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6700000011

第11章 鼎盛中原的奠基者(2)

费劲最大的是征服瓦岗军。瓦岗军首领是李密与窦建德。李密本是封建社会的士人,窦建德领导瓦岗军起义后,李密前去投靠,后取得首领位置。李密与李渊、李世民本有交往。李渊进军长安时,李密曾写信给李渊,约以共同灭隋。李渊从大局考虑,卑辞答谢,并假意推李密为主,以使李密的军队阻挡东都洛阳的隋军,便于自己进攻长安。正因为有李密的牵制,隋军无暇西援长安,才使得李渊顺利进军长安。王世充击败瓦岗军后,李密降唐,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与王世充争夺中原时,瓦岗军在窦建德率领下,应王世充的请求,出击李世民。被李世民打败,窦建德被俘,英勇不屈,被李渊杀害。窦建德被害后,其部将推刘黑闼为主,在漳南(今山东德州一带)起兵反唐,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全恢复窦建德为首领时的所据地域。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在洺州(今河北永年)自称汉东王,并屡败唐军。后来李渊派皇太子李建成亲征刘黑闼,李建成采纳魏征建议,实行安抚政策,争取民心,瓦解刘黑闼的部队。武德六年(623年),刘黑闼终于溃败,被俘后遇害。唐王朝又控制了河北、山东之地。

杜伏威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据江淮地区,也是唐统一全国的一个障碍。大业十三年(617年),杜伏威进据历阳(今安徽和县),自称总管。武德元年(618年),移丹阳,上表当时的隋越王杨侗,被任为安南道大总管,封楚王。唐军围攻洛阳时,招降杜伏威,并封杜为吴王,任江、淮以南安抚大使。刘黑闼兵败被杀后,杜伏威使部将辅公柘留守丹阳,自请入朝,李渊乘机将杜伏威留而不发。武德六年(623年)秋,辅公柘率军在丹阳反唐,自称宋帝,唐王朝便借故杀了杜伏威。后又派大将军李孝恭、李靖、李世劫等分路进攻丹阳。武德七年(624年),辅公柘被地主武装捕获,送唐营处斩。至此江南、淮南成为唐朝辖区。

唐朝最后一个进攻对象是梁师都。梁师都也是隋朝官员,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在朔方起兵反隋,攻占雕阳、弘化、延安等郡,建梁国,自称为帝,并依附突厥,受封为“解事天子”。到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为唐消灭。至此,李渊父子既兼并了封建割据势力,又征服了农民起义武装,再次统一了全国。

李渊建唐后,在组织军事力量进行统一全国战争的同时,注意总结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厘定各项制度,为唐朝前期之治,打下了一定基础。

隋朝制定的各项制度,其本身大都不错。问题在后来的实施中,多有不尽本意的地方;而且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有的制度本身也需要一定的变革。李渊建唐伊始,在内政方面,面临一个百废待举的局面。因此,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分别轻重缓急,对许多封建制度加以重新厘定。

隋末刑律废弛,统治者肆意为虐,人民无所措手足。李渊攻占长安后,学汉高祖刘邦的样子,与民约法为12条。建唐称帝后,宣布废除炀帝时期的《大业律》,并令裴寂、刘文静等人,依据隋文帝时期的《开皇律》,重新修订法律。并强调“务在宽简,取便于时”。武德七年古树(624年),正式颁布新律,即《武德律》。《武德律》大致以《开皇律》为准,只将53条新格订入新律,用刑较隋律有所减轻,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意图加重。虽不十分完备,但使官民有所遵循,并为后来的《贞观律》奠定了基础。

李渊建唐之初,就设立京师和地方学校,注重培养、收揽人才。为了笼络当时仍有一定实力的士族阶层,武德七年(624年),恢复被隋朝废除的中正官,依照北周、北齐之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以本州高门士人充任。不过,大中正在很大程度上是名誉职务,用人权主要还在吏部。而吏部用人的主要途径则是创立于隋朝的科举制。这一时期的科举制,与隋朝大体相近,但进士科显得更为重要,通常主持科举考试的为吏部考功员外郎。

隋末战乱,人口锐减,武德初年国家掌握的全国人户仅为200多万户,不及隋朝兴盛时的1/4。为了把流亡人口尽快招回到土地上,迅速恢复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唐高祖沿用北魏、隋朝以来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并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有所损益。从武德七年(624年)颁布的均田令来看,武德年间的均田制中,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比前代放宽了,说明封建国家面对土地兼并的趋势和现实,不得不开点“绿灯”:一般妇女和奴婢不再授田,解除了妇女的赋役,表明奴婢数量大大减少,在农业生产中已不占主导地位;工商业者和僧、尼、道士、女冠(即女道士)也授田,表明商人地主和寺观势力还不容忽视。至于对官僚贵族在授田上的特权规定,则是历代一致的,只是程度略有不同。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继续实行租庸调制,只是与隋朝相比,以庸代役的条件放宽了,隋朝规定是50岁以上的人才可以庸代役,武德之制则取消了年龄的限制,并且规定了役期的最高限度,显然带有轻徭薄赋的色彩。

隋末社会战乱,国家统一的府兵制遭到破坏。李渊太原起兵时只有3万人,到长安时已达20余万。为了使这支大军心归于唐,并解决军粮问题,李渊逐步把军队纳入府兵组织系统,并初具雏形。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即置军府,完全因袭隋朝,并任用功臣和投降军将为卫大将军、将军。但当时十二卫大将军一般为崇号,真正领兵的,是骠骑、车骑两将军,显然含有便于控制之意。武德二年(619年),置十二军,以关中诸府分隶十二军,又分关中为十二道,与十二军相应,每道都设骠骑、车骑府。十二军是唐初关中地区比较固定的基本禁卫部队。每军有将、副各一人,以督耕战。兵士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由兵府加以训练。较为经常性的任务,是轮流到京师宿卫,称“番上”;若遇战争,则出征打仗。府兵在服役期间,可免本身租调,但“番上”和出征时兵器、衣服、粮食等均需自备。之所以这样,根本原因在于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一种兵制,寓兵于农,也就是寓资(军资)于兵了。

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晚年是无可厚非的。虽然“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与他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类事件在封建时代是屡见不鲜的。难能可贵的是李渊能顺应时势,随遇而安,总的来说是在优乐的生活中安度了晚年。这在开国皇帝中,也是不多见的。

近代的一些史学家,包括国外的一些研究中国史的专家,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由于李渊建唐后在位时间不长,加之他的继任者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杰出人物,他的许多业绩被无意或有意地抹煞了。以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李渊是一个平庸无能之辈。但只要不存主观偏见,即使在留传下来的被精心文饰了的史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李渊称得上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开国之主。这在以上所述中已有描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晚节,也无可厚非。

作为封建帝王,李渊当然过着封建特权式的宫廷生活。在他统治的武德之年,也曾有过一些不良行为:如宠爱嫔妃,以致有时怠政;听信裴寂的谗言,错杀刘文静,等等。史书上还讲,武德年间,李世民平洛阳后,他让贵妃等人到洛阳,选阅隋朝宫人,收取府库珍物,贵妃等人私下向李世民求要宝货,并为自己的亲属求官,遭到李世民的拒绝后,心怀不满。后来李世民因为淮安王李神通有大功,以“教”(秦王的指令)的形式给田数十顷。张婕妤(李渊贵妃之一)之父也通过张婕妤向李渊求此田亩,李渊即手敕赐予。李神通因为李世民教给在前,不给婕妤之父,张婕妤就在李渊面前告状,说:“皇上赐妾父田,秦王(李世民)夺去后给了淮安王!”李渊不问情由,大发雷霆,指责李世民:“我的手敕不如你的教管用吗?”

这些行为,当然属于不良之列,况且,在封建帝王之中,并不为尤。相反,在李渊的身上,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东西。特别是他以民为本,注意虚心纳谏,如武德年间,万年县法曹孙伏伽上表,以隋亡为鉴,直言指责李渊有逸乐行为,并指出对皇太子和诸王的教育,也需要更加注意,慎择左右之人。虽然言辞直切,一无所隐,颇有些让人脸上搁不住,但李渊看表后,非常高兴,认为言之有理,下令褒奖,并擢升孙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300匹,以鼓励人们敢于直谏。后来唐太宗贞观时期的虚心纳谏,不能说与李渊的影响毫无关系。

武德末年发生的兄弟相残的“玄武门之变”,作为父皇,李渊当然应负一定的责任。但这类事件,在封建时代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当初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是符合封建社会传嫡立长的基本原则的,不能说有什么不对。至于史书上说他曾给李世民许愿更立太子,信其无则无,信其有则有。以李世民当时的功业才干和后来的成就,也不失为父皇的一种明察。说他听信妃嫔及大臣谗言,偏溺太子、元吉,危及世民安全,也不尽可信,何况就是按正史所讲,也是在李渊表示要第二天召见几个儿子评断是非之前夕,发生了“玄武门之变”的。这只能说明李世民动作之快之狠,连乃父也始料不及。当李渊听到李世民残杀兄弟的报告后,当时气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停了好一会儿,才气愤地说:“想不到逆子竟会杀害自己的亲兄弟!”这时在旁的萧瑀说:“请陛下息怒,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本来就没有秦王(李世民)功高,陛下如把国事都托付给秦王,一切事都了结了。”李渊虽然十分气恼,但面对木已成舟的事实,他顾大局、顺大势,当时手敕所有军队听秦王处置,以免更大的流血事件发生,于当年六月七日下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八月,让位李世民,自己以“太上皇”的身份退居二线。

李渊以太上皇的身份退位后,徙居太安宫,不再干预朝政。这换来了李世民的隆礼相敬。贞观七年(633年)冬,李世民在未央宫举行盛大宴会,邀李渊上座,十分恭敬,李渊高兴之际,令在座的突厥颉利可汗跳舞,又令南蛮酋长唱歌,李世民还亲自手捧酒杯,送到李渊面前,说现在胡越一家,四夷征服,都是您老人家教诲的结果。李渊又过了一回皇帝瘾,也就心满意足了。李渊自知李世民已控制大局,也就乐得对政事不闻不问,过着清闲优乐的生活。这种态度和做法,对减少当时宫廷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同时也对李世民施展雄才大略,起到了积极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贞观九年(635年)五月,李渊病重,崩于太安宫。享年71岁,庙号高祖,葬于献陵。作为一代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算是善终的。

同类推荐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热门推荐
  • 最佳营养搭配家常菜

    最佳营养搭配家常菜

    《美食天下(第1辑):最佳营养搭配家常菜》中不仅分门别类地对食物本身以及食物搭配后的营养功效作了科学论述,而且还将相对应的食物搭配落实到具体的食谱,使读者不仅知道怎样搭配食物更营养,还知道如何使家常菜烹调得既有营养又色香味俱全,从而更健康地享受美食,享受生活。
  • 健康新知:这样吃不便秘!

    健康新知:这样吃不便秘!

    简简单单,在食物里寻找通畅的秘密;轻轻松松,在吃喝里享受健康的生活。便秘这道难题,只有食物可以解答:最利便的食物;最润肠的佳肴;香醇通便茶;美味果蔬汁……通畅的秘密就在食物里,这样吃,便秘不再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贵女毒妻

    重生贵女毒妻

    前一世,她荒唐亦可悲,被丫环踩在脚下,被开水淋在身上,她一直疼爱的亲妹妹却抹去假的胎记,告诉她,娘亲只是她一个人的娘亲,她的一切从她们交换名字之时都已经注定……这一世,她慢慢布局、步步借势,守住自己的名字,查清自己的身世,顺便虐一虐害她的人,为自己赢得了一世尊贵。本以为此世断情绝爱,怎奈多了一个他?
  • 修真四万年

    修真四万年

    “倘若这宇宙,真是一片残酷血腥的黑暗森林,我们修真者,也会燃烧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微弱的火花!”“哪怕这火花再微弱,再短暂,再渺小,可是只要我们源源不断,前赴后继,终有一日,火花会点燃杂草,杂草会燎到灌木,灌木会蔓延大树!”“最终,小小的火花,会在这片黑暗森林中,掀起燎原天火,照亮整个世界!”****新书已发,灵气逼人!-------------已有两群:老牛会客室202330158(两千人大群,虚席以待!)老牛会客室二群386336065
  • 街市

    街市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仙河大帝

    仙河大帝

    昨夜入眠,万千兵戈入梦,练武可以强身,练武更可以长生不老,为了追求恒古的永生之道,人人都在登临荒古仙河的彼岸。传说在天界之上,还有一条贯穿了光阴日月的仙河,只有穿越了仙河,才能真正的跨过苦海,成就永生,仙道的大罗金仙,神道的万古大帝,谁能成就真正的永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离离杨花落

    离离杨花落

    刘莉莉不漂亮不可爱不聪明,可她却偏偏爱上完美得像仙一样的杜子规,她顾不上杜子规爱不爱自己,她像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梦想成为涅槃的凤凰。周子葵看似温婉美丽,内心却阴暗危险、富有心机就像罂粟花,杜子规偏偏是中了她的毒,爱她就像刘莉莉爱自己,一样的无法自拔,千疮百孔。李绿茵说他们都是痴心的人,既收获不了情,还献祭了灵魂。就像被千丝万线牵扯的偶人,在爱情、友情、阴谋、背叛的罗网中绝望地挣扎,拼却一醉的鱼死网破。我们是青春之海中的鱼,厌倦了水爱上了陆,然后义无反顾地投向无情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