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200000004

第4章 唐朝历史大事详解(3)

失西京后,叛军军心动摇。郭子仪乘胜率大军攻东京洛阳,安庆绪率残部奔河北,占据邺郡(今河南安阳)。他招兵买马,很快拥兵六万。十二月,唐玄宗回到长安。叛将史思明请降,封归义王、范阳节度使。

乾元元年(758)六月,史思明再叛。九月,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兵二十万攻打安庆绪。大军不立元帅,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十月,围邺郡。从十月至第二年二月,邺郡城中人相食,斗米值七万钱。乾元二年正月,史思明在魏州称大圣燕王。二月,引兵救邺。三月,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战败,遂解围南行,以朔方军切断河阳桥,以保东京洛阳。史思明至邺郡,杀安庆绪,留下儿子史朝义,自回范阳。四月,史思明称大燕皇帝,年号顺天。

邺城下九节度使溃败,鱼朝恩将罪责推给郭子仪。肃宗召子仪还京师,以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重赏朔方节度副使仆固怀恩,为抑退李光弼做准备。九月,史思明率大军南下,渡河,攻取汴州。李光弼只好放弃洛阳,退守河阳。不久,史思明在河阳败于李光弼,逃回东京。上元二年(761),鱼朝恩、仆固怀恩怂恿肃宗命李光弼出兵攻打洛阳,李光弼被迫出战,在邙山(今河南偃师北)大败,因此失去兵权。

史思明欲乘胜攻击西京,朝廷大惧。正当此时,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即帝位,改元显圣。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肃宗皇后,惊死肃宗。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十月,代宗任命其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又派出宦官向回纥请兵,会合唐军,攻打史朝义。连战连胜,收复东京、郑、汴等州。十一月,仆固怀恩率朔方等军渡河北进,追赶史朝义,围史朝义于莫州(治在今任丘北)。

唐宝应二年(763)正月,叛将田承嗣以莫州降,李怀仙以范阳降,史朝义在逃亡中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注释

①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契。

②《旧唐书》卷二○○上《安禄山传》。

③④⑤⑥《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一《安史之乱》。

⑦《资治通鉴》卷二一八,唐肃宗至德元载。

⑧《资治通鉴》卷二一九。唐肃宗至德元载。

刘晏理财

唐代名臣、理财家刘晏是曹州南华(旧址在今河南东明县东南、金代时被黄河淹废)人,从小聪明好学,才华出众,年幼时即被带往京师,授予正字(校对)之职。曾历任夏县、温县县令,四十岁调任侍御史。安史之乱后,肃宗任用为户部度支郎中(主管财政的收支),主管江淮租赋之事。

刘晏宝应元年(762)唐代宗即位,任刘晏为长安京兆尹、户部侍郎兼任判度支、铸钱、盐铁使及转运使。第二年,刘晏迁吏部尚书、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广德元年(763)、刘晏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诸使如故,因主管财经,被称为“计相”。后以功升“户部尚书”,管理财政经济十余年,功勋卓著。德宗继位后,户部度支仍由刘晏兼管。杨炎做宰相后,为替劣迹昭著的前宰相元载报仇,排挤、构陷刘晏,引起德宗疑虑,先将之贬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后又“赐死”。

刘晏受命于安史之乱后的危难之秋,理财十多年,使唐王朝渡过严重的财政难关,得以延续下去。刘晏理财,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恢复,改进江淮漕运,解决向京师运粮之事。关中地区虽产粮,却难以满足供应京师百姓和大批禁军之需,每年需从江淮调运百万石粮食。水路运输,路长水远,过水势湍急的三门峡,常常船翻粮沉,走陆路则山道崎岖,牲畜拉驮,劳民伤财。安史之乱时,漕运更加艰难,京师严重缺粮,米价涨到每斗一千至一千五百钱,官府厨中都无多余粮食,京畿农民捋下田中青穗,供给缺粮的禁军。广德二年(764),刘晏率随从南下江淮,沿途察视河道,看三门峡的栈道和石渠,到河阴(今河南河阴县东)、洛口(今河南巩县)观察汴水、洛水人河口,计谋对策,组织佚丁,疏浚汴水;在扬子县(今江苏仪征县)建立十个船场,令人打造装粮千石的大船二千艘,雇用船工水手,以十只船编成一队,由军官督运,改私运为官运,保证了运粮的安全;又改“直运”为“分段接运”。以往江南船只二月在扬州集中,四月入淮渡汴,六七月才到黄河口,需历时半年始能往京师运,这样耗费巨大,粮食受损严重,分段接运是将全程分为四段,各段船工熟悉本段的水情,损耗小;又以运一段,在岸上存贮一下,减少损失,三门峡一带,则采用部分人撑篙,部分人拉纤的办法,一步步将船拖过陕峡逆流,避免了船翻粮沉。

从此,汴、黄漕运通畅,粮食源源不断运到京师。人们称赞刘晏“见一水不通,愿荷锸而先往,见一粒不运,愿负米而先趋”①。每年运粮四十万石,有时多达百万石,而且大大节省了运费,从过去“斗钱运斗米,到每石粮运费只需三百四十文钱,京师米价跃降,朝廷收人增加。刘晏刚办漕运时,朝廷年收入四百万缗,大历末年增加至一千二百多万缗。

久经战乱,朝廷财政亏空,刘晏决定从食盐专卖上获利。从唐乾元元年(758)起,朝廷实行食盐专卖,每斗一百十文。上元二年(761),元载为户部尚书,任盐铁使。他广设盐官,选派豪吏督收盐利,卖不掉便强行摊派,常常“一吏到门,百家供奉”,百姓受害非浅。

刘晏接管盐务后,首先精简管盐机构一一监院,裁减冗员,清除贪官豪吏。在主要产盐区,保留十个盐监、四个盐场。盐监是管理食盐生产和收购的机关,盐场是中转的栈场。此外,在主要城市设立十三个巡院,负责管理食盐市场、缉查盐贩走私活动等。刘晏还着手改革食盐专卖制度,由官运官销改为“就场专卖制”:即由盐官统一收购,集中到盐场后再转卖给盐商,食盐流通税包含在盐价中。商人缴纳盐款后,可自由运销,即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在边远地区,刘晏令存贮部分食盐,称“常平盐”,以防止盐价上涨,稳定市场。此外,还采取一些措施,如在交通要道设立盐仓,可就近调拨运销;请求朝廷严禁地方乱收费,以减少运盐成本;鼓励以绢代钱购盐,以解决将士的衣着;等等。

刘晏管理盐务后,朝廷收入大增,原江淮盐利每年约四十万缗,大历末年增到六百多万缗,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

在征税方面,刘晏也一反元载的做法,废除额外的横征暴敛,派人任“知院官”,掌管各地农事,上报朝廷以决定减免或调整租税。还设立“常平仓”,注意调节粮价。在粮食上市时,商人压价,各地官府则以高于市场的价钱收籴粮食,避免“谷贱伤农”,在青黄不接或欠收年头,官府以低于市场价格供应缺粮农户,避免“谷贵伤民”,并以重价召募“疾足”(跑得快的信使)了解四方物价情况,三五日内京师就可知晓。刘晏掌握情况后,及时平抑物价。这样,既稳定了民心,又保证了官府的财税收入,“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刘晏理财的另一做法即“均输”,朝廷将赋税收入折成钱,以低价从产地收购各种土特产品,转运到京师和高价地区出售,这样,既调节了供求,朝廷也增加了收人,对生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到大历末年,刘晏所辖各事总收入每年一千二百万缗,其中盐务占百分之七十,比初任事时增加十倍。

当时,朝廷因铜料不足,钱币短缺,物价转跌。刘晏以铸钱使身份,精工足料,铸造足值的货币。他还在征收或换购的物资中,把一部分零星不值钱、供应京师都不足以抵偿运费的东西运到盛产铜砂的淮楚地区,以换回铜砂铸币,一年可达十余万贯,保证了京师等地市场流通的需要。

对于刘晏的功绩,《新唐书·刘晏传》这样评价:“因平准法,斡山海,排商贾,制万物低昂,常操天下赢资,以佐军兴,虽拿兵数十年,敛不及民之用度足”,“富其国而不劳于民,俭于家而利于众”②。

注释

①②《旧唐书》卷一二三《刘晏传》。

推行两税法

唐初,对农民实行“租、庸、调”赋税制,除田赋、丁调、劳役外,还以亩计征“地税”,按户计征“户税”,每亩附加“青苗钱”,此即朝廷财政的主要来源。

开元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重,丧失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均田制遭到破坏,户籍亦十分混乱。“不为版籍,人户寝溢,堤防不禁。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①。失去土地的人因有户籍在,仍需负担沉重的赋税,富人增加了土地,因享有特权而免税。“凡富人多丁者,率为官为僧,以色役免,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下”,“百姓受命而供之,沥膏血,鬻亲爱,旬输日送无休息”②。

安史之乱以后,赋税混乱状况加剧,以致于“王赋所入无几”。大历初年,京畿废除租、庸、调制。唐德宗年间,由于税制混乱,官吏层层中饱私囊,朝廷收入无法维持正常开支,税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建中元年(780)正月,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正式颁令实行新税法:“计算百姓及客户,纳丁产,定等第,均率作年支两税。”③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有:一,提出量出制入的财政原则,即先计算国家每年各项支出的总额,再计算国家各项收入的总额,以这两方面的数额为依据,根据财政支出所需费用的总额,确定向百姓征税的数额,把这个数额摊到各州县,各州县再按亩数和户等向百姓征收,并将量出制入落实到大历十四年的旧征额数,以防止统治阶级上层由于奢侈无度而导致横征暴敛;二,规定“户无王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贫富为善”,即不分主客户,按现居住地户籍,不分丁男中男,均以贫富定等级;三,不定居的行商人,于所在州县按三十分之一纳税,使其与定居者一样负担租税;四,将以往征收的租庸调、户税、地税及其他杂税等全部并入两税,统一征收,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五,将征收实物赋税改为征收货币;六,明文规定两税之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简言之,两税征收对象,一为户,二为地,户按资产定等,地按亩数征收,为确保税收,“贞元四年诏天下,两税审等第,三年定户”④。

同时,杨炎提出将政府岁入由皇帝私藏改归政府。唐代本规定国家公赋与皇帝私人经费分头管理,安史之乱中,因财政入不敷出,无法应付,就将国家公赋收入和皇室经费合到一起,成为“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杨炎主张公赋仍归政府,每年提出一定数额为皇帝私用。

两税法推行的初期,对平民小户有利。以往朝廷用钱,则随意加税,名目繁多,富户或做官人家,设法逃税,而一般百姓家口多,只能按丁纳税,苦不堪言。新税法按资产而不按丁口征收,也不区分土客户,这样,一些有田产的富户、富商就得多负担税额,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则可以少纳税或不纳税,负担有所减轻。

推行两税法,暂时统一了税制,扩大了征税对象,约束了官吏的贪赃枉法行为,“两税之兴,其首要之务,实为去无名之暴赋”⑤。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据记载,建中元年,两税所得税款一千零八十九万八干余缗,谷二百一十五万七千斛。

两税法的实施,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初实行曾起过较好的作用,但不久即弊端丛生。建中二年(781)以后连年征战,军费成倍增加,朝廷借口“量出制入”,税上加税。如,建中三年(782),淮南节度使陈少游上表请求在本道两税钱中每千文加二百,唐德宗马上批准,而且通知各道均加税二百文。诸如此类,各道不时要求暂加税收,当然,各地加税后,也进奉一部分给朝廷。

两税法规定,不分主客户,按现在居住地立户籍,不分丁男中男,按贫富定等第。贞元四年(788),唐德宗敕令天下每三年定一次户籍,按户口增加。税钱增长考核地方官吏政绩。于是,地方官吏迫使老百姓分户,诱骗邻境居民逃入本境,这样税额又全部摊派给土著户,且限期完税,贫苦人家尽好借债卖儿缴纳。按贫富定等级,可是有人资产贵重却易于藏匿,田产物产堆在场院、谷仓,虽不值钱,却被认为富有,造成“务轻资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于征求”⑥。

规定,商人纳税三十分之一,以商人盈利,三十而税一,实际比农民负担轻得多,定居者分夏秋两季纳税,这般促急,造成“蚕事方兴,已输缣税,农功未艾,遽敛谷租”⑦。而且旱涝灾年,照旧收税。此外,两税均以钱计算,“所征非所业,所业非所征,遂或增价以买其所无,减价以卖其所有,一增一减,耗损已多”⑧。如,农民生产粮棉,官府则将粮棉折钱收税,初行两税,定三匹绢为一万钱,到后来六匹绢才抵一万钱。到唐穆宗年间,钱愈重,物愈轻,八匹绢才抵一万钱,农民的负担实际上增加三倍。

两税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依据,保留丁额,只许增加,不许减少,虽然十室九空,仍依照丁额下摊。《新唐书·食货志》记载:“税取于居者,一室空而四邻亦尽。”由于强行摊派,逃亡之人愈来愈多。唐宪宗年间,原有四百户的渭南县(今陕西渭河平原南部)长源乡只剩下百余户。

至于租庸调及其他一切科目全部废除,但各种苛杂税比正税还多,且兼并之家,私敛重于公税。

两税法推行中的这些弊端,宰相陆贽、翰林学士白居易均有奏议,要求朝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也有人提出恢复租庸调法或实行均田法。但两税法终究没有废除,直到明代后期才由一条鞭法取而代之。

注释

①②《旧唐书》卷一一八《杨炎传》。

③《唐会要》卷八三《租税上》。

④《新唐书·食货志》。

⑤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175页,中华书局版。

⑥《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二第2993页,中华书局版。

⑦《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二第2995页,中华书局版。

⑧《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二第2994页,中华书局版。

吐蕃犯唐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与唐建立密切关系,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唐中宗时,又将美女金城公主入嫁吐蕃(710)。此期间,虽吐蕃时有侵扰,但唐蕃关系基本上是良好的。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发动叛乱。安史之乱,潼关失守,河洛阻兵,于是边关精锐者皆征发人援,所留边兵单弱,吐蕃乘机不断入侵,虏掠杀伤,数年间,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的数十州均落入吐蕃之手。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上半年,吐蕃犯唐,陷河(治今甘肃临夏东北)、兰、岷(治今岷县)、廓(治今青海化隆西)、临(治今甘肃临洮)、原(治今宁夏固原)等州。七月,人大震关(今甘肃陇县西)。九月,吐蕃陷泾州。十月,又寇邠州,陷奉天县,京师震骇。

代宗诏雍王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抵御吐蕃。吐蕃率党项、吐谷浑、氐、羌20余万人抵长安,京师失守,代宗仓猝出逃陕州。郭子仪退保商州。吐蕃入京师,剽掠府库市里,纵火焚掠。又立广武王承宏为帝,改元,置百官。郭子仪在商州收散兵四千,欲夺回长安,以节度使白孝德引兵赴难,吐蕃闻之甚惧。百姓欺骗吐蕃说:“郭令公自商州领众却收长安,大军不知其数。”①又遣将入城,阴结少年数百人,夜间击鼓大呼于朱雀街,吐蕃惶骇,悉众遁去,遂收复京师。年底,代宗还京。

同类推荐
  • 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名门骄妃

    名门骄妃

    星二代沈晴穿越了,大抵是上辈子将好运用尽了,这辈子她总缺些运道。成了官宦小姐,可惜家道中落,官爹入狱。有个哥哥,可惜不是一个肚皮爬出来的,厌她入骨。公主嫂嫂倒是嫡亲,可惜是前朝公主。好容易生了一张倾城面皮,可惜本主临死前几刀子毁了,嗯,身段是真不错,可惜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病秧子……旁人穿越步步莲华,她拼命挣扎,越混越差。从良家女到奴婢再到婢妾。好在,夫主是倾世无双的美男子,外表仙姿秀逸,温润如玉,可惜内里心性如冰,冷如利刃。得,还是甭挣扎了,做个姨娘,有吃有喝,睡睡极品美男,日子也不错。等等,夫...
  • 明末皇帝分身

    明末皇帝分身

    肖图白穿越明末,崇祯皇帝成为其分身。遥控分身,手掌大权。种田,练兵,排队枪毙……
  • 盛唐极品纨绔

    盛唐极品纨绔

    一位德智体美劳全优的医疗代表,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时空,凭着他优秀而又执着的品德,在这个时代,开创了一个美好未来的高级励志故事。所有安静的美男子和性感的美女们,请在此留下你们优雅的踪影与美丽的倩影。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热门推荐
  • 妈咪招牌菜

    妈咪招牌菜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女王威武之大神拐回家

    女王威武之大神拐回家

    女神很受伤——暗恋三年的男神游戏里结婚了,新娘却不是她。大神很无奈——寻找三年的女神游戏里遇见了,是敌却不是友。*大神定律:管他敌对还是盟友,是他的必须是他的,抢也得抢来!*某女网上失恋,决定现实恋爱,锁定目标:邻院校草学长。可是……那啥……学长竟然网恋?然后拒绝了她?呃?学长的ID怎么那么眼熟?*且看女神与大神如何斗智斗勇,现实网络两番较量,究竟谁输谁赢?谁才能抱得美人归?咳咳,虽然结果是一样的……*【强势初遇篇】图书馆自习室。“同学,麻烦让让,这是我占的位子。”某女气势汹汹。某人抬头,茫然不解……某女瞬间被秒杀:“那啥…学长您坐,我先走了。”某人目送某女狂奔而去的背影,纳闷不已:他啥也没说啊!嗯?她的位子?翻出被他随手从桌面收到桌柜里的白纸,才发现上书六个大字:萱萱占座专用。某人哭笑不得,竟然有人拿一张白纸占位?远去的某女拍了拍扑腾直跳的小心脏:要不要这么玄幻?刚决定要倒追他,这就遇上了?*【本文1V1,绝宠无虐,轻松搞笑,希望亲们喜欢!】
  • 婚姻那道坎儿:弃妇有晴天

    婚姻那道坎儿:弃妇有晴天

    罗琳目睹了丈夫和小三在一起,她心痛和愤怒。她的上司又对她表达爱意,也是他把罗琳婚姻里的危机揭发出来,他用意是什么?他对罗琳的真的是一见钟情?当发现闺蜜叶夏的一个暧昧朋友时,罗琳震惊了,怎么会这样?罗琳成了弃妇,她结识了林峻熙,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他会在罗琳、一个弃妇的这滩死水中激发出怎样的波澜呢?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苍劫

    苍劫

    修行之始,誓不做仙,只因仙有道无情。所谓仙人,凭什么决定别人的生死,凭什么制定别人的人生,凭什么掌控别人的命运!他选择了自己的坚持。“待我屠尽这仙,这魔,这诸天古界之生灵!!只要你,为我一人,为我世界……”我不能让时光倒流,我只有让一切都重新开始……看他如何颠覆世界?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网游之懒人记事

    网游之懒人记事

    到底是BT的人组成了纯良的人生,还是纯良的人组成了BT的人生?键盘网游,有点非传统。但是注意了,这绝对是一群有爱的人!
  •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1944年初,在苏德战场北翼,苏军在粉碎德军重新恢复对列宁格勒包围封锁的企图之后,开始准备对当面之敌发起进攻,以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解放列宁格勒州,为下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创造条件。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企图是: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同时实施突击,首先粉碎德军第18集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以积极行动牵制德军第16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和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预备队;尔后,3个方面军分别向纳尔瓦、普斯科夫和伊德里察方向发展进攻,击溃德军第16集团军,完全解放列宁格勒州,为把法西斯德军从波罗的海沿岸驱逐出去创造条件。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