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300000005

第5章 才智卓越两代帝师(1)

李斯

李斯(公元前?-公元前208),字通右,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集大权谋家、大政治家、大学者于一身的人。李斯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代表,在战国末期,诸侯争霸兵戈至上的历史时期,李斯凭借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不凡韬略、计谋辅佐秦王吞并六国、实现统一,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成为千古一相。并协助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他反对“以古非今”,提议焚书坑儒。他立主变革,创立规章制度,还为统一文字、货币及度量衡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秦始皇死后,赵高密谋,偷改诏书,杀死始皇长子扶苏,立小儿子胡亥为皇帝,李斯被迫胁从。后来因为赵高诬陷他谋反,而被判五刑腰斩于咸阳。

胸怀抱负欲展宏图

李斯生性聪颖,自幼又苦读诗书,以文章闻名于蔡国。“年少时,为群小吏”,他年轻时是楚国上蔡郡府里的一个看守粮仓的小文书,相当于现在乡里的小公务员,每天负责仓内存粮的登记,将一笔笔斗进升出的粮食流通情况,仔细地记录和整理。他在办公处附近的厕所里,看到在吃脏东西的老鼠,只只瘦小枯干,毛色灰暗且一绺绺粘连,因为在茅厕里讨生活,每逢有人或狗走过时,都会受到惊吓拼命地逃跑,成天惶恐不安。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那些家伙,一个个吃得硕壮无比,皮毛油亮,因为住在粮仓的大屋子里,就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在偷吃着粮仓里的粮食的时候,都从容不迫,见人来了也不害怕,反而瞪着一双双小而聚光的鼠眼,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你,然后又会旁若无人似的“嘎吱嘎吱”继续吃它们的东西,总是自由自在。他由老鼠的不同想到了人类的差别,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人生如鼠呵!不在仓,就在厕。”,人的尊贵与卑贱,富有与贫穷,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完全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环境所决定的,就像“仓鼠”和“厕鼠”一样,它们同为鼠类,命运却截然不同。自己现在看管的虽说是一个粮仓,不是茅厕,但是和楚的郢都,齐的临淄,赵的邯郸,秦的咸阳这些着名的大城市相比,上蔡这个偏远的小地方,其实也就只能算是一个“茅厕”。而自己呢,不过是这“茅厕”里的一只可怜的小老鼠而已。他不免抚今追昔,感慨身世。上蔡原来是蔡国的国都,但是200多年前被楚国攻破,蔡国也就随之灭亡。如今只剩下城东门外的几段残垣断壁,成为200年前的蔡国痕迹了。听老一辈人说,家族祖辈当年也是宗室大户人家。先祖李属曾是蔡国上卿,统领军队、主持政务,出则将、内则相,并且家有食邑千户,奴婢无数;但是后来不知犯了什么罪,突然被杀。好在蔡侯仁慈,没搞株连,家族才算留下了一脉得以延续。

族人对此事一向讳莫如深,靠谨慎小心,总算保住了贵族待遇。但后来,随着蔡国的战败,宗族四散。到了祖父一代,早已务农许多代了,无功无爵,变为庶民;又因为父亲不是嫡出长子,家里连食田也未分得一分;再加上父亲去世早,等到自己降生的时候,家道更加贫寒,好在自己读过书,还算个文化人,才能在郡府里谋求了一个看管粮仓的差事。他不想、也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呆在这个小地方的小粮仓里当一个小官吏。李斯认为如果一定要成为鼠类的话,他也不想当茅厕中的耗子,而一定要作一只仓鼠。

聪明又有野心的李斯不满足于平庸的生活,他充满了改变命运的欲望,他向往大城市,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想跻身上层社会拥有显贵身份,实现他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他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该改变生活方式,该换个活法了,就不能还呆在原来的生活轨道和环境里。他根据当时的时局即在诸侯纷争的时代,敏锐地发现士人有进入社会上层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学习治国’之道成为士人是他抓住大好机会的方法,求学、再深造是改变生活轨道、改变生活环境、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对他这样出身卑微又想挤入社会上层的人来说也许是唯一途径。李斯在潜意识里认识到像他这样的平民只有通过获取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学习是他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也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于是就匆匆离开了上蔡,他决定去兰陵,求见一代儒学大师荀况〔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0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识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于是,李斯就开始跟随苟子,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习内容非常广泛,他最感兴趣的是“天下为一”的“地位之术”。学业完成之后,这个有远大理想,急于往上爬的青年,初次显露了他的战略眼光,李斯估量出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且六国国家实力都已经日渐衰弱,不能成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基础和希望,而只有秦国实力却逐渐强大,他想应该投奔秦国,来实现他的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在临行之前,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如果遇到机会,就千万不能够松懈错过。如今,在这样一个各诸侯国都在争取称霸的时候,游说的士人们一旦被重用就掌握了实权。现在秦王意图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可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的士子们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大好机会。地位卑贱,却不想着去追求功名和富贵,就像禽兽一样,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所以没有比卑贱更大的耻辱,没有比贫穷更大的悲哀。长期身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指责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榜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来愿望。所以我就要到西边去游说秦王了。”体现出他要有所作为、大展宏图的愿望。

谏逐客书统一六国

公元前247年,李斯到秦国的时候,正赶上秦庄襄王死了。李斯就请求充当秦国宰相吕不韦的舍人;吕不韦见他有奇才很赏识他,就任命他为郎官,是年龄幼小赢政身边的近臣,秦王正处在心智开始成熟并成型的时候,成为秦王近臣有可能影响一代君王,而且与君王接触最密,他的政治主张也容易被君王所采纳,就像学生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就给了他接近秦王赢政、施展才华和抱负的阳光、水和土壤。这样就使得李斯有机会去游说秦王,他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向秦王献上了他呕心沥血写出的第一篇奏章《论统一书》,劝秦王说:“成就大功业的人就在于他能利用机会并能下狠心去实现,而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时机。从前秦穆公虽然称霸天下,但是最终没有东进吞并山东六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诸侯的人数太多,周朝的威望也没有衰落,因此五霸轮流兴起,相继推尊周朝。自从秦孝公以来,周朝地位下降逐渐走向衰微,诸侯之间互相兼并,使得函谷关以东地区化为六国,秦国乘胜统领诸侯已经有六代。现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朝廷一样。凭借秦国的强大和大王的贤明,就像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容易,足以扫除诸侯,使天下统一,成就帝王的伟大功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最好时机。如果现在懈怠而不抓住机会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团结起来的时候就晚了,那时即使您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它们了。”李斯不仅像个好老师一样耐心地劝秦王一定要抓住此时六国都弱是实现统一的好时机,而且还为实现统一提供良策,即对六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秦始皇对此爱不释手,非常赏识,就任命李斯为长史,从此把李斯视为心腹,每件事都与李斯商量,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着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这些都是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妙计,接着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李斯在政治舞台上初露锋芒、小试牛刀,显示出了他优秀的政治才能,深得秦王厚爱,于是秦王任命李斯为客卿。更增强了李斯辅佐秦王,当个好“老师”的信心。

就在李斯得到重视想要帮助秦王大展统一六国伟大宏图的时候,因为韩国怕秦国出兵来攻打,就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以修筑渠道名义,到秦国做间谍,建议秦国在泾阳县西北开凿渠道,引泾水东流入洛水,称郑国渠,想利用它来阻碍秦国向韩国进军。但是不久阴谋被发觉。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以离间秦国而已,请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驱逐。”建议秦王驱逐客卿。为此秦王下了“逐客令”,自然,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客卿名单里,眼看自己苦心经营得来的地位和名利即将化为乌有,理想和抱负就要破灭,一片大好前程就要化为灰烬。眼看就要到手的美好生活要不复存在,这是令李斯万分痛苦、也不能接受的事情,他要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华丽文采来改变秦王的打算,从而挽救他的政治生命。不向命运低头的李斯上书列举客卿的功绩,这便是着名的《谏逐客书》反对把客卿都赶走,上书说:臣听说官员们议论要驱逐、赶走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广募贤才,用百里奚、蹇(jiǎn读减)叔、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虽然都不是出生在秦国,但是秦穆公重用他们,结果是能够在西戎称霸。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变法图强。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也取到了三川地区,并进一步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向西方,臣服侍奉秦国,其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到了范雎(ju),废黜了穰侯,赶走了华阳君,加强了王朝力量,杜绝了权贵的势力,像蚕吃桑叶一般,逐渐蚕食、吞并诸侯的土地,终于为秦国统一天下、实现帝王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了别国客卿的力量。由此看来,客卿是有功于秦国的,有哪一点对不起秦国呢?假如这四位君主拒绝客卿,不接受他们;疏远士人而不重用,这就使秦国既没有富裕的实力,也没有强大的声望。现在大王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

现在皇上您获得了昆山的美玉,得到了随侯的珠、和氏的宝璧,挂着明月的珠,佩戴着太阿的剑,驾着纤离的马,竖立着翠凤的旗,架起了灵鼍的鼓。以上这些宝物,虽然并没有一样是秦国出产的,但陛下您非常喜爱它们,这是什么原因呢?您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姬妾、赏心乐意、怡目悦耳的,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用的话,那么,用宛地的珍珠装饰的簪子,用玑珠镶嵌的耳坠,用东阿的白绢缝制的衣服、刺绣华美的装饰品,就都不能被进献到您的面前,并且时尚高雅,美丽文静的赵国女子当然也就不能侍奉、陪伴在您的身边了。现在您抛弃敲打瓦坛瓦罐这一套秦国音乐而听《郑》、《卫》这类的他国乐曲,不去听本国的弹筝而欣赏《昭》、《虞》这样的他国曲目,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不过是为了眼前快乐,来满足耳目感官的欣赏需求罢了。但是,现在您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这个人能用不能用、是否有才能,也不问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一律赶走,只要是客卿一律驱逐。这样看来,陛下所看重的是美女、音乐、珍珠、宝玉,所轻视的却是人才。这可并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好办法。因为凡是来秦国做事的这些人,大都是为秦的统一而来,您不分青红皂白逐客,这是与秦国统一六国韵大业背道而驰。

泰山就是因为不排斥泥土,才能堆积得那样高大;河流和大海从不挑剔细小的溪流,才能变得如此浩瀚;而成就王业的人不抛弃广大民众,才能显示出他的盛大恩德。因此,土地无论东南西北,民众不区分这国还是那国,一年四季五谷丰登,鬼神都会赐予福泽,这就是五帝三王天下无敌的原因所在。而现在陛下您却抛弃了百姓来帮助敌国,排斥、辞退宾客而驱使他们为其他诸侯国建立功业,使天下有才的士人后退而不敢西行,停住脚步而不敢进入秦国,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借兵器给寇盗,并且给予粮食来帮助他们啊。不是秦国出产的物品,值得珍视的很多;不是秦国出生的士人,愿意效忠的也不少。现在您却驱逐客卿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来帮助仇人,在内部削弱自己,而在外面又和诸侯结下怨恨,这样下去,要使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称:“李斯之止逐客”,“顺情人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当时赶走客卿的主张,已经得到了秦王同意。李斯反对赶走客卿,触犯了秦王,所以称“批逆鳞”,却能“功成计合”,这跟“顺情人机,动言中务”有直接关系。他开头提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把驱逐客卿说成是官员的议论,这就是“顺情”。李斯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还深得一个好老师的要义,即使学生错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正确的建议也不应当面批评,何况秦王这个特殊学生,李斯很懂得君主要面子的心理,也知道如何提建议更容易被君主接受和采纳。于是他就没有当面指责秦王,而把矛头转向大臣,使秦王容易听下去,接下来历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君任用客卿所取到的功绩,这就“入机”,把正面例子进行充分论述,使论据更加强大有力。其后马上用反证法,从反面又以“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假设四君驱逐客卿又会怎样,作正反对比,逐客的错误就很明显了。然后又转到秦王,另起波澜。从秦王爱好的美色、音乐、珠玉都不是产于秦,反复推论,归结到重视色乐珠玉而轻视人民,“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指出驱逐客卿不是统一天下制服其他诸侯的好方法,这就是“动言中务”,正好点到秦王想要称霸的雄心,李斯能够准确抓住秦王这个好学生心里最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吞并诸侯各国实现统一,这也是李斯能够说服秦王改变初衷、接受建议的重要原因。接下来又从“地广者粟多”等联系到泰山、河海的比喻,再转到“弃黔首以资敌国”抛弃人民资助敌人的错误,归结到“今逐客以资敌国”现在驱逐客卿就是帮助敌国的危害。

从秦国先代君主善于得士并能尽士之器用,从而奠定秦基、巩固霸业出发,其文言辞恳切、文风雄奇,自始至终,一气以贯之。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波澜起伏、迂回婉转,正好切中要害,终于打动了秦王。于是,秦王就废除了逐客令,留下所有愿意为秦国效力的士人,并专门派人十万火急地把正在离开秦国途中的李斯请回来,官复原职。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 苦命皇帝:明思宗

    苦命皇帝:明思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苦命皇帝明思宗》生动介绍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凄惨一生。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照亮人间的提灯女神,俄罗斯的“守护神”,从死囚到总统,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斗士,女人统治世界,人民的王妃……这些在世界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你了解多少?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热门推荐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 次元轮回虚妄之境

    次元轮回虚妄之境

    渴望平凡却期待刺激,签订约定成马猴!!!!喂喂,不要烧我啊!!!烫烫烫烫……随着签订一个没有节操的契约,终于走上了穿梭于各个次元的道路。但是……尾毛人家都有金手指和DIODIO的系统辅助,你一个只会卖萌和玩落差的三头身萝莉,到底能干啥啊!!!!!
  •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情志养生、日常养生、四季养生、运动养生、房事保养、美容养颜等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凤谋

    凤谋

    玉儿:阿咧?重生了!刘骜:给我当太子妃!玉儿:阿咧?不行,不行,人家还木有适应古代人的生活!刘骜:给我当皇后!玉儿:阿咧?不行,不行,我不要每天都被一群八卦女围攻。再说,再说,人家不喜欢你这个微胖界的太子,人家喜欢的是小~正~太哟!刘骜:跟我去私奔!玉儿:阿咧?……(瞬间被绑手绑脚,臭抹布塞嘴侍候)刘骜:阿了个咧的,直接扛走,哼哼……******************************************************************感谢寒号彥大大之前送的应急封,感谢安雅star大大做的现在的这个封面,十分稀饭!
  • 春光里

    春光里

    一朝穿越,成了家生奴婢,是安心于平顺富足的豪门奴仆生活?还是选择充满艰辛险阻却自由的人生呢?她是不一样的烟火,注定不平凡的一生!
  • 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

    吕多多历经坎坷,尝尽酸楚,她始终坚信,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会把自己视若珍宝。赵宁肃玩世不恭,历尽繁花,他没有料到,世上会有这么一个人,会让他疼入心坎。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你的命中注定,坚持,你会遇见他。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不死兵皇

    不死兵皇

    战三山,踩上众星之巅。让整个宇宙都为我们颤抖吧!释放出我们的热血,战五岳,战万里河山!战天,茫茫星域,战地,看春哥气吞天地,战一切不公!战八荒,脚踏万星,战寰宇,亿万繁星,战天地苍穹!战战战战战!战他个天荒地老,洒向诸天,战他个海枯石烂!
  • 异世之阴阳双修

    异世之阴阳双修

    造化乾坤决,改人生死,变人命运,一块废才成了宝,天生冷傲的风敖天,走了一条强者路,盘横在手荡平诸魔,横扫红月大陆,站在世人的颠峰,俯视众生,天之脉,天之神,一段天脉传奇,几个纠结的爱情故事。
  • 首席,吻你不上瘾

    首席,吻你不上瘾

    原书名《恋上酷酷小丈夫》与《执行总监的逃妻》初次见面,她差点死在他的车轮下;于是,她气呼呼的扒走了酒醉不醒的他的高级T恤,岂料她从此惹祸上了身;她只想做他的姐姐,但他却任性的不允许;他越是追,她越是逃,所以他疯狂的追逐,她却始终在逃…六年后,精疲力竭的她终于被如同来自地狱的他抓住;他的嘴角,挂着一抹嗜血的冷笑,他绝情的掐着她的脖颈,面无表情的对她说“我会折断你的手脚,让你永远都不能再逃……”※※※※※推荐静茗的新书,请大家继续支持:《魔君,请你温柔一点》http://m.pgsk.com/a/19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