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始于1482年传统的愚人节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去,观看“愚人之王”的选举,就是要选出长得最丑、笑得最怪的人。于是,卡西莫多出场了。卡西莫多似乎是丑陋的代名词:他长着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他顺从卑劣自私却又冠冕堂皇的副主教——自己的养父克洛德·费罗洛。爱斯梅拉达虽曾在街头卖艺但是位妩媚、善良的吉普赛女郎。她娇媚的外表获得了许多男人的爱慕,这其中也包括卡西莫多。可她的美貌终究还是害了她。费罗洛这位虚伪的副主教竟也想得到爱斯梅拉达,但爱斯梅拉达心里喜欢的却是曾经救过她的卫队长费比斯,因而干脆地拒绝了他。费罗洛为此居然残忍地诬陷她杀害费比斯,爱斯梅拉达最终命丧绞刑台。卡西莫多目睹了这一切,愤怒地将副主教推下了钟楼。
[点评]
卡西莫多虽然长相丑陋,但是他内心美丽,而克洛德·费罗洛的卑劣衬托了卡西莫多美好的道德,而卡西莫多的高尚衬托了克洛德·费罗洛的丑陋。其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相貌与品质是不能划等号的。面貌丑陋的人,如果拥有美好的心灵,仍然能够成为天使;相貌堂堂的人,如果天生就是一副蛇蝎心肠,那么他仍是一个魔鬼。
14道德并不能使面容变美,但恶习无疑使它丑陋
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案例精选
[描述]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名叫哀骀它的人,他容貌虽然很丑陋,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非常喜欢和他交往,舍不得离去。有一些女人甚至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还不如做他的小妾。”
他一无权位二无财产,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显赫的功绩,而且外表丑陋。为何这位其貌不扬的丑人能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和赞美呢?对此,鲁国的鲁哀公非常惊异,于是派人把哀骀它从卫国请到鲁国加以考察。相处不到一个月,鲁哀公觉得他在平淡中确有不少过人之处,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了。不久,宰相的位置空缺,鲁哀公便让他上任管理国事,可他却淡泊名利,无心做官,虽在再三要求下参议了国事,但不久还是辞谢了高位厚禄,回到他在卫国的陋室。
对此,鲁哀公求教于孔子:“哀骀它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孔子借喻道:“我曾经在楚国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的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都惊恐地逃开了,因为小猪发现母猪已不像活着时那样亲切。可见小猪爱母猪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主宰它形体的精神,爱它内在的品性。哀骀它这个人虽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内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许多人才喜欢他。”
[点评]
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内在的美才可靠长久,值得追求和尊崇。虽然外在的容貌、身材、风采和权位、财产等也很吸引人,可内在的品德、学识、才能和真诚、自信等给人的感受则更有魅力。
案例精选
[描述]
以前有一位很有名的大画家,备受大家的赞誉,他觉得受到如此的肯定,自己要更上一层楼,就想创作一幅尊贵的佛陀画像。但佛陀没留下真实形象,因此他花很多年的时间,慎重寻找一位模特儿,最后才查找到一位长得轮廓分明,看来非常庄严的年轻人,画家觉得这就是他想表达的圣人形象。
于是他重金聘请这位年轻人当模特儿,这幅画完成后展出时,的确震撼了艺术界。大家都很赞叹,画家的名气更是轰动一时。过一段时间后,画家又想:如何让佛像显得更完美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至美与至丑进行比较;佛是最庄严的,而恶魔是最丑陋,那么是不是也该画一幅最丑陋的恶魔像?
所以,他开始寻找一位长得很丑恶的人,要画人间最凶恶、让人看了后会心惊肉跳的邪恶形象,最后他在监狱中查到一名死刑犯。当画家快要画完的时候,这名死刑犯忍不住哭了出来,说:“几年前,我也当你的模特儿,那时你画的是佛像;几年后你画恶魔,竟然也选中我。”
这位画家听了,整个人愣住了,他说:“怎么会这样啊?你以前让人看起来很喜欢,为什么会落得今天如此的地步?”死刑犯就告诉他:“那时你画完之后给我很多钱,我就去吃喝玩乐,甚至沾染了不好的习惯。吸毒、赌博,钱花完了就抢劫、杀人,做了种种罪孽,才落得今天的下场。”这位画家听了,心里感慨万千,也为这位年轻人深感惋惜。
[点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相由心生。当时这位年轻人的心很清净,无私无欲,没有迷失,所以能成为画佛像的模特儿;后来因为有了钱而迷失,踏入陷阱后,再也不能自拔,所以做尽坏事,变成了恶魔的形象,多可怕啊!佛由心造,恶魔地狱也是由心造成的。
其实每个人本性都没有差别,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一生下来本就具有纯真的爱心,只是被后天的欲念所污染了,变成争权夺利、事事计较,或因一时糊涂,而一步踏错就步步皆错。然而,在这茫茫尘世中,又有几个人的心不曾被那些私欲私念所沾染呢?
也许我们的善举并不能让我们的外表变得漂亮,但是恶习却能让我们变得丑陋。我们的心中都有美的存在,相信美的人就会越来越美,而不相信美的人则会离美越来越远。
15君子有成人之美,无成人之恶
成人之美是君子的行为,成人之美方显做人的成熟。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做到成人之美。成人之美其实是一种高超的交友艺术和领导艺术。当你满足了别人的愿望后,别人就会感激你,就像受了你的恩惠一样,而且有知恩图报的想法。当你为别人提供了方便,使别人得到了满足,反过来别人也会设法为你提供方便。乐于成人之美的人总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配合。所以成就别人也等于成就自己,推荐别人也等于推荐自己,称赞别人也等于称赞自己。“善待他人”就要多理解别人。当我们呼吁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时,我们自己是否能够尊重别人,有善意理解他人的愿望呢?不要忘记,我们希望自己周围的人多些爱护、多些同情心时,我们自己也同样是周围人中的一个。
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那些自私吝啬、斤斤计较、只注重个人得失的人,不仅没有人愿意关心他,而且身边没有合作伙伴,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善待他人,应该学会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会宽容,我们的周围便会多一分阳光的照耀,少一种阴暗的色调。善待他人,更应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人我一也;将心比心,两心通也”,许多事情如果一味从自己出发,往往百思不得其解,陷入于山重水复之中;倘能转而从他人身上看,常常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案例精选
[描述]
唐朝有一个叫谢原的人,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传甚广。有一年春天,谢原到张穆王家做客,张穆王亲自接待他。饮酒畅谈之余,张穆王让自己的小妾谈氏在帘子后面动情地弹唱。谢原仔细一听,谈氏唱的正是自己所作的一首竹枝词。张穆王见谢原听得十分出神,干脆叫谈氏出来拜见。谈氏长得非常漂亮,她接着又把谢原所作的歌词都唱了一遍。谢原十分高兴,犹如遇到了知音,对谈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站起来说:“承蒙夫人的厚爱,在下感激不尽,只不过夫人所唱的是在下的粗浅之作。我应该重作几首好词,以备府上之需。”次日,谢原即奉上新词八首,谈氏把它们一一谱曲弹唱,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这样一来,谢原和谈氏你来我往,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谢原向谈氏表白了。谈氏虽然心里欢喜,但自知是张穆王的小妾,身不由己。于是,谢原亲自去拜见张穆王,请求张穆王成全。
照理说,世上哪位王爷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大发雷霆,但张穆王却哈哈大笑起来:“其实我早有此意了。虽然我也喜欢她,但你们两个是天生的一对啊。一个作词,一个谱曲,一个吹拉,一个弹唱,你说,这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
谢原没有想到张穆王如此大度。后来为报答张穆王,谢原把此事做成词,谈氏把它谱成曲,四处传唱。张穆王成人之美的美名马上传播开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来投靠他。
[点评]
成人之美是孔子所提倡的一条重要的为人原则。成人之美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当我们成就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成就我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得到的并非是你自己失去的。在一些人的固有的思维模式中,一直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比如你帮助别人提了东西,你就浪费自己的体力,耽误自己的时间。其实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并不就意味着自己吃亏。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