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200000009

第9章 唐朝历史大事详解(8)

是年,朝廷任命朱温(全忠)为宣武节度使,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朱温与忠武节度使周岌、武宁(今江苏徐州)节度使时溥三路军马兵临陈州。但尚不敢轻举妄动,又求救于李克用。

中和四年(884)三月,李克用率兵五万,从太原出发,会合许州、汴州、徐州、兖州等路官军,赶赴陈州。五月,黄巢义军失利,退到陈州北面故阳里。六月初,大雨倾盆,黄巢军营帐皆被淹没,只好北移,引军攻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并准备渡过汴水,向河北转移。渡河时,又遭到唐军袭击,损失惨重。尚让投降了时溥,其他将领投降了朱温。

渡过汴水的黄巢军同李克用军在封丘(今河南封丘)激战,损失惨重,只剩下一千多人向山东兖州撤退。七月,黄巢军在山东莱芜以北的瑕丘,同武宁节度使时溥打了最后一仗,大多数人战死,黄巢在莱芜东南的狼虎谷自杀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以失败告终。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王朝已名存实亡,全然不能管领藩镇,政令不出长安。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昭宗李晔,自立为帝,国号梁,唐朝灭亡。

注释

①《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七。

②③《旧唐书》卷二○○《黄巢传》。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中国印刷术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拓石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

我国很早就出现的印章和拓石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近几十年来,周秦印章不断出土。战国墓出土的铜印,成为《史记》所载战国时苏秦佩带六国相印的有力证据。汉朝时印章已很流行。印章通常只刻有三四个字,两晋时我雕版印刷术国古代著名炼丹家葛洪(2817—341)的著述中,记有刻着120个字的大木印。拓石是用浸湿的薄纸敷在石碑上,轻轻拍打,有字处微微下陷,然后在纸上刷墨,再把纸从碑上揭下来,就成了墨地白字的拓本。东汉灵帝时,蔡邕把重要的儒家经典刻石立于洛阳太学门外,作为标准读本。许多人对照校正、抄写、拓印,街道为之堵塞。后来人们又把字刻在木板上,较刻石省力。印章和拓石相结合,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

雕版印刷一般是在尺寸相等的纹质细的密坚实如枣木、梨木等的木板上涂胶或浆糊,把写好的文字的薄而透明的绵纸正面贴在木板上,使字成反体,再用刻刀把文字和插图刻在木板上,即成雕版。然后在雕版上涂墨,把纸覆盖上,用刷子均匀刷拭,揭下来,文字和插图就转印在纸上并成为正字。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年代尚未确知,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中引《弘简录》说,在贞观时(627—649),曾令“梓行”长孙皇后写《女则》。说明七世纪前半叶即唐初已有雕版印刷。因为这里只是说“梓行”(即刻印传布),并未说开始“梓行”,故一说此前已有雕版印刷。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引陆琛《河汾燕闲录》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敕废像遗经,悉令雕版,此印书之始……雕版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如是则公元六世纪末即隋时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但此说尚有争论,因“雕板”二字或作“雕撰”,“雕”指雕刻佛像,“撰”是撰写佛经,而非雕版印刷。又近年英国发表了斯坦因盗自我国新疆吐峪沟的古物残纸一片,上印“延昌卅四年(公元594年,开皇十四年),甲寅……家有恶狗,行人慎之……”,外国人曾鉴定这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印刷品,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手迹而非印刷。学术界一般将雕版印刷的开始定于七世纪上半叶。

早期雕版印刷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唐冯贽《云仙散录》卷五引《僧园逸录》说,玄奘用回锋纸印普仙像,发给四众(僧、尼、善男、善女),每年五驮无余,说明唐初印刷技术已达较高水平。长庆四年(824),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写的序文中说:“至于缮写模勒,出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自注云: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①“模勒”即模刻,说明在元和、长庆时市上已刻板印书出卖或以之换取酒茶。则唐中叶以来,雕板印刷使用渐广。到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四川和江淮一带民间每岁“以板印历日”出售,以致不等朝廷颁布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②。大和九年(835)文宗下令“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③。唐末柳王玼(音pín,频)说,他在中和三年(883)在成都书铺看到许多雕版印书,有阴阳杂记、占梦、相宅、字书、小学等。说明唐后期雕版印刷已相当发达。

五代时期,不仅民间雕版印书盛行,政府亦大规模刻印儒家书籍,自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22年间刻印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2部,130册。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它为书籍从手抄进步到印刷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雕版印刷术逐步传播到国外,成为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伟大贡献。唐朝时朝鲜和日本来我国的留学生,学到许多工艺技术,其中包括印刷术。十二世纪雕版印刷术传到埃及。欧洲直到14世纪末,才开始有雕版印刷,印刷的方法、程序和我国的相同,说明欧洲的印刷术也是由中国传去的。

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本,多已失散。20世纪初英帝国主义派遣斯坦因从敦煌莫高窟盗走的唐咸通九年(868)“王玢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金刚经》,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这是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此件由7张纸粘成一卷,全长488厘米,每张纸高76.3厘米,阔30.5厘米,第一张雕印佛的故事图,图为释迦牟尼对弟子说法的故事,四周天神也在静听,大家神色肃穆,是一张优美的版画艺术。后6张刻有《金刚经》全部经文,这卷雕版印刷品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字体浑朴厚重,墨色浓厚均匀,清晰鲜明,刊刻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此外,现存的唐代印刷品还有僖宗乾符四年(877)和僖宗中和二年(882)的日历残本和唐末印的一张《陀罗尼经》等。可惜这些珍品绝大部分被斯坦因、伯希和等盗往国外,目前国内尚存的只有那张《陀罗尼经》,它发现于1944年成都望江楼五代墓,居中部分的正文是梵文,上面还印有佛像,纸边印有“成都府成都县口龙池坊卡家纸马铺发售”的字样。1966年在南朝鲜发现雕版陀罗尼经,刻印于704~751年之间,为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在日本至今留存着雕印本的(陀罗尼经》,据说印于日本宝龟元年(770),印数相当多,刻工和技术颇似初学,日本学者认为这个经书的印刷,是由中国传去的。

注释

①《元氏长庆集》卷五一《白氏长庆集序》。

②《册府元龟》卷一六○。

③《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纪》下。

僧一行制定《大衍历》

僧一行本名张遂(683—727),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贞观名臣襄州都督郯(tán)国公张公谨的曾孙。张遂自幼聪敏,青年时期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道士尹崇,博学多藏古书,张遂往借《扬雄太玄经》,归家读数日而还其书。尹崇说,此书深奥,我探求积年,尚未通晓,你可进一步研求,不必速还。张遂说已弄清其要旨,因而拿出他撰写的《大衍玄图及义决》僧一行一卷给尹崇看,尹崇大惊,“谓人曰此后生颜子也”①。张遂由是远近知名。武则天侄武三思慕名请与结交,张遂逃匿以避之,旋即出家为僧,隐于嵩山,师事禅宗大师普寂,法名一行。他跋涉千里,访师求学,先后到郯州天台山,荆州当阳山学习佛教经律和天文数学。开元五年(717)唐玄宗礼迎一行至长安,安置于光太殿向他征求治国安邦之道。一行切直谏净,玄宗皆予采纳。开元八年(720),天竺僧金刚智至长安传授密宗。一行从金刚智灌顶②受法,成为唐代密宗的一位领袖。

开元九年(721),因据当时行用的麟德历所推算的日蚀多误,玄宗诏一行研究前代诸家历法,制定新历。

测定日、月、五星在自己轨道上的位置和掌握它们的运行情况,对提高历法的精密程度至关重要,而以前的天文仪器基本上都是赤道装置。赤道是赤道面和天球的交线,它垂直于地球自转轴。这样的仪器所测得的天体位置,都是用赤道坐标表示的,还须经过坐标换算,才能确定天体在自己轨道上的位置,这就需要应用球面三角法。但那时的学者们还没有掌握这个方法,都是用近似的经验公式来计算,误差较大。一行知道这个缺点,他希望有一架能够直接测量日、月在轨道上的坐标位置的仪器,这样可以减少一道换算手续,并避免由此产生的误差。一行对梁令瓒等与工人设计的黄道游仪木模进行鉴定,支持梁令瓒用铜铁制造成器,黄道是太阳在天球中视运动③的路线,即从地球上看太阳,感觉到太阳在宇宙空间一年当中运动的轨道。用黄道游仪来观测天象,可以直接测量出日月星辰在轨道上的坐标位置,从而减省换算手续,避免误差。开元十二年(724),黄道游仪正式制造成功。惜史书缺详细记载和图样,其具体结构和形状已无法了解。大致是由几个金属圆环交织在一个“中旋枢轴”的周围,很像一个大球。“枢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指向南北两极。仪器由四个高四尺七寸雕成龙形的柱子支持着,坐落在水平槽上。在金属圆环间装有“玉衡望筒”用来观察天体,类似后来的天文望远镜。金属圆环中的黄道环,白道环(白道是月亮在天球中视运动的路线)和赤道环的交点不固定,能够开合,观测者可以从黄道环上读出所需要的数字来。一行用黄道游仪测量150余颗恒星的赤道坐标和对黄道的相对位置,并同汉代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有很大差异,从而在世界上最早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这在世界天文史上是一个创举,比英国人哈雷1712年发现恒星自行大约早了一千年。

开元十三年(725),一行与梁令瓒合作设计制造了水力运转的浑象(类似于现代的天球仪),这是一个球形物体,有铁轴贯穿球心轴的方向就是地球的旋转方向,球和轴有两个交点,作为球的南极和北极,球面上刻着二十八宿和其他星辰,球的外围套有两个圆圈,一为地平圈,一为子午圈,交叉环套,天球半露在地平圈上,半隐在地平圈下,天轴支架在子午圈上边。另外,在球体上还有黄道和赤道,互成24度交角。在赤道和黄道上各刻有24节气,并且从冬至开始,刻分成:3651/4度,每度分为四格,太阳每天辐射在黄道上移动一度,如是天体现象皆可在球上表现出来。为使浑象能自己转动,利用我国古代计时漏壶滴水的原理,在仪器上安装齿轮,用漏壶滴水的力量发动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每天转动一周,用大柜做地平,使天球一半在地下,地平上有两个木人,面前置钟鼓,每刻击鼓,每个时辰(两小时)撞钟,皆由柜中齿轮操纵,这架演示天体现象并能自动报时的仪器被称为开元水运浑天俯视图。

从开元十二年起,一行组织了全国十多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这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创举。测量任务主要是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正午各点的日影长度和北极高度,测量日影的长度是把一根长八尺长的标杆(古代叫做“表”)直立于地面,至时量其影长。北极高度,即观测点和北极的联线同通过观测点的子午圈的切线所成的角度,这需要比较复杂的仪器才能解决。为了测量北极高度,一行设计了一种测量工具——复矩,并且绘制《复矩图》24幅(可能是配合复矩的天文图)。“矩”是我国古代一种制图工具,很像木匠使用的“曲”尺,“复矩”就是把“矩”倒过来放置,在“矩”的直角上安装一个由0度到91.31度的分度器(这里的度指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是圆周的365.25分之一),顶点系一铅锤,这就是一件完整的工具了(见图一),用法也很简单,只要把复矩临近91.31度的直角边直指北极,使北极、观察者的眼睛和直角边的两端正好在一直线上,另一直角边“向下倾复”,这时铅锤线在分度器上就能指出观测点的北极高度来,北极高度实际上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复矩不仅构造简单,灵巧,容易作用,而且合乎科学原理,在当时的天文测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观测点的北极高度都是利用它测得的,这是一行在天文测量上的一项贡献。

在这次测量中,以南宫说等在今河南省四个点的测量工作最重要。这四个点是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北)、浚仪(今河南开封)、扶沟(今河南扶沟县)、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四个观测点处于一条子午线上,他们测量了各点的北极高度、夏至日正午八尺标竿的影子长度,还测量了各点之间的距离。

这次测量彻底推翻了《周髀算经》中南北地隔千里影差一寸的错误说法。派往龙编(治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一带的测量队测得夏至日影在表南三寸三分,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夏至日影为表北一尺四寸九分,两地如以直线步量不到5000里,结果合277里左右影差一寸。南宫说等测得从白马到上蔡,距离526里270步(唐尺),夏至日表影长度差二寸有零,合263里左右影差一寸,这就证明了南北地隔千里影差不是一寸,而随着地点的不同,影差和南北距离的比率是不固定的;也证明了隋朝的刘焯和唐初李淳风的看法是正确的,从而使一行等完全放弃了地隔千里影差一寸的概念。

这次测量最重要的成就,是一行根据南宫说等在今河南省同一平原地区内同一子午线上四个点观测的数据,计算得出的北极高度相差一度,南北距离就相差351里80步(唐代尺度。合129.22公里)的结论,这个数据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弧长,这与现代测量北纬34.5地方子午线一度的弧长111.2公里仅差18.02公里,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实测,开创了通过实测认识地球的道路,把地理纬度测量和距离结合起来,既为制定新历法创造了条件,又给后来的天文大地测量奠定了基础,这是我国科学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等一再著文论述,认为这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同类推荐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 二流谋士

    二流谋士

    一枚奇怪的竹简,一个奇怪的梦,彻底颠覆了郑纶的命运,他被卷入了历史长河,来到了纷繁复杂的三国时代。关于三国:那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时代,无数谋臣猛将都在充满机变混乱的时代格局中展现自己的才华。郑纶想做一名谋士借以立足,好运气总会在他身边发生,也会在不经意间溜走,对于不能把握机会的人来说,他只能算是二流。关于猛将:郑纶想巴结一些最顶尖最有名的将军,但是身份低微的他,鲜能引起别人足够的重视;退而求其次,即便是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了不起的人物,一旦利益和立场发生转变,能经得起考验的又有几人?
  • 名动河山

    名动河山

    帝王心术II——————八年前,天下四大名公子之一的四公子悄然退隐,八年后,隐迹在一个小镇上当一个平凡教书先生的四公子却还是逃不掉天下的纷争,面对天下十三国争相的延请,千万里破碎的河山,他该何去何从?温婉可人的侍女,名动神京的花魁,妙绝天下的医术,纵横千里的剑客,倾国倾城的美人,神秘无比的宝藏,还有那一双隐藏在幕后的黑暗之手,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诞生,而变得不同!敬请关注寂寞继《帝王心术》之后2008年夏的又一力作——帝王II,之名动河山!————寂寞新书《止武》已经发布,书号:1174240。新书是玄幻类型,比历史更加精彩,敬请新老读者支持!谢谢!下面有八通,可点击直达!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是一本关于历史的通俗读本。在《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精华版)》中,涵括了博物、地理、地名、名胜、典故、风俗、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生活等诸多方面,并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加以编纂。从而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查阅。溯古可以明今,鉴往能够知来。了解了一个历史常识,就是阅读了一则精彩纷呈的故事、掌握了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增进了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纨绔千金

    重生之纨绔千金

    女主角=女强+纨绔+自信+腹黑此文YY无限重生前:她自卑胆小,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在家被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姐姐欺负。生性懦弱,从未想过反击或抵抗。重生后:她光彩照人,自信潇洒。敢作敢当,纨绔异常,讨厌拘束,喜欢赛车,在钢琴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水凌被好友推下海,一朝穿越,却未想一缕芳魂依附在一个胆小懦弱,连未婚夫都被自己姐姐抢走的女孩苏浅沫身上。“什么?”这个女孩是因为未婚夫才自杀?邪魅一笑,怎么办,她在也不会这么懦弱了,她要夺回她的一切。重生后,本为孤儿的她,得到了父亲的关爱,可一场蓄意的车祸,带走了父亲,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姐姐串通律师,夺走了她的一切……遇上恶魔夜银澈,成成为她翻盘的依靠,接受恶魔的契约,从此沉沦……从此,掀起狂风巨浪!父亲的家产,她要拿回来,当年谋杀的真相,她也要血债血偿!有了夜银澈背后的财力帮助,加上自己在哈佛寒窗苦读四年的经济学,一手遮天,让那两母女披头散发流落街头。【片段一】再次面对前世好友时,她已经大放光彩,风光无限。苏浅沫邪魅的一笑:“你把水凌推下海,就要想到会有什么后果。”小晴故做镇静的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苏浅沫走到小晴面前,小声的说:“不要装了,我会找出证据来的,你等着。”跨着女王般的脚步,离开了。【片段二】“欢迎各位东林的同学们,来到我们学校当交换生,我是学校的导师艾琳。”一个年轻的美貌的女人,穿着职业服,一脸微笑的说,但眼底的嘲弄出卖了她。五个人先是一愣,什么,东林?这个不是臭名远扬的学校?她们什么时候来自那里了?送他们来的司机也走了下来,“这几位就是我们东林的学生,虽然有些土里土气,不过她们都很棒。”【片段三】,“又是苏浅沫,导师怎么每次都叫浅沫,而且出的题,就连他们也都不会,而且还是难题。”浅沫无所谓的走上黑板前,思考了几秒,嘲笑的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请你教教我吧。这题,您会让我上来解答,说明很简单,全班人都会,就我不会,你也可以找同学来解答。”浅沫的话把导师接下来要说的话堵上了,也不知道如何应答。导师也没想到浅沫没有像以前一样唯唯诺诺的,而是理直气壮。这道题可是大学生的题目,她也不太会,她只知道答案。霸道的他:用尽办法想挽回她.温柔的他:以契约的方式赖上她.冷漠无情的他:以赛车的理由缠上她.……她该如何选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邪道鬼尊

    邪道鬼尊

    前世身为孤儿,在末法时代修习鬼道真解却为恶鬼反噬,就此殒命。重生修仙界,胡冬寒进了邪道阴魂宗,成了一名普通的外门弟子,高高仰望着自家的媳妇。于是,胡冬寒一面修行《鬼道真解》,一面发誓——一定要追到媳妇!………………已完本VIP作品两本,《最后的修仙者》180万字,《炼鬼修仙》653万字,完本有保障。书荒的书友欢迎捧场~~…………………………发新书了,都市类的,《我的机械章鱼》,书号3459842。请大家支持啊~~
  • 洛少别来无恙

    洛少别来无恙

    “爹地,妈咪做饭把家烧了。”“咱有的是钱,再建。”“爹地,妈咪跟何叔叔跑了。”“出动,记住别伤了夫人。”“爹地,妈咪喊你回家离婚。”“哦,这个不可以。”他是集团首席,毒舌冷酷无情,情感冷漠症。她是寒门孤女,爹不疼娘不爱,还带着小拖油瓶。他为她建了一座城,她弃他的真心如敝履,一心只想着逃离。她逃逃逃,他追追追。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
  • 藏香: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藏香: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继《川藏秘录》后,80后青年作家廖宇靖另一部藏地风情小说《藏香: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廖宇靖坦言,“这是一个让你一见倾心的爱情故事”。
  • 重生之我是后羿

    重生之我是后羿

    搞笑版的洪荒! 看了会让你捧腹的洪荒! 一本和你看的都不一样的洪荒! 一种人请不要进入,那就是不喜欢笑的人! 【一组签约,必属完本】 —————————————————————— 竖子开新书了,回到过去当术士! 21世纪的风水宅男回到1982年的香江。 梅花易数推吉凶,飞星罗盘定旺衰。 这是一个风水师的故事! 别看我只是一个风水师,但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全球! 求养肥,收藏!
  • 步步逼婚:权少恋妻成瘾

    步步逼婚:权少恋妻成瘾

    宋池生说:“当年遇见你看你的第一眼,我就万劫不复了。”他们相遇于旧金山,“喂,你这个女人怎么那么不识好歹!”恋爱于旧金山,“穆倾城,小爷我这辈子就喜欢你一个了,你想想怎么对我负责吧。”分别也于旧金山,“穆倾城,我情愿这辈子没遇见过你。”只是,当疑云慢慢散出,剥露出明晃晃的真相时,两人又该何去何从。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所以才多出了一个我。
  • 天堂别墅区

    天堂别墅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