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00000023

第23章 (1)

五帝本纪赞《史记》

太史公司马迁自谓也。迁为太史公官。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尚,久远也。学者多称五帝,已久远矣。○锁一句,下即捷转。然《尚书》独载尧以来,其可征而信者,莫如《尚书》。然其所载,独有尧以来,而不载黄帝、颛顼、帝喾。则所征者,犹有藉于他书也。○二转。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同扌晋绅先生难言之。驯,训也。百家虽言黄帝,又涉于神怪,皆非典雅之训。故当世士大夫皆不敢道。则不可取以为征也。○三转。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五帝德》、《帝系姓》二篇,见《太戴礼》及《家语》,虽称孔子传于宰我,而儒者疑非圣人之言,故不传以为实。则似未可全征而信也。○四转。余尝西至空峒,空峒,山名。黄帝问道广成子处。北过涿鹿涿鹿,亦山名,在妫州。山侧有涿鹿城,即黄帝、尧、舜之都。东渐尖于海,南浮江淮矣。点东南西北,与篇中作映带。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余身所涉历,见所在长老,往往称黄帝、尧、舜旧迹,与其风俗教化,固有不同。则他书之言黄帝者,亦或可征也。○五转。

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古文,《尚书》也。大要以不背《尚书》所载者,为近于是。然太拘泥,则不载者岂无可征者乎?故曰近是也。○六转。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同第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备载则有《五帝德》等篇。我观《国语》,其间发明二篇之说为甚章著。顾儒者但不深考,而或不传耳。其二篇所发明,章著而表见,验之风教固殊者,皆实而不虚,则亦或可征矣。○七转。《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况《尚书》缺亡,其间多矣,岂可以其缺亡而遂已乎。其尚遗佚,若黄帝以下之事,乃时时见于他说。如百家《五帝德》之类,皆他说也。又岂可以扌晋绅难言、儒者不传,而不择取乎。○八转。将《尚书》、《国语》等一总。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事在疑信间,则当会其意,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不能择取。而浅见寡闻者,固难为之言也。○九转。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应“文不雅驯”。故著为本纪书首。余非止据《尚书》论次尧以下,且并黄帝、颛顼、帝喾而论次之。于《五帝德》等书,择其言之尤雅者取之,则其不雅者,在所不取也。○结出一生作史之意。

此为赞语之道,古质奥雅,文简意多。转折层曲,往复回环。其传疑不敢自信之意,绝不作一了结语。乃赞语中之尤超绝者。

项羽本纪赞《史记》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汉时儒者。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异邪?何兴之暴也!重瞳,两眸子。苗裔,后嗣也。暴,骤也。○从兴之暴想到舜。然舜羽非伦,故又想到重瞳子。史公论赞,往往从闲处写,极有丰神,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去声,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升数上声。○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蜂起,言多也。斯时相与争天下者,不可胜数,而欲崛起定霸,盖亦甚难。○振数语,逼入项羽,有势。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乘势,乘豪杰之势也。五诸侯;齐、赵、韩、魏、燕。○一段正写其兴之暴。极赞项羽。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背关,背约、不王高祖于关中。怀楚,谓思东归而都彭城。义帝,楚怀王孙心,项梁立以为楚怀王,项羽尊之为义帝,后徙之长沙,阴令人击杀之江中。○一贬驳。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二贬驳。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三贬驳。○前后“兴”“亡”二字相照,三年五年,并见兴亡之速,俱关键。“过矣”“谬哉”,唤应绝韵。

一赞中,五层转折,唱叹不穷,而一纪之神情已尽。

秦楚之际月表《史记》

太史公读秦二世。楚项氏。之际,时天下未定,参错变化,不可以年纪,故列其月。曰:初作难,发于陈涉;一段,虐戾灭秦自项氏;二段。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同阼。成于汉家。祚,位也。○三段,三样写法。五年之间,号令三嬗同禅,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三嬗,谓陈涉、项氏、汉高祖。○总承上三段作结。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考之于天,即孟子所谓人归天与也。○一段。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会孟津二句,单言武王,举武以见汤耳。○二段。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章,显大也。○二段。○俱反上三段。数十年、十余世、百有余载,句中有眼。以德若彼,指四代。用力如此,指秦。盖一统若斯之难也!总承上三段作结。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倒句。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怪名城,销锋镝的,钅且徂豪杰,维万世之安。钅且,诛也。维,计度也。○另起一峰,下即捷转。单写高祖,慨叹作致。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高祖起于亭长。合从宗讨伐,轶于三代。与豪杰并力攻秦,过于汤、武之放弑。乡同向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去声驱除难如字耳。前言一统之难,高祖独五年而成帝业。盖由秦无尺土之封,败坏既极,适足以资助贤者,而为之驱除其所难耳。○一层。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无土不王,盖古语也。高祖愤发闾巷而成帝业,安在其为无土不王也?○二层。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高祖或乃传之所谓大圣,故不可以常理拘,盖有天意存乎其间矣。○三层。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若非大圣,孰能当此豪杰并争之日,独受天命而帝者乎。○四层。应“受命”二字作结。

前三段一正,后三段一反,而归功于汉。以四层咏叹,无限委蛇,如黄河之水,百折百回,究未尝着一实笔,使读者自得之。最为深妙。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史记》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同阀,积日曰阅。明其等,谓明其功之差等。伐,积功也。积日,计其任事之久。阅,经历也。○先立一案。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同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异。”○带,衣带也。厉,砥石也。苗裔,远嗣也。言使河山至若带厉,国犹未绝,盖欲使功臣传祚无穷也。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也,自古已然。先为一叹。○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承上封爵之誓意。枝叶稍陵夷衰微,起下子孙骄溢亡国意。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察其始封,与所以失侯者。○申“固其根本,枝叶陵夷”二句。曰:异哉所闻!异哉所闻,正反上一段。言根本不固,不待枝叶已陵夷衰微也。又为一叹。《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万国,乃尧以前所封者。

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同藩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笃仁义、奉上法,是自全要着。○又引一案,自古皆然,而汉独不然,顶“异哉所闻”也。三叹。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才有十分之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昔日之衰。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息,蕃庶也。萧何。曹参。绛勃。灌婴。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今日之盛。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作辟。至太初,太初,武帝年号。百年之间,见现侯五,见在为侯者仅五人。余皆坐法陨命亡国,耗毛矣。耗,尽也。因盛而衰。罔同网亦少密焉,罔,禁网也。○冷句带讽。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仍归到不能自全上。○两句。与上“笃于仁义奉上法”句相对。上笃仁义则无罔少密之苛,下笃仁义而奉上法,则能兢兢当世之禁,而不坐法亡国。两句两转,作两层叠。四叹。

居今之世,汉。志古之道,夏、商、周。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镜,鉴也。居今志古,所以自鉴得失,而时势变迁,亦不必今人尽同乎古。○一总,便推开,为本朝诛灭功臣回护一番。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魂乎?绲,缝而合之也。言从来帝王原各不同,要以成一代之功为纲纪,岂可合而强同之乎?○此正是居今志古,以汉与前代相提而论也。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应“察其首封,所以失之”二句。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应“异哉所闻”句。○此则单指汉诸侯也。五叹。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结出所以作表之意。表者,表明其事也。

通篇全以慨叹作致,而层层回互,步步照顾,节节顿挫。如龙之一体,鳞鬣爪甲而已,而其中多少屈伸变化,即龙亦有不能自知者。此所以为神物也。

孔子世家赞《史记》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向往之。景行,大道也。○借诗虚虚笼起。余读孔氏书,遗书一。想见其为人。心乡往之。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遗器二。诸生以时习礼其家,遗教三。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心乡往之。○圣无能名,又何容论赞。史公只就其遗书、遗器、,遗教,以自言其乡往之诚,虚神宕漾,最为得体。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矣。又借他人反形一笔。更透。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折,断也。中,当也。谓断其至当之理。可谓至圣矣!定赞。

起手忽凭空极赞,而后入孔氏。既入事,而又极赞以终之。一若想之不尽,说之不尽也者,所谓观海难言也。

外戚世家序《史记》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继体,谓继先帝之正体。守文,谓守先帝之法度。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外戚,纪后妃也。后族亦代有封爵,故曰外戚。○总提一句。夏之兴也以涂山,涂山,国名。禹娶涂山氏之女。○受命。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桀伐有施,有施氏以妹喜女焉。○继体。殷之兴也以有女戎嵩,○有女戎,国名。帝喾娶其女简狄为次妃,生契,为殷始祖。○受命。纣之杀也嬖妲己;纣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继体。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壬,○帝喾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原,生后稷,为周始祖。太任,文王之母。○受命。而幽王之禽同擒也淫于褒包女以褒女以,褒国之女。女以,姓也。○继体。○序三段。顶受命继体之君。而一正一反,句法变化。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离降,《虞书》:厘降二女于妫氵内。厘,理也。降,下嫁也。

同类推荐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热门推荐
  • 天降极品:王爷驾到

    天降极品:王爷驾到

    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换回今世的擦肩而过。那要几世,才能修得今世的白头偕老?也许我们前世注定约好,今生才能有此缘份。沿着梦境,我相信能把曾经的誓言唤起,我相信那一道温暖的光束不会离去,不管前世今生,都要追寻你的脚步......【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宝贝

    我的宝贝

    豪华轩高级会所“蓝,这边!”刚推开西餐厅的大门,便看见左雨晴在微笑地挥动着手臂。坐在一旁的客人们优雅地抬起头,顺着她的视线望过来,不悦的神色立刻变得诧异,变得惊讶。诧异?惊讶?当然,一个穿着黑色校服的女学生,出现在高级别墅区里的高级餐厅,绝对是成为众人猜疑的目标。猜疑嘛,这种地方,是那些富商名流来的,加上这个时间,学生们还在学校用功念书,怎会无缘无故跑出来呢?以为她是情*妇?以为她是某家……
  •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1)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后会无期

    后会无期

    哥哥的死让林沐阳难以接受,带着哥哥的临死前的嘱托,林沐阳决定告别原来的身份,用哥哥的身份继续活着。找到哥哥爱着的女孩江小娴,却被心细的女孩一眼看穿,然而两个人都没有揭穿对方。江小娴小心翼翼的寻找着男友突然消失的原因,还有这个冒牌男友的来历。真相到底能隐瞒多久。林沐阳前女友的突然出现又会给这对假情侣带来怎样的危机,而林沐阳是否真的对以前的身份彻底的告别呢?
  • 异能种田奔小康

    异能种田奔小康

    谁说穿越一定要穿成公主王妃,就算成为一个小小的农民,咱也能称霸天下。衣食住行,咱笼断了食,照样想怎样就怎样。穿越成没爹没娘的孩子孩子多口粮又少亲戚不管事只凭嘴上说弟弟又太小,只能靠自己幸亏咱有异能,种田种花一手抓“那菜,赶紧长啊,还指着你们去卖钱呢!”司徒木莲双手叉腰,手指一点。场景一:“丫头啊,你家没有大人,这有了钱财二叔帮你保管。”司徒颖笑眯眯的说道。司徒木莲也是笑眯眯的回答:“二叔啊!咱人虽小,但钱财还是能够保管好的。倒是二叔你家的钱,要是相信我的话,我倒可以帮你保管,要不然也是给别人花。”司徒颖听到木莲的话,气得七窃生烟,自家钱财哪能让外人管。场景二:“莲姐儿啊,城东李家的儿子长得那叫俊啊!和你般配得不得了呢!”木莲的姑母,盘腿坐在炕上,磕着瓜子边吐瓜子皮边笑着说道。“那可不是,城东李家的儿子,到现在都分不清爹娘是哪个,媳妇儿讨来是用什么的。姑母啊,我想我是等不到他七老八十了,要是你愿意的话,可以考虑考虑。”木莲悠哉的拿着书讽刺道。场景三:“只要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东方祺看着眉目如画的人儿,眼角眉梢都荡漾着温柔的笑意。“只要一生一世人,与你并肩看太阳升起落下,与你就这样偕手一起共白头。”木莲看着紧握的手,眉眼弯弯的笑道。推荐好友文:掳妃司徒平安我的妈咪不好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入戏

    入戏

    13岁,就该有花季之姿。13岁,是女孩初现女儿香的年纪,是女孩蜕变的年纪。而她,小小的个子,干瘪的身体,皮肤还算白净,却透着不健康的蜡色,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张皇着恐惧,在巴掌大的鹅蛋脸上格外惹眼。她的手垂在身侧,不安的手指紧紧揪着衣服的下摆。正朝她一步步走来的男人叫莫良峰,是女孩的爸爸。男子止步,女孩怯弱地退了两步,身子不自觉地发抖。莫良峰笑得很和蔼:“莫非,从今以后这就是……
  • 把我们挂在单杠上

    把我们挂在单杠上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东宫霸情:枭女杠上皇太子

    东宫霸情:枭女杠上皇太子

    她,楚晚幽。十五岁,古家家主众多的侍妾之一,家族以她为荣。十七岁,她是被谴散的侍妾之一,家族以她为耻。十九岁,她是身份卑贱如泥的家妓子。家族的鄙弃,命运的不公,让她无力负荷,以死解脱!当她被路过的人解救下来,再度睁开眼的时候,她已不再是原来的她,而是一抹来自异世的幽魂………命运在这一刻改变!谁又曾知道这个身份如泥,拥有不堪过往的女人会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她,纤手染血,不分正邪,不惧生死,冷睨天地间。原以为是个过客,冷看世间种种变迁。世事无常,不知不觉中,她已然入世!有情,无情,是谁让她眉间染上轻愁?是爱,是恨,是谁让她笑中隐藏血泪?爱!被爱!众多强势霸气的男人中,纠缠不休。谁?在繁华落尽的时候,与她默默相视,浅浅一笑,往事如风……新的故事,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人生,亲们,请支持,求收!求票!求评!谢谢支持!!!推荐自己已完结文《七夫人》已完结《盲妃待嫁》已完结推荐(非常好友)文文唐若梦影《弃妇也逍遥》无意宝宝《绝色锋芒》唐若梦影《懒妃要休夫》皇焱儿《师叔个个很狂野》浅绿《爱上芳邻》鹦鹉晒月《笑看妃乱》闲听冷雨《离婚吧我们》风染白《逢场作戏》天下归元《负春风》慕瑶《蛇王的妹妹皇后》紫夜霜影《逃妃八夫》风行烈《无双》懒离婚《重生-豪门妖女》醉舞狂歌《强欢》风之孤鸿《主母无害》简思的系列婚姻文《痒婚》吴笑笑《天价皇后》女强文寒子夜《第一夫人》阴笑《皇女》月夜留香《本宫有毒》闲听冷雨《相公我要废了你》雪藏玄琴《火夫人》陌上柳絮《特警傻后要休夫》
  • 天使高校:我不是天使

    天使高校:我不是天使

    我一向自认为是好人,结果不得好死,死的惨不忍睹,那只可恶的小怪物说搞错对象了!不会吧,我这么背.还阳,还阳!我变成了天使,只是人人有翅膀,就我没有,正当我在天堂里混的风生水起时,可一小小心得罪了上帝,那家伙小气的很,一怒之下把我跟圣焰这红毛怪扔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