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8100000020

第20章 三年困难时期精减城市人口(2)

减少城市人口,既然是看准了的克服困难的根本措施,当然就必须坚持集中统一,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西楼会议期间,2月22日,中央书记处正式决定成立中央精简小组。小组由杨尚昆、习仲勋、谢富治、张启龙、马文瑞、章夷白、高云屏、童小鹏八人组成,杨尚昆为组长。中央精简小组在中央书记处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处理有关全国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工作中的日常事务,随时向中央反映这方面的情况和问题,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原由安子文任组长的中央精简五人小组即行撤销。

2月27日,中央精简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建立日常工作机构,设立办公室,日常工作由马文瑞负责;同时决定组织6个小组,分别去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各大区深入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与此同时,杨尚昆又要中央办公厅派出两个组,在南、北方各选一个工业比较发达的中等城市,考察“八字方针”贯彻落实情况并着重了解精减职工、减少城市人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几天以后,由群众工作组组长王愈明和工业组组长贾步彬各带一个组分别到了无锡和石家庄。

当时,各地、各部门总的来说对精减职工、减少城市人口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决心不大,行动缓慢,存有幻想。针对这种情况,周总理对中央精简小组的工作抓得很紧,而且越来越紧,越来越具体。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反复阐明精简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精简工作中的各项政策。

当时,在一部分干部中,确实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是认为“形势在逐步好转,多用点人没什么”、“减人减过头了,生产受到损失,工作也削弱了”、“把成千成万职工送回农村是不是共产党依靠工人阶级的政策变了?”等等。杨尚昆说:“我在干部中反复解释,特别是针对党要依靠工人阶级问题。我说这个问题必须从思想上搞清楚,依靠工人阶级不等于职工队伍越大越好。工人阶级这支队伍的大小,决定于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当前我们国家的情况,队伍大了,人员多了,首先就要多吃商品粮,农民负担不了,工农联盟就有破裂的危险。很多人吃不饱,害浮肿病,就会影响城乡关系。工业内部关系不协调,也会给市场、财政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这些对工人阶级都是不利的。因此中央决定减人,正是为了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正是更好地依靠工人阶级。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依靠本阶级,永远不会改变。”

五月工作会议为精简工作打开局面

西楼会议两个月后,1962年5月7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五月会议),***主持讨论《中央财经小组关于讨论1962年调整计划的报告(草稿)》。根据西楼会议确定的原则,在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措施。在这次会议上,***尖锐地指出:一般来讲,目前的政治形势是好的,人民是团结的。但是经济是基础,经济形势不好,政治形势就那么好呀?基础不巩固,在困难的情况下,政治形势可能转坏。他强调情况明,思想通,决心才能大。要下决心减少城市人口2000万以上,两年或两年半完成。

会上,邓小平把调整经济、精减人员和加强农村的生产队、发展农业生产并列为当时的两项中心工作。他说,要做的事情很多,恐怕中心任务是两个:一个是减少2000万城市人口,一个是加强农村生产队的工作。这两件事情不能够抓迟了。有些事情还可以慢一点,但是这两件事越抓迟了越不利。***同意邓小平的看法,强调减少2000万城市人口这件事行动要迅速。他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建立指挥部,要和中央精简小组经常通消息,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情况怎么样,要立即妥善处理。他还说,许多事情,光精简小组负责不了,因为这不仅是精简的问题,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调整问题。他说,我觉得减少2000万人比“大跃进”的工作更困难,把调整工作、精简工作做好,要有更大的本事。

5月11日,周总理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去年我们还不能设想关这么多厂,拆这么多“庙”,精减这么多人。这件事情,在中国没有哪个政权能够这样做,只有我们才有这样做的基础。现在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下了更大的决心,就是下乡职工要超过1000万人,下乡城市人口相应地争取超过2000万人。这是领导的决心,也是全民族的决心,几乎要震动我们全民族的生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立即行动,会议决定,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正式下发以前,先把周总理在会上讲话要点带回去,作为工作的依据。

5月14日,中央书记处举行报告会,由李富春、李先念向北京党政军15级以上干部传达五月工作会议精神,听报告的有28000余人,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还有8个分会场听同期录音,声势空前。21日,中央书记处讨论通过并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的宣传要点的通知》,要求向广大职工、干部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农村干部和农民进行普遍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接着,5月27日,中央发出在七千人大会时起草、会后反复修改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提出全国职工人数应当在1961年年末的4170万人的基础上,再减少1056万人至1072万人。全国城镇人口应当在1961年年末的1.2亿人的基础上,再减少2000万人(包括从城镇到农村去的职工在内),同时相应地减少吃商品粮的人口。文件发出前,5月24日,周总理还召开了国务院各部门党外负责人会议,向党外干部详细介绍了即将发出的《决定》,并说明《决定》之所以提高了原来确定的精减指标,是为了进一步减轻农业生产对城市供应的负担,减轻对农民的压力,缓和市场供应紧张。他强调只要我们全党、各民主党派、全国人民动员起来,一条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不久,各地纷纷报来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计划:精减职工分别为华北150万人,东北180万人,西北88万人,华东248万人,中南200万人,西南171万人,预计全国共精减职工1037万人;减少城市人口分别为华北320万人,东北410万人,西北198万人,华东470万人,中南400万人,西南124万人,预计全国共精减城市人口1922万人。各地报来的数字接近中央的要求。

五月会议以后,精简工作与国民经济的调整特别是工业的调整和企业的关、停、并、转结合进行,决心大、方法对、行动快。到1962年10月,大中城市和重要企业减少职工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或者接近完成。1962年底,全国城镇人口总数为11659万人,与1961年底的12707万人比,减少人口和同期内自然增长以及其他增长因素相抵后,实际减少1048万人;农村人口总数为55636万人,与1961年底的53152万人比,增加了2484万人。从1963年开始,精简工作进入扫尾阶段,中央精简小组的主要工作转入政策研究和劳动工资安排。

1963年2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上讨论了由中央精简小组起草的《关于全部完成和力争超额完成精减任务的决定》。该《决定》说:“现在全国职工还有3260多万人,城镇人口还有11800多万人,同目前的经济水平和生产任务比较,还是多了。”“1963年全国必须减少职工160万人以上,减少城镇人口800万人。”《决定》还提出:“随着国民经济情况的好转,在减少大量职工以后,我们有可能拨出一部分钱来调整职工的工资。”这个文件后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3月3日正式下发。调整工资的范围是工人和行政18级以下干部,调整面为45%(后落实为40%)。执行结果是,1963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41元,比1962年的592元,增加49元,增长8.3%。

3月15日,杨尚昆主持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中央一级司局长以上干部会议,请周总理作关于中央精简工作的报告。周总理要求精简任务必须限期完成,以利于从8月份起开始调整工资,为第三个五年计划打下新的发展基础。总之,精简工作必须抓到底,决不能草草了事。

在企事业精简工作取得预定的效果后,中央精简小组开始腾出手来抓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的进一步精简工作。1963年3月27日,中央批转了中央精简小组《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编制进一步精减调整的报告》,提出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部完成和力争超额完成精简任务的决定。中央机关行政编制总数,拟在目前实有50900余人中再精减4900人,即编制总数控制在46000人以内,比1960年6月底精减前的67200余人,减少21200余人,减少31.5%。

到1963年6月,同1961年1月比,全国职工总数减少了1887万人;全国城镇人口减少了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了2800万人。平稳、顺利、提前、超额完成了这项几乎震动全民族生活的特殊任务。1963年7月31日,中央批转中央精简小组《关于精减任务完成和结束精简工作的意见的报告》,至此,全国性精简工作基本结束。

精简工作基本结束以后

全国性精简工作基本结束以后,中央精简小组并未立即解散,而是继续工作,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研究政策,指导各地各部门妥善处理精简工作中遗留的和精简工作结束后出现的各种问题。直到1964年7月,中央精简小组还召开会议,讨论城市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杨尚昆说:“1964年9月,我准备去陕西搞一期‘四清’,临行前,我给小平、彭真写信,交代我离京后的工作,还特别交代‘精简小组还有一些善后工作,可由富春同志兼顾’。20年前,李富春去东北,他把中办的工作交给我;20年后,我去陕西,又把精简工作交给他,想起来也很有趣。当然,我交给他的是临时任务。”

精简工作基本结束以后,到1963年底,全国城镇人口总数1.16亿人,工业劳动者人数1600万人,分别比1961年底的1.27亿人和2200万人净减1100万人和600万人;乡村人口总数5.75亿人,其中农业劳动者2.2亿人,分别比1961年底的5.31亿人和1.97亿人净增4400万人和2300万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城乡人口比例、工农业劳动者比例趋于合理。由于城镇人口减少,粮食购销量相应减少,农民留粮水平有所提高,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63年,粮食产量为3400亿斤,与1959年产量持平,比1961年的2950亿斤增加450亿斤。

大规模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这是在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得已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一句话,农村养不起这么多的城镇人口,城镇人口只好倒流回农村,别无出路。杨尚昆说:“回顾30多年前这段历史,几千万人逆历史潮流而动,浩浩荡荡地从城市退回到农村,不能不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这充分体现了当时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在党的领导下克服困难的决心、力量和勇气。”他强调:“当时精减回乡的职工,无论以后重返城市或留在农村,都是做出了贡献的。”

历史证明,贯彻执行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精减城市人口起了关键作用。那时,杨尚昆协助周总理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终于按时完成了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这项攻坚任务,创造了历史的奇迹,为我国平稳渡过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类推荐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从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历史演进、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参政党实践,以及加强参政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渊源以及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语境下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探求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艰难的复兴

    艰难的复兴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前途虽然光明,道路亦曲折和艰难。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能把握好这样一个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顺利在本世纪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吗?《艰难的复兴》将针对相关重大问题,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国际关系、增强中国的外部竞争力、中国贸易货币和自身经济安全战略、21世纪中美关系及其地缘政治战略、中华文明的和平复兴等五大维度进行客观、翔实的分析和回答。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重新振作起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职场智慧

    职场智慧

    不管你是职场菜鸟,还是职场“人精”,总会为或大或小的问题苦恼,本书模拟现实案例,用实话动人,亲手教你玩转职场潜规则。
  • 重口味经济学

    重口味经济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经济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花钱有门道,赚钱有套路。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农家弃妃

    农家弃妃

    她是一个山村里走出来的农家女孩,平凡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感,因下晚班在回家的路上,抱不平而遭遇横死。再次醒来,她身为王妃,可却被丈夫幽闭囚禁,休妻驱逐。净身出户后,这才发现居然怀孕,本决定独自宁静的生活在一片山水之间,可是有一天,宁静终于被闯入的前夫再次打断,被强行的带回了王府。【书房】“这次算你赢了。”东方明昊说道。“那是当然的,为了赢你,我可是好不容易才说服柳雪儿,让她能配合我的计划。”“你确定,你现在真的没有爱上她?”“我会爱上她?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赌约就是赌约,我已经和万花楼的婆子说好了,只要等她生下孩子之时,便是她真正悲催生活的开始……”门外的她,悲痛欲绝的悄悄离去。生下孩子后,为了逃离前夫的掌控,正准备中途用计逃离时,却被柳侧妃勾结的山贼劫走了,为了自保,最后走投无路的她,无奈的跳进了一个黑洞,世人传说那就是通往地狱的死亡大门。三年后“萱儿,原来你还活着……”湖边的美男一脸欣喜的说道。“nnd,我当然是活的,你丫才是死的,大过年的,你居然敢诅咒我,邪!!!他诅咒我,揍他。”失去记忆的她,怒极的对身旁一脸宠溺看着她的男子说道。于是,美男瞬间就变成了国宝大熊猫,还被扔进了进湖里成了落汤鸡,而她,却开心的靠在叫邪的男子怀里,潇洒的任凭男子带着她飞离湖边飘然离去。繁华的大街上,一个绝世美男此时就像一个男保姆,背上背着一个小女孩,左手抱着一个小男孩,右手还牵着一个一脸表现不爽的男孩,只见绝世美男一脸深情的走到一个天仙般的女子面前,一脸温柔凄惨兮兮的说道:“娘子,你不记得我了,这是我们的孩子,求你不要离开我们,要是你走了,可让我们父子四人怎么过……”面对前夫的苦苦哀求和三个孩子,是回心转意吃回头草,还是选择对她无条件付出,视她为珍宝的男人呢?本文故事曲折,此文有些许慢热,请亲们耐心往下看。
  •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复仇之火一旦点燃,受尽欺凌的落魄公主;她是才智卓绝,所到之处皆成灰土。一步一惊心。然皇帝父亲深邃却无法言说的爱怜,化敌为友,倔犟少年炽烈而一往情深的热恋,赈灾治疫,受百姓生祠拜祭的河神……深宫如棋局,能否将她冻结的心融成秋日里的缓缓溪流,知人善任的君侧第一谋士;她是点石成金,让山茶花沐寒而开,她是生于冷宫,在海阔天空里绽放出一片云淡风轻?,最受奴仆敬重的主人;她是官印经典。宫闱倾轧使她蒙冤入狱,夺储之争又令她错嫁他人
  • 阳光的心态

    阳光的心态

    本书教导学生要以阳光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