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600000008

第8章 布衣天子——明高皇帝朱元璋(6)

自从做了皇帝,朱元璋出生的村庄就被尊称为赵府村,又称灵迹村或灵迹乡。据史书传言,朱元璋出生的时候有不少祥瑞的天象。就在朱元璋出生的前一天,母亲陈氏梦见正在屋子南边干活时,有一个头戴黄冠,身穿红袍,有着长胡子的道士从西北方向来,从院里一堆麦糠中取出一颗白药丸,给陈氏吃下,陈氏醒后嘴里还有一股香气,第二天就在二郎庙生下了朱元璋,二郎庙旁边的山岗亦得名为跃龙冈,又称孕龙基。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曾在此立碑,上书跃龙冈,残碑至今仍在。据说朱元璋生下来时,红光耀天,映红了整个庙宇和附近的山,红光接连闪现了几天,人们都很诧异。朱元璋称帝后,就将那片山命名为明光山,至今安徽省有明光市和明光镇,地名便是来源于此。当然,从今天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些说法都是后人附会上去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说明皇帝受命于天。事实上,真实的情况是,朱元璋出生时家境十分艰难,就连包裹婴儿的衣物也是从河里捞起来的破红绸布,只是到了后来的传说中,就变成了附近二郎庙的和尚抱朱元璋在河里洗澡时,河中突然浮起一方红罗,便为他裹身,称为“红罗幛”。对于“钟离东乡说”,一般在正史记载中都持此说法,像明成祖时的大学士解缙著的《天潢玉牒》、怀素的《皇陵碑》中也都是如此认为。

第二种看法是清朝初期的大学者查继佐在私人撰写的明史《罪惟录》里提出的。他认为朱元璋的父亲因为家道中落,迁徙到了江苏盱眙的五河乡,在这里生下了朱元璋,这就是“盱眙县五河说”。对这一假说,曾经有学者根据《盱眙县志》进行了考证,经过推断认定:在元代,盱眙并没有五河这个乡,反倒是在盱眙邻近的今安徽境内有个五河县。

第三种说法认为朱元璋出生于盱胎县太平乡的明光山二郎庙旁,明人王文录写的《龙兴慈记》、高岱的《鸿猷录》及明清两代的《盱眙县志》都赞同这一说法,上面提出的许多灵异传说皆由此而来。作为证据,成于明神宗万历年间的《盱眙县志》就自称为《帝里盱眙县志》,其首卷更是开宗明义曰:《圣迹志》。这一说法虽与第一种“钟离东乡说”有出入,但事实上在明清时代,明光处于盱眙县与临淮县交界处,二地的连接非常紧密。因此,也有可能在元朝时,明光确实属于钟离东乡。不过,问题是:根据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光在明清时期一直是在盱眙县境内,从未隶属过钟离,也即后来的凤阳。

根据几种不同说法综合分析推断,朱元璋的出生地在盱眙太平乡二郎庙附近似乎最为可信。这一带就是今天安徽明光市明东乡的赵府村,而不是钟离东乡即今天的凤阳东北。当时,太平乡虽然属于盱眙,但是邻近钟离。所以,后来朱元璋的父母很有可能带着他西迁到不远的钟离东乡。钟离作为朱元璋的崛起之地和父母葬地,只能算做第二故乡。朱元璋在为其父母作的《明皇陵之碑》中就称钟离是“寓居是方”,并且朱元璋父亲在盱眙居住了四十多年,朱元璋本人又生在盱眙,从情理上说,他的籍贯应该是盱眙县太平乡。

以上都是以朱元璋的出生地为籍贯的争论。按照我国的历史习惯,籍贯指本人的原籍,一般都是按照祖籍去填写的。因此,朱元璋的籍贯又有“句容说”。据学者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有民间文艺工作者在江苏句容县收集到这样一首民谣,其中唱道:“句容蛮,句容蛮,提到句容就胆寒,小小的神仙张邋遢,大大的状元李春芳,阴间的皇帝朱元璋,阳间皇帝张祠山。”句容人数百年来一直宣称朱元璋是他们本地人,这里所指的就是朱元璋的祖籍,是毋庸置疑的。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句容立朱氏世德之碑。在碑文中,朱元璋自称朱家出自金陵的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祖墓都在朱家巷,元初的时候,祖父朱初一作为淘金户赔纳不起官府的税赋,而丢弃房屋土地逃离句容,去盱眙垦荒。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是朱元璋祖籍一事还被再次提出,并引出了一连串的动静,因为当时曾有一个句容籍的官员上奏嘉靖皇帝,说句容是皇上的祖籍,要求加封该地。

说到这里,我们还不能不提一下朱元璋的远籍。由于出身贫寒,朱元璋能够上追的祖先只有五代,这在普通百姓自然没有什么。但是,作为帝王之家,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皇帝要立始祖庙祀祖先,就必须追溯到远祖。据说,在朱元璋做皇帝后,就曾有官员提出以朱熹(新安籍,今安徽徽州地区)为祖先。后来朱元璋接见一个新安籍的朱姓官员时,就问过他是否是朱熹的后代,结果这个官员非常惶恐地说“臣自有臣祖”,言外之意是他与朱元璋不是同一个祖先,而新安朱姓均出自朱熹。为此,朱元璋很伤感,就将这一提法作罢。此事反映出在朱元璋的远籍问题上也存在着争议。

据有关学者们的研究介绍,朱元璋的远籍目前也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沛地说,一是丹徒说,一是山东仙源说。

吴晗的《朱元璋传》认为朱元璋的较远的祖籍是沛县,至今在当地还有这样的说法,而较早在《明史》中也有明确的记载。这里的沛,据认为是指郡望,它源自汉代的沛郡,应是今天的安徽濉溪县西北一带。

明初的解缙的《大明帝典》认为朱元璋“始居丹徒”,但是这一说法在清代潘柽章的《国史考异》中已经为人所辩驳,难以确证。

明朝承休端惠王的《统宗绳蛰录》,作为明宗室藩府的记录,它追溯朱元璋的祖先是“汉时山东兖州府仙源县兴贤乡人”。据今天的学者考订,仙源即今天的山东曲阜县境内。这一说法,因为从朱氏皇族的世系记述上来说来龙去脉最为完备且详细,与朱氏世德之碑的记载也没有冲突,因此为不少学者所肯定。

籍贯是中国人尊祖敬宗观体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九五之尊的帝王,在籍贯问题上自然要慎之又慎。正因为如此,才会在朱元璋的籍贯问题上出现这么多的争论。

与世界同步

睁眼看世界

13世纪下半叶,用于阅读的眼镜在欧洲和中国出现。

13世纪后期,西欧普遍出现手工业行会。

13世纪末,意大利形成佛罗伦萨画派,囊括了几乎所有文艺复兴美术的重要画家。

1299年,奥斯曼一世创建奥斯曼帝国。

1300年,欧洲音乐进入“新艺术”时期,世俗音乐迅速发展。

14世纪初~1521年,印第安人阿兹特克文明存在。

14~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毛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14~17世纪,北德意志各城市间建立的汉萨同盟掌握了半个欧洲大陆的贸易。

1302年,法国首次召开三级会议。

1313年,中国正式宣布恢复科举;中国王祯作《农书》成书。

1338年,佛兰德尔根特中产阶级领袖人扬·阿特维尔德发动反法兰西起义,控制佛兰德尔各城市,并与英格兰结盟。英法百年战争爆发。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入侵法兰西,兼称法国王,建立法兰西普兰塔奈特王朝。

1338年,日本(北朝)权臣足利尊氏自称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

1341年,约翰五世登基为东罗马皇帝,由太后安娜摄政。东罗马贵族另立约翰六世为皇帝,坎特丘津战争爆发。

1345年,塞尔维亚国王乌罗什四世乘东罗马内乱,自称“塞尔维亚人和罗马人皇帝。”

1347年,印度德干贵族拥立巴曼·沙赫为国王,在中印度建立巴曼政权。

1347~1353年,一种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自亚洲传入西西里,其后传播至欧洲各地流行,死亡约2400万人。

1348年,俄罗斯西北部的普斯科夫脱离诺夫哥罗德,建立普斯科夫公国,实行贵族寡头统治。

1348~1353年,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创作《十日谈》,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1356年,德意志颁布《黄金诏书》,正式确定勃兰登堡侯爵、萨克逊—维腾堡公爵、波希米亚国王、莱因王权伯爵、科隆选侯——大主教、特里尔选侯—大主教和美因兹选侯——大主教为德意志七大选侯,拥有选举德意志国王之权;并规定德意志诸侯有自主权,德意志的政治分裂局面遂成定局。

1356年,英格兰击擒法兰西国王让二世,查理五世任法兰西监国。同时,查理五世召开等级会议以筹集战费和赎金,等级会议要求取得经常监督政府的权力。次年3月,等级会议通过《大敕令》,规定成立一常务委员会监督国家财政。

1358年,法国爆发农民起义。

1361年,丹麦与汉萨联盟爆发第一次汉萨联盟战争。

1362年,汉萨联盟战败。

1364年,法兰西国王让二世为英格兰击败,被俘。同年,查理五世继位为法兰西国王。

1368年,日本学会使罗盘针和利用季风。朝鲜开始铜活字印刷。

1371年,苏格兰国王戴维二世卒,前宫延总管罗伯特二世继任国王,建立苏格兰斯图瓦特王朝。

1376年,英格兰牧师威克里夫发表《世俗统治》一书,在英格兰欣起反教廷运动。

1377年,约盖拉任立陶宛大公,建立立陶宛约盖拉王朝。

1378年,普里尼亚诺继任教皇,改名为乌尔班六世,将教延迁回罗马,重建罗马教廷。同年9月,部分枢机主教另选罗伯特为教皇(改名为克莱门特七世),在阿维尼翁设立教廷,与罗马教廷并立,罗马公教的大分裂时期开始。

1380年,莫斯科公爵德米特里在库利科沃战中大破蒙古军,威震俄罗斯。

1381年,英格兰人沃特·泰勒联合罗拉德派首领保尔发动农民起义,攻入首都伦敦。国王理查德二世诱杀沃特·泰勒,平定起义。

1381年,第二次斯韦比亚联盟和第二次莱因市镇联盟合并为德意志自由市联盟,联合反抗封建领主。

1382年,法兰西爆发反征税起义。起义者攻破武器库,夺取铅锤,历史称之为马若坦(铅锤党)起义。同年11月,政府镇压了起义。

1382年,拉托尔人首领津达·拉奥在西印度拉贾斯坦的乔德普尔建立马尔瓦尔王国。

1384年,西勃艮第开始并吞东勃艮第和尼德兰地区各国。其后,其政治重心遂逐渐从勃艮第本土转而至尼德兰。

1385年,中国在南京鸡鸣山设立观象台。

1385年,中勃固与阿瓦争霸,史称四十年战争。

1386年,荷尔斯泰因兼并石勒苏益格,自此两地合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1387年,在加里曼丹岛东南部兴起班查尔马辰王国。

1387年,马格里特一世继任丹麦国王兼挪威摄政。

1388年,高丽军官李成桂发动政变,争取政权。

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奥斯曼军击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波斯尼亚、瓦拉几亚和阿尔巴尼亚联军。同年,奥斯曼国王穆拉德一世被刺杀,巴叶齐德一世继位,在位期间征服小亚细亚等政权。

1389年,瑞典贵族请丹麦派军推翻其国王阿尔布莱特,瑞典福尔孔王朝灭亡。马格里特一世兼任瑞典国王。至此,马格里特一世遂成为斯堪的纳维亚三国首脑。

1392年7月,高丽军官李成桂自立为王,史称易姓革命。

1392年,日本北朝并吞南朝。

1393年正月,高丽军官李成桂改称朝鲜王,建立朝鲜王国李氏王朝。

1394年,内哈里·延在今喀麦隆西部建立巴王国。

1394年,德里宰相马立克·萨尔瓦尔割据今印度北方邦之江普尔和奥德,建立江普尔王国。

1396年,匈牙利国王日格蒙德组织反奥斯曼十字军,进攻奥斯曼。同年9月,奥斯曼在尼科波利斯战役中大破十字军。自此,匈牙利屡遭奥斯曼侵略。

1397年,丹麦国王马格里特一世在卡尔马召开贵族代表大会,宣布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组成君合,由共同君主统治,史称卡尔马联合,由丹麦处于统治地位。

1398年,胡斯任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教授,开始进行反教廷运动,史称胡斯运动。其后,形成胡斯派。

14世纪末期,德国纽伦堡出现雕版印刷的宗教版画,为欧洲最早雕版印刷物。

同类推荐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瞿秋白传

    瞿秋白传

    想为大家辟出一条光明的路,却因为多余的话一度被误为多余的人。五四风云人物书系《瞿秋白传》,36年悲剧人生说历史误会,从容就义是书生,74载烟云过尽见个人性情,细节还原真秋白。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
热门推荐
  • 傲妃谋略

    傲妃谋略

    她,是现代让人闻风丧胆的头号通缉犯--慕容小小一朝惊梦,睁开眼那一瞬间,成了慕容世家十一小姐。听取慕容老爷的话,阴差阳错嫁入段王府痴傻的段王爷为妃.她横眉傲视天下:伤我夫者,死!一袭将军袍,坐在马背上捧着大肚子的少女,英姿飒爽的举起长枪,低吼一声:“若不交出我相公,就别怪老娘下手无情。”当他登上皇位,谁料婆婆当众揭穿她冒牌千金身份,为夫夺回皇权,而她非是一国之母。皇宫三千佳丽,她算什么?到头来只是一场梦。他自小被御赐凌王,一双狡长黑眸,受尽冷暖,外表疯疯癫癫,内心睿智冷冽,直到她选择离开他后,他的心随之被掏空,他心会追随她,无法再放开手。“如果不能重新来过,就算是死,你也只能属于我的。”他是楚国的大皇子,一双罕见金瞳,看穿人心,从来都是呼风唤雨的他,在遇到她那一时学会了忍气吞声,用那颗赤热的心融化那颗冰冷的心,他这辈子赖定她了。“如果你觉得所做决定是对的,那我一直都会在你身后支持你。”穿越异国,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当前夫咄咄逼人追求,面对太子爷似水柔情,她将如何做选择?月光简介无能,请乃们直接点击看文,喜欢请【收藏】【留言】推荐师傅的新文:呆子王妃好友连接:神秘逃妻(好文)庶女狂妃(女强文)便宜郡主妾室谋略惹火黑帮冷主三个总裁一个蜜重生校园之商女
  • 邪心

    邪心

    天才杀手夜无邪得到先天灵物混元紫金塔,遭遇强者追杀,重生异界玉川大陆。欺天之秘辛,血染之历史,重临世间!黄金大世,天才云集,一剑绝尘,震天慑地。似仙非仙,似魔非魔,万千大道,亦正亦邪。苍茫大地,缤纷世界,谁主沉浮?唯我邪公子!邪公子:一剑沧澜破天穹,两樽浊酒会知心,前世沽名化凡尘,今生轻笑斩仙人,斩仙人。
  • 求魔灭神2

    求魔灭神2

    吞天噬地炼万物,一个拥有神奇源石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方巨擎……杀戮、热血、令人心潮澎湃的旅程,以我三杀焱帝之名,让世界惊颤!
  • 村头狮吼农家夫

    村头狮吼农家夫

    人生何处不悲催。好不容易把农场弄到百级,不料却穿越了!穿越归穿越,别人锦衣玉食,美男后宫…可她呢?居然一来就被拉去濅猪笼!尼玛,说她不知廉耻,伤风败俗?靠,她哪里伤风败俗了?啥,就因为她穿着吊带!可是脱困在即,却又从天上掉下个孩子将她砸回河底…原本想要平平淡淡的过着小日子,却被某奶娃赖上。买地种粮,娶夫生娃,这都需要银子。因此她还要为了富婆生活而奋斗。
  • 凤玄星辰

    凤玄星辰

    本是宠冠后宫的风国宸妃,本是名闻天下的神算军事,却流落江湖,六年后,宸妃、风皇再相见,又能否揭开宸妃自焚于凤宸宫的秘密?朝堂局势多变,辰若琳在当上雪皇之后,又成了花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夫妻两一人是一国之帝,一人是两国之皇,一统四国已是必然之势,看凤皇宸帝立于凤玄之巅!龙泉风云温柔的弟弟云溪竟是背叛者,在他的阴谋下,玄澈粉身碎骨,辰若琳夫妇和小女儿落入海中。龙泉,另一个大陆,无权无势的他们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浪?云溪又是什么身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俊俏女太子

    俊俏女太子

    拔一柄神剑,破亿年宁静。架一虚幻界,解千年封印。穿一身男装,扮俊俏太子。携一双玉手,历重生繁华。执手相看,是姐妹情深。血染长衫,是旧人相忘。一柄折扇——相遇,纵使扮作男儿也注定相知相恋。一片竹林——归处,既便是懵了心智也注定将记忆唤醒。穿越不是仗剑天涯,而是活出自我!
  • 没完没了的穿越:王妃劫

    没完没了的穿越:王妃劫

    【轻松小白,不喜勿近】NND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够完结了?生活就不能安定点吗?为什么总是在不停地穿越?两个月就要穿越一次,TMD还让不让人活啦?什么?要想结束这种生活就必须要用爱人的鲜血来祭奠体内的穿越药?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哎不过开心的是,好在在古代凌凌找到了乐趣,每一次穿越遇到的帅哥被改造成了现代的帅哥不说,就连古代的人也开始穿现代服饰,凌凌还被称作最美丽的设计师?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弃妃冷魅:独霸帝王宠

    弃妃冷魅:独霸帝王宠

    祈敛玉,普普通通千金小姐一枚,小时拜师学艺,会毒术,第一次嫁人只因为她是宰相的女儿,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便受了冷落;第二次又为了公主和自己师弟能顺利在一起,不得不嫁人拉关系,可是却被一把大火终结了一切……终于经历了风风雨雨才找到那个对的人,殊不知他却陪着她经历了两朝颠覆,默默在背后支持她,只是没想到这么一个爱自己的人却还要被另一个喜欢自己的人背后刺了一剑......
  • 毒夫难驯:腹黑公主很嚣张

    毒夫难驯:腹黑公主很嚣张

    穿越成了公主?公主府居然蓄了七十二侍从?府中蛇蝎毒夫皆是狠角色!醒来后,云浅歌发现周围的人视自己若猛虎。原来那个残暴无度、面容可怖的公主是自己?不行!她要恢复容貌!她还要找回自己的名声!当她荣华归来,便倾覆了世间光华。大殿之上,文武百官之前,是谁用匕首抵上她修长秀美的脖颈:“云浅歌,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每当午夜梦回,又是谁在她耳边轻语:“歌儿,你若要这江山,我便为你杀出一条血路。”美人如斯,江山如画,是谁为她倾了天下?又是谁陪着她行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