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惠字诠释及有关谥号、别号
“惠”,字义广泛。现在看到的各类辞书对“惠”字的解释有简有繁,但其源流、结构、本义、引申含义基本相同。为了加深读者对惠字、惠姓的全面了解,将几家的解释摘录如下。
我们先来看看叶柏来先生着述的《解文说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里的解释,他写道:金文上专下加心,构意未明。有说专字古读若惠。疑古曾以专形类意为惠。金文专字下有u形,可看作给纺砖自注,也可看作拿纺砖送给人。
古时候一个纺砖相当珍贵,送纺砖算是给人很大好处,从而类意为惠。后来为区别字形彰显词意而置换,又形为心,形作专注意。小篆承袭金文,隶书写定为惠,义为恩惠,仁爱。同书对“专”字的详释是:甲文右上像用收丝器具缠绕丝线结成的纺砖形。左下的u形为自注。注明用手缠结丝线成的纺砖。
一个纺砖是由一根丝缠结成的,故引申为专一、单独等。金文承袭甲文,小篆变u形为寸,隶书、楷书承袭小篆,今简化为专。
《新华大字典》有惠字源流条,作了这样的叙述:惠是会意字,由心和表示专注且谨慎的叀(读作zhuan)两部分组成,合起来表示专心。惠的本义为仁爱,引申为柔和、温顺。仁爱体现在行动上是给人以财物或好处,故引申表施惠义的动词。又指恩惠、好处,作名词用。由施惠引申为赠。又由恩惠引申表示施事者的行动对自己是一种恩惠,放在动词前面,虚化为敬副词。惠又假借为慧,表示聪明。
该书对专字的源流作了探究,说:“在甲骨文中专的字形像一只手摇动纺锤,将丝盘绕在纺锤上。这个字在篆文中成为形声字,寸为形,叀(zhuan)为声。楷书写作専。专的本义是指收丝的纺锤;一说专字还有一义,即法律典籍。
专一般指独一、单纯,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有人认为此义由收丝义引申而来。由专一义又引申指独自掌握和控制,再引申为独断专行。”该书对心字的解释是:“心在古文字中是象形字,字形如同心脏。心的本义就是指心脏。古人认为进行思维是心的功能之一,引申指意念、感情、思想,还引申泛指胸部。心脏位于身体的中央,所以引申为中心、中央,再引申指花蕊。”
《汉字源流字典》认为从构造看,是会意字。金文从心,从叀(纺锤,表专一纺线),会心专之意。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惠。本义为专心纺线,引申为仁爱、恩惠等。《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也说,惠字的本义应为“专心”,专心为“惠”。最权威的《辞源》对惠字的源流、本义没有渉及,除认为是姓、兵器、通“蟪”外,从引申意义上作了5种解释,把恩惠作为第一条。
惠字从古到今,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含义不断得到丰富,有深度有广度,综合各家解释,多达10多层意思:1.仁爱。《说文》: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如《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大意是老天没有仁爱之心,降下这个大罪。
《盐铁论·忧边》:故民流溺而弗救,非惠君也。“这是说老百姓处于苦难之中而不去拯救,这就不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国君。仁爱之主称惠主、人爱之君称惠君。引申的词有惠爱、惠愍(min)、惠慈、惠育、惠训、惠泽、惠化、惠人、惠政等;2.恩惠。由仁爱引申出给人好处。如惠济、惠下、惠渥、惠鲜、惠润、惠康、惠赦、优惠等;3.恩爱、宠爱。如”惠而好我,携手同归“等;4.温顺、顺从,柔和、祥和。如惠风、惠和、惠音、惠气、惠来等;5.通”慧,聪明。如惠悟、惠美、惠丽、聪慧等;6.善、贤。如贤惠、惠心等;7.美好。如惠色、惠声、惠问等;8.装饰。如五彩惠之;9.赐、赠。如惠赠、惠赐、惠及等;10.敬词。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邮、惠书、惠函、惠泽、惠顾、惠临、惠绥、惠示、惠存、惠允、惠贶、惠鉴、惠然肯来等;11.付账、付款。如惠钞等。
综上所述,可见惠字之义既高雅又美好,周有谥法,谥法说:“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史官们常常根据谥法对惠字的解释,用惠字给皇帝、皇后作谥号、庙号或诸侯国君的谥号;皇帝也用惠字给贵族作谥号或大臣的封号;僧人多用惠字作法号;士人爱用惠字打头起字命号;就是山川河流及府州县也不乏用惠字命名。
谥号为惠王的有:周第17代天子姬阆(《世本》称姬凉),称周惠王;战国魏第3代之王魏罃,称魏惠王;战国燕第32代之王称燕惠王;战国楚第32代之王称楚惠王;战国韩第7代之王称韩宣惠王、第10代之王称韩桓惠王。汉广川王刘越称惠王;后汉济北王刘寿称惠王;后汉下邳王刘衍称惠王。后梁朱友能之封号称惠王等。
谥号为惠帝的有:汉第2代王刘盈称惠帝;西晋第2代王司马衷称惠帝;明第2代王朱允炆称惠帝。
庙号为惠宗的有:五代闽第3代之王麟称惠宗;西夏第3代之王李秉常称惠宗;元14代之顺帝称惠宗。
谥号为惠后的有:周襄王的后母、叔带的生母称惠后;战国赵惠文王的母亲吴娃称惠后。
诸侯国国君谥号为惠公的有:春秋鲁国第13代国君姬弗涅称鲁惠公;春秋晋国第22代国君姬夷吾称晋惠公;春秋齐国第22代国君姜元称齐惠公;春秋卫国国君卫朔称卫惠公;春秋陈国国君妫吴称陈惠公;战国秦国第26代之君称秦惠公;战国燕国第17代国君称燕惠公等。
还有一些名臣大将以惠公为谥号。
惠字的仁爱含义,很符合佛家思想。因而僧人们爱起带惠字的法名。《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列有100多个惠字打头的僧人名,只有极个别姓惠。有的专家,不作详考,把僧人列入惠姓名人,这就给人们造成一个错觉,惠家僧人多,其实僧人都有自己的姓和名,法名在人际交往中用的多了,真实姓名反而鲜为人知。如惠远,东晋名僧,山西雁北楼烦(今山西朔城区)贾姓之子;惠休,南朝宋僧,汤姓之子;惠主,隋至唐初僧,始州永归贾氏之子;惠日,唐高僧,河南濮阳庆氏之子;惠忠或作慧忠,唐僧,润州上元王氏之子;惠立,唐高僧,新平人,姓赵名子立;惠秀,唐僧,陈留(河南开封)李姓之子;惠洪,宋高僧,宜丰人,姓彭名觉范;惠山,元僧,嵩下(河南登封)张姓之子等。
古代人也爱用“惠”字,打头组词,起字命号,他们是取其字义,与惠姓毫无瓜葛。如:惠班(字),姓班名超,别号班姬,后汉人,女学者;惠文(字),姓周名嘉,后汉人,拜尚书郎;惠恕(字),姓张名温,三国吴国人,为太子太傅;惠襄(字),姓李名泰,唐代人,唐太宗第4子;惠溪(号),姓徐名霈,明代人,嘉靖进士;惠如(字),姓王名起鹏,清代人,任绥德知州等。像这一类的字、号在《古代人名字号辞典》里列有42人,这个数字极不完全,实际上比这要多得多。
还有一些地名,取惠字的某种含义组词命名,而一些人以为是以惠姓命名,猜想那里惠姓人很多,其实与惠姓无关。如广东的惠州、惠阳、惠东,福建的惠安,河北清河县的惠元庄、大惠庄、惠济场,惠济场是取村民互相周济之意。
(第二节)惠念“xì”及别字“亩心”之谜
这虽是个小问题,却是许多惠姓人关心的问题。经常有人提醒我:你这次研究惠姓,一定要弄清惠为什么有的地方念成xi,与‘惠亩’是什么关系。我一直努力想解开这个谜团,可到现在只能够说理出了头绪,取得了进展,但还不敢下结论。现将了解的情况介绍如下,与大家共同商榷。
惠姓在陕北清涧县160个单姓中,按人口多少排序,位居第一,是本县的大姓。
现有户籍人口20377人,遍布全县,以惠姓命名的村庄有16个。这里有一种奇怪现象,在念姓的时候,都读作惠(hui),而叫村名的时候有三个村庄念作惠(si),如:惠家塬,叫作惠(si)家塬;惠家河,叫作惠(si)家河;惠家沟,叫作惠(si)家沟。清涧人发音把“西”念作(si),如西安念作西(si)安,洗脸念作洗(si)脸,老师念作老师(si)。因而清涧人把惠念作si,实际是指xi,相当于关中人把惠念作xi,也是一种方言。清涧惠姓人中流传一种师(si)惠不分户的说法,这完全是读音si、xi不分造成的错觉。
师与惠是没有任何瓜葛的两个姓,师(si)惠不分户中的“师(si)”是指惠(si),而正确的说法是惠(xi)惠(hui)不分户。关于“惠亩”这个字,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在清涧县城乡非常流行,常常把惠写成“惠亩”,把“惠亩”看作惠的一个异体字,读音也读作hui或si,不念xi。对于这种现象,清涧人中有两种传说。第一种说法是惠阁老(指惠世扬,明崇祯十五年他被推为阁臣。清涧惠姓人谈及惠世扬,从不呼其名,而称阁老)在朝中遭魏党诬陷,又得罪了皇帝,天启二年被罢官,天启五年又下狱,备受酷刑。
消息传到清涧,族人怕遭灭族之祸,将惠字改写成“惠亩”,读音为si。天启七年偶遇熹宗生子,阁老获释,免遭“弃市处决”之祸。第二年毅宗登基,为其平反昭雪,任大理寺卿,继升刑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