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9600000007

第7章 人物星空(6)

在学堂,阎润身接受了许多新思想,明白了好多道理。他和同学们一起,贴标语,减口号,演话剧,宣传“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渐渐地,他意识到老师讲过的那八个字“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似乎有着很深刻的含义。是啊,上海租界地竟然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这不是明着欺侮咱中国人嘛。咱姓阎,过去是阎家的人,东常村的人,现在首先是中国人,应该为中国的强盛做事。孙中山号召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咱衷心拥护。

1926年,阎润身决定与结拜弟兄王廷珍、常文郁一同去当兵。他要走出狭小的东常村,到外面的世界去打天下,为此,改名“捷三”,“捷”是捷报,“三”言其多,合起来就是捷报频传的意思。

“找革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1926年11月,终于当了兵,参加的是傅作义的部队。

举起北伐之旗、身着戎装的青年战士阎捷三,刻苦训练,勇敢冲杀,在攻打涿州的战斗中崭露头角。但是,不久大革命失败了。傅作义死守涿州达百日之久,最终在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接受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改编。

喊了半天“打倒军阀”,怎么反倒成了军阀的兵?阎捷三硬是想不通。

后来,他听说真正革命的队伍在南方,就想去找找。他私下约了两位河南人,谎称一同回老家,从队伍里跑了出来。他们装成伤兵,沿京汉路向南徒步跋涉,一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几个月后到达新乡。

在新乡,三人分了手,那两位真的回了老家,只有阎捷三独自继续南行,去寻找革命,寻找报国的途径。

到了驻马店,遇到了岳维峻的队伍。人家讲这也是打军阀的部队,让他参加,就参加进来了。谁知部队里矛盾重重,从不喊“打倒军阀”的口号,冷冷清清,看不到一点革命的气氛。阎捷三非常失望,感到忧虑、困惑,觉得前途渺茫。

1929年夏秋之季,部队嚷嚷要去打“土匪”,在湖南停了一阵子,又到了湖北大冶。不几天,听说程子华(当时是排长,共产党员)带兵去打“土匪”被吃掉了。实际上程带兵跑到“土匪”那里去了。这件事对阎捷三震动很大:“土匪”到底是些什么人呢?程子华他们能当“土匪”,说明“土匪”不都是坏人,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随后在江西打“土匪”,全军覆没,阎捷三做了“土匪”的俘虏。他看到这支队伍纪律严明,官兵团结,而且与当地群众关系很好。他暗想:这哪里是土匪,这是老百姓的军队么!阎捷三坐在台下听毛泽东讲话时,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去,他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这支叫“红军”的队伍,才是他所要找的真正的革命军。

于是,他参加了红军,开始了新的人生里程。

斑驳的光影,跳跃在老将军斑白的发际,他在回顾过去的岁月,还是在沉思那富有哲理意味的体会:“找革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共产党的法宝怎么能丢?”

正谈着,阎老的小孙女阎雪放学回来,跑进客厅,冲我们笑笑,扭头又跑了出去。

阎老盯着孙女的背影,似自言自语,又好像是有意识对我们讲的:“现在不怎么提艰苦奋斗了,共产党的法宝怎么能丢?”

阎老向我们讲述了他参加五次反“围剿”中的一些小故事。他说:“那时候当红军很艰苦,尤其是北方人在南方,吃饭不适应,气候不适应,走路不适应,难关道道。先说吃饭,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在南方都吃大米,而且是那种糙米,又干又涩,咽下去都划嗓子。当时,一方面吃不饱,一方面还怕吃饭,咽不下去强忍着,没有这个锻炼,长征怎么能过去!再说气候,老天常下雨,整天灰蒙蒙的,冒雨行军,一步一滑,真够苦的。走路打赤脚,穿草鞋,开始不行,后来就适应了。这三关一过,就是一个合格的红军战士了。

那时候,为了革命事业,血洒疆场者成千上万,生命都豁出去了,还怕吃苦吗?

阎老讲,他的命大,南征北战多少年,只受过几处轻伤,而他的战友大都牺牲了。

戎马生涯几十年,既带兵打仗,又办学育人,这是阎捷三生命的组成部分。打仗不怕牺牲,不怕吃苦,育人同样严格要求,把培养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作为重要一课。当时的军校多是在没有安定环境、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流动办学,天当房,地当床,墙壁当黑板,膝盖当课桌,日晒雨淋,风餐露宿。一批又一批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都十分优秀的人才,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

听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创业难,守业更难。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革命前辈把期望的目光投向青年,而我们的青年应该如何作答呢?“共产党的法宝不能丢”,这恐怕并非阎老一个人的声音。

“腐败,是一个毒瘤”

阎老有糖尿病,饮食控制,有时看见孙女吃蛋糕什么的,挺馋。有一天看见商场卖适合糖尿病人吃的点心,买了一包回来,结果吃了几天,再去化验,一下子成了四个加号。

“假冒产品,骗人的。都是假的,人也是假的!”阎老站了起来,愤怒地挥着手,眉宇间依稀可辨昨日的将军风采。

“对当前的腐败现象您怎么看?”

“腐败,是一个毒瘤。”阎老声音很低沉:“历朝历代都有腐败,共产党没有腐败。共产党只知道革命,只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知道钱。以前搞政治教育,群众的一钱一线都不准拿,全国老百姓拥护。为什么我们能打败国民党,就因为他们腐败,我们不腐败,人民支持我们。”

阎老端起茶杯,又放下,若有所思地说:“共产党没有腐败,搞腐败的绝对不是真共产党!”

“您认为中央惩治腐败的措施硬不硬?”我们又问。

“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是大的,我是赞成的、拥护的。毒瘤子不割掉,人就会死,不清除腐败,党的肌体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现在共产党认识到了这个事,这就有办法了。主要是惩治要严,依法治国,大案要案应该抓,小案也不能放过。再一个,一定要加强政治教育,现在开始搞爱国主义教育,这很好嘛,要宣传宣传中华民族的美德。还有,各级领导要作表率,不能一边喊反腐败,一边又去拿东西往口袋里装。身教重于言教,做不到可不行。”

“林彪的事么,下次再谈”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正欲辞行,进来一位姓乔的同志。他通知阎老,第二天上午有个活动,希望他能参加。

听说我们是记者,他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向我们介绍:“阎老可是一位战将,从山西打到北京,从北京到南方,从南方又到东北,从东北又去打海南岛,了不起的战将!”

看得出,他对阎老是十分钦佩和敬重的。

老乔同志又说:“阎老当红军的时候,就一直跟着林彪,后来在四野当师长,和林彪打交道不少。你们应该让他谈谈林彪的事,怎么样评价当时的林彪,这很重要。”

当然,我们很愿意听听。

谁知,阎老把话题引向了别处:“我老了,没有什么热,没有什么光了,这几年研究研究抗大校史,给后人留点东西。”

我们请他谈谈林彪。他说:“林彪的事么,下次再谈吧。过去,不少人找过我,我大都谢绝了。历史,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篡改。功与过,后人评说。我只相信历史。”

没想到,作为将军的阎老,竟能讲出如此精彩的话来,简直是一位哲人呢!

“希望山西尽快发展起来”

阎老一定要留我们吃晚饭,吃吃他家做的山西面食。

餐桌上,阎老说:“我很长时间没这么高兴了。你们从山西来,我觉得就和家里人一样。”

我们向他介绍了一下山西的情况:万家寨引黄工程、今冬明春三项建设、变输煤为输电、胡富国书记的工作作风以及他的口头语“山西父老乡亲”,等等。阎老听得很认真,并不时打断我们,询问没有听清的话语。家人说,他的耳朵稍有些背。

阎老1926年底离开故乡,迄今一共回过山西两次。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阎捷三担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教育处长,随总部东渡黄河,转战晋南,曾在洪洞短暂停留,后参加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斗。第二次是1982年,离休后专程回来看看。故人不多了,但毕竟桑梓情深,黄土连心啊!

对于山西的发展,阎老十分关注。他说:“山西是革命老区,对革命的贡献最大。打仗死了多少人,谁也说不清。建国后,山西的煤炭支援全国建设,贡献也是不小的。山西有煤,山西人又能吃苦,哪能富不起来?我老了,回不去了,我希望山西尽快发展起来。”阎老讲得很动感情。

他说:“山西水利建设、引黄入晋工程搞得红红火火,很不错。报纸上都能看到。山西山多,立足于靠山吃山,可以搞搞养殖业、畜牧业,增加收入,使老百姓富起来。”

“不过,咱们山西人也得争争气,那平遥牛肉第一次买上好吃,第二次就不好了。好就好出个名牌来,顶呱呱,看他谁还敢小瞧山西人!”

晚霞夕照明

阎捷三戎马生涯60载,踏遍青山,人犹未老。他1982年从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一方面积极从事抗大校史研究,著书立说,将宝贵的历史资料留与后人;一方面习书作画,陶冶情操。事情老是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闲不住,也寂寞不得,常常唠叨:“你们各忙各的,都不和我说话,再过两年我连话也不会说了。”

其实,他的工作人员都很尽职,孩子们也都孝顺。

战争年代,阎老曾“丢”过两个小孩,80年代初一双儿女失而复得,给老人晚年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说来话长:1936年,阎捷三在延安认识了长征女战士冯玉莲,二人情投意合,结为革命伴侣。1938年二人双双奔赴抗日前线,忍痛将不到一岁的长女托与当地一位姓杨的农民。1940年,阎捷三赴山东开辟根据地,妻子因怀孕未能同行,留在太行山坚持抗战,不久生一男孩,又托与武乡县一位姓张的人家。弥漫的硝烟,隔不断思念之情,但是,由于战事频繁,音讯全无,暂时的分离便成为永久的诀别。冯玉莲50年代初就住在北京,与阎捷三住所相距并不遥远,然而,他们一直没有见过面,都以为对方早就牺牲了。

阎老的第二个妻子鲁树意,是个随军医生,精明能干,与丈夫40多年相伴相随,相濡以沫。他们有五个孩子,三男二女,现在都已成家立业。去年,老伴去世。“她比我年轻,可先我而去了。”阎老的声音不无凄然。对于孩子们,他的评价是“像我,都是老实佗子”,言辞间,又流露出满意和赞许。

儿孙满堂,温暖祥和的家庭气氛使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的快慰,但是,他更关心的是国家大事和学校建设。在任期间,他以身示教,教书育人,为我军院校正规化、现代化呕心沥血,做出了贡献。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离任后,仍不时过问工作,提出良好的建议和设想。他根本不服老。

阎老的书房设在小楼西边一间向阳屋子,墙上挂满了朋友们题作的字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幅名为《欢歌》的秋菊图,气高志傲,色淡韵长,象征着房屋主人的爱好与情趣。

另一幅书法作品也极有意义,概括了阎老的经历和晚年生活:“忆往昔曾挥师转战渤海平原,而今朝已定居北京安度晚年。夫妻俩皆健康长寿朝夕相伴,子女们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任务乃书斋学画点纵江山,知足乐致心情舒畅益寿延年。”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告别了阎老,归途上仍有一种言犹未尽之感。城市还在喧嚣,满天的星星已被无边的灯海所吞没。

我们在想,阎老那些语重心长的话,仅仅是讲给我们听的吗?

§§§第7节吴运铎:用忠诚和坚强书写人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苏联奥斯特罗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句名言。保尔身残志坚、顽强奋斗的精神以及这句名言所阐述的至高无上的生命意义,曾经激励了几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祖国强盛而抛头颅、洒热血、献终生。

从历史的深处,有一位“中国的保尔”向我们走来,他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楷模、党的好儿子、军工专家吴运铎。这位老英雄抗战时期投身革命,为研制炮弹多次负伤,九死一生,落下终身残疾,但他无怨无悔,乐观向上,以超乎常人的坚忍不拔的毅力继续战斗在军工事业第一线,用忠诚和坚强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那些并不遥远的故事,或许正是需要我们共同追寻的闪光足迹。

为了革命,他付出了什么?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湖北大冶源华煤矿做童工、当学徒,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抗战爆发后,他和志同道合的三位同伴奔向皖南云岭,参加了新四军。

穿上了粗布军装,镜子面前看着自己的模样,年轻的吴运铎充满了自豪感。他暗暗地警示自己:吴运铎,你已经是一名革命军人了,从今天起,你要狠狠地打鬼子!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和吴运铎谈话。先是简单介绍了我军的光荣历史,又谈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我军的优良传统。最后说:“你是机电工人,会修枪,会做炮,我们部队正缺枪,你还是去兵工厂做枪吧!”还再三嘱咐他:拿枪打仗和修炮造枪都是革命的需要,你们是技术工人,应该到那里发挥自己的专长,为革命做出贡献。于是他被分配在司令部修械所工作。

吴运铎其实根本不会修枪什么的,兵工这一行对他来说太陌生了。但他想,我投身革命队伍,就是要跟党走,听党的话。为了革命,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不懂不会的东西是可以学会的。1939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更抱定“把一切献给党”的决心,忘我地投入工作。

为了革命,从小爱动脑筋、爱学习、因家贫只读过小学四年级便辍学的他,在革命队伍中边实践边学习,自修了机械制造专业基础理论,成为修枪造枪造子弹的行家里手,先后在新四军二师军械制造厂和新四军兵工厂担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没有资料,没有材料,没有厂房,他和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开动脑筋,用简陋的设备研制出杀伤力很强的枪榴弹和发射架,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消灭敌人的作用。敌人重重封锁,研制子弹没有火药原料,他们想方设法找代用品,将红头火柴的头刮下来,用酒精泡开,制成火药;没有酒精,就用老烧酒蒸馏后代替酒精使用;制造弹头材料更缺,他们试着把铅融化了注入模型做弹头,铅不耐高温,后改用铜元,放在弹头钢模里压成子弹头,里面灌上铅,才试验成功。为制造军用机床,他组织大家用废铁堆里找到的几节切断了的钢轨,中间钻洞安装上模型,然后把铁轨固定在案上,算是代用的“冲床”了……在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出一批批步枪、子弹,运往前线,去消灭侵略者。这就是吴运铎为代表的革命战士创造的奇迹。无怪乎史沫特莱参观了他们的兵工厂后,大声说:“吴运铎同志,我以一个国际友人的名义,向你表示敬意!”

同类推荐
  •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作品,历来总是强调其战斗的一面,而忽略他文学中闲适的一面,优美的一面,甚至游戏的一面。新版《朝花夕拾》精选鲁迅先生48篇优美有趣的散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朝花夕拾》,儿时美好记忆牵挂一生;第二部分,选取鲁迅先生随手拈来美文小品,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第三部分,看先生风趣妙谈古今历史;第四部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先生笔端随波荡漾,静谧安好。请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鲁迅,欣赏他的好玩,丰富,优美,温柔。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 联对佳话

    联对佳话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全诗选取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许多重大或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吟唱对象,约有数百位人物相继登场,或主或次,或详或略,或独立成篇或相携亮相。约有数百件或政治或经济或军事或文化或科技等各方面重大重要或作者认为有必要叙写的事件纳入其中,共襄情的盛举,共织歌的经纬,共同演绎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故事。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热门推荐
  • 男人“出人头地”一定要有的心眼与“手腕”

    男人“出人头地”一定要有的心眼与“手腕”

    《男人“出人头地”一定要有的心眼与“手腕”》讲述了:做人多一点“心眼”是搞好关系的基础;做事多一点“手腕”是左右成功的关键。一个人能不能在人际关系上随机应变,重要的是看他做人有没有活“心眼”;一个能不能在社会上尢右逢源,重要的是看他办事时有没有活“手腕”。男人多一点“心眼”与“手腕”,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背后出手,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在人生中立于不败之地。此书告诉我们,掌握了做人的“心眼”、做事的“手腕”,就会做人轻松,做事有成。
  • 说好难说的话,做好难做的事

    说好难说的话,做好难做的事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这句俗话似乎告诉我们多说多错。但约会的时候我们要说,甜言蜜语才能抱得美人归;上班的时候我们要说,能说会道才能升职加薪;劝导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说,口若悬河才能让双方平息干戈;同客户交流的时候我们要说,头头是道才能让客户对我们认可……既如此,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说话做事的度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九世鬼缘

    九世鬼缘

    孙昭:原是天界第一武神龙奇第十世的转世之人。当年龙奇因犯错被天帝责罚,不得再位入仙班。前九世的结局皆为妖魔在其二十岁时所害,第十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呢?吴朋:孙昭的好朋友,与孙昭共同打击妖魔。其实吴朋也并非普通人,他的前世也不是池中之物。周毅:茅山法术传人,收了吴朋当徒弟,是第一个救助孙昭的人。也是第一个说出孙昭是龙奇转世的人。龙米:龙奇的妹妹,当初与龙奇一同受罚。在遇到孙昭之后,便与孙昭一起对抗妖魔。赵陆:钟馗的凡间名字,先是在冥界帮助孙昭,然后受地藏王菩萨之命陪同孙昭一起降妖伏魔。怪皇:孙昭等人费尽艰辛要消灭的妖怪,也是一系列发生在孙昭身上的幕后人。
  • 天使有点坏

    天使有点坏

    黑暗高中汇集了全市最帅、最强、最酷、最拽、最恶劣、最变态的不良男生,叛逆少女花火被送进这里,从此开始奇妙、华丽的命运之旅,他们、她们原本注定杯具的青春因她改变,温暖的亲情、友情、爱情还有未来不再遥不可及……
  • lol之电竞天王

    lol之电竞天王

    注:本书献给这些日夜奋斗在LOL的人们,也是荒谬的!但张小明并没有放弃,没有放弃他的理想,而是继续努力,人生应该有理想,成为职业玩家是不现实的。通过挥洒青春,燃烧激情,成为一名电竞选手就是张小明的理想!然而,这是一个不被理解的时代,没有任何人会鼓励你去做一名职业的玩家,因为,在世人的眼里,朝着他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理想生活

    理想生活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三世逆天

    三世逆天

    以我三世身,历,----尽万难修正果,三世逆天,逆天三世。”看神秘少年如何过关斩将完成他的逆天之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