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00000022

第22章 变 篇 (2)

贾林曰:五利五变,亦在九变之中。遇势能变则利,不变则害。在人,故无常体,能尽此理,乃得人之用也。五变谓:途虽近,知有险阻、奇伏之变而不由;军虽可击,知有穷蹙、死斗之变而不击;城虽势孤可攻,知有粮充、兵锐、将智、臣忠不测之变而不攻;地虽可争,知得之难守、得之无利、有反夺伤人之变而不争;君命虽宜从之,知有内御不利之害而不受。此五变者,临时制宜,不可预定。贪五利者:途近则由,军势孤则击,城势危则攻,地可取则争,军可用则受命。贪此五利,不知其变,岂惟不得人用,抑亦败军伤士也。

梅尧臣曰:知利不知变,安得人而用?

王皙曰:虽知五地之利,不通其变,如胶柱鼓瑟耳。

张预曰:凡兵有利有变,知利而不识变,岂能得人之用?曹公言下五事为五利者,谓九变之下五事也,非谓杂于利害已下五事也。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曹操曰: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

李筌曰:害彼利此之虑。

贾林曰:杂一为亲,一为难。言利害相参杂,智者能虑之、慎之,乃得其利也。

梅尧臣同曹操注。

王皙曰:将通九变,则利害尽矣。

张预曰:智者虑事,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外害地,必思所以利。此亦通变之谓也。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

曹操曰:计敌不能依五地为我害,所务可信也。

杜牧曰:信,申也。言我欲取利于敌人,不可但见取敌人之利,先须以敌人害我之事参杂而计量之,然后我所务之利,乃可申行也。

贾林曰:在利之时,则思害以自慎,一云:以害杂利行之,威令以临之,刑法以戮之。己不二三,则众务皆信,人不敢欺也。

梅尧臣曰:以害参利,则事可行。

王皙曰:曲尽其利,则可胜矣。

张预曰:以所害而参所利,可以伸己之事。郑师克蔡,国人皆喜。惟子产惧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后楚果伐郑。此是在利思害也。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曹操曰:既参于利,则亦计于害,虽有患可解也。

李筌曰:智者为利害之事,必合于道,不至于极。

杜牧曰:我欲解敌人之患,不可但见敌能害我之事,亦须先以我能取敌人之利,参杂而计量之,然后有患乃可解释也。故上文云“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也。譬如敌人围我,我若但知突围而去,志必懈怠,即必为追击,未若励士奋击,因战胜之利,以解围也。举一可知也。

贾林曰:在害之时,则思利而免害,故措之死地则生,投之亡地则存,是其患解也。

梅尧臣曰:以利参害,则祸可脱。

王皙曰:周知其害,则不败矣。

何氏曰:利害相生,明者常虑。

张预曰:以所利而参所害,可以解己之难。张方入洛阳,连战皆败,或劝方宵遁,方曰:“兵之利钝,是常贵因败以为成耳。”夜潜进逼敌,遂致克捷。此是在害思利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

曹操曰:害其所恶也。

李筌曰:害其政也。

杜牧曰:恶,音一路反。言敌人苟有其所恶之事,我能乘而害之,不失其机,则能屈敌也。

贾林曰:为害之计,理非一途。或诱其贤智,令彼无臣,或遗以奸人,破其政令,或为巧诈,间其君臣,或遗工巧,使其人疲财耗,或馈淫乐,变其风俗,或与美人,惑乱其心。此数事,若能潜运阴谋,密行不泄,皆能害人,使之屈折也。

梅尧臣曰:制之以害则屈也。

王皙曰:穷屈于必害之地,勿使可解也。

张预曰:致之于受害之地,则自屈服。或曰,间之使君臣相疑,劳之使民失业,所以害之也。若韦孝宽间斛律光,高平陈之策是也。

役诸侯者以业。

曹操曰:业,事也。使其烦劳,若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

李筌曰:烦其农也。

杜牧曰:言劳役敌人,使不得休,我须先有事业,乃可为也。事业者,兵众、国富、人和、令行也。

杜牧曰:能以事劳役诸侯之人,令不得安佚。韩人令秦凿渠之类是也。或以奇技艺业,淫巧功能,令其耽之,心目内役,诸侯若此而劳。

梅尧臣曰:挠之以事则劳。

王皙曰:常若为攻袭之业,以弊敌也。田常曰:“吾兵业已加鲁矣。”

张预曰:以事劳之,使不得休。或曰,压之以富强之业,则可役使。若晋楚国强,郑人以牺牲玉帛,奔走以事之是也。

趋诸侯者以利。

曹操曰:令自来也。

李筌曰:诱之以利。

杜牧曰:言以利诱之,使自来至我也,堕吾画中。

孟氏曰:趋,速也。善示以利,令忘变而速至,我作变以制之,亦谓得人之用也。

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皙曰:趋敌之间,当周旋我利也。

张预曰:动之以小利,使之必趋。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

梅尧臣曰:所恃者,不懈也。

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曹操曰:安不忘危,常设备也。

李筌曰:预备不可阙也。

杜佑曰:安则思危,存则思亡,常有备。

梅尧臣曰:所赖者,有备也。

王皙曰:备者实也。

何氏曰:《吴略》曰:“君子当安平之世,刀剑不离身。”古诸侯相见,兵卫不撤警,盖虽有文事,必有武备,况守边固圉,交刃之际欤?凡兵所以胜者,谓击其空虚,袭其懈怠,苟严整终事,则敌人不至。《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昔晋人御秦,深垒固军以待之,秦师不能久。楚为陈,而吴人至,见有备而返。程不识将屯,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吏治军簿,虏不得犯。朱然为军师,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使敌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是谓能外御其侮者乎。常能居安思危,在治思乱,戒之于无形,防之于未然,斯善之善者也。其次莫如险其走集,明其伍候,慎固其封守,缮完其沟隍,或多调军食,或益修战械。故曰物不素具,不可以应卒。又曰: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常使彼劳我佚,彼老我壮,亦可谓先人有夺人之心,不战而屈人之师也。若夫莒以恃陋而溃,齐以狎敌而歼,虢以易晋而亡,鲁以果邾而败,莫敖小罗而无次,吴子入巢而自轻,斯皆可以作鉴也。故吾有以待、吾有所不可攻者,能豫备之之谓也。

张预曰:言须思患而预防之。《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故将有五危。

李筌、张预曰:下五事也。

必死,可杀也。

曹操曰:勇而无虑,必欲死斗。不可曲挠,可以奇伏中之。

李筌曰:勇而无谋也。

杜牧曰:将愚而勇者,患也。《黄石公》曰:“勇者好行其志,愚者不顾其死。”《吴子》曰:“凡人之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将也。”

梅尧臣同李筌注。

何氏曰:《司马法》曰:“上死不胜。”言贵其谋胜也。

张预曰:勇而无谋,必欲死斗。不可与力争,当以奇伏诱致而杀之。故《司马法》曰:“上死不胜。”言将无策略,止能以死先士卒,则不胜也。

必生,可虏也。

曹操曰:见利畏法不进也。

本筌曰:疑怯可虏也。

杜牧曰:晋将刘裕溯江追桓玄,战于峥嵘洲。于时义军数千,玄兵甚盛,而玄惧有败衄,常漾轻舸于舫侧,故其众莫有斗心。义军乘风纵火,尽锐争先,玄众是以大败也。

孟氏曰:将之怯弱,志必生返意,不亲战,士卒不精,上下犹豫,可急击而取之。《新训》曰:“为将怯懦,见利而不能进。”《太公》曰:“失利后时,反受其殃。”

梅尧臣曰:怯而不果。

王皙曰:无斗志。曹公曰“见利怯不进也”,皙谓见害亦轻走矣。

何氏曰:《司马法》曰:“上生多疑。”疑为大患也。

张预曰:临陈畏怯,必欲生返,当鼓噪乘之,可以虏也。晋楚相攻,晋将赵婴齐令其徒先具舟于河,欲败而先济是也。

忿速,可侮也。

曹操曰:疾急之人,可忿怒侮而致之也。

李筌曰:急疾之人,性刚而可侮致也。太宗杀宋老生而平霍邑。

杜牧曰:忿者,刚怒也,速者,褊急也,性不厚重也。若敌人如此,可以凌侮,使之轻进而败之也。十六国姚襄攻黄落,前秦苻生遣苻黄眉、邓羌讨之。襄深沟高垒,固守不战。邓羌说黄眉曰:“襄性刚很,易以刚动,若长驱鼓行,直压其垒,必忿而出师,可一战而擒也。”黄眉从之。襄怒,出战,黄眉等斩之。

杜佑曰:急疾之人,可忿怒而致死。忿速易怒者,狷戆疾急,不计其难,可动作欺侮。

梅尧臣曰:狷急易动。

王皙曰:将性贵持重,忿狷则易挠。

张预曰:刚愎褊急之人,可凌侮而致之。楚子玉刚忿,晋人执其使以怒之,果从晋师,遂为所败是也。

廉洁,可辱也。

曹操曰:廉洁之人,可污辱致之也。

李筌曰:矜疾之人可辱也。

杜牧曰:此言敌人若高壁固垒,欲老我师,我势不可留,利在速战,揣知其将多忿急,则轻侮而致之,性本廉洁,则污辱之。如诸葛孔明遗司马仲达以巾帼,欲使怒而出战;仲达忿怒欲济师,魏帝遣辛毗仗节以止之。仲达之才,犹不胜其忿,况常才之人乎。

梅尧臣曰:徇名不顾。

王皙同曹操注。

张预曰:清洁爱民之士,可垢辱以挠之,必可致也。

爱民,可烦也。

曹操曰:出其所必趋,爱民者,则必倍道兼行以救之,救之则烦劳也。

李筌曰:攻其所爱,必卷甲而救援,其人乃可以计疲。

杜牧曰:言仁人爱人者,惟恐杀伤,不能舍短从长,弃彼取此,不度远近,不量事力。凡为我攻,则必来救。如此,可以烦之,令其劳顿,而后取之也。

陈?曰:兵有须救不必救者,项羽救赵,此须救也,亚父委梁,不必救也。

贾林曰:廉洁之人,不好侵掠,爱人之仁,不好斗战。辱而烦之,其动必败。

梅尧臣曰:力疲则困。

王皙曰:以奇兵若将攻城邑者,彼爱民必数救,则烦劳也。

张预曰:民虽可爱,当审利害。若无微不救,无远不援,则出其所必趋,使烦而困也。

几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陈?曰:良将则不然。不必死,不必生,随事而用。不忿速,不耻辱,见可如虎,否则闭门。动静以计,不可喜怒也。

梅尧臣曰:皆将之失,为兵之凶。

何氏曰:将材古今难之,其性往往失于一偏尔。故孙子首篇言“将者,智、信、仁、勇、严”,贵其全也。

张预曰:庸常之将,守一而不知变,故取则于己,为凶于兵。智者则不然,虽勇而不必死,虽怯而不必生,虽刚而不可侮,虽廉而不可辱,虽仁而不可烦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贾林曰:此五种之人,不可任为大将,用兵必败也。

梅尧臣曰:当慎重焉。

张预曰:言须识权变,不可执一道也。

同类推荐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热门推荐
  • 禅里禅外看人生

    禅里禅外看人生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忙碌,加上上进心强,功利价值挂帅,生活上的倒错(把追逐和占有当目标,把生活当手段)等等,致命焦虑和浮燥的情绪增加。本书旨在指引一个人成为一位有觉悟的人。通过自我的认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指引自我,从种种成见、偏见、敌意和偏执中解脱出来,体会自在和宽阔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清醒、更有觉察力,更加积极地去生活、去理解人生。消解生活中的障碍和烦恼,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自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
  • 杀手的诱惑:绝色娇宠

    杀手的诱惑:绝色娇宠

    为了完成任务,她诱惑了他,破了他的童子之身!五年后的相遇,她被他拐了!为了取得解药,她甘愿留在他身边,成为他的玩物,却又一次落到另一个男人的手里……沈君毅:御龙山庄的庄主!武功天下无敌,没有女人敢直视他冷冽霸气傲视天地的眼神,只有她,不仅敢直视,还敢挑衅。她是唯一一个能够让他心动的女人!齐书剑:江湖第一剑客,本无情无欲,冷漠的他,却爱上了她,为她愿意赴汤蹈火,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花无宸:冥阳宫的宫主!天下第一美男!长得比女人还美,却心狠手辣,下手从不留情,可始终对她下不了手!到底谁才是她真正的归宿?
  •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马云一介草根,长得其貌不扬,一没资金,二没背景,三没技术。是什么让他从一穷二白的普通人到万众瞩目的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自信、霸气甚至狂妄?运气和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方法却是可以研究和学习的,而这些方法,也正是本书想要与读者探讨的。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马云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和创业历程,我们发现,在他身上有这样几种人格品质——永远激情、认真专注、永不放弃、标新立异、勇往直前、以诚换信、合作共赢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他身上经过岁月的光合作用而慢慢沉淀,逐渐形成他为人处世、开拓事业的高效能习惯,最后凝结成他所散发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学生礼仪:1-3年级

    小学生礼仪:1-3年级

    优雅的风度不是天生就有,需要从小培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但也能让人失去很多。本书是专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礼仪规范书籍,精选了常用的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等内容,教导学生要尊敬长辈、友爱同辈、严于律己、彬彬有礼,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 联对佳话

    联对佳话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凤倾天下:夫君难选

    凤倾天下:夫君难选

    算命者皆说她是孤独命。穿越后,却变的桃花朵朵开。…他,西门浪。霸道,专制,冷酷无情。可是,偶尔却深情款款,迷的她七荤八素。他,吕轻哲。儒雅,高贵,神一般美好。让她一见倾心,把他当偶像当神仙一样地崇拜。他,小三。纯真,可爱,身份很神秘。第一次见面,就让她们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纠结在了一起。◆◆◆◆◆真情之分析◆◆◆◆◆【NO1】——谁最显贵??他,被尊为‘海龙’。人称‘小邪’,是富可敌国的商人。他,被尊为‘神龙’。人称‘神医’,有起死回生之本领。他,被尊为‘天龙’。人称‘小三’,是龙阎朝伟大的王。【NO2】——谁最情深??他,可以为了爱她,丢下一切满世界追着她跑。他,可以为了她的清白,忍受那痛苦的一夜。他,可以为了爱她,随了那变态父亲的心愿,登基为帝。【NO3】——谁最无情??他,可以为了家族的责任,看着她伤心流泪。他,可以为了兄弟情深,无视她的深情,造出‘忘情丹’。他,可以为了把她留在身边,而不惜让他留在那危机四伏的皇宫。【NO4】——谁最可怜??他,追着跑追不到,想用威胁让她追着自己跑。结果同样是得不到...他,强忍心疼一心退让,结果看到了却是心中最爱的宝贝遍体鳞伤...他,爹不疼,娘不在,还有一个恶魔皇奶奶。所爱之人一心想逃开...□□□□□□□□□□□□□□□□□□□□□□□□□□□□□【感动无限,请移驾正文...】◇◇◇《天才儿子笨蛋妈》(偷孕文!)《一凤九龙》(1女N男,轻松搞笑,半价优惠!)《别抢,爹地是我的!》(养女诱情!)
  • 下套儿

    下套儿

    本书是国内首部横跨两大行业并均做深度揭示的商战作品,是一本以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作为蓝本,以作者亲历作为基点的小说,把太阳能热水器和化妆品这两个行业各自领域内的战略、营销、策划、公关等针锋相对、生死博弈描写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