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丈夫答应得很痛快,李宗蕊顿时兴奋起来,麻溜地收拾了一下东西,就拉着王吉科出了家门。一路颠簸,两个人很快来到了井陉县。在县城给家里老人买了点东西,又拎上两捆时令的新鲜菠菜,俩人进了南蒿亭村。才进家门,一看到正在炕上玩耍的小远方,李宗蕊的眼眶就红了。
“方,让妈妈抱抱……”李宗蕊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掏出给孩子买的玩具和好吃的,示意小远方过来。
孩子似乎有点懵,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了李宗蕊和王吉科几眼,竟然快速地朝炕里头而去。李宗蕊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见到此景的王吉科也是唏嘘不已。孩子已经不认识父母了。
王吉科的母亲见状,忙笑着爬上炕头,把小远方抱了起来,一边逗她一边说:“这孩子,天天找妈妈、找爸爸,现在爸爸妈妈来了,却认生了。”见儿子儿媳依旧没有从伤感中走出来,老太太急忙又说:“你们呀,不要把自己搞得太忙,要抽空常来看看孩子……”
在老太太的诉说中,半年来小远方想爸妈的一幕幕展现在李宗蕊夫妻眼前。有话说的好:太阳上墙、孩子找娘。在南蒿亭村的这半年时间里,每到天空中的太阳西下,那最后一抹金色的光于墙头上消失时,小远方就会哇哇大哭,哭得是声嘶力竭,恨不得把嗓子哭哑。这时,奶奶就会抱着她走出家门,而且边走边说:“走喽,找妈妈去、找爸爸去,你们都跑哪里去啦?也不管方方啦,这哪行啊……”只有这样,小远方的哭声才会减弱下来。但这孩子很奇怪,若是奶奶抱着她往石家庄的方向也就是村子北边走时,她就乖乖的,瞪着大眼睛看前面,不再哭了;若是朝别的方向走,不管是东西还是村子南面,她的哭声定会再次响起,而且声音大得吓人--没办法,王吉科的母亲只得每天傍晚都抱着孩子朝村子北边溜达,直到小远方在奶奶的怀抱中睡着了,这一天才算结束……婆婆的叙说,让李宗蕊的心脏一阵阵紧缩。她是母亲,她是小远方的妈妈,这种身份,她一辈子也摆脱不了。没错,她是一个合格的机关干部,但她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这种自我施压的定位,使李宗蕊感觉亏欠女儿的太多太多。
王吉科老家的物质条件不是很好,尽管他的父母尽了最大努力保障小远方的生活,但孩子还是一副羸弱的样子,尤其两个小脸蛋,被风吹得红彤彤的的,而且有了皴裂。握着女儿冰凉的小手,李宗蕊下定了决心,这次要把孩子带走,哪怕是回家住一段时间也好啊!
“把孩子带回去,咱俩上班时谁管她啊?”王吉科不解地问。其实,他也不想让孩子在村里受苦,但他的确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谁管?我管!”李宗蕊的倔强劲儿又迸发了出来。“行,那咱就把孩子带回去。”王吉科也定下了决心。“实在不行,就还送回来。”奶奶关切地说。就这样,分别了半年之后,李宗蕊和女儿终于又生活在了一起。日子又开始忙碌起来。经历过母女分别的煎熬,如今的忙碌,在李宗蕊的眼里,突然觉得没那么艰难了,相反还有一种苦尽甘来的幸福感涌上心头。每天下班回到家里,看着在蹒跚学步的小远方,她的嘴角笑得怎么也合不拢。而王吉科更是如此,总是变着法地给女儿买来好吃、好玩的东西,常常逗得小远方追着爸爸满屋子跑。这个小小的家庭里,再次传出欢畅的笑声。每到星期日,李宗蕊总是留在家里做顿平时忙上班顾不上做的好饭吃,包饺子啦、小炒几道菜啦,之后就是手不识闲地收拾屋子,剪剪缝缝,变着法为孩子、丈夫做出各式舒适、美观、大方的衣服。而王吉科总要带着可爱的小方方在公园、陵园可劲儿地玩个够才回家。回到家,迎接这对父女俩的不仅有爱妻那灿烂的笑容,还有她一天下来超人般劳作获得的丰硕成果--整洁的室内摆放,香味扑鼻、美味可口的饭菜,还有一两件编织品或缝制品,三口人其乐融融的幸福可以想象。
这时的李宗蕊,刚刚调入省卫生厅工作没两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个新人。为了在新的岗位上做出点成绩来,她经常加班加点,而且还会把当天没来得及干完的工作带到家里来,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忙工作上的事。如此一来,李宗蕊的身体有点吃不消了,日渐消瘦下去,甚至有时忙得顾不上梳理头发,就那么蓬乱着--这何曾是爱美的李宗蕊的风格?王吉科见妻子实在是忙,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就劝李宗蕊还是把小远方送回井陉老家。开始,李宗蕊还一口拒绝,但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加,她也感到有些吃力了,便稍微动摇了。可她依旧没有松口,仍是任劳任怨地带着女儿。她教女儿学说话、学走路,为小远方取得的一点小小进步而鼓掌雀跃,为女儿偶尔的磕磕碰碰而心疼不已。
尽管李宗蕊再怎么舍不得,现实情况还是需要把小远方送给她的公婆去照料。就在夫妻俩商量妥当,打算择日把女儿送回南蒿亭老家之时,小远方竟然在一次体检中,被检查出了转氨酶偏高。这可把李宗蕊给吓坏了。怕孩子发展成严重的疾病,夫妻俩再也不敢让小远方离开身边了。为了更好地照顾小远方,李宗蕊经过多方努力,把饶阳老家的大妗子给请了过来,帮忙看护孩子。李宗蕊的妗子是位淳朴的农村妇女,照顾孩子很有经验。她的到来,使一家人的生活又恢复到正常运转的状态。就这样,直到王远方两三岁时,勤劳善良的妗子才离开石家庄,回了饶阳自己家里。在妗子和李宗蕊的悉心照料下,小远方健康地成长起来,最后被顺利地送进了省医院的幼儿园。李宗蕊和丈夫王吉科总算可以安心地去干自己的工作了。幸福的生活,的确是需要有人来守护。对于李宗蕊一家人来讲,这个幸福的守护者就是李宗蕊本人。丈夫王吉科当然是家里的顶梁柱,但男人毕竟是粗线条的,在具体的事务上还是李宗蕊管理的多、也付出的更多。付出总有回报,即便是她的潜意识里没有这种想法,上苍也不会忽略于她。
在干好工作和抚育女儿的繁重责任下,李宗蕊把一个中国传统女性所拥有的耐力发挥到了极致,她执着地前行着,对单位、对家庭,无私地奉献出着自己的青春和活力,换来的是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家里的欢笑一天比一天增多。
自打参加工作以来,李宗蕊就非常渴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然而与王吉科谈恋爱到如今,家里的经济条件始终不具备,她也只得把这个想法深深地埋在心底。现如今,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夫妻俩的工资也在逐渐增加,家里的物质条件也终于有了很大的改善。其实早在70年代后期,年轻人们结婚就已经讲究“四大件”了。除了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外,最诱人的就是拥有一辆自行车。可李宗蕊与王吉科结婚时,别说
自行车了,就连唯一的“一件”,也是李宗蕊自己戴的手表。为此,王吉科总感觉对不住妻子。现在家里一切都步入了正轨,两口子虽然每月工资只有七十二块钱,还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以及日常开销,但两人都是过日子的人,平时很节俭,因此一年多下来,也攒了一百多块钱。在那个年代,对于两个年轻人来说,这可以算是一笔巨款了。于是,王吉科跟李宗蕊商量,决定买一辆自行车。李宗蕊欣然赞同。
这一天,夫妻二人抱着孩子兴冲冲赶往商场,左挑右选之后,买回一辆邯郸产的“蝴蝶牌”28型男式自行车。车子买回家后,一家三口像欣赏珍宝一样围着看了半天,怎么看都觉得不够过瘾。李宗蕊对这辆车子更是倍加珍惜。怕车子磨掉漆,她让王吉科买来一盘半寸宽的绿色塑料条,两个人一起把车大梁、车把,甚至连后衣架都一圈圈缠了起来。在使用的过程中,更是一天一小擦、每周一大擦,晚上怕放在楼下丢失,还天天费力地扛到三楼的家里。尽管被这辆自行车累得不轻,但李宗蕊每次出门骑着它,都感觉心里美滋滋的。有时,望着坐在后座上的女儿,她常常不由自主地露出幸福的笑容。
三、快乐的经营者
一个家庭跟一个社会是异曲同工的,只要内部安定团结,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感情真挚,那么必定会工作一帆风顺、事业蒸蒸日上。李宗蕊凭借自己的努力,渐渐迎来了这种局面。家里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在1984年年底,她终于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26型“飞鸽”坤车,尽管这又用去了夫妻俩一年的积蓄,但毕竟有积蓄可用。这对于年轻人来讲,当然是心情特爽的一件快乐事。每天,李宗蕊骑着这辆新车去卫生厅上班,迎着朝霞在宽敞的马路上奔驰,她会感觉自己像要长出了翅膀,若是有风的助力,就可以扑棱棱飞起来--她想到了在团里老家学车的情形,想到了两个哥哥骑的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这时,她会有一种感恩的情感在心中荡漾,觉得生活赐予自己的已经很多很多……然而好事还在后头。
因工作业绩突出,李宗蕊的丈夫王吉科的职务顺利获得提升,成了省计委的一名副处长。根据相关的规定,他的待遇也随之得到提高,加上时任老处长很器重他,所以,李宗蕊一家得以从合作路的三楼宿舍搬到了一楼--由301到103,虽然几个数字没变、只是换了个位置,但对于李宗蕊一家人来讲,生活条件上却发生了质的改变。
那时,省计委建在合作路的机关宿舍,不是谁想住哪儿就住哪儿的,是需要组织上统一安排的。李宗蕊一家虽然早早搬进来住了,但由于开始的条件有限,只分到了两间房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势必有点小了。如今,一家人搬到了一楼的103室,这可是三间房子啊!任何一个女人,都心怀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大房子的想法,哪怕是再伟大的女人,这种心理都是一样的--恍如一夜之间,李宗蕊的这个愿望就实现了,让她有点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一样!
宽敞的新房子让已经上小学的王远方兴奋不已,小姑娘在每个房间里跑来跑去,看看这里、摸摸那里,而且还在有回音的房间里大声喊上几嗓子,逗得李宗蕊夫妇笑个不停。但小姑娘还是很怀念陪伴自己长大的三楼301室,有时放学了没事的时候,她还是噔噔噔跑上三楼,而后敲开人家的房门。新住户的主人就很纳闷地问:“小姑娘,你找谁呀?”王远方就会一本正经地说:“这里曾经是我的家,我来看看……”然后便会闯进门去,转上一圈再出来,常常搞得大人们哭笑不得。
103室的窗外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子,却没有门。为了营造生活的气息,也为了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李宗蕊夫妇把这里开辟了出来。没有门,夫妻俩就从窗户跳出去--反正也是自己的窗户,只要不把人跌坏就可以了。先是把面积不大的地面进行松土、整平,然后满怀希望地种上南瓜、丝瓜、豆角、葫芦……随着日子的延伸、气温的逐渐升高,很快有嫩绿嫩绿的小苗钻了出来,向着天空舒展开柔弱的肩膀,看着就惹人爱怜。每天下班后,李宗蕊都会和丈夫一起,在小小的园子里忙碌。浇水、施肥、灭虫,在这个过程中,两个来自农村的青年似乎找回了过去的时光,干得十分投入、十分惬意。夏天来了,种下的瓜果蔬菜开始收获了,那一个个圆滚滚的南瓜、一条条脆嫩的丝瓜,还有饱满的豆角、鲜脆的黄瓜,常常让一家人一天三顿吃还吃不完。李宗蕊是个热情好客的人,自己家种的蔬菜吃不完,她就摘下来洗干净,挨家挨户送给左邻右舍们品尝。邻居们都是王吉科的同事,李宗蕊如此这般热情,彼此的关系便越发融洽。一来二去,人们都牢牢地记住了她这位落落大方的卫生厅女干部。
李宗蕊在干好本职工作、经营好家庭的同时,对子女的关爱更是堪称人母之典范。大女儿王远方小时候在饶阳老家出过事故,李宗蕊夫妇担心女儿将来会留下残疾,于是经多方充分申述和长期繁琐的执着的申请,取得了生育二胎的指标。尽管李宗蕊心里一万个不乐意,但考虑到大女儿的实际情况,以及丈夫的盼子心切,她还是顶着各方压力,于1989年再次怀孕,并于1990年2月22日又产下一女,取名王远馨。生王远馨的时候,李宗蕊绝对是高龄高危产妇,这一点作为学医出身,又做过产科护士的她来讲,心里十分清楚。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她完全可以选个合适的日子,到手术室一刀剖出。可是,可是她更相信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个朴素的真理,她知道自然顺产对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好处。这时,她固执地又作出了牺牲自己来完美孩子的决定--顺产。可等到孩子真正要降生时,事实却出人意料--瓜熟蒂不落!虽是二胎,但间隔过长,距离11年啊,再者李宗蕊已是小40岁的人了,自身孕育能力和肌肤的弹性已经远不及最佳生育期的年轻女性。更有甚者,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宝贝,李宗蕊夫妇在怀孕期间就对这个未出生的宝贝加强健康预测啊、增强营养补充啊、及时进行胎教啊等等,吃了不少偏饭,致使胎儿在妈妈肚里就肥硕健壮,瓜熟时体重已接近9斤,属于超大型婴儿了。这时期母体羊水已严重老化,产科大夫一次次把加大剂量的催产素打入母体,可是这个顽皮的孩子仍然不停地在妈妈肚子里转磨磨,玩得很开心,顾不上出来。这时更令人不安的险情频现,一是孩子脐绕颈,再等孩子会有生命危险,二是羊水破裂!孩子再不出来也会危及生命。怎么办?怎么办?负责任的医生此刻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决定,马上送产妇进手术室剖腹取出孩子……真是祸不单行,接下来的过程又让参与剖腹产手术的全体医护人员冒出了冷汗,而李宗蕊则依靠她超人的顽强意志,承受住了剧烈地疼痛,在鬼门关溜达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