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8100000005

第5章 在中央办公厅20年(2)

国家领导人出访的安全保障,主要依靠公安部和调查部,我的任务是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督促检查,确保万无一失。五六十年代,我国领导人出访不多,但是当时国际环境恶劣,敌情十分复杂,一遇有领导人出访,我们的工作就成倍增加,忙得真可谓宵衣旰食。最紧张的情况有两次:一次是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事先我们得到蒋特拟加害周恩来的情报,为此,我们已经采取了某些措施。不幸的是,4月11日,我国向印度租用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专机在香港被蒋特秘密安装了炸弹,飞至加里曼丹岛上空时爆炸失事,乘坐这架飞机的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和记者石志昂等八位同志壮烈殉职。这一事件发生后,如何确保周恩来一行的绝对安全,圆满完成原定任务;还要考虑如何通过外交途径同印、英当局进行交涉,要求他们彻底查明情况,严惩凶犯。内外两条战线,实在忙得不亦乐乎。直到4月29日,周恩来从印尼返抵昆明,我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另一次是1963年4月,***、陈毅出访印尼、缅甸、柬埔寨和越南。这一次,主要是柬埔寨敌情复杂。根据我驻柬大使陈叔亮报告的严重情况,我们本来已建议刘、陈推迟访柬,4月23日正在缅甸的刘、陈也回电同意推迟访柬。与此同时,我们请陈叔亮大使会见柬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向他通报了我们掌握的敌情,希望他采取有力措施,并转达了刘、陈推迟访柬的意向。4月24日,陈叔亮报来会见西哈努克的情况,西哈努克允诺采取必要措施。在形势变得对我们有利的情况下,当即以周恩来、彭真、我和孔原的名义致电***、陈毅,提出不定期地推迟对柬访问,政治上不利,在柬方正在对安全问题采取必要措施的情况下,我们拟向西哈努克提出:一、仍按原计划访柬;二、缩小或取消群众场面;三、减少或取消外地的访问,以便两国元首能更多地交换意见;四、提前访问日期。4月25日,我同孔原再次致电刘、陈,告毛泽东认为访柬仍应按原计划进行;并告周恩来决定派熟悉柬情况的前驻柬大使王幼平以我外交部顾问名义,作为刘、陈访柬的随员,先去金边,指挥我使馆与柬方落实安全保卫工作。4月29日,得悉敌特阴谋在柬加害我领导人一案(代号“湘江案”)已大体侦破,形势进一步好转。5月1日至5日,***、陈毅顺利地访问了柬埔寨。

在工作中,我同李克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61年1月,他的夫人赵瑛去世,我出席追悼会并致悼词。同年7月,我去看望病中的他,他对我谈了很多问题。大约半个月以后,他给我写信,建议由他主编一部《党的特科斗争史》。他在信中说,我因病休养已近四年,最近医生已同意我逐步进入工作。现将我拟做的工作报告如下,请你和安子文部长、罗瑞卿总长二同志商决批准。信中说,他拟将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特科)斗争历史,尽可能加以搜集,汇编成册,以利于中组部和军委参考,同时也可以让过去在斗争中的无名英雄死有所安,老有所归,幼有所寄,鳏寡孤独,各得其所。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的批准。尽管那时他疾病缠身,仍不知疲倦地坚持工作。1962年1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他勉强参加到闭幕的前一天(2月6日),实在无法坚持下去了,3天以后,2月9日,他走了。遗憾的是,那时我也病倒了,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至今我还珍藏着他从开城、日内瓦给我的来信,作为纪念。

有些工作本来是有专业部门归口的,却也让我参与。比如公安工作是毛泽东直接过问的,但是每次开公安工作会议,罗瑞卿总是拉我去讲话。如果说,保证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是我分内之事,与公安部保持联系也属于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中苏两党之间的联系,应归口中央联络部,涉及中苏两国之间的问题,应由外交部处理,但那时却把这项工作放到了中央办公厅。为此,中央办公厅成立了一个只有四个人的翻译组,由我直接领导。在我的办公室里还安装了一部直通苏共中央和苏联驻华大使馆的热线电话,不管大事小事,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总是先找我。

又比如,1962年,中央决定成立精简领导小组,让我当组长。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这本来是劳动部门的事,结果也落在我的头上。精减城市人口是具体贯彻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头等大事,是我们党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被迫作出的非常决策。

还有一件事,1964年中央决定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成立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让我当组长。事情是这样的,随着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任务的完成,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成效,为了摸清我国人口状况,为编制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十五年设想提供准确数据,距第一次人口普查已经11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提上议事日程。2月10日,中央决定我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周荣鑫、徐子荣为副组长。那时进行人口普查,没有现代化手段,普查项目也比较简单,主要依托公安部门的户籍管理力量进行。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取得了1964年7月1日的人口数据:全国(不包括港、澳、台)人口为6.9458亿人,比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的6.0193亿人增加了近1亿人。但是在普查中发现,1960年底全国人口比1959年底有所减少。这是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尽管当时统计手段落后,统计数据不可能十分准确,但却大体上反映了那时部分农村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的非正常死亡现象,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情况。人口普查各项数据汇总后,我们向毛泽东作了汇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就这样结束了。

总之,中央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是个“听用”。“听用”起什么作用?我想大概起个甘草的作用。甘草是中药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辅药,一种调和药,一剂药里加上一点甘草,就能使这剂药更好地发挥疗效并减少副作用。过去,我常为一年四季忙到头,年终却总结不出几条成绩想不通,现在我体会到,起个甘草的作用就是成绩。

中央办公厅就是为中央服务

杨尚昆说:

归根到底中央办公厅就是为中央服务,保证中央工作正常运转。同时,它承上启下,起一个中间环节的作用。

那时,地方党委都要求中央办公厅有一个统一指挥,希望中央办公厅对省、市、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实行垂直领导。我无论如何不同意这个意见。我说办公厅不能像别的部门一样自成系统,我们上下没有什么领导关系。中办是中央的办事机构,是为中央服务的,你们是你们党委的办事机构,是为你们党委服务的。你们如何工作要受你们党委的领导,你们党委要你们怎么办就怎么办。当然,中央召开有各地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时,我也常常找随同来京的各地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沟通情况。

我认为,既然办公厅是服务机构,就无权向下面发政策性文件。后来,“四清”运动中,少奇同志为了及时指导运动,常常要批转一些材料供各地、各部门参考。按照规定,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印发,要经过中央常委传阅同意,为了不过多地打扰各常委和争取时间,少奇同志就提出一个变通办法,用《中央办公厅文件》形式发出,从此开创了中央办公厅向全党发文的先例,这种做法一直沿袭至今。

那时占用我很大精力的有这么几件事:一是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联系,就是所谓“通气”。国际、国内发生了什么重大情况,对某一问题中央有些什么考虑,地方同志有些什么想法,都要由我同各省、市、自治区的同志一一通话。五六十年代的通信手段十分落后,接通一个电话要很长时间,而且声音也不清晰。遇有“通气”任务,一般是每天提出一批省、市名单,让中南海总机长途台去接,长途台根据线路情况,哪个省、市先接通就同哪个省、市先讲。20几个省、市、自治区打一遍,要用两三天时间。地方同志也常常打电话来,向我摸中央的“气候”。二是协调同条条、块块之间的关系。比如一个部门送来请求中央批复的报告,报告中提出的意见成熟不成熟,如果需要提交中央会议讨论,还要作哪些进一步的准备;涉及几个部门或地区的问题,还要再听听有关部门和地区的意见。三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特别是特殊人物的工作,大多是毛泽东亲自交办的。比如王明,庐山会议后还有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这些受错误批判的同志。毛泽东要我同他们本人保持经常的联系;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张闻天的夫人刘英也经常找我谈话,一谈往往几个钟头。

在中央办公厅的岗位上,我有幸结识了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并同他建立了特殊的友谊。在我面前,胡志明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长者。他到中国来,我常常去他下榻的地方看他,他也常到我的办公室来看我。他来时经常是单身一人,不带一个随员。同他谈话,似乎是在拉家常,无拘无束。他有什么要我办的事,都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比如有一年年末,他送来一包由他亲笔签名的新年贺卡,要我分发给我们党的领导人。按说,这样的事,他应该通过越南驻华大使馆办,但是他把我当做亲密的朋友,这比经过外交途径分发亲切得多。1955年6月,胡志明率越南政府代表团访华期间,提出要参观北京新建成的官厅水库。7月6日,我陪他去了,他很高兴。在回来的火车上,他兴致勃勃地题诗一首:“尚昆同志雅正:听说长城万里长,头联东海尾西疆,几千百万劳动者,建筑兹城镇一方。”胡志明不仅把我看做知心朋友,也把中国同志都视为自己人,有些很具体的事,比如有一次他想到广东从化温泉休息几天,就直接打电报给接待过他的警卫局干部张文健。张文健当然要请示我,我一方面指示张立即赶赴广东,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保证胡志明休息好,一方面把胡志明要来我国休息的情况报告中央。

我想,毛泽东把我放在中央办公厅这个岗位上长达20年,主要就是因为我同各方面的关系熟,能办些事情,体现了毛泽东对我的信任。后来他对我越来越不放心,把我看成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绊脚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一次王震同志告诉我,他曾问过毛泽东,你为什么不信任杨尚昆了呢?毛泽东回答说,他和彭德怀搞到一起去了。

1978年12月,中央决定恢复我的工作,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小平同志建议让我暂留北京一段时间,协助胡耀邦、姚依林整顿中办的领导班子,恢复中办的正常工作秩序,体现了小平同志对我的信任。我完成了这项光荣任务才奔赴广东。

老同志怀念在中办工作的岁月

在杨尚昆谈话中间,在座的中办老同志也不时插话。他们说,回忆五六十年代的中办,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工作节奏紧张,政治环境宽松;工作条件艰苦,生活服务周到。”

中南海内的几个单位,有的是昼夜24小时值班,有的经常工作到深夜;中南海内无小事,还要随时准备接受紧急任务,时刻不能懈怠。但是,政治环境十分宽松。中央领导同志,特别是周总理、彭老总、杨主任平易近人,上下级之间无拘无束,说错了话不会抓你的辫子。那时,政治运动不断,但是在中南海内坚持实事求是,从不制定什么指标,很少伤害同志。

那时,工作条件是艰苦的。阎明复讲了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他说:“有一次毛泽东接见尤金大使,我做翻译,因为天气太热,连电扇也没有,大家只好不停地扇扇子。接见结束时,我顺手把毛泽东的扇子当做自己的扇子拿回去了,发觉以后,将错就错,把这把扇子作为珍贵文物保存至今。”1954年以后,干部陆续由供给制改为低工资制,此后,除1956年调整过一次工资(调整面为40%)外,只有18级以下干部在1962年调过一次工资(调整面也是40%)。17级以上干部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年,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不但没有调整过工资,反而在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表示与群众同甘共苦,还象征性地降低了一点。在生活服务方面,却非常周到。杨尚昆经常找邓典桃、罗道让等管后勤的同志研究在可能的范围内改善机关生活和活跃文体活动问题。那时中南海西楼每星期三、六都放映电影,票价两角,不分中央领导人和一般同志,看电影一律凭票入场。在中南海,夏天可以划船,警卫局行政处根据各单位大小分配数量不等的船只,并发给与船只编号相应的牌子作为登船凭证,每天晚饭后提供服务;冬天晚间开放冰场,备有各号冰鞋,免费使用。

中办老同志们非常怀念在中办工作的岁月,觉得那时在中央领导同志身边工作,既学到了党的优良作风,也学到了领导同志的工作方法,得到极大锻炼,心情舒畅,终生难忘。

同类推荐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热门推荐
  • 必剩客的春天【全本+出版】

    必剩客的春天【全本+出版】

    唐恩窈和庹西溪均已进入“必剩客”行列,空闲的时间,她们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在这个春天里,她们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优质“桃花”:风度翩翩的“富二代”,斯文儒雅的“离婚男”,心宽体胖的美食家,古灵精怪的名侦探,门当户对的小军医,忽然间“良心发现”的“窝边草”同事,还有难以忘情的旧情人……也许真的“相亲的路上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但更可能的是在无数次的坚守中“转角遇到真爱”。无论如何,“必剩客”们的“春天”,在路上了。——————————————————————————————实体书《必剩客的春天》于2012年三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上市。当当、卓越均有销售。
  • 马上就办(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马上就办(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马上就办”,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执行力。无论你有多么伟大的梦想,多少严谨的计划,多么强大的实力,如果没有积极的态度,高效的执行,最终都将一事无成。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力的论述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中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效率,进而帮助你打开梦想之门,走向成功。
  • 花开浪漫的华年·春

    花开浪漫的华年·春

    作品以诗一样的笔触,记录、描写了中国目前最大的、自农村涌向城市的漂泊人群中,一个大学毕业的知识人员的生活中的所遇、所感,抒写着其身上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美丽诗性与浪漫情怀。
  • 妾勾魂:傻子少爷好粘人

    妾勾魂:傻子少爷好粘人

    身为一古代新媳妇,许筝觉得自己很前卫。一场婚礼,新郎一只,证婚人一个。一夜洞房,她率先扑向新郎!身中奇毒又怎样,被人背叛又如何,身为雪花默惹祸小魔王,她要肆意挥洒她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嘿嘿,现在最重要的是扑倒董家的呆呆小绵羊傻七,然后抱个胖胖的乖娃娃!
  • 迷城

    迷城

    《迷城》讲述在迷宫一般的南明城中,连环命案接连发生,在解案的过程中,却发现人性复杂成谜。《夏娃的秘密》展示了克隆时代的爱情奇迹:身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科学家穿越时空去往十四万三千前,意外爱上线粒体夏娃,他们的后代遍布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伊甸园里的半局棋》构想了人类之初智慧的形成以及斗争分化之始。《迷城》收录蔡骏早年(2001.12-2008.8)中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迷城》《夏娃的秘密》《侯赛因》《最后的战役》《白头宫女》《荒村》等。
  • 小小皇妃爱爬墙

    小小皇妃爱爬墙

    身为一国太子,却私通敌国,亲手覆灭自己的王朝——天下之大,再也找不出比宫小柒更禽兽的人了。——*斗兽节,九国共聚,云凉的草包小太子一鸣惊人扭转乾坤,从此普天之下,不得安宁。六岁的宫小柒一举拿下凶兽大猩猩,收做宠物四处招摇;六岁的宫小柒为了拍卖会上的一名极美少年,亮太子腰牌,一掷千金,仗势欺人;六岁的宫小柒血洗后宫,蛊惑父皇,斩杀忠良,恶名昭著人人避如蛇蝎;六岁的宫小柒跟野心勃勃的他做交易:“留我母后,我便助你灭云凉。”那一年,他是嘉凰国不受宠的太子;六岁的宫小柒迷恋地望着薄情冷性的他,弯着眉眼笑眯眯地说:“小轩轩,你真漂亮,我要包养你。”那一年,他是凤决国没落的旁支皇嗣;六岁的宫小柒摘下他的青莲斗笠:“九尾赤狐,乃是天命帝君之召,要是我脸上也有这么一个图腾,本太子得瑟还来不及呢!”那一年,他是海国遭父皇嫌弃的妖孽皇子。***斗转星移,十三岁的宫小柒成了嘉凰王朝无尚金贵的皇贵妃,身边妖兽成群,桃花泛滥。杀手甲:皇上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宫小柒:他的弱点是我。不过……小爷我怎么可能是弱点?【亲亲星晨月领走~】花生米异能小妖孽:母妃母妃!你真的是五岁的时候就生了我吗?【亲亲木糖醇棒棒糖领走】宫小柒:谁说的?让她生个红眼睛小怪物出来看看。花生米:那……我是怎么来的?宫小柒:捡来的。花生米:T-T***太子殇,冷血酷厉——皇后之位,不是我不给,只怕你不要。【亲亲低声浅唱****领走】幽王殿下,妖孽冷鸷——今晚月色这么好,星星这么亮,不如我们一起私奔?琅珈殿下,温良秀雅——喜欢在雪天牵着你走,因为一不小心,就可以走到白头。哥哥北堂静,俊秀清澈——你不会知道,每次替你收拾烂摊子,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乱神馆馆主,超级无敌大面瘫——天下间,你只能败于我一人之手。凤决左贤王,薄情冷性——我允你一个机会,与我同归于尽,与我一起毁灭,你可愿意?海国七皇子,妖祸无双——今生只为你,君临天下。【慢热,结局待定……】&推荐自己的文《杠上一窝狼》&推荐新文《妖孽哥哥,你够了》她是被生父抛弃的私生女,为了救治重病的母亲而不惜去夜店卖肉。结果…被同父异母的哥哥买回了家中。*【推荐好文】《女扮男装:长生》狂想曲《嚣张宝贝黑道妈》——天蝎女《深门望秀》冷烟花《九王妃》——千梦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以抒情为主,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创业之旅

    创业之旅

    萧梦龙一个农村出来二流的中专生,毕业由于改革的潮流只有自谋出路,正当他以为自己事业有些起色的时候,家庭发生巨变,让他颓废的回到了老家,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于是又一头扎进了城市,开始了他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创业。同一时刻一个七十年代后期的小有成就的百万富翁因为投资失败和他一起走上了创业道路。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但是他没有放弃!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