大,并相继攻占53个州县,几占云南全省的一半。马复初、马如龙降清后,在云南督抚的授意下,接二连三对杜文秀进行诱降,均遭严厉拒绝。从同治六年至八年(1867~1869),杜文秀调集十万大军东征,目标在于夺取昆明。但久攻未下,起义军精锐损失惨重。清军在攻占南安、楚雄、定远之后,即分三路向滇西大举进攻。同治十年(1871),起义军作战失利,杜文秀义子艾山(刘道衡)往英国伦敦献土称臣,背叛祖国,乞怜求援。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72年12月27日),清军攻陷大理,杜文秀服毒后自赴清营,以求保城中百姓。同治十二年五月四日(1873年5月29日),清军进占腾越厅,起义最后失败。

(三)云南彝族人民起义

咸丰六年四月(1856年5月),云南彝族雇农李文学(1826~1874),在太平军战士王泰阶(汉族)、李学东(彝族)协助下,率汉彝各族农民五千人,于弥渡县瓦卢村天生营誓师起义,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李文学在密滴村设“彝家兵马大元帅府”,建立革命政权。他们采取“夷汉庶民,共襄义举”的方针,号召各族人民共同举义,“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在群众支持下,起义队伍迅速增至万余人,并逐步控制了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在根据地内,起义军采取耕战结合的措施,把18岁至40岁之间的男女组织起来,“练以战阵,战则集之,不战则耕;男任战,女任运,男女各有职”。根据群众要求,规定“庶民原耕庄主之地,悉归庶民所有,不纳租,薄赋二成,荒不纳”,并把“帅府督府近郊之庄主田亩,悉收为军耕”⑨,从而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治九年(1870),清军进犯,起义军失利,王泰阶战死。同治十一年(1872),李文学率军救援大理杜文秀起义军,遇伏兵败,为叛徒所执,献降清军,十三年(1874)被杀害于南涧牛街。起义军余部在李学东领导下,继续坚持战斗。光绪二年(1876)夏,李学东病故,起义失败。

(四)李永和、蓝朝鼎起义

李永和、蓝朝鼎同为川滇边哥老会首领。咸丰九年(1859)秋季,李永和、蓝朝鼎、蓝朝柱(大顺)在家乡云南;通府牛皮寨,聚众起义,以“不交租,不纳粮”,“打富济贫”为口号。起义军以“大明顺天”相标榜,李永和称顺天王,蓝朝鼎任大元帅,蓝朝柱任副元帅。不久,李、蓝起义军从云南进入四川,攻克犍乐。翌年,义军克自贡盐场,队伍扩大到十余万人。接着,起义军向西进发,渡岷江后北上,前锋逼近成都,活动地区扩大到四十余州县,全军人数超过三十万。李永和以铁山为根据地,遣蓝朝鼎、蓝朝柱出征川北,夺取绵阳。咸丰十一年(1861),督办四川军务的骆秉章率湘军入川,镇压李、蓝起义军;蓝军在绵阳作战失利,退据丹棱,与眉州李永和部成犄角之势。十一月十二日(12月13日),在清军进攻下,蓝朝鼎率众突围,不幸为清军刺中额部,壮烈牺牲,余部由朝柱率领,经蒲江北上。之后,骆秉章集全力进攻青神,李永和等率部撤退,几经转战,于同治元年八月十六日(1862年9月9日)抵达铁山地区龙究场。清军对该场围攻月余,未能得手,派人诱降,又遭拒绝,遂将环龙河闸断,阻水灌场。闰八月二十五日(10月18日),李永和等突围受伤被俘,被解往成都英勇就义。蓝朝柱在四川难以立足,遂率余部进入陕南,被推为“大汉显王”。旋与太平军西北远征军陈保才部会师汉中,被封为文王。同治三年二月二十五日(1864年4月1日),清军攻陷关中重镇盩厘。蓝朝柱突围后,于三月六日(4月斟日)在安康紫溪河遭地主武装袭击牺牲。

五彩蝴蝶纹瓶三、陕、甘回民起义

陕西、甘肃、宁厦、青海等省,是我国回民聚居最多的地区,他们久受清政府的歧视和汉族地主的欺凌,早已十分不满。同治元年(1862)春、夏间,太平军陈保才部和蓝朝柱起义军先后入陕,西安以东渭南地区的回族人民,在伊斯兰教阿訇洪兴、任武等领导下,迅即响应起义,号称十八营。起义军很快占领了渭南、华州、华阴、高陵、大荔等地,并屡次围攻省城西安。清政府先后派胜保、多隆阿为钦差大臣统兵入陕,镇压回民起义军。同治二年(1863)春,多隆阿攻破大荔、渭南等地,西安、风翔围解,回民军遭受重大损失,主力遂退往甘肃。

在陕西回民起义影响下,甘肃回民也在同治元年(1862)揭竿而起。俟陕西回民起义受到挫折时,甘肃、宁厦、青海地区回民的反清斗争正逐渐汇聚为四个中心:以甘肃南部河州(今临夏)为中心的马占鳌部;以甘肃西部肃州(今潭泉)为中心的马文禄部;以宁厦南部金积堡为中心的马化龙部;以青海东部西宁为中心的马文义部。各路回民起义军不断向清军进攻,使其文报梗塞。粮饷奇绌,省城兰州处于孤立地位。由于陕甘总督杨岳斌对回民起义束手无策,清廷于同治五年八月十七日(1866年9月25日)将其免职,调左宗棠继任;同治六年一月十八日(1867年2月22日),清廷又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镇压回民起义。左宗棠一面纵兵烧杀抢掠,一面收买回军降将董福祥,施行“以回杀回”的反动政策。在清军的进攻下,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六日(1871年1月6日),马化龙向清军献出金积堡投降。同治十一年(1872)初,据守河州的马占鳌开门迎降。同年八月(9月),青海西宁的回民军首领马永福(时马文义已死)亦投降。同治十二年(1873),左宗棠集中力量进攻甘肃西部的肃州,九月二十三日(11月12日)城破,马文禄投降,后被杀。白彦虎部逃往新疆。坚持十二年之久的西北回民起义遭到失败。

注释

①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说法,一说是刨于康熙十三年,一说创于雍正十二年,一说起于乾隆二十六年。本书暂依第一说。

②《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5册,第100页。

③《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页。

④同治《南海县读志》第26卷,第13页。

⑤《成同责·州军事史》第6册,第131页。

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回民起义》,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2册,第140页。

⑦《回民起义》第1册,第29页。

⑧《回民起义》第2册,第300页。

⑨《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大宋王朝2

    大宋王朝2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以辛亥革命为核心事件,讲述从1908年到1912年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本书开始于宣统皇帝登基,结束于南京临时政府北迁。这段时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人物和事件错综复杂的时期。本书生动通俗的描述了这段严肃、深沉的历史,吸收运用当前史学界发掘掌握的最新资料,抓住其中的主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华章,其中穿插了重要人物的介绍,点缀着有趣的历史细节。
  • 最秦

    最秦

    赳赳老秦,舍我其谁?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而成了这个末世帝国的皇帝,千古第一昏君胡亥。是胡亥又不是胡亥的他,决定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时代,与赵高斗智斗勇,重用蒙氏家族,大胆启用新人,与刘邦、项羽逐鹿中原。大秦老臣泪流满面,我大秦终于看到希望!大秦甲士群:215208375唠嗑,聊天,说话,O(∩_∩)O哈哈~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热门推荐
  • 嚣张龙宝:萌萌娘亲吃货爹

    嚣张龙宝:萌萌娘亲吃货爹

    一朝穿越成武林世家的废材,爹嫌妹弃遭谋杀,大难不死捡到只龙蛋孵出气吞山河的超级吃货食肉兽。食肉兽吐钱吐武功秘籍吐金银财宝,辱渣男斗遮妹羞亲爹,废材变天才一鸣惊人翱翔九天打怪升级。人心不足蛇吞象,某日她羞答答对某兽道:“给我吐个男人吧,高大上那款。”高大上现身,迷得某人七荤八素,直到生出只同款食肉兽崽,方才大呼上当,“尼玛,我要退货!”某兽笑得见牙不见牙,“一经售出,终生有效,概不退货。”两只吃货,她就是卖身也养不活啊,真是坑爹!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大牌狂妃

    大牌狂妃

    新文《暖婚甜蜜蜜:宁少,强势宠》已发,请亲们多多支持!入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惩得了嫡姐,灭得了姨娘,拍得飞主母,忽悠得无耻爹娘,这样的云浅在遇到某个无耻流氓之后,却被浪漫迷了眼,温柔绕晕头,上了他的贼船。云浅:自从上了你这艘破船之后,我就人生就迷失了方向,前程一片黑暗!楚远舟:我是破船?呸!我明明是一艘富有诗意的小舟,能带你去世界上任何地方!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一路看着女儿泪尽夭亡,直到贾家覆灭,林如海方得以解脱重生。保住老婆孩子,一家五口幸福美满。咦,为什么是五口?林如海重生,林妹妹还会悲剧么?
  • 傲娇娘子等等偶

    傲娇娘子等等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师傅从小便在她耳边唠叨这句话,所以,看到前面一身火红嫁衣的悲伤女子,她拍了拍胸脯,放下豪言,自愿代嫁。啥,展家堡,是江湖中那个鼎鼎有名的展家堡吗,她要嫁的人,居然是展家少爷!传说中,展家少爷白衣翩然,一身才华艳绝天下,更有无人能出其右的展家剑法。好吧,如此良人,不逃了,嫁!
  • 时间开出了花

    时间开出了花

    那些费尽心机想要忘掉的事情,真的就可以不再想起了吗?很多年前,当她还是一个伪文艺小青年的时候,时常揪着那个人“拜读”她最新出炉的大作。堂堂C大金融系才子的他,苦不堪言之余,实则是心甘如怡的。有一回偶尔翻阅到一篇她登在校刊上的小说,还夸过那个题记——回忆是倒在掌心的水,摊开或是握紧,最终都会从指缝间,一点一滴,流淌干净。这些年,她时常会想起那句话。若真如此,该是多好。可是,属于他和她之间的回忆,固执冥顽,竟生生烙成了手心的掌纹。每每触及,便教她钝痛不已。四年了。她没有想过会再回到这座城市。流浪是一种大境界,不论是关于脚的还是关于心的。她没有这样的境界。她只是,必须,将自己放逐得足够远。
  • 倦寻芳

    倦寻芳

    视她如珠似宝的南朝皇室,在兵临城下时,将她当作了和亲的祭品。少年时那场青山翠竹间的纯真恋曲,竟是一段无可挽回的情错。当她被迫成为北朝宫妃时,曾经的海誓山盟,换来他轻蔑一笑,袖手旁观。她指天立誓:她受的所有折辱,将要他十倍偿还!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恨世破天录

    恨世破天录

    自太古之始,混沌初开,天地间便生死循环不息,人类虽为万物灵长也不免其外,但世间万物都厌死贪生,于是各种长生之术应运而生,有灵之物纷纷欲寻找一窥天道之法……华夏神洲大地瀚无边际,自古求仙修道之人举不胜举,修炼法门更是多如牛毛,传闻得道成仙者亦不也数记……
  • 来自冥界的公主

    来自冥界的公主

    一个来自21世纪的天才,在南极探险中不幸身亡,带着黑白无常的奇怪暗示,转生到了古代,却因身为女子,转生之时就被狸猫换太子,并弃于崖底,幸运的是她被一只狼叼走了,并被其抚养长大。在狼窝里,她寻得一件密室,并习得了一身好武艺,一直到了她15岁之时,才下了山,开始了她的今生旅程。绝色的容颜,潇洒不拘的行事风格,超凡的武艺,精湛的琴艺,她的江湖名声鹊起。她的命中缺了三魂,为了寻找着三魂,她与那些命定的男子周旋,看似没用的书生,酷似前男友的萧帝,温文尔雅的隶国皇帝……一切到头来才发现都是阴谋、利用!当这个时空出现了危机,天地已经趋于毁灭,她到底是谁,难道仅仅是一个过客?殊不知,她的到来就是为了结束千百年前的遗留下来的债!三神创世,这个世间,谁也无法逃脱天命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