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8100000006

第6章 在中直机关党委书记任上

1950年2月,为了适应建国后中央一级党政军机构逐步健全、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中共中央决定,改变过去战争时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直属机关统一建立中军直机关党委的体制,组建新的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委员会,直接领导中共中央各直属机关和各人民团体的全国机关党的工作,任命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兼任中直机关党委(临时)书记。以后,杨尚昆在中直机关历次党的代表大会上,连续6届当选为书记,直到1961年11月,长达12年之久。1965年9月,中直机关党委被撤销,这时距免去杨尚昆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只有两个月。

20世纪90年代,杨尚昆为撰写回忆录,同中办一些老同志共忆往事,自然地也回忆起他兼任中直机关党委书记这一段的主要情况。

长期担任中直机关党委书记

中直机关临时党委初建时,只设一个书记,不设副书记,党委机关只设一个综合性的办公室承办日常事务,许多问题都要书记亲自处理,作为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又兼中直机关党委书记的杨尚昆工作十分繁忙。后来,中直机关党委副书记刘火时常讲起这一时期的工作情况,他说:“我们每天上午、下午上两个班,杨主任每天要上三个班,经常工作到凌晨。”“那时我们起草文稿,他和我们边讨论边修改,有时几经修改还不满意,他就自己动手重新起草。”1951年9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选举中直机关第一届党委,杨尚昆为书记,曾三、邓典桃为副书记。此后,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中直党的代表大会上杨尚昆都当选为中直机关党委书记(按照八大党章规定,第六届中直机关党委设书记处,杨尚昆为党委第一书记)。十余年中,中直机关党组织不断壮大,党的工作不断发展,党委机关建设逐步健全,杨尚昆功不可没。但是,他兼任中直机关党委书记同他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一样,历尽坎坷。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整风反右运动中,毛泽东认为中直机关党委在领导秘书室的运动中犯了“扶右反左、插黑旗”的路线错误,称之为“黑旗事件”。中直机关党委第一书记杨尚昆,书记曾三、刘华峰都受到了批评或处分。“黑旗事件”后,杨尚昆虽然不再兼任中直机关党委书记,但是作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仍然要指导中直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两个党委的工作。1965年秋,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直机关党委被撤销。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原中直机关党委的干部绝大多数被编入中央办公厅的“学习班”参加“斗批改”,“揭批”杨尚昆去了,后来又下放到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决定恢复中直机关党委。1980年2月9日,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冯文彬在中直机关代表会议上代表中央为原中直机关党委平反,郑重宣布:“原中直党委多年来执行的路线是正确的,中直党委逐步形成的一套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都是好的,中直党委的领导成员和机关党委干部的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他们做了大量工作,虽有缺点和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林彪、康生、江青等人诬蔑中直党委是‘烂摊子’,‘做了许多坏事’,纯属诬蔑不实之词,应予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大力提高干部政治、文化素质

那个时候,中直机关党委除了日常党建、党务工作外,主要抓两件事:组织干部学习和指导政治运动。

建国前后,党组织发展很快,新党员大约占了党员总数的一半左右。同时,党从农村进入城市,一下子变成了执政党。在新形势下,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素质无疑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党委根据中直机关的特点,区分不同对象,组织他们学习不同的课程。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同志,强调以补习文化为主,有的单位建立了比较正规的文化学校,如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就办了一个中学,机要处处长李质忠请了他的老乡陈伯达为名誉校长。这位校长还真的去机要处和学员们见了面,勉励大家好好学习,可惜他那浓重的福建口音很多人没有听懂。对于新参加工作、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同志,则针对他们革命热情高,但是在工作中往往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特点,组织他们学习中国革命问题,帮助他们学会考虑一切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则以学习理论为主,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主要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的各章;以后又学习苏联科学院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等。中直党委充分发挥中央机关特有的人才优势,无论文化课、理论课都聘请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同志担任教员,如叶蠖生、王惠德讲中国革命问题,很受学员们的欢迎;田家英讲中国历史,旁征博引,趣味盎然,他在香山风雨操场讲课,常常吸引很多过路人驻足旁听。1951年《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以后第二、第三卷也相继出版;还有其他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如《过渡时期总路线》、《宪法》等,中直机关党委都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组织学习。

坚持组织干部学习成为中直机关和中央办公厅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对中直机关组织干部学习和办文化学校曾给予充分肯定。1961年7月,毛泽东在写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中还提到中央办公厅的两个文化学校,他说:“一个是中央警卫团办的,办了六七年了,战士、干部们从初识文字进小学,然后进中学,然后进大学,1960年,他们已进大学部门了……另一个,是去年(1960年)办起的,是中南海党的各种机关办的,同样是半工半读。”他认为党政机关办学校是一件大事,要坚持办下去。

担任“三反”运动中央一级机关总党委第三书记

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运动,主要是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和“三反”、“五反”、整风反右运动。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中,中直机关党委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动员广大干部参加运动,使他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阶级教育。在干部、职工中引起较大震动的是“三反”运动和整风反右运动。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一次“三反”运动。为了统一领导中央直属党政军机关的“三反”运动,12月22日,中央决定成立中央一级机关总党委,任命周恩来为第一书记,安子文为第二书记,杨尚昆为第三书记,萧华为第四书记。这样,杨尚昆除了要抓中直机关的“三反”运动,还要参与指导中央党政军民各机关的“三反”运动。那时毛泽东对“三反”运动抓得很紧,亲自起草指示、批文件,有时一天就批发几个文件。杨尚昆的主要任务是督战。1951年12月31日,中央一级机关总党委召开有党政军群处以上干部几百人参加的扩大会议,杨尚昆在会上讲话,强调要“限期发动”,限1952年1月10日前各单位毫无例外地发动起来,发动不起来的单位,其首长一律撤职。杨尚昆当场宣布撤销军委总参谋部技术部部长的职务,全场为之震动。1952年1月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立即抓紧“三反”斗争的指示》中,肯定了中央总党委召开扩大会议造声势、推动运动的做法,批示“这一经验,供你们参考”。“三反”运动结束时,根据安子文的统计,全国县以上党政机关不包括军队,参加“三反”运动总人数383.6万人,查出贪污分子和犯贪污错误的人120.3万人,占参加“三反”运动总人数的31.4%。这些人中,受到刑事处分的占3.6%,受到行政处分(包括开除公职)的占20.7%,其余75.7%免于处分。在中直机关内,特别是在中央办公厅,运动发展相对稳健。1952年2月25日,中直机关党委向总党委作“打虎”情况报告,强调“打虎”不能只信口供,要算细账,要进行调查核实,对已承认犯罪事实的“老虎”和中小贪污分子要拿出一定力量进行甄别,并进行追赃工作。毛泽东阅后予以肯定,批示:“此件很好,发各同志参考。强调要材料,要证据,普遍推行算大账、算细账,追赃款、追赃物的方法,是目前打虎作战是否能取得完全胜利的关键所在。”

整风反右

杨尚昆说:

1980年,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指出:“1957年反右派斗争还是要肯定。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确实有一股势力、一股思潮是反社会主义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击这股思潮是必要的。我多次说过,那时候有的人确实杀气腾腾,想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扭转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反击,我们就不能前进。错误在于扩大化。”在反右斗争开始后,我作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直党委书记,也曾应邀到一些单位作过几场报告,阐述党的政策,当然也讲了一些过头的话。后来,全国约有50多万人被划为右派,即使按当时《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也有许多是错划的。中直机关在右派定案工作中还是比较谨慎的,同“三反”运动中“打虎”一样,中直机关强调实事求是,不事先规定指标,至于具体到人,哪个人该划不该划,中直机关党委以当时高级党校上报的、经中央书记处批准划为右派的一个同志的材料为标杆,对各单位上报的材料逐一反复认真讨论,最后定案。中直机关划定的右派比例,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但是在当时的大气候下,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错斗、错划现象,伤害了一批同志。

杨尚昆说:

如果评价我这个中直党委书记的工作,也是四平八稳的话,那么,到了1958年,在秘书室整风反右运动中,我被指责为“扶右反左、插黑旗”,就茫茫然了。事后,我辞职未成,但已开始物色适合担任中直党委书记的人选,准备换届交班。

同类推荐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帝凰:邪帝的顽妃

    帝凰:邪帝的顽妃

    身为本世纪权威考古学家的她,意外穿越到大燕国的小婴儿公主身上……从小长大,才发现公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皇家兄妹都要欺负她,最后连好不容易挑中的夫婿也要嫌弃她……什么?给她带来无妄之灾的,竟是这个男人……额,第一次见面打破她的头,三番两次伤害她的他竟然喜欢她,她才不要如此霸道的宠爱……“宠,我就要宠你!这是宿命,我在劫难逃”---燕飏帝****哈哈,这次要送给亲们的是怎样一位男主呢,喜欢霸道宠的亲们勇敢跳坑吧,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样的男主配得上我们的穿越女……吼吼,收藏收藏,你们的支持才是风写文的动力!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昆虫记

    昆虫记

    本书的翻译既忠实于原著的特质和整体风貌,又适合于中国最年轻一代读者的普遍情趣、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本书收入精选精译佳作十五篇,话题广泛,意味深长,是一份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灵心智十分有益的精神食粮。
  • 杠上我的青梅竹马

    杠上我的青梅竹马

    长路漫漫,爱恨两茫茫,是否能如他所愿,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风雨过后又是否真的能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牵手走向那个总是四季如春,花瓣满天飞的地方了。如花似玉的姐姐爱慕上妹妹的亲梅竹马时,爱的天枰又将偏向何方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钢铁年代

    钢铁年代

    小说讲述了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发展祖国的钢铁事业,一群小人物扎根鞍钢,在各种不利的条件下顽强克服困难建设鞍钢的故事,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鞍钢建设发展的历史。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的恩恩怨怨错综复杂,又爱又恨,争斗了一辈子……
  • 一世情真:若爱,擦肩过

    一世情真:若爱,擦肩过

    若爱擦肩而过,那么剩下的会是什么?是悔恨,懊恼,不甘,遗憾,还是痛苦,估计以上兼而有之吧。放弃爱的代价是什么?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那么就祈祷吧……如果上苍愿意再给你一次机会话,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