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惠姓,像中华民族的许多姓氏一样,是个多源姓。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版的姓氏书中,只有两三种说法。即以东周惠王的谥号为姓,以上古陆终之子惠连的名字为姓,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倡导下,21世纪初姓氏研究进入高潮,对惠姓的起源说法越来越杂,有人归纳有15种之多,因而需要作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现将我几年来考察探究的结果,作为一家之言,汇报于下。
第一,源起姬姓,以东周第5王姬阆的谥号为姓。周朝800年间,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姓氏大发展时期,有人推算到战国末期姓与氏可能达到六、七千个,被文字记载于姓氏书中的不及一半。这是由于作者生活的环境所限,不可能搜集那么全。惠姓的起源,现在能看到的最早文献是唐林宝着述的《元和姓纂》,只有一句话:“惠,周惠王支孙以谥为姓。”
接下来讲的是惠姓人物:“战国惠施为梁相,交趾太守惠乘、太仆惠根”等。惠作为氏,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了,战国史官着述的《世本》,记述了从三皇五帝到战国末期的帝王诸侯姓氏世系,汉代宋衷作过注,但到宋代失传,今人无法看到它的原貌,但唐宪宗时的林宝一定看到过《世本》,他写《元和姓纂》参考了此书,对惠姓起源的记载,可能来自此书(清人对《世本》有八种辑本,有详有略,各有特色,也互有矛盾,只能作参考)。
汉代氏姓合一,王符的《潜夫论》、应劭的《风俗通》对惠姓也没有记载,史游的《急就章》,三字一句,也称姓氏三字经,是普及读本。
虽然把惠姓列入200个姓内,并对惠的字义作了解释,但没有讲惠姓的起源。北齐魏收的《魏书·官氏志》、南齐王俭的《姓谱》也未有惠姓的起源。
唐初李世民命大臣们编的氏姓谱,也失传,不知对惠姓如何记载。到了宋代,姓氏书就多了,最权威的是郑樵的《通志·氏族略》,郑樵治学严谨,书中的“二十略”后世公认是其精华,他考证姓氏花了大力气,参阅了许多古籍,基本可信。《通志·氏族略·四》说:惠氏,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氏。几乎是对林宝说法的解释,直接点出了周惠王的姬姓。
周惠王,姓姬名阆,是周朝的第17代王,东周第5位王。在位从前676年至652年,共25年。春秋初期,经过西周末年的幽王之乱,作为诸侯之尊的周王室,权威日渐衰弱,直接统治的范围日趋缩小。平王初迁洛邑时,尚有方600里的土地,比列国大得多。后来有的送人,有的被诸侯吞并,有的被戎狄侵占,有的封给公卿大夫作采邑,到姬阆继位时“王畿”不及原来的一半。
王室基本没有实力,从而失去了天下共主的权威与号召力。姬阆继位的第2年,就发生了内乱。内乱是由他的叔父子颓与五大夫发动的,后台却是苏子。原来姬阆的祖父庄王在位时,宠爱一个小妾姚姬,姚姬生下一个儿子,叫子颓,深得庄王的喜爱,并使大夫蒍国作子颓的老师。传说子颓长大后,特别喜欢牛,他家里经常喂养着几百只牛。
子颓亲自喂养,吃的是五谷,披着绣花的锦袍,还给牛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文兽。凡有出入,子颓和随从从不骑马,而是骑牛,沿途随意践踏庄稼。姬阆的父亲厘王在世也管不了他。现在姬阆继位,子颓仗着自己是叔父,骄横愈盛,不把新天子放在眼里。
姬阆也很讨厌这个叔父。在姬阆继位的前几年,厘王时周大夫蒍国作乱,引晋国军队伐周邑夷,杀大夫夷诡诸,周公忌父出奔虢。姬阆继位后恢复了忌父的名位和夷地,没收了蒍国的园圃与大夫边伯的宫室,又夺了大夫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于是五位大夫起来作乱,这一叛乱,得到周大夫苏子的支持。
苏子对桓王时夺去他的12邑给了郑国一事,一直心怀不满,就乘机策动五大夫共同拥立子颓攻击姬阆,结果失败。蒍国等逃至温(苏子之邑),苏子又拥着子颓投奔卫,得到卫国的支持,卫国联合南燕国伐周,拥立子颓为王。姬阆抵挡不住,逃奔郑国,居于栎。
此时郑国国君郑历公正想立威,就以勤王的名义,联合虢国伐周,杀了子颓与五大夫。姬阆恢复了王位,为了报答,将虎牢以东的地区赐给郑国,酒泉之地赐给虢国,于是王畿更小,与列国相差无几。面对王室衰微,王室的作用逐渐被强侯所代替的现实,周惠王十年,姬阆命其卿士召伯廖赴齐,赐命齐桓公为侯伯(即侯霸,诸侯首领),寄希望于齐桓公的支持。齐桓公不负厚望,尊崇周礼,带头“尊王攘夷”,各诸侯国君见齐桓公确实尊重周天子,不敢不来朝见,在姬阆统治的年代里,基本保持了周天子君临天下的尊严。
他仁爱、和善,死后史官根据谥法,对他一生做出评价,给他“惠”的谥号。嫡长子太子郑继位,为周襄王。其他支孙中,有的怀念他,以谥号惠为氏,惠氏作为姬姓的独立一支就这样出现了,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姬姓派生出的几十个氏之一。到了汉代,姓与氏合一,这就是惠姓的诞生。至于是姬阆的哪位支孙以惠为氏,是一位还是几位以惠为氏已无法考清。因而惠姓是从姬姓演化来的,周惠王姬阆被尊为惠姓人的始祖,从他死后的第一年算起,即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算起,到现在的公元2009年,已历2670年矣!按25年为一代递传,平均历106代了。
第二,源起魏氏,以战国时期魏国第3代国君魏罃的谥号为氏。
浙江暨阳《惠氏族谱》写道:余惠氏始祖名罃,原魏侯,实周时毕公高之后,封于魏都大梁,称惠王,遂以惠为氏,居扶风,后世子孙咸曰我惠姓人氏。
故有惠魏毕万世难婚之说也。魏罃,魏文侯之孙、魏武侯之子,战国时魏国第3代国君,即梁惠王。生于魏文侯四十七年(前400),前370年至前319年在位,执政51年。魏国自从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开始强盛起来,经过武侯26年的治理,进入鼎盛期。魏罃胸有大志,继位后继续进行改革:开创选拔“武卒”制度,制定“武卒”标准,按标准考察选拔录取,免除全家赋役和田宅赋税,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兴修水利,开发川泽,凿通人工运河鸿沟;魏惠王十年(前361)4月,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既避强秦又便于进取中原谋取霸业;用武力和外交手段互换土地,使中原土地连成一片,并获得了通往太行山的枳道。
通过这些措施,魏国实力大增,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不断在中原树威。惠王十五年(前355)赵伐卫,魏国救卫,派出10万军队包围赵都邯郸,并于次年10月攻破该城,打败赵国。赵成侯北走信都,向齐国求救。齐国以围魏救赵的方法救赵,魏国派迁庞涓带领8万军队回师,发生桂陵之战。此战魏将庞涓虽然被擒,但是魏军主力未受多大损失。
3年后魏国与韩国结盟,合攻包围襄陵城的齐、卫、宋联军,把联军打败,齐威王不得不请楚国大臣景舍调停求和。魏罃与赵成侯会于漳水,结缔盟约以和,魏国将邯郸归还给赵国。中原战局结束后,不久魏罃率领12国国君到成周九里朝见周天子,又在逢泽(今开封南)相会,自称为夏王,集中军力对付西方的秦国,迫使乘虚而入的秦国求和。
魏罃曾任思想家惠施为相、经济学家白圭理财、庞涓整军,后因对外惑,举棋不定,树敌太多,终被齐国战败。马陵兵败后,他听从惠施的“不如变服折节而朝齐”之谋,带着韩国国君与其他小国国君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单独称王,也承认他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这标志着魏国自魏文侯以来的霸主地位丧失。魏罃并改此年为后元年。晚年重振回力,厚币招贤,但因合纵对秦战争连连失利,国势日衰。后元十六年(前319)冬季,魏罃去世,享年82岁。死后谥号为惠王,一说惠成王。子孙中有的以惠为氏,成为惠姓的另一个源头。
魏罃,实为姬姓,魏氏。远祖毕公高,姓姬,名高,是周文王的第15子,武王伐纣后,封于毕国(今咸阳附近),为公爵,称毕公高。周成王时毕公在朝中有很高的地位,为顾命大臣,与周公一起辅佐康王,是使西周出现“成康之治”的功臣之一,他所作的《顾命》、《毕命》至今还在流传。后来失国,裔孙成为贫民,为了纪念故国,裔孙中有的以毕为姓。若干代后,到了春秋时期,裔孙中有个毕万,很有才干,仕于晋,成为大夫,公元前661年与赵夙一起帮助晋献公讨灭了霍、耿、魏三国,晋献公奖赏他,把魏(今山西芮城北)封给了他。
司马迁在《史记·魏世家》中说,毕万的子孙“依照他的封邑改称魏氏”。毕万生魏武子,魏武子生魏悼子,世为晋卿,11传至魏斯,于公元前403年,与韩、赵三家分晋,后封为诸侯,称魏文侯,魏惠王是文侯之孙,应为毕万的14代孙。因而魏、毕、惠三姓有血缘关系,共同的远祖是毕公高。所以有“惠毕魏万世难婚”之说。据暨阳惠氏族谱世系,交趾太守惠乘是魏惠王的裔孙。惠乘的后人当今生活在浙江诸暨、慈溪一带。魏惠王的裔孙有的迁居咸阳以西,和周惠王的裔孙一样,发展成扶风惠氏。
第三,汉化改姓,源于满蒙回等少数民族。
1.源于金库莫奚族。据清《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库莫奚族珠鲁氏,源出金国时期库莫奚族术鲁部,亦称述律部,世居赫舍里河(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后逐渐融入女真族,成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语为“双”,后多冠汉姓为惠氏。《金史·国语解·姓氏》也有“吾鲁曰惠”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