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400000003

第3章 先秦(2)

老翁笑问道:“你到底要我做什么?”

尹喜叩首问:“敢问圣人尊讳?”

老者答:“我姓李,名耳,字聃。”

尹喜说:“我早知道先生是一个学问高深的人。提起先生大名,犹如霹雳在耳,让人仰慕不已。我知道,先生一出函谷关,必然行影无踪,不知道是否还有再见面的机会。所以,将高深的学问留下,以免遗忘于世。那样的话,实在太可惜了。”

老子见尹喜一片诚意,又是个可度之才,答应在函谷关暂住。

于是,尹喜在官邸设座,行弟子礼,拜老者为师。

老子在函谷关住了一百多天,常常与尹喜彻夜长谈,向尹喜传授内外修炼的方法。经尹喜再三恳求,著书五千余字后过关而去。

据说临别前,尹喜曾要求随老子一同西行,表示:“即使蹈火赴渊,上天下地,灭身舍命,也在所不辞。”

老子说:“不是不想带你走,而是你现在修行的功夫不到家,需要继续修炼。千日之后,你可到蜀国青羊之市见我。”

一言心语

尹喜能观星察月,可见他已智慧过人,但仍拜贤求学,令人敬之。老子见尹喜一片至诚,是一个可造之才,终于乐意栽培。

孔子的传说

孔子像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官至司寇。后罢职,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归国后闭门治学,潜心研究礼仪。整理过《诗》、等古籍,后将其称为“六经”,亦或“六艺”。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弟子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科。

孔子学琴

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他既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并具有高超的音乐鉴赏评判能力。

孔子从小喜好弹琴,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因此在年轻的时候便有较高的造诣。但是孔子并不满足,他认识到,单凭自己的努力很难有更大的进步了。于是在二十九岁的时候,孔子师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琴。

一天,师襄交给孔子一首曲子,让他自己练习。孔子拿着这首曲子,废寝忘食,日夜弹唱,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第十一天早上,师襄一起床,便听到从庭院中传来的练琴声,孔子弹的还是那首曲子。师襄忍不住了,走出屋外,和蔼地对孔子说:“你已经弹了很久了,现在可以换个曲子练练。”谁知孔子认真地回答道:“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还需要继续练。”说完便又弹了起来,师襄也没有加以阻拦。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觉得孔子弹琴的水平大有长进,于是对他说:“你已经摸到这首曲子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停下琴,礼貌而恭敬地回答道:“老师,我虽然摸到了它的规律,但是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呢,还需要再练。”师襄以前教过许多学生,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但是还没有碰到一个像孔子这么执着而好学的学生,心中暗暗高兴:此人以后必成大器,于是又是摇头又是颔首地走开了。

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像变了个人一样。一次,孔子正在庭院中练琴,师襄悄悄地走到他身边,凝神倾听孔子的弹唱,深深地陶醉于孔子的优美琴声中。一曲弹罢,聚精会神的孔子转过身来,才惊奇地发现老师早已站在自己身后,于是便作揖行礼,对师襄说道:“老师,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它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吃一惊,因为此曲正好名叫(仗王操》,而他事先并未对孔子讲过。

师襄对孔子说:“你说得很好!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孔子不慌不忙地答道:“施行仁政的人推崇伟岸,鼓吹和平的人爱好粉饰,充满智慧的人喜欢弹唱,殷勤钻营的人追求艳丽,该首曲子刚健有力、高亢激昂,学生于是能够推断出该首曲子是文王创作的。”师襄听后,大为钦佩,连连点头赞许。

由于孔子的刻苦学习和勤于钻研,再加上师襄的高明点拨,他的琴技很快就炉火纯青了。在后来的教学中,孔子把弹琴纳人到学习范围之中,所谓“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乐”指的就是弹琴唱歌及跳舞等技艺。他对推动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杰出的贡献作用。

一言心语

孔子学琴,在学习中循序渐进,由曲调到演奏技巧,由技巧到曲子的志趣神韵,由志趣神韵而体会作曲者的人格风貌,最终登堂入室,臻于化境。说明了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孜孜以求。

孔子与弟子

传说,在孔子办学的时侯,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弟子深得他的喜爱,这个弟子叫颜琛。有一天,颜琛来找孔子请教问题。他刚走到窗前,就听到里面有人正在谈论他。仔细一听,原来是孔子和他的一个好朋友——东门长老在叙谈。东门长老说:“您不是说过,颜琛很聪明吗?”

“是有点聪明,不过,他没有苦学精神。”

“噢!那么他将来会有什么造就呢?”孔子低声说道:“他不愿苦学,我从来就没有指望他能成大材。”

“啊?!”颜琛觉得“嗡”一声,就再也听不下去了。他扭头跑回卧室,用竹简留下句“三年以后再回来”,便卷起铺盖回家了。

他回到家后,什么也没和媳妇说,就自己动手拾掇起书房来。从此以后,他就专心读书,发奋苦学。他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三年后,再让你孔老先生瞧瞧到底是谁不苦学?谁不能成材?

时间一晃,一年过去了。这一天,颜琛媳妇急匆匆跑进书房对颜琛说:“有客人来了。”颜琛头也没抬说:“不是说过了吗,什么客人也不见!”

媳妇把手一摊,说:“今天来的可不是一般的客人啊!”

“谁?”

“孔老先生!”

谁知,颜琛跟没听见一样,仍然没抬头,只是冷冷地说:“告诉他,我不在家。”

媳妇知道颜琛的犟脾气,只得向孔子撒谎说他不在家。孔子听了,微笑着说:“改日再来,改日再来。”

颜琛拒见孔子后,更加发奋了,吃饭时,也盯着书简,睡梦里,也喃喃吟诗。

眨眼之间,又是一年过去了。这一天,颜琛媳妇气喘吁吁地跑进书房说:“又来客了。”

颜琛责问她说:“我是怎么嘱咐你的?”

媳妇把脚一跺说:“今天,可是个特别的客人啊!”

“谁?”

“孔老先生。”

颜琛听了,仍然没有搁笔,毫不在意地说:“我病了。”

媳妇没法儿,只好再次向孔子撒谎。孔子笑了笑,还是那句“改日再来”。

第三年的这一天,颜琛早早地起了床,刚到书房,他就见媳妇一步闯了进来。没等她站稳,颜琛就问道:“孔先生又来了?”

“嗯!”媳妇点头答应。

“快快请进来!”颜琛说完,就“噔噔噔”跑向大门外,急忙跪拜行礼,然后,亲自把孔子迎了进来,请到了上座。与孔子同路而来的还有东门长老。

孔子刚落座,就喜滋滋地拿出一块竹简,递到了颜琛面前。颜琛一看,是他当年写的“三年以后会再来”。

孔子说:“我按时来了。”

颜琛急忙站起身说:“我刚要收拾一下去见恩师,没想到您倒先来了。”说完,他抱过一大抱卷简往孔子面前一放,说:“恩师请您考吧!”

“好!”孔子答应了一声,便考问了起来。他专拣书中最难的问题问,颜琛呢,不慌不忙,对答如流。

考了半天,孔子把书“啪”地一放,站起身,一把拉住颜琛的手说:“好!好!有志气呀!”接着,又转身对东门长老说:“在我的这三千弟子之中,颜琛可谓独占鳌头了。”

颜琛急忙向孔子深深施了一礼,诚心诚意地说:“三年前,我不辞而别,还望恩师恕罪呀。”

孔子笑道:“你听到我们二人说你的坏话了吧!”

颜琛忙说:“不是坏话,是激励我苦学三年的宝贵之言呀!”

“宝贵之言?”孔子与东门长老一齐捻着胡须“哈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笑得颜琛不知所措了。

东门长老对颜琛说:“你以为三年前孔先生真是在说你的坏话吗?”

“这……”颜琛一时没词儿了。

“这是一计呀!”东门长老继续对颜琛说,“孔先生见你天资聪明,有志气,很是喜欢你。可是他觉察到你不善于独立思考,于是,就和我设了这么一个圈套。结果,你真的中计了。”孔子接过话茬说:“这样,不但使你克服了不愿自学的毛病,同时也使你在三千弟子中终于夺得了魁首!”

颜琛一听,激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他“噗嗵”一声在孔子面前跪下,“噔噔噔”地磕了三个头,以表示对恩师的感谢。

一言心语

有时候靠正面引导一个人并呈现不了好的效果,而用泼冷水的办法,却能触发他的自尊而努力上进。以达到功成名就。这也是善于引导教育的一种策略。

孔子拜师

有一天,孔子和众弟子乘马车到一个地方去讲学。途中,见到前面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在路上堆土玩,子贡便大喝一声,正要赶车过去,可是那个孩子突然把路一挡,高声叫道:“站住,前面有一座城池在这儿,过不去了,你们退回去绕道走吧!”

于贡赶紧停住车,没好气地大声嚷道:“你这顽童休得胡闹,这是孔老夫子的车,快放我们过去!”

“不管谁也得讲道理,我来问你们,到底是该城躲车呢还是车躲城呢?”小孩有板有眼地说。

大家被问得张口结舌,子贡又气又急正要发作,这时孔子从车上走下来拦住他说:“这小孩讲得在理,你们不要乱来。”

说着,孔子走上前去对小孩搭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这边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借个路让我们过去吧!”

小孩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呀?”

“周游列国。”

“那周游列国又是做啥呀?”

“讲学传道呀。”

“讲学传道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才行呢,那你知道些什么呀?”

孔子回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说:“那我出个问题考考你如何?”孔子见小孩如此口吻,轻轻一笑说:“好呀,你想问什么?说吧。”

小孩问道:“你知道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吗?”

孔子一怔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呢?”

小孩眼珠一转接着问:“嫌看不见,那天上的星星看得见,你知道有多少颗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那又如何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

小孩又笑着说道:“呵,你又嫌多了,那日头就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我来问你什么时候近什么时候远呢?”

孔子想了半天还是回答不上来,便诚恳地对那个小孩说:“本人还是才疏学浅,以上的事情确实不知,愿拜你为师,望多指教。”说着,磕头便拜。

后来孔子以此事教导众弟子说:“不要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言心语

学问深厚的孔子,门生三千,却不以名位来压人,而是以诚恳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对待学问,令人敬佩。

后生可畏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驾着马车周游列国。一天,正当他们边走边谈论学问,兴致勃勃之际,马车突然被一群小孩挡住了去路,孔子于是十分生气,大声地责怪他们:“你们为什么挡住我们的去路呀?”

孔子的话刚落音,只见从人群中站出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孩,他眨了眨眼睛,回答道:“我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今天我们想考问你一些问题。”孔子见小孩如此口吻,淡然地说:“你小小年纪,懂什么呢?”不料小孩却轻松地回答说:“我懂得的东西有很多呢。”

孔子见小孩如此张狂,心想,我不信难不到你,于是又提了一大串问题考问小孩:“你的嘴这么厉害,那我来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车轮?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东西有雄无雌?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

问完后,孔子盯着小孩,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

可是小孩只是稍加思索,便从容地回答:“您听着——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车轮,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孤雄没有雌,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

孔子大惊,这孩子真是智慧过人!这下轮到小孩来难孔子了,他对孔子说:“您的问题我已经答完了,现在轮到我来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呜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孔子答到:“鹅和鸭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呜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错了!”小孩大声反驳道:“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茅竹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吗?”

学识渊博的孔子,竟然被驳得哑口无言,忙问,你叫什么名字呀?”小孩答道:“我叫项橐。”孔子拱手连声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然后便驾着马车绕“城”而去了。

一言心语

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是项橐“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和胆识,面对长辈和权威的质疑和责难时,不卑不亢地据理力争,更需要学习的是项橐那种对周围环境所具有的细致而敏锐的观察力。

子贡的传说

子贡像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春秋卫国人。个性豁达仁义,善经商而富有,长于外交言辞,有将才。齐伐鲁时,曾游说于齐、吴、越、晋诸国,救了鲁。跟随孔子周游列国。

子贡索马

传说子贡非常聪明,头脑灵活,善于论辩。子贡靠着他的巧言善辩曾多次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据说有一次,子贡和子路一块儿出去,恰好经过郑国的神社。神社前面有一棵千年古树,枝叶茂密,郁郁葱葱,像一把大伞一样。树上住着一种神鸟,神鸟神通广大、变化万千,属于魑魅魍魉之类。子路见那鸟生得奇怪,很是稀奇,不假思索便爬上树去,想捉只鸟来玩。谁知道鸟没捉到,自己反而被神鸟用法术给吊在树上了,不上不下,又难堪又尴尬。子贡见了,开始是惊讶,后来看见子路那副模样又觉得好笑,知道是被神鸟施了法术,连忙向神鸟求情。幸亏他才思敏捷、伶牙俐齿,终于把神鸟说得心服口服,好像真的是自己拘禁子路不对,才放了子路,这才免了一场灾难。

但有效的说服除了言辞犀利之外,更要考虑让对方听得明白,才能有效。如果忽视这一点是很难成功的。子贡索马的传说就是一个典型之例。

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中途困乏,于是停在大路边歇息。谁知道驾车的辕马忽然挣脱了缰绳,“哒哒哒”跑去啃人家种的庄稼。结果那马被正在田里干活的农夫抓住了,扣留起来,硬要孔子他们给个说法。

子贡自觉辩才无碍,那么多达官贵人甚至神鸟怪兽都为他的辩才折服,仅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就曾经“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说服这么几个小小的农夫,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小事,于是信心十足地走过去,对着那几个农夫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引经据史,旁征博引,真是舌灿莲花,说得天花乱坠。可是那几个农夫只是用眼干瞪着他,看他在那里之乎者也,一句话也听不懂。最后实在不耐烦了,一个个挥着拳头、舞着棍棒,作出要动武的样子,子贡这才悻悻地跑回去,脸上很不自在。

同类推荐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热门推荐
  • 大汉箭神

    大汉箭神

    少年强,则大汉强!这是一个侠气纵横,意气风发的时代。胯下千里马,掌中宝雕弓,匹马踏匈奴,三箭定天山。功名自当马上取,大汉雄风万里扬。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剑控天下

    剑控天下

    他因一株长在心脏上的涅槃花,偏引起激烈争夺。他乃百年前的剑圣重生,是否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他有着颗强者的心,有着狠辣的手段,更比狐狸还要狡猾。当二人合二为一时,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波?一剑东来,九霄变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的价值在于其实用功能,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渗透到工作中、生活中去。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是在所难免的,而同事间的关系恰巧是人际关系中,较为复杂的关系之一。一句话或一种行为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生活中,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人们伤透了脑筋,毕竟是“江湖”险恶。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而这正是对做人难最好的诠释,不管你是说错了话、交错了朋友或是防范心理不够强等,都可能招致灾祸。为此,许多人大叹“做人难,难做人”。其实,做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这般复杂,只是还没有找准方法。
  • 侯门正妻:弃妇抵万金

    侯门正妻:弃妇抵万金

    某女目睹男友与她人上演活春宫,误踩香蕉皮,搭上穿越的末班车。出身低贱的幼妇空有正妻之名,饱受小妾欺凌陷害,不幸而亡。强悍之魂附身弱女,罚小妾、惩刁奴、斗婆婆。从此,深宅内院,风生水起、广阔天地,自由自在。…………………………失去家族的支持,正妻的名份被豪门旺族小姐取代得知被休,她人前泪水涟涟,转身笑脸如花可是--被扫地出门的弃妇就能六根清净吗?媚眼如丝的三爷、云淡风轻的六爷都是小叔,小叔戏嫂天经地义。冷酷邪魅的王子、风流倜傥的帝师都是权贵,权贵夺美激流汹涌。………………三媒六聘,一波三折,她以弃妇身份再嫁王侯之门,正妻之位名符其实然而--皇上御赐的平妻、仰慕夫君的才女、两小无猜的公主、婆婆选中的佳媳接踵而来,窥伺她的丈夫,明争暗夺、阴谋诡计此起彼伏。某女举双手双脚欢迎,来者皆是客,我是正妻,要有正妻的派头和气度,摆不平她们就枉自己重生一次。………………兜兜转转,聚散离合,难逃旷世情缘。一个是风流倜傥、权倾朝野的强势王侯,堪比天高一个是家族没落、毫无依傍的颖慧弱女,犹如地薄两心相依,执手此生,天与地的结合处便是繁华尽头、莽莽青黄。…………场景之一:洞房花烛夜,男人上下其手,某女半推半就,男人意乱情迷之际,某女亮出尖利的虎牙。男人的血滴在洁白的元帕上,如冰雪中绽放的红梅。某女万分同情拍着男人的脸说:落红了,你任务完成,我要睡觉,请勿打扰。次日,收元帕的婆子喜笑颜开,男人挤出几丝笑容的脸比锅底还黑。某女叹服不已,狗血真是万能的,没有时空的界限,不服不行。……精彩对白:某男虚心求教:航海司主事大人取洋名叫P.T,贤妻通洋文,可知何意?某女阴涩回答:P.T的意思是英勇,朝中取洋名很流行,夫君不如也取个洋名,依妾身看就叫W.C,意思是宽容,夫君觉得如何?某男自恋奸笑:W.C不错,贤妻博学多才,为夫佩服。你我成婚多日,至今未圆房,为夫委曲求全,马上就跟你行房,当做对贤妻的奖励。某女腹谤哀嚎:我不上公共厕所,不――我不要被公共厕所上。……………一夜纵情欢爱,原来公共厕所的实战这么差,比起她的理论经验,简直是幼儿班的水平,枉担了公共厕所之名,还需她这个活了两辈子的腐女调教哟。…………………………注:1、此文以爱情、美男、宅斗为主2、各色美男养眼可心,结局一对一
  • 零度寻找

    零度寻找

    您能想象一位美丽而才情横溢的少女,坐着轮跋涉于茫茫大漠吗?为了寻找白马王子,寻找人生理想,她,简伦,就这样开始了她的零度寻找。由零开始的寻找会不会回复到零呢?西部戈壁出生的作者纯懿,以大漠长风和诗化语言引我们进入情节的迷宫,带给我们一份阅读的惊喜!
  • 诡案罪1

    诡案罪1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女老板买凶杀人案”“猴子杀人案”“错乱的凶杀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