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3300000006

第6章 佛家精品哲理故事:(2)

桃水惮师起初跟乞丐混在一起,独自修禅。后来,他在桥下搭了一个小茅棚,靠编制草鞋维持生计。一次,有位穷朋友到寺院里烧香,见到那里有结缘的佛像,不要钱,就顺便给桃水禅师请回了一张。他对桃水说:“你是一个和尚,连佛像都没有,太不像样了。你就好好膜拜吧,没准能保佑你上西天呢!”

桃水禅师道了谢,将佛像贴在茅棚的墙壁上,说道:“如来佛,你别生气,不是老僧我不恭敬你。你是一个匆匆过客,不妨在我这里暂时借住一阵子。你别介意我的小屋破,我也不会因为上西天的事麻烦你。”

开悟

桃水禅师不被世俗困扰,不被圣贤眩目,见自己的真性,融小我于宇宙大我之中,这是智者的追求。

挨打也是禅

一个学僧去拜访越溪禅师,问道:“禅师!我研究佛学、儒学二十年,但对于禅道却一窍不通,您能给我一些指示吗?”

越溪禅师一言不发,抬手打了他一巴掌。学僧莫名其妙,吓得夺门而出,心想:真是太过分了,我说错什么啦?无故打我!

学僧愤愤不平,在法堂外碰到首座老禅师。老禅师见他一脸怒容,和蔼地问:“出了什么事吗?到我那里喝杯茶吧!求道的人,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呢?”

学僧一边喝茶,一边抱怨越溪禅师无缘无故地打他。学僧正说着,老禅师也突然抬手打了他一巴掌,震得他手上的茶杯“哗啦”一声掉在地上,他不禁目瞪口呆。

老禅师说:“刚才你说已懂得佛学、儒学,只差一些禅道,现在,我用禅道供养你了。你知道什么是禅道吗?”

学僧直发愣,不知如何回答。老禅师又追问一次,学僧还是答不出来。老禅师说:“真不好意思,就让你看看我们的禅道吧!”说着,老禅师把打碎的茶杯捡起来,然后拿起抹布,把洒了一地的茶水擦干,然后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禅道呢?”

学僧恍然大悟,心中大喜。从此,他就在越溪禅师座下参学。

开悟

有一句话说得好:“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学僧自称研究佛学、儒学二十年,只差一些禅道,这是把禅当学问来做。但禅不是学问,而是实践,是内心体验。越溪禅师打他一巴掌,给了他一个体验,首座老禅师也给了他一个体验,他不悟,反而为挨打烦恼。当他悟出这一点时,才知道挨打也是禅,烦恼就没有了,反而充满了欣喜。

人们老觉得“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多数情况是因为想偏了,看错了。如果把心态摆正,人生哪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事?

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有一次,一个学僧对首山禅师说:“学人久处沉迷,请大师一接。”

首山不屑地说:“我没有这个闲工夫。”

学僧对他的回答感到很不满,就问:“和尚为什么这样?”

首山回答:“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开悟

如果你知道要行,站起来行就是了。你知道要坐,坐下去就行了。如果你不知道要行要坐,你就会坐立不安。故事中的学僧就是如此,他要是真的知道沉迷,又想摆脱沉迷的话,从沉迷中走出来就行了,谁会拦他呢?关键在于,他并非真的知道自己沉在何处、迷在何方,错把不沉迷处当沉迷,在真正沉迷的地方,他还觉得自己很有眼光、很有见地、很有能耐……他不自知,也不想从此沉迷中走出,那他如何走出沉迷呢?

明白自己的去处

一位尚书问长沙景岑禅师:“何谓本性?”

景岑想起他曾看到的一件事:一个孕妇衣着破旧,脚上落满尘土,背着一只大大的竹箩,沉重的竹箩压得她直不起腰来。她左手牵着一个小女孩,右臂抱着一个更小的孩子,急急忙忙地赶路。孕妇的脸上洋溢着温婉、欢喜的笑容,让人一见而心生感动。想到这里,禅师找到了关于“本性”的答案,忽然开口叫道:“尚书!”

尚书应声道:“在!”

景岑摇摇头说:“回答我的不是一个清明的生命,而是一个空空的躯壳。”

尚书满脸不解道:“有躯壳,有口舌,才能回答你的话呀!清明的生命哪有口舌?”

景岑禅帅点头道:“回答与否都没关系,关键看自己的觉悟。只有明白自己的去处,才不会成为生命的奴隶!”

开悟

“尚书”是“真我”吗?不是“尚书”的时候,“我”又是谁呢?如果执著于外物,等于把“我”绑在外物上,就只好随时沉浮、随人俯仰,不得自由了。反不及那个穷妇,超然境遇之外,带着爱心生活,不失自在的本性。

想睡就睡,想坐就坐

有一天,一个学僧问长沙景岑禅师:“师父,如何是平常心?”

景岑本来是盘腿而坐,听学僧如此一问,就把腿放下来,改为平常人一样的舒舒服服的坐姿,然后问:“懂么?”

学僧一头雾水,老老实实回答:“不懂。”

景岑微笑道:“傻小子,想睡就睡,想坐就坐。热了纳凉,冷了烤火。”

开悟

景岑禅师的意思是:一切顺其自然。除了“想睡就睡,想坐就坐,热了纳凉,冷了烤火”之外,还有很多,比如:病了受苦,伤了挨痛,错了道歉,输了赔钱……总之,轻快地接受必然之事,不要勉强求取结果。

超越前人

有一次,睦州禅师给僧众说法时,一个僧人问:“什么是超越诸佛诸祖之说?”

睦州禅师举起手中的禅杖,对大家说:“我说这是禅杖,你们说它是什么?”

没有人回答。睦州又举起禅杖,问这个提问的僧人:“你不是问我什么足超越诸佛诸祖之说吗?”

开悟

睦州禅师讲述的道理很简单:你能超越前人之说,就是超越前人之说。前人说这是“禅杖”,你能提出一个更好的、更让大家接受的说法,你就超越了,从此禅杖不叫禅杖,叫你说的那个东西。你提不出来,还说什么超越前人之说?

很多人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前人,这是好事。但热衷于打破前人的学说,是不是好事,就不好说。你打破了,能拿出一个更好的东西来替代,你就是英雄,就了不起。你拿不出来,还是用前人的东西吧,要不然就没什么好用了。住旧房子总比没房子住好一点。

正见与邪见

一位学僧请教慧忠国师:“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的人认为不可思议,不知信与不信哪个正确?”

慧忠国师答道:“这是文殊菩萨的境界,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接受的。”

学僧仍不明白,又问:“到底是信者正确?还是不信者正确?”

慧忠国师答道:“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

慧忠国师说:“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正因为是真谛,凡夫俗子才斥之为邪见。”

开悟

凡夫俗子不信文殊境界,不是知道真谛,只是不信而已。老子《道德经》的一段话,能说明此等不信心态:“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凡夫俗子不发笑,不斥为“邪见”,怎见得真谛的精微深邃?哪值得“上士”追求呢?

穿衣吃饭的哲学

有一次,有人问睦州禅师:“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如何能免除这些呢?”

睦州禅师回答:“我们穿衣吃饭。”

那人说:“我不了解你的意思。”

睦州淡淡地说:“如果你不了解,你就穿衣吃饭吧!”

开悟

一位大师说:“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睦州禅师所言,与此意相近。人活着,不吃饭穿衣哪行,何必摆脱呢?但吃饭穿衣之外,还有更高远的追求,生命价值也不一样。如果没有慧心、没有追求,就只好做个饭袋、衣架罢了!

要真正的生命做什么

有一天晚上,玄沙禅师在路上遇见雪峰禅师。雪峰说:“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僧人,昨天不幸去世了,我心里感到几分悲哀。这让我想起前几天有人问我的一个问题。”

玄沙问:“什么问题?”

雪峰说:“他问我,人死后怎么样?”

“你怎么回答的?”

“我对他说:‘人死亡后,如冰归水。’”

玄沙转过身,望着夜空,说道:“哦,这样说有一定道理,可我不这么认为,但你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你会如何回答呢?”

玄沙低头合十,说道:“人死亡后,如水归水。”

雪峰听完,万分敬佩。

第二天,有个僧人问玄沙:“真正的生命是什么?”

玄沙反问:“你要真正的生命做什么?”

开悟

“人死亡后,如冰归水”,是说死亡只是形态的变化,佛性不变。“人死亡后。如水归水”,是说人死亡后,形态和佛性都未变。这两个答案都很好,视角稍有不同,后者更通脱,给人无穷希望。按佛家观点,意识如梦幻泡影,虚而不实。假设佛性是一块石头,意识不过投在石上的阴影,阴影移走了,石头还是石头。当然,这道理不是那么容易领会的,倒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弄清:要真正的生命做什么?

日用而不知

有一天,韦监军来拜访玄沙禅师,玄沙招待他喝茶。韦监军问:“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玄沙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拿果子给他吃。韦监军吃完果子,又问这个问题。

玄沙说:“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

还有一次,有个僧人请玄沙禅师给他指明一条悟道的路,玄沙问他:“你听到溪流的声音了吗?”

僧人点头说:“听到了!”

玄沙说:“这就是你的入处。”

开悟

“日用而不知”的东西太多了,在佛家看来,是指人的自性,或者说佛性。但对常人来说,也许更应该关心其他“日用而不知”的事物。比如亲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你知否?比如爱情,“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你知否?

佛祖来了也不接纳

鹤林玄素禅师是牛头宗第六代传人,他对佛法领悟的境界很高,常有出人意表之言行。

有一天,一个僧人敲响鹤林寺的大门,想在这里投宿。

玄素听到敲门声,便问:“什么人?”

“是僧人。”

玄素说:“莫说是僧人,佛祖来了也不接纳!”

“为什么不接纳?”僧人问。

“这里没有你栖身的地方。”

僧人默思良久,无可对答,只好转身而去。

还有一次,山下一位屠夫,请求玄素禅师某日到他家里去设斋供。玄素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了。弟子们劝他,这人牛羊猪狗什么都宰杀,造孽太多,与这种人来往,会坏了名声。

玄素不以为然地说:“佛性平等,声誉显赫也好,声名狼藉也罢,只要是可度化的人,我就去度化他,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开悟

鹤林玄素禅师持平等无差别心,境界确实很高。那个僧人自以为“和尚不亲帽子亲”,他来投宿,寺院理当接纳。玄素却没有“帽子”概念,拒不接纳。如果僧人说自己“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玄素也许就把门打开了。屠夫杀生甚多,站在佛家的角度来看,属于“恶人”,玄素却不抛弃。一个人在罪恶里沉拔越深,越值得同情和救拔。但我们要知道,这是从僧人角度看问题,常人的职业不同,对“恶人”不一定要取同样态度,好比不是医生的人,就应该远离传染病患,免得一不小心,染上“恶疾”。

何须待零落

有一次,法眼文益禅师与一位王公一边观赏牡丹花,一边谈佛论道。王公让文益禅师当场作偈,文益立即口占一偈:“拥绒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这首饱蕴禅理、诗趣的偈文,使王公顿悟玄旨。

开悟

“拥绒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同是赏花,各人的心情、境界不同,情趣也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时光流逝,年华老去,正宜走好眼前路,何必留恋昨日花?“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晨露降时,花更娇艳;晚风吹时,香更幽远,这是自然现象。“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何必等到一切成空之际,才知道一切皆空呢?不如尽早放下执念,用心体验生命的自然妙境。

请为我奏无弦琴

一个学僧来到首山禅师处,说:“请为我奏无弦琴。”

首山静默了好一会儿,然后问:“你听见了吗?”

“没听见。”和尚回答。

首山便说:“你为什么不大声一点问?”

那个和尚无言以对。

开悟

用“无弦之琴”,奏出来的自然是无声之音。首山禅师倒是会奏,学僧不会听,那就是对牛弹琴,对聋子讲笑话。此时无声胜有声,要用心去听才能体验妙味。

最好的回答

云岩昙晟禅师是药山禅师的弟子,是洞山良价禅师的师父。有一次,昙晟对僧众说:“有一个人,凡是向他提问题,他没有不能回答的。”

洞山便问:“他屋里有多少典籍?”

昙晟说:“一个字也没有。”

“那他为何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呢?”

“因为他日夜不睡觉。”

洞山想了想,问道:“我可以请教他一件事情吗?”

昙晟说:“他的回答,就是不回答。”

涧山又问:“既然没有他不能回答的,为什么不回答呢?”

昙晟说:“因为不回答,才是真正的回答。”

开悟

昙晟禅师所说的一个人,大概是指“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规律,没有他不知道的,然而无言;他日夜不停地在“工作”,别人却不知不觉。

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缺乏,一答就错,所以,“不回答”确实是最好的回答。但是,不回答也不行,明知是错也要答,否则生活就无法继续。所以,有什么样的境界就说什么样的话,办什么样的事,这也符合自然之道。

哪座山可以住

一天,洞山良价禅师问弟子道膺:“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道膺答道:“踏山去了。”

洞山又问:“哪座山可以住?”

道膺反问:“哪座山不可以住?”

“那么,天下名山都被你占去了。”

“不是的。”

“那么你找到了进山的路?”

“无路。”

“如果无路,你怎么跟老僧见面?”

“如果有路,就跟您隔座山了。”

洞山赞叹道:“道膺这个家伙,以后就是千人万人也挡不住他。”

开悟

只要心心相通,自然融洽无间,何须有路?若是要路互通,说明两心之间有屏障,如同隔着一座山。话说回来,沟通到底比无路可通好。我们现在大力提倡“沟通”的重要性,夫妻之间、老板与员工之间、厂商与客户之间……总之,凡是有人的地方,无不需要沟通。就是因为大家心里隔着一座山的缘故。

如何是佛

有一天,洞山良价禅师在厨房里量胡麻,一个学僧向他请教:“如何是佛?”

洞山顺口答道:“麻二斤!”

学僧不懂,又跑去问智门禅师:“为什么说佛是麻二斤呢?”

智门禅师看着眼前的景色,答道:“百花盛开,如织锦美丽。”

学僧仍是一头雾水。

智门禅师又提醒道:“南方竹,北地木。”

学僧更不懂了,又回到洞山那儿,把智门禅师的话告诉洞山。

洞山良价点化他说:“错的固然是错,对的又何尝不错?即或有理,又与佛性有何关系呢?”

开悟

“佛”是一种心境,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好比你头脑中产生某个灵感,你讲出来也好,写出来也好,虽然相似,跟那个灵感的意境、神韵还是相距甚远。洞山正在量胡麻,他的心境当时正好是“麻三斤”,所以这样说;智门禅师正在赏风景,他的心境正好是“百花盛开,如织锦美丽”,所以这样说。他们都回答了“如何是佛”的问题,学僧执著于文字,自然领会不了。

冷中冰,热中火

一个弟子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时,如何同避?

洞山答道:“到没有寒暑的地方去。”

弟子又问:“哪里没有寒暑?”

洞山答道:“寒时化为寒凉,热时化为酷暑。”

开悟

“寒时化为寒凉,热时化为酷暑”,就是说,要情与境交融,不要置于境外,冬天里,冰会怕冷吗?夏天里,火会怕热吗?如果你善于把自己变成冷中冰、热中火,就没有那么多不良情绪了。

只用一个人工作

云岩昙晟禅师正在扫地的时候,沩山灵佑禅师问他:“你在忙着做事,是吗?”

昙晟答道:“要知道有不忙着做事的人。”

沩山问:“这样,便有第二月?”

昙晟举起扫帚说:“这个是第几月?”

沩山答不上来,低头而去。

后来,玄沙禅师听了这则公案,说:“正是第二月!”

开悟

假如你在工作,你感到辛苦吗?你感到烦恼吗?如果是,说明你的心不清静,杂念太多,这就像“两个人”在同时工作一样。假如你工作时,心是清静的,你就没那么辛苦了,更没有烦恼,这样只是“一个人”在工作。云岩昙晟禅师在扫地,心未为扫地负累,他的感觉并不像别人以为的那么累。

都是魔说的

有一次,沩山灵佑禅师对弟子慧寂说:“孩子!你要快点开悟哦,不要执著于文字和概念。”

慧寂说:“我连信仰都不要呢!”

灵佑问:“你是信了才不要呢,还是不信才不要呢?”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热门推荐
  • 人生大点拨

    人生大点拨

    《人生大点拨:人生关键问题的智慧点拨》将帮助你把握和衡量你的人生中将要发生的重大问题。本书择取了人生中普遍出现的100个问题,对其进行充满哲理的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经典例子,借以和读者分享,并启发读者在人生的道路上勇于挑战困局,争取成功与辉煌。
  • 总裁有毒,请绕路!

    总裁有毒,请绕路!

    叫蓝天天怎么了,碍着你了还是疙着你了?叫蓝天天就得赔你200万,抢劫啊!赔偿就赔偿吧,还非要一次性付清。可是谁让蓝天是小贫民一个呢!跟资产阶级斗争,小贫民永远是输得那一个!不得以蓝天答应了那个臭男人的条件,早还清早超脱吗!听说红本本可以换一百万的青春损失费,这个买卖稳赚不赔,依她神经大条的构造,绝对控制真心指数。可是,当他看进眼中的女人并不是自己的时候,她却彻底的饮尽了心碎的滋味。那个女人~原来是她。
  • 狼性生存法则

    狼性生存法则

    狼是最有纪律的动物之一,是天生的士兵,是草原上不败的铁骑。个人要成功,企业要胜出,国家民族要强大,都需要有狼的精神。本书集狼道之大成,从个人、团队、企业、民族、国家等多角度,多层面深入阐述狼性生存法则。
  • 别让生气毁了你

    别让生气毁了你

    生气是人类最危险的情绪之一。人在生气时,犹如一只发狂的狮子,肆无忌惮地伤害着自己和他人。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人往往会打破原则,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愤怒是人之常情,但要学会克制。善于控制愤怒的人,总是将愤怒藏在心底深处,并慢慢将其转化成一种惊人的力量。
  • 至尊斗神

    至尊斗神

    穿越的穆清云为了承诺毅然踏上逆天之路,寻找逆天的重生之法。传承上古五大主宰第一人。杀神的衣钵平风华,踏次元,闯古灵,杀妖界,下冥界。如果要我成为至尊斗神才能救她们,那我会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医嫡女

    神医嫡女

    duang的一声穿越,中西医双料圣手凤羽珩分分钟成了大顺朝的受虐嫡女,想杀我一手术刀就扎你个半身不遂?跟我斗?药房随身,名利在手,连皇上都要跟我套近乎!但是那个婚约是啥情况,毁了容的瘸子壁咚了我还要劳资帮忙得天下?流氓王爷你si不si傻!
  • 我的21岁护士姐姐

    我的21岁护士姐姐

    神秘符种传授修真能力,保护青梅竹马的护士姐姐不被伤害,学雷锋做好事积攒功德好修炼。超级记忆力过目不忘,学习成绩飞速提升,让美丽校花和美女老师都叹为观止。考试、赚钱、泡妞、开公司……一切的改变,从那种入眉心神奇的符种开始,面对这些种种,林烨只能大喊一声:“小生有礼了!小生不客气了!还有……小生来了!”
  • 重生之名门贵妻

    重生之名门贵妻

    顾若瑾,前世号称商界女王的她被未婚夫抛弃,好友背叛,最后惨遭母亲毒害,带着真相含恨而终。重生后,她是人人鄙夷、家族厌弃的恶女,姐妹们算计仇视的(继承人选)对象。可她既然获得重生,那就势必要独揽大权!不再重蹈前世覆辙——名、利、权!她,尽握在手之时!定要掀起家族、商界新一轮风暴!!——宴会上,顾若瑾高调现身,重击自家姐妹,高傲的宣布:“今后,我,顾若瑾!将以继承人的身份正式进驻——顾氏!”——可当一切慢慢步入轨道时,却发现与那个玩转黑白两道,名动豪门的贵公子权慕锦纠缠不清。是命运使然,还是刻意的安排?她将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