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做好15万亩耕地这篇文章
上个月底,临汾市刚开过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对三农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指出了方向。我们侯马市在三农方面的动作是比较大的,成效是比较显着的,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在二、三产业方面的发展更是如此。因而,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85%来自于二、三产业,其中,务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不过,这种二、三产业的优势,恰好成为我们在一产业方面的劣势,纯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很小,全市一、二、三产比例是4:53:43,农业收入仅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但我们有15万亩耕地,这就需要我们对它的更加重视,不要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要使其产生更好的作用。当然,我们在耕地上的动作也很大,比如我们有8个种植业基地,有25000亩特色芦笋。
那么,如何进一步做好15万亩耕地这篇文章,加快现代化农业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使土地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基点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15万亩耕地的有利条件:
一是侯马的农业基础条件好,利于发展生产。全市15万亩耕地中,水浇地有13万亩,占到80%以上。农业技术装备水平高,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4.5万千瓦,配套机具1840台,机耕、机播、机收面积达到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5%以上,小麦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有日光温室大棚3000多栋。
二是侯马土地肥沃,农业产出率高。2007年,全市在夏粮大幅减产的情况下,总产量仍达到5442.2万公斤,其中小麦总产2459.4万公斤,玉米和其他杂粮总产2982.4万公斤,玉米亩产年均达503公斤。蔬菜、中药材、干鲜果、花卉苗木、芦笋、西瓜等各类经济作物的收益也较高,全市耕地亩均产值达1000元以上,如芦笋每亩产值达4000元。
其次,让我们看看耕地上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一是传统农作物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据相关数据显示,侯马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0万亩以上,农作物多是以小麦、玉米、棉花等传统产品为主,产业发展上粮食生产仍占主体。而这种结构形式,在价格、产量上,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明显的影响的。
二是科技含量依然相对较低。虽有规模种植业基地8个,但成气候的、推广种植的,也就是芦笋一个品种。科技含量低,耕地的产出率和农作物的价格提升,同样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我市在科技兴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已形成市、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有农业专业科技推广人员220余人,各涉农部门在科技宣传、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基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科技推广工作。如去年农业局开展各类培训指导30余场次,培训农民8万人次。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2000余亩,推广8万亩。科技局举办食用菌、蔬菜、葡萄、芦笋、中药材、养殖等培训班26期,聘请专家15人,参训群众达16000余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100户,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个,在30个村建立了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全市形成规模的种植业基地有8个,养殖园区6个,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有小麦、玉米、花卉苗木等良种繁苗基地4万亩,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不过,作为一个县级市,就现如今面临的科技推广挑战或者说瓶颈是,我们不具备留住高科技人才的条件,顶尖的科技人才一般是不会来,即使与院校合作,延请专家,也只能是解决一些临时性的问题,对于农民的培训也只能局限于一时一事,问题一说,专家就走,而农作物的见效周期长,效果如何,只能是来年再说。据某局的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培训农民达到8万人次,照这个数字来看,我们的农民应该都是素质很高的,但是不是这样呢?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科技示范作物,虽然在逐步推广种植面积,但价格收入却在下降,如芦笋,已由刚开始的飞机场绿色芦笋示范基地1000亩,带动全市发展特色芦笋25000亩,但随着面积的扩大,价格也今非昔比,从一开始的一斤10多元下降到三四元。
当前,发展三农,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加大科技力度,增加科技含量,依然囿于过去的那些做法,显然已不太适应发展的要求。打破瓶颈,应对挑战,一是要扩大科技含量高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把过去的延请专家来讲课扩展为配合引进科技高含量的农作物,专家要带着项目来讲课,这样利于专家更尽心尽力,可以增强专家对自己项目的责任心,利于专家对自己带来的农作物品种负责,因而更注重培训的效果,由此而不断地形成新的高科技种植基地。
二是要掌握市场价格趋势,未雨绸缪,注意更新换代,及时调整农作物品种,对于市场走向趋稳或趋衰的农作物,也采取种植面积趋稳或逐渐调整种植物的做法,避免等到市场衰落后才被动应付。
三是改善耕作形式,推进精细农业,增加土地产出,降低耕作消耗,提高产出收益。农业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耕作方法应该说是一个初步的工作。据报载,在德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种植经济作物,已在从实验室通往实际应用的道路上迈了一大步。这种新的农业耕种形式的目标是,充分考虑到一块耕地内的差别。农业经营者在耕种过程中利用传感器掌握土壤与植物的状况,此外,可以借助电子仪器来确定肥料和除草剂的用量等等,使肥料和作物产量达到最佳程度,减少肥料和农药,包括机耕燃料的消耗。
总之,不论是调整农作物品种,还是改善农耕形式,都必须通过提高农作物的科技含量,提高土地的科技含量和耕作形式的科技含量,以达到提高产出、降低消耗、增加收益的目的。
刊载于2008年9月24日《临汾日报·理论专刊》
(第二节)农民的生活保障是土地流转的前提
土地流转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一种需要,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由过去的自由层面转向了政策层面,相对来说更规范一些。这些年,有些地方或者村子试着小面积小范围地进行土地流转。不过,像一些别的事情一样,在这种流转过程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流转后承包者的收益,而不是农民以后的生活问题。土地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资料,牵涉到农民的养老、子女,甚至眼前的一系列问题,就像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再次返回到土地上这样的现实一样。所以土地的问题必须解决好,这是一个今后的长期的问题,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长久问题。
因而,土地是不是必须流转、怎么流转,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宜搞一刀切,不宜搞统一化。值得注意的是,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做到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有饭吃、有钱挣,今后的生活有保障。
笔者曾多次到侯马市南西庄做过调研,觉得他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还是可以借鉴的。
南西庄因为位处城市边缘,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如何使农村变城市平稳过渡,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较早地就着手土地流转的事情。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将村里的土地统一由村集体收归国有,然后再从土地局将这些土地买回来由村集体统一使用,完成了土地流转后土地由村集体完全支配控制的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西庄始终考虑的是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首先,广开生活路径,保证农民有饭吃有钱挣。南西庄有3000口人,近1500个劳力。随着土地由集体所有农民使用转为国家所有集体使用后,3000口人的吃饭问题和1500个劳力的就业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凭借城中村的优势,南西庄在建工路、文明路、浍滨街、紫金山北街和开发区步行街等市区主要街道,为有条件的居民提供地皮,建设营业用房,居民有的开饭店、有的开商店、有的开旅店、有的干脆出租吃房租;南西庄市场改造重建后,大大改善了经营环境,为居民建成门面房200余套,摊位130余个;又依托铁路专用线、货场组建了机动灵活的联合运输队,现有大型农用车辆和出租车120余部;对一部分居民则安排进入超市、宾馆、站台等集体企业工作。目前,南西庄85%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商业用房,95%的群众都从事第三产业,做到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农民不为生活而忧虑。
其次,建立股份制公司,保证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南西庄靠近市区,近年来,借助城市的发展,从壮大集体经济入手,狠抓集体企业的改造和发展。早在2007年以前,就先后兴建了南西庄家和超市、南西庄宾馆、侯北供水站、货场装卸队、南西庄市场、村西站台、侯北站台、天凌机械厂等集体企业,每年给集体增收近300万元。之后又投资1500万元建成绿苑科技示范园和晋南最大的花卉苗木市场,开发出地热温泉和湖面娱乐区,投资2500万元建成御园温泉休闲中心主体工程和近6000平方米的室内温泉游泳馆,同时,园区内拟引资3.5亿元建设老年公寓和旅游服务、休闲健身等项目工程。如今,在这些企业基础上,组建南西庄集团,下设6个有限公司,形成集农业科技、工业加工、商贸流通、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装卸运输和文化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集团年纯收入每年可达600万元。股份制企业的发展,既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基础,又成为农民生活的坚实保障。
第三,改进公共服务模式,优化农民生活环境。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南西庄采取社区化管理,以适应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成立了南西庄集团党委、南西庄集团、南西庄社区居民委员会三种组织机构,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营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服务优良的社区服务模式。近年来,集体投资300余万元,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了所有街道。为解决住宅需求和宅基地紧张的矛盾,规划建设了6栋6层、配套设施齐全的“裕康住宅小区”,已建成入住的有206套,第二住宅小区正在建设中,现在80%的居民住进了住宅楼、二层和三层小楼,人均住房面积超过50平方米,居民的生活质量显着提高。集体还每年拿出100余万元用于居民福利事业,建立了一整套的福利待遇体系。老年人每人每年发600~1200元养老金,定期体检,八月十五、重阳节举办老年人聚餐并发放百元以上的慰问品;居民吃水有补助、看闭路电视免交收视费、温泉洗浴免费;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集体全额出资为每位居民入医疗基金,看病由集体报销40%,大病补贴25%。与此同时,南西庄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办起了图书室、科技室和文化活动中心,投资近百万元改造了小学,置办了健身房、电脑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为鼓励学生求学上进,凡考入大学的子女,每年都有1000元的奖学金,硕士以上一次性奖励3000元。近年来,共培养了100余名大学生、研究生。另外还制定了“南西庄先进模范奖励机制”,每年都要评选出“标兵党员”、“模范家庭”、“先进妇女”等,除发放荣誉证书之外,给连续3年获得者入一份农村社会统筹养老保险;为活跃群众文体生活,居委会还组织锣鼓队、舞蹈队、健身操队和说唱团,逢年过节,还要组织大型居民运动会,搞比赛,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
近年来,南西庄迅速融入城市的整体建设与发展中,农村完全城市化,村民基本市民化。不过,南西庄农村虽然城市化,村民基本市民化,但依然有农村式管理的影子存在,农民身份转换,待遇却不变,何时能够享受上真正的市民待遇也还有距离,这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地完善。
刊载于2009年9月26日《临汾日报·理论专刊》
(第三节)企业要把触角伸展开——由百事顺公司的经营策略想到的
年前,因为一件私事到南方去了一趟,遇到浙江嘉善百事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无意间聊起来,听他谈到他们总部百事顺公司的经营策略,让人很是赞叹。
百事顺始创于1987年,香港总部于1999年迁往深圳,设立外销部与内销部,90年代在美国洛杉矶成立分公司,主供美国、欧洲市场,公司拥有从织布到成衣的整套生产线。2004年,又与浙江嘉善县经济开发区一起投资设立了百事顺服装有限公司和百事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完善了纺纱、织布、印染、成衣一条龙的生产链。在企业经营运作上,百事顺公司在内陆设有采购部门,沿海是生产中心,海外设有销售部门,形成设计、采购、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这个产业链条既是生产输出之链,又是资金回笼之链,既是订单归集之链,也是信息传递之链。在这个链条上,既有内部的关联性,本身就具有原料产品的购进销出的关系,向外又具备共同的作用。在这个链条上的每个环节,既是订单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递者,既是产品的输出者,又是原料的购进者。
与百事顺公司相比,我们很多地方的企业并不具有这样的强势,大都是单打独斗,要么是一种原料的生产者,要么是一种产品的销售者,生产与销售之间除了订单关系,不具备更多的利益关联,遇到竞争对手,要么是压价,要么是惨败,不仅相互不能促进,有时供需双方还要相互倾轧。企业的生存状态由此可知。
从百事顺公司的例子,我们还可以推想到前些年曾经一度迷人的“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厂是店的后盾,店是厂的脸面,店兴厂荣,厂兴店也荣,并且,厂促店兴,店带厂荣。而百事顺的经营策略,应该说是将这种“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扩大化、推延化,厂在中国,而店已开到美国、欧洲,厂在沿海,而原料产品购销网络已伸展到内陆的西部、中部。这样的经营策略,使其在金融危机时期也不曾出现生产萎缩、裁人减薪的状况。
就企业经营来说,能够做到百事顺公司这样最好,就是要把触角向四面八方伸展开来。但有一种现象很值得注意,那就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关注的其实只有两件事:一个是税收如何增加,一个是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如何引导企业发展。不过,由于一些体制机制或者干部政策上的原因,我们政府对企业表现出的多是一种急躁焦虑的情绪,总想指手画脚,结果有的企业就会产生依赖症,扶持就发展,不扶持就萎缩,失去了市场经济规律下的自主开拓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针对企业发展,有的地方政府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观念,指点包办是常有的事。据观察,政府主导操办实行的一些策略,突出表现在三处:
一个是企业用人上,不重制度而重人,搞能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