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200000006

第6章 唐朝历史大事详解(5)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幽州、成德两镇反叛。第二年,魏博牙将、奚人史宪诚亦反叛,节度使田布自杀。三镇联合起来,又恢复了割据。太和三年(829),魏博军哗变,杀史宪诚,拥立牙将何进滔为节度使。此后,动乱不止,先后拥立韩君雄、乐彦祯、罗弘信,直到公元912年。魏博镇自田承嗣到罗弘信,共割据一百五十年。

成德镇以田弘正为节度使。长庆元年(821),都知兵马使回鹘人王庭凑鼓动牙将杀死田弘正,自称留后。朝廷不得已,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直到公元921年,部将张文礼杀王氏继承人。从李宝臣到王氏灭亡,成德镇割据计一百六十年。

幽州镇朱滔死后,将士拥立刘怦为节度使。后来,其子刘济接任节度使。长庆元年(821),唐穆宗任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代替刘氏后人刘总。后内部不断残杀,互相代立,直到公元913年。李存勖杀节度使刘仁恭、刘守光。幽州镇自李怀仙至刘守光割据达一百五十一年。

注释

①②《旧唐书》卷一二一《李怀光传》。

③《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晟传》。

宪宗削藩

唐后期,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各方节度使实力大增,各霸一方,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各藩镇不仅节度使官职父子相传,不接受朝廷指派,而且有时还联兵攻打朝廷,故削藩、裁抑藩镇是当务之急。唐宪宗是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不仅致力于改革内政,而且在平藩方面多有建树。

古代名画唐永贞元年(805),西川节度使韦皋死,支度副使刘辟自为留后,上表请求朝廷封任,不许。以袁滋为西川节度使,以刘辟为给事中,刘辟不受,阻兵自守,袁滋不敢强进,被贬为吉州刺史。十二月,任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

刘辟益骄横,宪宗元和元年(806)仍求兼领三川(西川、东川、山南西道),不得,遂发兵围东川节度使李康,攻陷梓州(今四川三台,治所东川)。

宪宗召集群臣商议讨伐平蜀之计,众皆以为蜀地艰困难取。宰相杜黄裳却说:“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①遂拜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右神策行营节度使,兼统左右神策、奉天、麟游诸镇兵讨伐刘辟。时朝中大将不少,人人自谓可当选,待诏令出,皆大惊。

高崇文屯兵长武县,练精兵五千。三月取梓州。四月,以高崇文为东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五月,刘辟在成都北一百五十里鹿头山(扼西川之要)筑城,连八栅,强犄角之势,屯兵万余,以拒高崇文。不久,崇文破贼于鹿头城下。刘辟将栅移至关东万胜堆,崇文派勇将高霞寓攻之,夺其堆,烧其栅,前后八战皆胜,刘辟军军心动摇。八月,河东将阿跌光颜深入到鹿头西大河之口,以断刘辟军粮道。城中忧惧,于是锦江栅守将李文悦以三千军归顺。鹿头守将仇良辅以城降崇文,俘获刘辟之子、婿。崇文军长驱直指成都,所向崩溃。攻成都,刘辟大惧,率守军数十骑西走吐蕃。崇文派高霞寓等将急迫,刘辟走投无路,遂自投岷江,被擒,押至京师,强诛。崇文军入成都,军令严肃,秋毫无犯。至此,一境皆平。授高崇文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使;后进封南平郡王。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原田季安手下牙内兵马使田兴有勇有谋、知书达理,经常规谏田季安的不轨行为,田季安欲杀之,先出为临清镇将,田兴佯得风瘅,才得免。田季安死后,夫人谋诸将,立其子怀谏为副大使。怀谏年仅十一岁,军政大事决于家僮蒋士则,不断以个人爱憎移易诸将,引起军中不安。

宪宗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甫请出兵讨伐,李绛则认为不必用兵,当可待其自归:“今怀谏乳臭子,不能自以断,军政大权,必有所归……故臣以为不必用兵,可坐待魏博之自归也。”②

一日,田兴早上入府,数千士卒围住田兴,拜请他为留后。田兴惊倒在地,众人仍不散,田兴只好说:“你们肯听我的话吗?”众应:“诺。”田兴曰:“吾欲守天子法,以六州政籍请吏,勿犯副大使,可乎?”③众曰:“诺。”遂杀蒋士则十数人,移怀谏于外,后送往京师,宪宗封其为右监门卫将军。

朝廷闻魏博事变,李绛力劝宪宗“即降白麻除兴节度使”,宪宗从之,加田兴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魏博节度使、沂国公等,并赐名弘正。田兴感恩流涕,士卒莫不欢欣。

李绛又对宪宗说:“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一旦举六州之地来归,刳河朔之腹心,倾叛乱之巢穴,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宦官反对,宪宗曰:“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待贮之府库何为!”④十一月,派中书舍人裴度到魏博宣谕,赐魏博三军赏钱一百五十万缗,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雷动,田兴请裴度遍至所部州界,宣布朝令,魏人郊迎感悦。

自弘正归朝,幽、恒、郓、蔡各州屡遣说客,多方诱阻,而弘正始终不听。弘正于府舍起书楼,集书万卷,政事之余,与宾客讲古论今,后有《沂公史例》十卷留世,为弘正宾客所著。宪宗平蜀,魏博归朝后,大大鼓舞了宪宗削藩的信心和决心,开始讨伐吴元济。

唐德宗年间,淮西将陈仙奇毒杀节度使李希烈,夺其位,后兵马使吴少诚又杀陈仙奇,自为留后,贞元五年(789)进拜节度使。

贞元十五年(799),吴少诚兵袭唐州,杀监军,掠百姓,又进围徐州,再掠西华。德宗诏削吴少诚官爵,令诸道进军讨之。因统帅无勇无谋,宦官监军专进退,致使官军节节败退。十月,吴少诚引兵回蔡州(今河南汝南),上表谢罪。德宗召大臣议论,宰相贾耽日:“五楼军退,而少诚卷甲不追,有自新路。”⑤遂下诏罢兵、赦吴少诚,官复原职。顺宗即位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司空,徙封濮阳郡王。

宪宗元和四年(809),吴少诚死,部将吴少阳杀少诚子元庆,自为留后。朝廷因河朔用兵无力讨伐吴少阳,只好任之为淮西留后,元和六年(811)以为节度使。吴少阳阴聚兵马,时常外出劫掠,不肯朝顺宗,然而却屡献牧马以自解,帝亦因善之。及死,其子吴元济匿表不报,自为留后,并四处焚掠:屠舞阳(今河南舞阳西北),焚叶县(今叶县西北),掠鲁山、襄城(今均属河南)。十月,朝廷任用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为申、光、蔡招抚使,督诸道兵招讨吴元济。

元和十年(815)正月,吴元济纵兵侵掠,逼东都。诏令宣武韩弘等十六道进军讨之,胜负互见。三月,吴元济遣使求救于平卢、承德。平卢李师道、成德王承宗数次上表,请赦吴元济,宪宗不许。李师道发兵二千,声言助官军,实助元济。有亡命少年为李师道献计说:“河阴者,江、淮委输,河南、帝都,请烘河阴敌库,募洛壮士劫宫阙,即朝廷救腹心疾,此解蔡一奇也。”⑥李师道遂遣人烧河阴转运院钱三十余万缗、谷三万余斛、仓百余区。六月,又使人刺杀宰相武元衡,中丞裴度受伤。京师戒严,怀疑王承宗所为,诏数其罪恶,绝其贡赋。宪宗以裴度为宰相,坚持讨伐淮西。因严绶讨吴元济无功,改以韩弘为淮西诸军都统。十月,以右羽林大将军高霞寓为唐、随、邓节度使,专攻吴元济;以户部侍郎李逊为襄、复、郢、均、房节度使,调五地赋税充为讨吴军饷。高霞寓讨吴,在文城栅(今河南遂平西南)大败,朝臣多主张罢兵,宪宗曰:“胜负兵家之常,……岂得以一将失利,遽议罢兵邪!”⑦遂贬高霞寓及李逊,以河南尹刘权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不久,李光颜等攻吴元济,拔陵云栅等六栅。

年底,以太子詹事李愬为唐、随、邓节度使,以对付吴元济。

元和十二年(817),李愬到唐州,见士兵多畏战,遂说:“天子知恝柔懦,能忍耻,故使来拊循尔曹。至于战攻进取,非吾事也。”⑧众人安心。李愬关心士卒,伤病者多恤之。淮西闻之,遂渐轻敌,不为备也。二月,李想谋取蔡州,诏以昭义、河中、鹿坊步骑两千充用。李愬派十将(军中小校)马少良率十余骑外出巡逻,恰遇吴元济捉走虞侯丁士良,擒之。丁士良常来滋扰,众皆欲刳其心,而士良毫无惧色,李恕佩服,遂释其缚,丁士良表示愿效死命。丁士良对李愬说:“吴秀琳以数千兵不可破者,陈光洽为之谋也。我能为公取之。”⑨不久,丁士良果擒陈光洽。于是吴秀琳以文城栅降。

时淮西兵缺粮,百姓更无食,采菱芡、鱼鳖、鸟兽食之。为活命,相率投奔官兵者达五千余户。宪宗置行县管制。

李与吴秀琳计议讨蔡州事,秀琳说:“必破贼,非李祐无与成功者。”④李想设下埋伏,果然擒获李祐,待之以礼。又重用秀琳部将李宪,更名李忠义,常与二人商议至夜半。军中多谏此二人不可近,想待以益厚。将吏一致要求杀李祐,李想只好将之械送朝中,上表极言李祐对取蔡州的重要作用。宪宗诏释李祐,李想乃用为六院兵马使,统率三千随、唐牙兵(卫队)。

其时,李光颜数战皆胜,吴元济将兵力集中于洄曲对抗光颜,李韦占建议乘隙突袭蔡州。李愬请示前来淮西督师的宰相裴度,裴度亦认为这是出奇制胜之道,可行。李想命李韦占、李忠义以三千死士为前驱,自与监军将三千人为中军,再令三千人殿后,军队东行六十里。袭张柴村,留后镇守,以绝吴元济后路。天降大雪,天昏地暗,冷风扯裂旌旗,人马冻死道上十之一二,李想又命令东行,众将问去何处,李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皆大惊失色,监军使者泣曰:“果落祐计。”夜半,行七十里,至蔡州城下,近城有鹅鸭池,李想令人击之,声四起,以掩盖行军声。四鼓,李愬军至城下,无一人知晓。李祐、李忠义砍城墙为坎登城,尽杀守门卒而留击柝者(打更人),依旧打更。黎明,雪止,李想军已进到吴元济外宅。有人报告:“城陷矣!”吴元济不相信,说:“是涸曲子弟来索褚衣尔。”李愬遂擒吴元济,械送京师问斩。余众二万余人相继投降,淮西平。

收复淮蔡后,又陆续收复了幽州镇、成德镇、淄青十二州等,藩镇割据局面基本结束,暂时实现了全国统一。

注释

①《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四《宪宗平蜀》。

②《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四《魏博归朝》。

③《旧唐书》卷一四一《田弘正传》。

④《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四《魏博归朝》。

⑤《新唐书》卷二一四《藩镇宣武帝义泽潞》。

⑥《新唐书》卷二一三《藩镇淄青横海》。

⑦⑧《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四《宪宗平淮蔡》。

⑨⑩《新唐书》卷一五四《李晟传》。

宦官专权

唐初,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唐玄宗时,宦官势力逐渐扩大。安史之乱后,宦官形成左右朝政的势力,发展到“法度隳驰,内臣戎帅”,肃宗、代宗均使用宦官执掌禁军。德宗时,改用朝官白志贞统帅神策军。建中四年(783)泾原兵东征,路过京师,因无犒赏而哗变,禁军竟无人救驾,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原泾原节度使朱訿称大秦皇帝。第二年,朱訿叛乱被平定后,德宗回到长安,由此“忌诸将”,以宦官窦文场、王希迁监神策军左右厢兵古代名画马使,自此宦官统领神策军遂成定制。神策军势大人多,控制着京畿地区,将士出征,派宦官为监军使,从此“藩镇节将,多出禁军,台省清要,时出其门”①。

贞元二十一年(805)德宗崩,太子诵即位,是为顺宗。原东宫侍读王侄善书,王叔文善棋,俱有宠。顺宗患风疾,口不能言,以王侄为左散骑常侍,依前翰林待诏,以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他们又将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八人推荐给顺宗,一道商议革除时弊,夺取宦官集团的权力。时宦官借“宫市”(采购宫中用品)为名,四处敲诈勒索,成为京师一大祸害,顺宗下旨罢“宫市”,又除去以捕鸟养狗为名进行勒索的五坊小儿(在鹛、鹘、鹞、鹰、狗五坊供役者),恩免了百姓积年所欠赋税,废除了地方官吏和盐铁使的月进钱等。不久,王叔文兼任户部侍郎、度支和诸道盐铁转运副使,掌握朝廷财政大权。

“二王”改革的关键是夺宦官执掌的兵权。五月,朝廷调宿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节度使,韩泰为行车司马。遭到大宦官俱文珍等强烈反对,密令诸将不得交出兵权,又与剑南、荆南、河东等藩镇勾结,发动宫廷政变,迫顺宗立李纯为太子,是为宪宗。贬王伾开州司马,王叔文渝州司户。不久,王侄病死,王叔文赐死。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到边远地区做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宪宗宠信宦官吐突承璀,任为左神策中尉,掌管禁军。后又任为行营兵马使、招讨处置使等,负责讨伐藩镇,大败。宪宗想恢复朝廷的统一,起用李绛等朝臣。元和六年(811),改任吐突承璀为淮南监军,由李绛任宰相,辖京西、京北神策军,朝官势长。元和九年(814),李绛因病罢相,又召回吐突承璀为左神策中尉,宦官占上风。

在皇位继承上,宦官分为两派。吐突承璀谋立沣王李恽,王守澄等则拥护太子李恒。元和十五年(820)宦官陈弘志杀宪宗,梁守谦、王守澄等立太子恒,是为穆宗,自此,宦官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

唐穆宗、唐敬宗是听任宦官摆布的两个皇帝。敬宗因打骂宦官,于宝历二年(826)被宦官刘克明等杀死。刘克明欲拥立绛王李悟,枢密使王守澄等杀刘克明、李悟,迎立江王李涵,是为唐文宗。宦官在朝中地位愈加巩固。

文宗时,王守澄为骠骑大将军、光右军中尉,横行无忌。文宗深知两朝之弊,想改变宦官专权局面。大和二年(828),文宗考试举人,进士刘黄写了一篇痛斥宦官的策文:“……谋不足以翦除奸凶,而诈足以抑扬威福;勇不足以镇卫社稷,而暴足以侵害闾里。羁绁藩臣、干陵宰辅,隳裂王度,汩乱朝经。张武夫之威,上以制君父,假天子之命,下以御英豪。”“法出多门,人无所措,由兵农势异,而中外法殊也”。②对宦官的倒行逆施,朝官不敢过问,百姓更是怨声载道,他要求“揭国权以归其相,持兵柄以归其将”③,剥夺宦官窃取的军政大权。考官叹服,而不敢取用。

唐文宗的宦官强盛,王守澄尤其跋扈,“招权纳贿,上不能制”。大和五年(831),文宗与翰林学士宋申锡商议翦除宦官,为王守澄的亲信郑注察知,遂使人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上信之,贬为开州(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开县)司马。唐文宗本想用宋申锡诛灭宦官,反替宦官除去了宋申锡。唐文宗转而收买王守澄的党羽李训、关注。大和九年(835),用宦官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以分王守澄之权。又指使人酰杀王守澄,并罢免路隋、李德裕、李宗闵三宰相,任命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当年十一月,李训指使亲信谎报禁卫军厅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准备在左右中尉鱼弘志、仇士良率众宦官前来观看时一网打尽。途中,仇士良发现有异,急挟文宗入宫,随即率兵五百出来,逢人便杀,李训、郑注均被杀。史称“甘露事变”,从此权归仇士良、鱼弘志。由是“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④。

唐开成五年(840),仇士良立颍王李湟为皇帝,是为唐武宗。唐武宗不甚信任宦官,而以朝官李德裕为相,宦官势力有所削弱。唐会昌六年(846),武宗服金丹致死,宦官立痴人、唐宪宗之子李忱为帝,即唐宣宗。

唐宣宗的痴是装出来的,他立志为父亲报仇,诛杀了谋害宪宗的宦官陈弘志和勾结宦官的郭太后。大中八年(854),宣宗又与宰相令狐绚商议杀尽宦官。令狐绚密奏:“宦官有罪必罚,有阙不补,自可消除。”

同类推荐
  • 汉末的幸福生活

    汉末的幸福生活

    带着随身空间穿越汉末,种种田,养养鱼,遛马斗狗,赶羊放牛。 打打杀杀非我愿,逍遥种田才自在。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苍穹的业火

    苍穹的业火

    十三年,让年少轻狂的少年变得成熟。五年,让一个虚无的部队成为现实并获得全社会的认可。一个被隐藏的秘密渐渐浮出水面,却在即将揭晓的时刻再度化为飘渺。战火,再一次蔓延到这个刚刚从战火中站立起来的城市。曾经的少年,如今成为将校的他们,再度拿起手中的武器,去捍卫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末金手指

    明末金手指

    金手指,在如今的含义其实就是开挂,但对于来到天启六年末的张弘斌来说,却同样具有点石成金的意味。脑袋里面与一款名为‘山寨贸易系统’的链接,可以购买未来的各种山寨商品。品质或许没有保障,但在十六世纪却是绝对领先的优质产品。从常见的粮油到日化,从基础的铁质枪头到云爆弹,只要等级足够,产品随便购买。哦,还有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天启六年末,眼看崇祯元年就要到来,身为一个地主老财的三少爷,张弘斌凭着家庭条件和系统本来可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不过文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也懒得和士绅友好相处……主要还是不想老是受窝囊气的张弘斌,果断选择了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难得开了挂,岂能继续委屈了自己?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热门推荐
  • 乞丐王妃太难养

    乞丐王妃太难养

    他随手的一指,她便由乞丐成了他的王妃。“王爷,我可以在王府里做主吗?”“可以。”“王爷,我可以随便支用王府里的金钱吗?”“可以。”只要她说出来的话,他统统一派云淡风清的样子答应着。“王爷,我要与你一起睡觉。”“这……”单单这种事他犹豫着。“王爷,我现在以王妃的身份命令你今晚陪我睡觉,如果不陪的话,那我就用王府里所有的钱买你一夜。”“王爷,你是不是真的不行啊!为什么我坐在你的身上,你都没有反映呢?”听到这话,他额头的三条黑线拉的越来越长。可是当他真的有了反映时,她又能逃的了吗?
  • 谁是拉飞驰

    谁是拉飞驰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泣血诛神:噬魂女王乱天下

    泣血诛神:噬魂女王乱天下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女主先强再弱再强势崛起,本文慢热型,之间至后半段绝对精彩,接洽了我第一本文里的重点人物】想她封灵界第一天才,却识人不淑一朝身死,穿越重生竟是废材小姐,遭人冷眼,被人欺凌,叔可忍,婶婶不能忍,本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绝地反击,却因能力不足被人重伤!梦中桃林,与神秘男子的一夜缠绵却怀上怪胎,神龙山上的新婚之日,新郎却化身吸血狂魔!神兽山上九龙腾飞,万兽齐鸣又是为哪般?当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四大神兽,再次齐聚,她的身份终于特低揭晓,浴火重生,诞下双子,重朔真身强势归来之后,命运终把她们推向什么样的境地……?揭开万年风尘的往事,打开轮回万年的情殇,他们最终能否再次携手笑看风云……。
  • 藏地密码6

    藏地密码6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全面揭秘希特勒派人进藏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4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毒后诛妃计

    重生之毒后诛妃计

    她是孙家嫡系唯一的女儿,她与太子从小青梅竹马指腹为婚,一出生就注定光芒四射,受人羡慕。皇帝病逝,太子登基,她顺理成章的被封后。皇帝对她百般呵护,百般纵容,百般宠爱。后宫妃嫔对她情同姐妹,每天上演着姐妹情深的戏码。然而,太后一死,她被污陷毒死太后,被打入冷宫,竟落得个毒后之名。表妹费尽心思助她逃离冷宫。一出冷宫,却被囚禁在山上与兽为邻。面对虎视眈眈的狼群,她哭着求皇帝救她。谁知?平日里对她百般宠爱的皇帝冷漠相对,“皇后以为朕真的爱你?皇后你错了,朕娶的不是你,而是你背后的势力。”情同亲姐妹的表妹也冷言相对,“姐姐可知你是妹妹和众姐妹的眼中盯肉中刺,只要轻轻一拨动就使我们痛不欲生。事到如今,也是拔掉你这颗眼中盯肉中刺的时候了。”她亲眼看着疼她如命的两个哥哥被狼群分食而死。她眼中含泪,咬舌自尽,心中立下毒誓,若有来生,她要让害她之人生不如死,痛不欲生。老天有眼,让她重生回到五年前。前世温柔善良,竟落得个毒后之名。既然如此,她怎好辱没了毒后之名,今生她誓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毒后,誓要诛掉那些虚伪至极的妃嫔……——皇帝假情假意,这样的男人,她不要也罢。表妹虚情假意,这样的姐妹,她不稀罕。反王造反,势夺江山。皇帝急需她背后的势力帮衬。她不冷不热,“此事与我何干?”——他一身红衣,妖冶至极,“你是毒后,我是反王,我们不做点祸害江山的事,怎对得起毒后反王之名?”“怎么个祸害法?”她勾起唇角,眼里闪着冷寒的光芒。他眸若星辰,优雅一笑,“烽火戏诸侯或女皇当政,一切随你。”“你陪我?”她笑靥如花。他一本正经,“陪你,直到永远,白首不相离。”——此文一对一。他说爱情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白首不相离。”
  • 弑天剑仙

    弑天剑仙

    一剑东来,日月西去。圣神归寂,万仙伏首。群魔乱舞,天下水火。我持一剑,荡平八荒。……苍天已死。来生,我愿成仙。此生,我愿成魔,只求乾坤朗朗,正气长存!……陆青河,带着通天圣人证道圣剑青萍,跨越星海而来,无上剑锋,碾压诸天万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在人与人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语言是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我们总是无法很好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很难得到别人的拥护。一个“孤家寡人”怎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说,口才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人生的成败。本书就是要告诉读者可以迅速提升口才技巧的方法,从而提高读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今后的为人处世、工作创业中做到谈吐自如、游刃有余。让读者在拥有出众口才的同时,也拥有闪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