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900000009

第9章 愚郡守玉殿生春 (2)

第 四 卷愚郡守玉殿生春 (2)

看官,你道是怎么样原故?原来这个试官,是汪玉山,与个同窗朋友相好几番,要扶持那个朋友做官,今幸其便,预先通一个关节与这个朋友,要论冒中三个“古”字,暗约端正。不意这个朋友忽然患起疟疾病来,进不得场,女鬼将这个关节送与赵雄做了报德之资。汪玉山在场中,见了这个关节,暗暗得意,不论文字好歹,便圈圈点点起来。怎知暗地里被鬼神换了锦包儿,及至拆开名来一看,乃是赵雄,资州人氏,老大惊疑,然也无可奈何。报人报到了寓处,连赵雄也自不信自起来,一连报了数次,方知是真。参了汪玉山之时,汪玉山将错就错,也只得胡乱认了门生。后来赵雄每见汪玉山之时,不能吐其一词,就像木偶人一般。汪玉山甚是懊悔,又访得是资州有名的赵痴,一发羞惭无地。临安府众多人等见中了赵痴,没一个不笑话,又传出数句口号道:

赵温叔,吃粉汤。盲试官,没眼眶。中出“天地玄”,笑倒满街坊。

汪玉山闻得这个口号,几乎羞死。后来细细问赵雄道:“贤友论冒中用三个‘古’字,却是谓何?”赵雄生性一味老实,遂把埋骸骨,女鬼感恩报德,托梦要用三个“古”字,方得中举之事细细说了一遍。汪玉山默然无言,方晓得场屋之中,真有鬼神,不可侥幸,不可作弊。赵雄乃是阴德之报,后来又问那个朋友,始知进场之时,发起疟疾病来,摇得床帐都动,进场不得,及至贡院门封锁方完,那疟疾病又就住了,汪玉山闻得,付之一声长叹而已。有诗为证:

三个“古”字关节,却被赵雄暗窃。非关黠鬼揄揶,阴德二字真切。

话说赵雄从睡梦中得了一个举人,父母在家,报事人来报了实信,好生吃惊。夫妻二人都道:“怎生有此怪异之事,莫不是我儿子文章原好,我们这里人都不识得,今到了皇都地面,方才撞着识主,便卖了去。早知如此,怎生轻薄他,把他做痴呆汉子看成。”那隔壁李先生、张考官都一齐吃惊,就像哑了的一般,口里却不敢说出他不好来,只将他日常里对的课并做的文字翻出来,细细一看,实难奉承说个“通”字。资州合城人民,无不以为奇。自此之后,人人磨拳,个个擦掌,不要说那识字的,抱了这本《百家姓》看作诗赋,袖了这本《千字文》只当万言策,就是那三家村里一字不识的小孩童、痴老狗、扒柴的、牧牛的、担粪的、锄田的,没一个不起个功名之念,都思量去考童生,做秀才,纳上舍,做举子,中进士,戴纱帽,穿朝靴,害得那资州人都像害了失心风的一般。

闲话休题,那赵雄在于临安,同榜之人因他文理不通,都指指搠搠,十分轻薄,不与他做相知,采也不采着他。赵雄晓得自己的毛病,也并不嗔怪人。看看到了会试之时,合天下举子,都纷纷而来,赵雄暗暗的道:“俺侥幸中举,这也是非常之福了,怎生再敢胡思乱想,不如不进会试场中,到得安稳。”遂绝进场之念,却亏得自幼身边伏侍的一个小厮,叫做竭力,一心撺掇他进场,把笔砚、衣服都打点得端正,煮熟了嗄饭,催他进场。赵雄断然不肯道:“他人便不晓得,你却自小服侍俺的人,怎生也不知道,俺生平才学平常,侥幸中举,已出望外,怎敢再生妄想,岂有两次侥幸之理?”那竭力道:“相公既侥幸得一次,怎么见得便侥幸第二次不得?几曾见中进士的都是饱学秀才?只要命好,有甚定规,休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赵雄被竭力催逼不过,只得勉强进场。坐在席舍之中,那时尚未出题,胸中暗暗打算,其实腹中空疏之极,一字通无,难以支吾,反嗔怪那竭力起来,好生不乐。遂与隔壁号舍里那个朋友闲谈,指望出题之后,要那个朋友指教救极。那人姓王,名江,是个饱学秀才。

赵雄问了他的名姓,王江也就请问赵雄名姓。赵雄说出名姓,王江知是文理不通之人,口中不说,心下十分轻薄,便不与他接谈。出题之后,赵雄摸头不是,摸脚不是,做不出文章,甚是着忙,直做到下午,不曾做得几行。你道天下有这般凑巧之事,那王江论策做完,甚是得意,正要誊清在卷子上,不期一阵急心痛起来,不住声唤。赵雄正在搜索枯肠之际,闻得王江声唤,一发搅得心中粉碎,连一字也做不出了,巴不得王江住了疼痛,还指望有几句文字写出来。遂不住去问王江道:“王朋友,怎生如此疼痛,莫不是受了寒气,以致如此?”怎知那王江却也古怪,这一痛便痛个不住,停了半晌,稍住片时,王江挣扎,提起笔来要写,心中又痛起来。这一痛,直痛得搅肠搅肚,几乎要死,急得那赵雄手足无措,暗暗道:“俺直如此命蹇,侥幸中举,不欲进场,却被竭力催逼,勉强进来,不期撞着这个不凑趣的朋友,叫痛叫疼,一字也写不出,怎生是好?”又去温存那王江数次,这也是事出于无奈,不是什么相厚之意。

你道那王江真也好笑,若是心痛稍定,王江勉强要誊清之时,心痛转加,自料薄命,不该中其进士,只得叹口气道:“罢了!”因见赵雄做人甚好,不唯不厌他叫疼叫痛,反几番去温存他,就把这卷子上草稿付与赵雄道:“小弟做这论策甚是得意,正要誊清不期心痛转加,料难终事。今转送与兄誊清卷上,倘得高捷,不忘小弟便是。”那赵雄喜之不胜,乐之有余,暗暗的道:“难得这救命王菩萨,救了俺今日之急。”遂连声作谢道:“小弟藉仁兄之力,倘得侥幸,皆系仁兄之赐,异日自当效犬马之报。”说罢,那王江心中愈加痛疼,蹲坐不牢,只得扶病而出。

王江去后,赵雄把他草稿一看,真言言锦绣,字字珠玑,遂做了个誊录生,一笔写完。果是戏文上道:“三场尽是倩人做,一字全然非我为。”出场之后,就去拜望王江,王江在旅店之中,方才病好。赵雄遂与王江八拜为交,结为兄弟,对王江道:“此后小弟倘得侥幸,万望仁兄海涵,切勿向人前泄漏此事,自当图报。”王江再三应允。揭榜之日,赵雄果然高中,将论策刊布流传,人人道好,个个称奇,都说赵雄向日是文理不通之人,怎生一变至通如此。报到资州,父母、乡里一发说他是个真正有意思的人了。自此之后,竟洗脱了向日“赵痴”二字,廷试之日,又亏他记得几篇旧策,将那“之乎者也”零零星星凑写将来,中第五甲。那宋时进士唱名规矩:

第一名承事郎。第二第三名并文林郎。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同进士及第。第三第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同进士出身。

孝宗皇帝亲御集英殿拆号,唱进士名,都赐绿襕袍、白简、黄衬衫。那日,赵雄穿了圣人赐的绿襕袍、黄衬衫,执了白简,扬扬得意,出了东华门,于灵芝寺饮宴、题名,参拜汪玉山。那时汪玉山正做大宗伯,素知他文理不通,忽见他会试卷子,好生吃惊,就问他道:“贤友前日文字恁般平常,今会场文字,甚是高奇,真‘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也。”赵雄悄悄的对道:“门生只好瞒着他人,怎敢瞒得老师大人,这会场中文字,实非门生所作。”汪玉山道:“是谁人所作?”赵雄又细细述了一遍。汪玉山暗暗点头道:“人生真自有命。”因赵雄老实至诚,并无一毫遮瞒之意,反觉喜欢。

赵雄先任县尉,次后渐渐升转做到西蜀太守。赵雄因自己从阴德上积来的官位,并不敢做一毫伤天理害人命之事,做人谦和,不贪赃私,在蜀郡五年,不知做了多少方便的事。那时孝宗皇帝辞朝之法甚严,就在西蜀不远万里,定要来见。赵雄任满来京,将次辞朝,又适有甄龙友对答不来这一件事,好生放心不下,暗暗的道:“甄龙友是当今第一个才子,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之人,走到圣主面前,一字也说不出,况俺生平学疏才浅,不及甄龙友万倍,口嘴又不伶俐。倘然圣人问些什么,教俺怎生答应?”心里担上一把干系。次日入朝,心中愈觉忙乱,如小鹿儿撞的一般。上床去睡,连眼也不曾合得一下。敲过三鼓,便一骨碌爬将起来,整顿朝衣、幞头,预备朝见,只因太早,遂假寐于桌上,恍惚之间,见一个神道下降,这神道怎生模样,怎生打扮?

龙眉凤目,秀色长髯,面如傅粉,□□□□□戴软翅唐巾,身上穿五彩嵌金兖龙,□□□□白玉带,脚踹五云飞凤履,左有天聋,右有地哑,骑白骡子。

那尊神道是九天开化文昌梓潼禄帝张亚。赵雄急忙走起拜跪迎接,那梓潼帝君道:“上帝以汝敬重字纸,阴功浩大,做官爱民恤物,今特佑汝。汝入朝之时,皇帝问道:‘卿从峡中来乎?风景如何?’汝但对道:‘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不得违吾法旨。”道罢,仍旧骑了白骡,天聋地哑二童子,簇拥了登云而去。赵雄惊醒,望空礼拜,隐隐如见。延至五鼓入朝,正是早朝时分,圣天子御殿,静鞭三下响,文武两班齐。当下赵雄出班辞朝,山呼舞蹈已毕,孝宗皇帝果然开金口、启玉音道:“卿从峡中来乎,风景如何?”赵雄急忙奏道: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对罢,龙颜大悦,首肯再三。赵雄退朝,暗暗想道:“这两句也不知是甚么说话,圣上这般得意。”那时汪玉山已做到宰相了。次日汪玉山入朝,孝宗道:“昨日蜀中郡守赵雄入对,朕问以峡中风景如何,雄诵两句杜诗以对三峡之景,宛然如在目前,可谓善言诗也,可与寺丞、寺簿之官做。”汪玉山出朝来问赵雄道:“汝怎生把这两句杜诗对答,中了天子之意?”赵雄道:“门生并不知道什么叫做杜诗,想是随肚腹中做出,便叫肚诗也。”汪玉山道:“这杜字,不是肚腹的肚字,乃是姓杜的杜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即杜诗也。”赵雄道:“门生一世并不曾读什么杜诗,请问杜诗是何人所作?”汪玉山道:“是唐朝杜甫所作,字子美,官为工部之职,是一代诗人之首,从来称为李杜之诗,李即是李太白,杜即此人也。”赵雄道:“门生实未曾见。”汪玉山道:“既不曾见,却怎生便对得来?”赵雄又把平生敬重字纸,感得文昌帝君之事说了一遍。汪玉山道:“我道你怎生对得出,原来如此。

今圣上要与你寺丞、寺簿之官做,如做了此官不时召见,你学疏才浅,倘再问对,定然败露,反为不美,不如仍归蜀郡安稳。”赵雄道:“门生是无德无能之人,但凭老师指教。”次日,汪玉山入朝,孝宗又问道:“可与赵雄寺丞、寺簿未?”汪玉山奏道:“臣昨以圣意传语,彼不愿留此。”孝宗叹息道:“此人恬退如此,真可嘉也,可与他一个节宪使做。”遂御批为节宪使。圣恩隆重,一连做了数年显官渐渐做到宰相。虽然做到宰相,心中常是怀着一肚鬼胎道:“俺生平都是侥幸之事,难道侥幸到底不成!当初做外官还可躲闪,如今做了宰相,日近天颜,倘然一差二误,天威谴责取罪非轻,道不得个欺君二字么?”遂屡辞宰相之位。怎当得孝宗见他恬退,不容辞职。天恩日厚,赵雄无可奈何,只得道:“俺左右是靠皇天二字过活一生,眼见得行了一派官运,只得听天繇命,索性大胆做去便罢。命中就有跌磕蹭蹬之事,俺前半世受用已够,随皇天吩附罢了。比那些高才博学之士,屈屈陷在泥涂,不得出头,枉埋没了他一生学问,雪案萤窗,不知受了多少苦楚,叹了多少苦气,俺今日强似他万倍,还虑些什么来?”遂放宽了这条肠子。正是:

顺理行将去,随天吩咐来。

一日,赵雄将次入朝,只见一个息太守辞朝。阁门吏见这个太守的姓甚是怪异,便问这太守道:“你怎生姓这般一个怪姓?”息太守答道:“春秋时有个息妫,汉时有个息夫躬,从来有这息姓,怎生说是怪异。”赵雄打从朝房走过,偶然听得了这句话,记在心下。适值息太守辞朝之后,恰好赵雄奏事,孝宗问道:“适才有一个姓息的太守辞朝,世上怎生有这个怪异之姓?”赵雄即奏道:“春秋时有息妫,汉朝有息夫躬,此是从来所有之姓,非怪异也。”孝宗大喜道:“卿学问赅博如此,真‘宰相须用读书人’也。”逐赐蟒衣玉带。

自此之后,凡有问对,或是梦寐之间影响之际,定有些先兆预报,一一无差,真福至心灵也。尚方珍奇之物,月月赏赐,安安稳稳直做了十二年太平宰相。连那王江,保奏他学问渊博,才识超群,做到三品官职。赵雄因见自己学问不济,极肯荐举人才,十二年之内,荐拔士类,不计其数,都为显宦。妒忌之人,因见他门生故旧布满朝班,说他侍宠专权,人人有不足之意。后来大旱七月,一个妒忌他的官儿做篇赋讥诮他道:

商霖未作,相传说于高宗,汉旱欲苏,烹弘羊于孝武。

话说临安天竺观音,如有亢旱之事,每每祈祷,便得雨泽。孝宗因大旱,诏迎天竺观音就明庆寺请祷。又一个官儿做首诗讥消他道:

走杀东头供奉班,传宣圣旨到人间。太平宰相堂中坐,天竺现音却下山。赵雄因见满朝之人都生妒忌,遂上表辞朝而回,归老林泉,整整又活了二十年而死,真人间全福也。有诗为证:

聪明每被聪明误,愚蠢翻为宰相身。世事从来多似此,何须轻薄蠢愚人。

同类推荐
  • 鬼打墙

    鬼打墙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人在江湖

    人在江湖

    ,单枪匹马干起了替人讨债的行当。当了她的保镖。韩铁子以他的正直、机智和勇敢不仅赢得了女老板的敬重、两位姑娘的爱恋,当过特种兵的韩铁子为躲避一场飞来的横祸,来到古城讨生活。后被珠宝行的女老板看中,他凭着一身的武功。全书反映了当今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社会矛盾的冲突。一次偶然的机会,更是由于竭力为农民兄弟讨要工钱而受到农民工的拥戴和信赖
  •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正是一部湘西南农村的现代异闻录,其中令人咋舌的异人、通灵的师公、让很多女子甘愿委身的“洞神”等异端,还有鲁班术、梅山法等这些湘西南人历代崇奉的巫术,无不让人惊异、惑乱。世代相传的与自然神灵紧密连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模式在现代文明的激荡下渐趋化甚至消亡……
  • 夜半笛声(蔡骏作品)

    夜半笛声(蔡骏作品)

    池翠处于深深的恐惧中:与她有肌肤之亲的那个男人是一个早已死去了的幽灵! 她腹中的孩子是幽灵之子!七年以后,单身母亲池翠带着儿子搬进了一栋破旧的住宅楼,一夜之情使池翠有了孩子,第一天就在楼顶发现了一具尸体。肖泉却失踪了,她找到了肖泉的家,却发现早在一年以前肖泉就已经死了。同时,附近接二连三地出现孩子半夜失踪事件,每当有孩子神秘失踪,就会有人听到一阵毛骨悚然的笛声,在书店打工的池翠爱上了一个神秘的男子肖泉,传说中的鬼孩子也开始在黑夜里出没…… 这个城市的人们想起了五十多年前关于“夜半笛声”的可怕传说……乐团笛手苏醒曾经有过一支神秘的笛子,据说一旦吹响这支笛子就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降临灾难。 这支珍藏的笛子却不翼而飞了……笛声又响起来了,恐怖弥漫在这个城市的上空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狄更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后世奉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雾都孤儿》是他第一部伟大的社会小说,也是中国一代又一代读者最熟悉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利佛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热门推荐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老公你够了

    老公你够了

    【全文完结】他是帝刹集团最帅最有权有势的领导者。人后,却是只披着人皮的狼,顶顶的大灰狼。他嫌她礼服太低,她直接拿剪刀,剪到抵心口!他嫌她体力差,一早拉着她晨练。她就赖着,死活不肯起来。她睡相迷人,睡品极差,霸床专业户!他感叹,得定做多大的床,才有他休息的位置啊。是她主动滚到他身上来,就别怪他欺负她。QQ群:384269897
  •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暨汉唐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全书从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汉唐时代历史的魅力、汉唐盛世的历史内涵,以及汉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其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朝代断限的研究传统,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在回归原典的同时,注重新史料的整理和解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超级男神系统

    超级男神系统

    【修身新书《我能把你变成NPC》已发布,请各位大佬捧场支持,谢谢。】完成任务获取系统积分,杨健可以盗取无数时空、诸天万界数之不清、无法想象的各种创意,文化娱乐、科技发明、武学功法等等,只有想不到,没有得不到!于是,杨健走上了一条成就男神的传奇之路!无数时空,诸天万界,唯我男神!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田园茶香之一品茶娘

    田园茶香之一品茶娘

    萧朗面红耳赤地遁走。片段二:萧朗眉头微皱:“薇薇,你说话也太粗俗了些。”苏薇倚在美人榻上,素手握着一册账本,制茶专家苏薇一遭穿越重生为十岁萝莉。肚里全是坏点子。这萝莉刚摔断了腿,抿了一口香茶,笑盈盈地看着萧朗道:“夫君,竟是谁人与共?幸而家有伶俐小弟,又冷又古板。”片段一:朱桃花恶狠狠地说:“你个小浪蹄子是烂芝麻吃多了,你幸福吗?”苏薇闲闲地说:“有的人倒是没吃烂芝麻,粪堆上的苍蝇吃饱了,肚里全是屎。萧朗左手抱着儿子,右手抱着女儿,儿子扯着他的头发,隔壁的小秀才懂医术又帅气。萝莉身体“白骨精”的心且看“闷葫芦”如何变成“霸王花”苏薇调皮地一笑:“我还有更粗俗的,你是光屁股坐着冷板凳,还有一帮经常上门揩油吵闹的极品亲戚。”赤贫户何时翻身成首富?待到茶香满田园,女儿揪着他的耳朵,朝服上被尿了一大块地图,成了瘸腿萝莉。”朱桃花正欲还嘴,有一个包子老妈和姐姐,眼见萧朗进来,怕他又不声不响地扭折自己的手,翠微枝头,忙逃窜出去。这萝莉家徒四壁,苦着脸道:“娘子,我姓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