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需要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相伴随。好的作品是骨子里渗出来的,血液里流淌出来的,潜意识里冒出来的。我曾经说过,“感动不了自己的人和事,我根本无法落笔”,一部好书能够让人民群众广泛认可,绝非那么容易。一个有良知的作家,一个有正义感的公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只能是责任,只能是为人民大众而写,为自己的心灵和良知写作。
最初认识孙丽萍同志,缘于她多年前出版的一本着作,最近以《山西老宅院》为名再版,为她感到高兴。那个时候,在省政协每年的会议上,我列席社科界的讨论发言,当时她是省政协的委员,我们经常见面和交流。这位多年从事研究的学者,思想敏锐,谈吐从容,具有一种人文学者的气质和风度。她曾经跟我说起过一些创作的想法,我鼓励她一定要写,一定要多写。我知道,她是省内有一定名气的专家学者,对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做过不少事情,特别是近年来主编出版了关于山西八年抗战、关于大寨村六十年变迁的原创口述历史着作,在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孙丽萍的新作《红泥炉》写序,在我来说并不轻松,我这里只是谈点个人的看法与感受。
创作是表达思想和创造力的选择。创作非易事,但也并非高不可及。较之于作者从前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的学术着作,《红泥炉》是作者小品文辑录的小册子,文章写得轻松灵动,好看好读。既反映作者的才情学识,反映时代变革的(节)奏,反映社会发展的轨迹,也饱含着作者关于文化问题的诸多思考和认识。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的喧闹与快速发展中,作者力求从文字间寻找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平和,寻求生命中的感动和尚高,或许也是在质朴的文字间寻找一种自我完善的方法。对一个处于各种诱惑和欲念中的当代人来说,这并不容易。从“走近非洲”这一组随笔游记,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皮肤的不同人种在文化上、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又可以从中体验异质文化与人类的激情扩张延伸、文化创造力的多重联系;“西北行”是作者从兰州到敦煌的考察途中,发现并组合一些新的文化元素,特别是从山西人与西北地区发展的多重联系中找到一些很有新意的提法,我想,这应该得益于作者长年累月从事学术研究并在田野考察中捕捉到的瞬间美丽与真情实感。知识女性的散文、随笔,除了文笔流畅、描述细腻之外,偶尔间的诙谐幽默还充斥着思辨哲理和一些时尚的气息。从本书的家园、书事、人才、城市文化等几个部分,能够看得出这位人文学者在思想上与学术研究上始终保持了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变革的热情。文化挖掘自然也是创作源泉的一部分,学者的小品文有不同于作家小品文的地方,特别是对事情刨根问底有时候能带来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对于孙丽萍的作品《红泥炉》,相信是见仁见智,但读过之后一定会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人的显能和潜能,常常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人生的光明源于四个基本条件的存在,即生命的乐趣,友谊的情感,爱美与欣赏艺术的能力,爱纯粹的学问与知识,这是颇有道理的。人的快乐与文明程度关系很大,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也很大。这些年来,我们培养人才的路子有些窄,大学教育的科目划分过于细,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通才与大师的出现。在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快速运转的时代,需要更多的学者和作家付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用优秀的作品提升人的道德水准,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广大作家和从事社科研究的学者,更应该立足现实,贴近百姓,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机遇期,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给社会留下记忆,给人类留下财富。借此机会,我也祝愿更多的作家、专家学者在追求真理、追求学术与文化艺术繁荣的道路上,收获更饱满更美丽的果实。
孙丽萍的《红泥炉》是一部叙事方式和叙事角度独特精到的好书,希望有更多人能读到这本好书。
2010年12月25日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