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在一次演讲中曾经提到一个这样的问题:芝加哥需要多少位钢琴调音师?然后,费米自己回答说:“假设芝加哥有300万人口,每个家庭有4口人,而全市三分之一的家庭有钢琴,那么芝加哥共有25万架钢琴。每年有五分之一的钢琴需要调音,那么,一年共需调音5万次,每个调音师每天能调好4架钢琴,一年工作250天,共能调好1000架钢琴,是所需调音量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断,芝加哥共需要50位调音师。”这是一个典型的“连锁比例推论法”,实际生活中经常适用,尤其对于决策的企业总经理来说,如果头脑里没有事先的知识积累和预备性常识,如何作出合理的预测和准确的市场判断?要生产任何一件产品,如果对于销售层面、销售量等相关因素不清楚,就没有办法作出任何创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总经理往往预先掌握了大量知识。
创新需要善于观察和实践
拥用知识固然重要,但间接知识往往不如直接的经验立竿见影。况且,书本知识有时也会成为阻碍创新的因素。因为创新往往是对旧有事物和旧有格局的否定,是对潜在力量和萌发因素的挖掘,这决不能离开坚持不懈的观察和实践。
前述香港“诚德电讯集团”的董事长梁理文成功之道在于每每在关键时刻寻求到新的产业进行开发,这实在得益于他一贯坚持观察的良好心态。当他在假发生意上兴旺之时,不忘观察假发市场的衰势;当他在电子表行业蒸蒸日上时,不忘分析无线电话业的市场潜力。这种一如既往的观察和实践使得他“巧妙入市场,快捷离市场”,始终依靠创新获得先机。
创新在这里不仅是企业兴旺的促发因素;更是维持企业长盛不衰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还将是推动企业走向未来辉煌的关键因素。
创新需要训练
创新既然属于一种思维和心理领域的内容,那么它肯定可以而且必须经过训练。盲目地创新不但无助于事业,反而会给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美国克林登玻璃事业公司总经理夏摩礼·赫顿·杰尼尔就是一位重视对自己进行创新意识训练的典型。他每天都要坚持听一个小时的研究创造的报告,否则便会抑郁不乐。正是由于他本人的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该公司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夏摩礼·赫顿·杰尼尔也自豪地说:“克林登不断地创造范围广大的新产品,但不论举出其中任何一种新制品,我们都不能明确地称其是本公司的代表制品,因为新制品仍在研制中。”
因举办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而闻名世界的美国人尤伯罗斯开创民间办奥运会的先例并且一举赢得2.5亿美元,他自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参加了一次短期的思维培训班。他采用了出卖火炬接力权,拍卖组委会一切用品等前人从来没有实行过的经营方式,为组委会获得了超出世人预想的收入,也从此开创了民间举办奥运会赢利的历史。
90年代以来,我国也出现了大量公司企业家学习创意的好现象。1993年,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了首届“企业智囊训练班”,面向全国招生,北京、南京、合肥、无锡、南通等地的企业界人士踊跃报名,其中不乏公司的总经理,有的总经理在学习以后深深地感到“脑筋开了窍,一辈子受益无穷”。可以预见,时代的发展会促使越来越多的总经理重视自己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你惧怕未知吗?
前面我们已经审视了由于惧怕未知而引起的一些行为,如回避新生事物、思想僵化、保持偏见、盲从计划、需要外界安全感、害怕失败以及尽善尽美心理等。这些都属于自我限制的误区范围之内。下面,我们具体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类行为。以便你可以对照这类行为重新审视自己。
总是喜欢吃一种固定口味的饭菜。你总是吃一种风味的饭菜,而不愿品尝新的风味,如果外出上餐馆,你可能习惯于某一固定的老地方,你总是吃自己常吃的东西。
总是穿相同式样和颜色的衣服,从不试试新的式样,也不穿些其他不同的衣服。你声称自己“穿着保守”,因此不愿改变自己的服装式样。
每天翻阅相同的几份报刊杂志,从不接受任何不同观点。研究人员进行了这样一种心理试验,他们请一个政治立场众所周知的人阅读一份报纸的社论。社论开头的观点与他的观点完全一样,读到一半时,社论的观点突然改变,通过暗藏的摄影机,研究人员发现这位读者的眼睛突然转向该版报纸的另一部分。这个思想僵化的读者甚至不愿意考虑一个不同的观点。
总喜欢看同一类电影或电视片。
习惯了某一居住地之后就很难作出改变,你害怕搬迁到新的地方,因为那里的人、气候、政治、语言、风俗习惯等会有所不同。
对居住环境过于讲究,如果给你换上一个新的环境,如出差,你就会难以入睡。
拒绝听取不同意见,不认真考虑其他人的观点,一听到不同意见就马上认为人家要么神经不正常,要么就是无知。这便是拒绝交流信息,避免与不同或未知的东西打交道。
害怕尝试一项新的话动,因为你怕自己干不好。你的嘴边总是挂着这么一句说:“我不会干这个,我就在旁边看看吧。”
强迫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取得成功。在你的眼里,分数至高无上。你认为上司和同事对你的工作评语比自己从事工作的乐趣更为重要;因此为了追求成功,你不去尝试新的未知事物;研究问题时,总是停留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因为“这样我会干得得心应手”,只想进行某种你知道将会成功的工作,而不愿冒失败的风险参加一种新的竞争。
避免接触任何你认为异常的人,你不去试图了解这些人,不去和他们交谈,而仅仅在一旁谈论他们,给他们贴上一些贬义的标签,这样让自己免受因接触陌生事物带来的恐惧(如“这种人太自私,我没必要理他”,“他个性不好,跟这种人打交道没意思”等)。
即使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仍然死守,以此混个日子。你并不是必须干它,而是由于害怕换一个新的工作会带来各种难以预测的未知因素。
勉强维持并不美满的婚姻,因为你害怕那种陌生的独身生活;你已经不记得结婚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因而也不知道离婚之后自己的生活将会怎么样。尽管你所熟悉的婚姻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这总比独身生活保险得多。
无论是度假,还是购物,你都喜欢去同一地方,因为一切都是熟悉的;
不管做什么事情,你总是以成败来权衡得失,而不是以乐趣来衡量,你仅仅去做那些你可能干好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些你可能失败或做不好的事情。
想方设法获得一些能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东西,如重要头衔、高级汽车、名牌商品或其他东西,其实你也许根本不喜欢这些东西。
当出现更好的选择机会时,你不能改变原有计划。如果你离开预先订好的计划,就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时间观念刻板,让钟表主宰自己的生活,严格按照时间表生活,而不去尝试生活中大量新的未知事物;无论何时何地,甚至在床上睡觉都戴着手表,并且受着手表的控制;按时睡觉、吃饭,而不论你是否疲劳、是否饥饿或是否有愿望。
总是躲在同一群朋友中间,从来不去接触不熟悉的其他人;总是与同一群人来往,时时置身于这一小圈子之中。
当你和爱人或朋友一同参加晚会时,从头至尾都和他(她)呆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你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你觉得这样做保险。
见到陌生人便畏缩不前,因为你害怕同他们谈到陌生的话题,总以为陌生人肯定要比自己更强、更聪明、更有本事或更善谈吐,并且以此作为回避新经历的理由。
无论干什么事,只要失败了,就拼命诅咒自己。
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其他类似的例子。你或许可以自己列一个单子,看看由于这种惧怕未知的心理而引起的不健康行为到底有多少。然而,花费时间列举这方面的例子有什么意义呢?你应该对自己提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平平庸庸、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
为何恐惧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