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识字以后看的一些书中,就可以知道屈原年纪很轻就出名了,《史记》里说他少年得志“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那时他推算起来大概才二十来岁,和现在一个叫谢霆锋的孩子差不多,所以比较任性想来也是自然的。史料记载,因为小屈同志年纪轻轻就这么得宠,惹人嫉妒,一个坏人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谗,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不过我想没那么简单,怀王真要这么没水平,想来当初也不会如此重用小屈。小屈根子上的问题可能还是不了解外交是内政的延续的道理,犯了不讲政治的路线错误。
犯错误不要紧,谁不犯错误呢?关键是犯错误要改,彻底检讨自己的思想根源,只要检讨的深刻,领导和组织总会原谅你的,再加上又根正苗红乃“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毕竟还是可以改造的好同志嘛。哪怕他对组织的决定保留意见也好,但屈原同志的年少得志使他过于自负了,他坚信并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组织和领袖才是荒唐的。由于他坚持这种可怕的念头,他一次次和回头是岸的机会失之交臂,最后在孤愤中自绝于人民。
他的文学才华使他充满人生困惑,他发牢骚的言论流传后世。我心情不好的时候阅读,总会觉得那种口吻非常熟悉。
我有一个哥们是办青年杂志的,他跟我说,在杂志社里最头疼的差使就是被派去主持“知心大姐”一类给年轻人回答人生困惑的栏目。简直比被派到昆仑山上一个人看雷达站还痛苦。把他们杂志几十年以来的旧刊物翻来看一看会发现,从著名的“潘晓讨论”到现在让年轻人困惑的问题,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条。刚从学校出来,好不容易刚变成熟一点,悟出了埋头赚钱才是人间正道,工作又逼着你思考所谓的人生问题。用上三五年时间把这些困惑都思考一遍,人也快疯了。于是撤下来,再换一个愣头青上去,又有一批年轻人到了思考人生问题的年龄,接招的还是那些关于人生诱惑和原则之间的选择问题,只不过,主语从高加林、潘晓变成了吕日周、上海宝贝;宾语从该不该拍生产队长的马屁换成了该不该拍公司经理的马屁?谓语从应不应该削尖脑袋进城变成了应不应该削尖脑袋出国?
我建议他与其周而复始这样折腾,不如每期杂志上只要把屈原同志问太卜郑詹尹的问题列上,差不多就都概括了。当时他被下放,三年没有机会向领导汇报他的“美政”规划,郁闷得不行,以至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他向郑詹尹一口气问了一堆问题:
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他想从郑詹尹口里知道,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这些疑问与其说是问郑詹尹,不如说是屈原同志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如同哈姆雷特的著名质疑一样令人惊怵。用学术的语言来说,那些质疑发自陷于悲剧之境的震惊和困惑,它们代表性地、夸张地表达了个体的赤子之心的天真,在面对世界的荒谬困境时所反映出的真诚的痛苦和挣扎的努力。
我建议哥们每期杂志把郑詹尹在给逼得没办法的情况下,堪称心灵鸡汤的经典回答也印上:“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就是我选择我快乐。当然这话像没说一样。我的建议显然也不会被采纳。
但屈原同志绝就绝在,像我刚才说的那类杂志是专给青春期有点“成长的烦恼”的年轻人看的。他又不是那些刚从大学毕业走上社会毛头小伙子,刚到一个单位,不知天高地厚,从书上看来两条道理,到哪儿都想碰碰。他很早就出来混了,什么场面没见过,都一把年纪了,要是现在的人都该面对“59岁现象”了,他还在为那些小儿科的问题想不开。一般人深具慧根,勇猛精进,比他年纪轻的就悟出来,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要追问什么终极意义呢,吃饭睡觉皆为般若,赚钱泡妞都是修行。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篇小说,阎真的《沧浪之水》。书名大概来自《渔父》中的清浊之辩。故事的主人公池大为无职无权时,“最不能承受的就是没有什么东西需要他承受”。他决定暂时搁置知识分子的良知而要“重新做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得职权以便“做点好事”。以他的智商和能力,通过韧的战斗,他终于做到了。他是一个社会的成功者。
按照现在这样的思路,屈原的故事应该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他可以暂时委屈自己的个性,上门赔罪并献上厚礼让上官大夫,佞臣靳尚和怀王宠妃郑袖等人放松警惕,同时痛哭流涕的向怀王检讨自己一时胡涂,从而获得怀王的宽大。而后吮痈舐痔重新获得怀王的信任,官复左徒。找机会量身设计顶级时装来讨好郑袖,拉拢郑袖形成同盟,挑拨波大无脑的郑袖和靳尚之间的关系,不动声色的在要害部门培植亲信,逐步运用权术和郑袖的枕边风使上官大夫,靳尚在怀王面前失宠。当时机成熟找一个机会借怀王之手制他们于死地,至此屈原同志官至令尹,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多好的一个电视连续剧脚本啊,只要再加上一些多角恋爱就完全符合现在观众的观赏趣味。当然这样的故事不可能在屈原身上,他的性格使他不能成为这样的人,他不屑于对社会通行的游戏规则作哪怕一时的妥协,他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他的逻辑是失去作人原则,赢得世界又怎样?所以他赢得的只是自己的原则,失去的是整个世界。用现在的成功学理论来解释,他的情商实在太低了。
而在《沧浪之水》中,当身居高位之后的池大为准备大施拳脚重建理想时,却又被残酷的生活真相所击败,猛然发现自己已再也不能回到那个充满信念和理想的池大为,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之中”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当小说的结尾,“池厅长”把从父亲就开始珍藏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轻轻地放在泥土上,却没有勇气去正视那些脸庞。当看到这里每一个有知识分子情结的人都会感到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颤栗。
所以达人有云,千万不要读死书。书本上写着要正直,要坦白,要坚持真理,要随时准备和一切谬误与不公正斗争。不过如果你真相信这些,不要说春秋战国年代,就是现在太平盛世,随便到哪个单位,都会让你跌到谷底。
人世间的游戏规则是造物主睡眼惺忪的时候制定的,他在制定这一切的时候就把它的合理性也写入宪法了。只有不怕虎的初生牛犊,才敢追问:这世道凭什么这样?当然他很快就会受到教训,因为跟上帝较真,烦恼和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屈原卓尔不群的酷在于:他执着地追问人生,他相信自己内心的召唤和自己思考得出的答案是真实的,他相信不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生命的意义比生命本身更加重要。他准备为此付出代价。
回过头来看,他所向往的“美政”假设今天真要实行起来,恐怕充其量不过是类似萨达姆,金正日一类领袖,对其子民“慈父般”的统治。但这并不重要,就好像柏拉图、欧文和圣西门,他们在头脑里构造的理想社会其实不适合现代人居住。但他们凝视未来时心之所善,九死未悔的执着却被人千古传颂。
我有时候在想,之所以某一群猿最后变成了人,除了马克思告诉我们它们爱劳动以外,一定是它们中有一批不安分的家伙,它们不停地骚扰同类的宁静生活,喋喋不休地告诉大家,不要满足于祖祖辈辈的习惯,除了爬在树上摘鲜果,彼此抓虱子放在嘴里嚼以外,还有另一种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可能,值得大家去追求。
在我们的先民还没听说过“人权宣言”,不知民主、科学为何物的年代,他从没把自己看作君王的奴仆,他用“芳草、美人”来比喻自己的才华情操和君王的赏识,以至于被学术界联想丰富的同志嗅出了同性恋的气息。他自居君王和国家的领路人,用后来学术界时髦的话来说叫“弥赛亚”情结。所以他被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用很多诗来歌颂自己的高风亮节。
当遭遇打击,他没有在生活的惯性中沉沦,更没有转而匍匐于权威面前,低头认罪,以苟延残喘。在经过痛苦的反省,他选择的是对时代进行激烈的思考,提出真实的异议,捍卫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他是那样的不合时宜。
历史是人写的,而且是成熟的大人们写的,大人们总是希望孩子把听话的好孩子作为榜样,作母亲的最爱教孩子唱的歌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于是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和他们编纂的教科书善意的把我们的屈原同志塑造为了忠君和爱国的楷模。
如果可怜的屈原知道这些,他在天之灵一定恨不得再跳一遍汨罗江。
我在想,有一天当自己有了孩子,我该做什么?我一定会给他做好吃的粽子,给他讲另一个版本的屈原的故事。爱国是要的,但我还会告诉他:要坚持原则,但要自省,什么才是你自己的原则?不要拘泥那些别人告诉你的伪原则。
有无数格言为人生提供答案,这些答案你不妨多记一些,可以用来教导别人,但自己千万别太当真,当你遭遇了问题,这些答案都没有用,你必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一遍。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费脑子就可以从别人手里接受的主义,如果那些让所有其他人都如痴如醉的大道理不能说服你,你完全可以不去理睬它。
当然面对妥协不妥协的选择还是要慎重,这是你唯一必须要注意的,因为所有代价都需要你自己一肩承担,就像屈原爷爷一样。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