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200000011

第11章 村貌(4)

在前胡同尽西有一朝东小门,门内有一坐北向南的二进院,称后头院。胡同自西向东为胜茂院、花园和腰厅院。花园北房为客厅,南通牛院。抱亭东,胡同左右有院两座,北称角里院,南称角里腰厅院。在后胡同自东向西依次是角里后院、祠堂、书房院、水生院、万来院和根喜院。

(三)旗杆院

王氏旗杆院位于西中黄村西南仁义巷路北,始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37年)。清嘉庆八年(1803年)重修,王氏19世举人王渊通于民国四年(1915年)重建。大门外立木旗杆两根,故曰“旗杆院”。

旗杆院总占地938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四合院、书房院、厨房院、牛院、茅房院,各院有互通小门,来往方便。胡同用鹅卵石摆花砌路,防滑、美观、结实。胡同内有双面照壁,正面对大门,反面对西院门。

西院为正院,北厦三间,中间是六扇木制软门,东西两间各四扇窗户与软门花格相同。窗扇的木隔板上,分别镌刻着四条格言:检点忙里错,防闲酒后言,调理怒中气,爱惜有时钱。”北厦里面正中放置神龛,摆放祖宗牌位,凡节必先祀奉。东西厢房各三间,分成四个屋子住人。东院建于清道光四年(1825年),北房为砖木结构平房,房顶可晾晒粮食,通过两个圆孔流入棚上的粮囤内。东西厢房与西院相同,另有南配房三间。城垛式围墙高七米,门额匾书“基命宥密”,楷书工整,刚劲有力。

整院建筑全部为大立木,砖包墙结构。

整体建筑考究大方、朴素典雅、既无高大豪华之感,又无矮小庸俗之气。

旗杆院至今基本完好。

四、生活设施

水井、水窖、天池、碾子与石磨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设施。也是构成地处黄土高原古村落的必然特征。

(一)水井

解放前,西中黄村有可用水井11眼,村内八眼,分布在关道西的仁义巷、南斗巷、古中巷、北当铺巷、北门口和关道东的院东汧巷、张家祠堂北、王家大院西;集上三眼,分布在南巷和尉村道的南北两侧。

关于打井起于何时,因多数井没有记载,故无法确定。北门口西的水井,有一宽40厘米,高77厘米的石碑,现仍镶嵌于井房正面的北墙上,碑名为《穿井记》。由于时间久远,字迹有些不清,隐约中能看出“太平县中黄里创建新井碑记……为首人张驰……有份人九十七……嘉靖二十四年正月立”的字样,可知这是463年前打的一眼新井,新井已有四百多年,老井当然会更早。

水井有井房,内有灯窑、神龛、井台和水槽。井房宽3.4米,高2.5米,进深2.95米,西墙有灯窑,北墙有神龛宽40厘米,高85厘米,深70厘米,供奉龙王为泥塑,高约20厘米。

井深二十余丈,为双眼水井。绞水时实桶上,空桶下,一般需有二人,一人绞把,一人煞绳。井有井规,先后有序,不得抢先。井绳、下井桶有专人保管和维修。如有将桶或绳掉在井内,谁掉谁捞,不能拖延。井绳、水桶不能在井过夜,傍晚由最后打水人盘绳,送归原处。

旧时的井绳都是直径一寸粗的麻绳,桶是木桶,用麻绳拴桶,一是不易拴牢,二是不好吃水,三是因空桶太轻,绞时易滑。因此在绳的两端各有一条七八尺长的铁索子,用以拴桶。铁索由两段组成,接绳的一段称为上段,两头各有一个小圆环,中间以若干小长环相连;接桶的一段为下段,一头是较大的圆环,另一头是葫芦状环,此环的大头也比上段的圆环大,中以若干长环相连。造铁索时,先将下段铁索穿入上段的圆环后,再套圆环,并接死,这样两段铁索便连在一起,两头都无法抽出。拴桶时,先用铁索穿过桶梁,再把葫芦环的小头插入上段圆环,套住下段圆环后,抽出葫芦环的小头,便用铁索套住了桶梁。

(二)水窖

全村共有水窖五个,分布在张吉祥牛院,张兰茂牛院,学校南院,王官保门前和集上北巷尽东头腊铺牛院门前。水窖的用途有二,一是蓄水,避免雨水乱流而使道路泥泞;二是补充牲口饮水,建房用水和洗衣、浇树用水之不足。就拿腊铺牛院门前水窖为例,它距泊池较远,在这里吊水要比在泊池担水省工很多。此窖深五丈,底部直径九尺,上部直径五尺,先用红土满钉,再用青砖通瓷,顶用有口青石棚起,外筑三尺高,一丈见方窖台,口以磨盘相盖,蓄水不漏,常年有水。夏日的傍晚是儿童玩耍,大人乘凉的好去处。

(三)泊池

过路台子北面,是一条宽约七米的东西大路,路北为天池。天池的北岸是一直线,东、南、西三面为弧形,占地2000平方米。池中有一由五孔石桥组成的南北通道,将池一分为二,池水由桥下相通,上建凉亭,故称水过凉亭。

天池也叫泊池,深四米,底以红土和石灰铺垫夯实,蓄水不漏。四周下石上砖砌起,中建两层石岸,供妇女洗衣和儿童戏水时用。砖墙比地基高出1.2米左右,东西为实墙,南北是花墙,儿童可攀登而上。进水口有二:东南角引院东汧洪水入东池,西南角引尉村路下雨水入西池。在入水口处各有一宽约一丈的坡状池口,供牲口饮水和清淤时行走。

水过凉亭建在第三孔桥上,此处较宽,两岸用厚约九寸的大块青石板铺底,向外闪出一尺。此亭除上瓦筒瓦外,皆以木料构成。四角各竖一根直径为64厘米的圆木粗柱,支撑亭的主体。每柱外半圈又以三根直径16厘米的小柱相辅,支撑四角的突出部分。柱上用大小不同的斗子和粗细长短有别的替木相套,格调独特,八卦攒顶,四角高挑,下吊风铃。亭分三层,高过三丈。亭下南北行人,东西观光,旁建木栏,相间柱头刻瓜、桃以饰。内立石碑两通,一为建亭原因和捐款人姓名,一为建造者留言。留言中有这样一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后亭若损坏修复,胜我者添斗子一个,不胜我者剩斗子无数。”民国年间,西北角坍塌,出标招工,无人敢应,后请本村吴氏修复,虽式样复原,但剩斗子一堆。在亭前第一孔桥上和亭后第五孔桥上各建一下石、中木、上瓦的牌楼。楼、亭木质皆以红色油漆,上盖孔雀色琉璃筒瓦,阳光照射,光彩夺目。

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人们可以看到水上水下楼亭相映,池口燕子衔泥,水中群鸭戏游和岸上少妇倩女洗衣说笑的情景。在暑热的夏天,中午青少年戏水,傍晚成年人铺席乘凉,凉风习习,吊铃叮当,好不惬意。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水性,以适应洪水浇地的需要,每年六月十三庙里唱戏时,泊池都要建台打擂。各院选送水性好的青少年参赛,落水者为败。摔跤开始,锣鼓齐鸣,观众拍手叫好,口哨不绝。为防意外,池内设专人保护。赛后给胜者颁奖告终。这种活动始于清代,民国年间仍很盛行,直至日寇侵华才予中断。

除集上水过凉亭下的两个泊池外,村里的南门内,官道东还有一个占地二三亩的泊池。此池何时创建不详,但重新修整却有碑可查,是清代嘉庆十四年(1809年)六月的事。池深丈余,下以石灰和红黏土拌匀铺垫夯实,旁以条石相砌,蓄水不漏,四季有水。西北为进水口,蓄纳村内雨水,池满后,流出南门灌田。西南角为坡状池口,供牲口饮水和清淤时行走。西面建有尺二宽、五尺高的砖墙,上嵌石碑。东、南、西三面建有两层石岸,供妇女洗衣和儿童戏水用。

泊池也叫天池和涝池。在汾城县境内,几乎各村都有,不过在井水特深的边山一带则更显得重要,因此修的也更为气派。天池的作用概括起来有四条:(一)便于村庄退水。此地全年降水量虽不算多,但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内,一到此时,往往是暴雨如注,洪水泛滥,各家院子水流向街道,汇聚起来流向低处,如果没有一个容纳大量雨水的凹地或使之畅流的去处,就会造成灾难。泊池正好起到了蓄水防灾的作用;(二)是解决村民洗衣、牲口饮水和其他用水的好办法。池水经过沉淀,清澈透亮,可以养鸭、洗衣、浇菜、饮牲口。在春、夏、秋三季,清波荡漾,水光潋滟,鸭浮水面,蛙声不断的时刻,大姑娘、小媳妇一边洗衣,一边说笑,心情舒畅,实为繁忙中的享乐。就是冬天,人们仍可破冰取水,挑回而用;(三)是儿童娱乐的好去处。夏季水温适宜,孩子们在这里戏水玩耍,练出好的水性。冬季严寒结冰,冰面光洁明亮,是天然的滑冰场;(四)涵养地下水,改善小气候。民国后期,集上泊池开始漏水,每年春天池水干涸,使新井水量减少,绞不了几担,便成了半桶混水,而且气候干燥,人感不适。同在一村,同是一年,村内泊池不漏,仍然碧波荡漾,气候宜人,井水不减。综上所述,可见泊池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是村容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碾子与石磨

解放前,西中黄村有碾子8个,石磨30余个,其中磨面的旱碨子有28个。这些是昔日村落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设施,是人们最熟悉的东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已被人们遗弃而将变为文物。

碾子都是公共所有,多数是每闾一个,也有两闾合一的,都有专人管理。用时谁占得早谁先用,后来者依次行事。碾子由碾盘、碾磙、碾心、碾架、碾杆五部分组成。它可以碾米、化面、碾韭花、脱麦仁等。碾米的附属用具有笤帚、簸箕和面篮。碾好后要用簸箕将糠簸出,一遍不净碾两遍,直至将糠皮碾净为止。化面多见于正月十五前化糕面,是将软黍子米闷湿,再在碾子上碾化、过箩、再碾化、再过箩,直到无法再碾为止。因化的面细腻,炸出的油糕既美观又好吃,所以人们炸糕多以化面代替碨面。

石磨也叫碨子,分水碨和旱碨。水碨较小,只有一个碨眼,是专门做豆腐、开粉坊用的;旱碨较大,有两个碨眼,是给牲口拉料,给人碨面用的。碨子由六部分组成,即碨盘、碨扇、碨心、碨杆、拄棍子、拨条子。另外,碨主还应准备捂牲口眼睛的眼盒子,扫碨道的扫帚,箩面用的箩坐和盛面的木涵。如果是用大箩,则应准备打箩的设施。磨面户应准备笤帚、簸箕、面篮。箩面分小箩子箩和大箩打。小箩子是圆的,用手箩,箩下有箩坐,坐下有面涵,将碨下的有面的麸倒入箩子,用手拉动,面即筛入涵内。大箩是方的,用四根绳子吊在面窑上的木椽上,通过窑孔将木架送到窑外,在架端用一立木与脚蹬子相连。立木内的木架上还有两根横棍,中间栽一木桩,人称“挨打毛”,两脚互蹬,横棍磕在挨打毛上,面即箩入面窑,再以单脚磕,麸则打入麸窑。

碨子用过一段,碨槽就钝了,要用钢錾錾深,这叫抶碨。刚抶过的碨子快,四五遍就碨净了,用钝了则慢,需碨六七遍才行。故每隔数月,就得抶碨一次。

碨子都是私人所有,但不是家家都有,无碨户碨面要事先问碨子,定好时间方可使用。写到这里想起一个问碨子的故事:有个口吃的中年人先到,说:嫂,你,你……”下边的话尚未说出,又来了一个青年人说:婶婶,碨子明天闲吗?”答:闲着哩,你用吧。”青年人转脸走了。中年人一急之下吐出了七个字:“我是来做球啥的?”主人笑而无奈。碨面要给碨主留碨底(约有一斤麸),这是规矩。因为碨主购置设备、修理工具、顾人抶碨都需花钱。碨面一般是用牲口拉碨,也有人推的。因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村里牲口很少。无牲口户碨面得先问牲口,碨完面,麸皮要送给牲口吃,这也是规矩。按理说这些规矩都是合理的,但是那时穷人很多,更有一些户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好不容易弄来几升粮食,哪敢问牲口?多是推两遍连糁一和吃了。那时还是好心人多,碰到惶户,都能破例,不让留碨底,不叫送麸皮,充分体现了中黄人的团结与友善。

(第二节)代建筑

一、公房

从1955年到1980年为集体经济时期。期间大队在东门内路南建有副业股,占地3亩多,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经营木工、铁工、翻砂、发电、磨面、碾米、弹花、榨油、压面等项目,有胶轮车一辆、30拖拉机二台,55和链轨拖拉机各一辆;在东门外路北建有猪场,经营豆腐坊、粉坊,有猪近百头;在城里院东建有学校和舞台,占地10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有八年制学校一座;在一队天池西打深井一眼,在村内外建水池七个,解决了全村人吃水问题。各生产队均建有队部、库房、饲养处,占地五六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有牲口四十头,胶轮车两辆不等。

党的三中全会后,除学校、舞台、深井、水池外,其余建筑、牲口、机具等,全部拍卖给私人所有,集体经济逐年削弱,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广大人民迈向富裕之路。之后,公有建筑又以不同方式再掀高潮。

2002年在全县开展基础教育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和全校师生,认真学习,积极响应,决心拆除危旧校舍,新建教学楼房。由于上下努力,齐心协力,资金终于筹齐:上级拨款43万元;大队筹集36万元;干部、村民及在外工作人员捐助33650元。当年5月10日,在原校址就北破土动工,经过143天的奋战,于9月30日一座建筑面积952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终于落成。楼顶隔热,瓦有红色琉璃筒瓦,楼壁美观结实,贴有白色瓷砖,楼前竖有光泽灿烂的旗杆和建校捐款碑,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生精神为之振奋。

2008年春,随着在外打工人员的增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西中黄党总支、村委会与南北中黄协商,决定在原校基础上,改建封闭式管理学校。在自筹资金80万元的基础上,争取到国家投资40万元。拆掉南面的旧平房,在原址建立了进深八米的二层宿舍楼18间。此楼上为宿舍住人,下开门店出租,既解决了建校的资金不足,又繁荣了贸易市场。原北教学楼加高一层,二、三层作教室上课,下层改宿舍住人。经过三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座崭新的封闭式管理学校于11月10日投入使用。

附:西中黄村教学楼创建记

天宝因物华,地灵育人杰。中黄故里历史悠久,数百年来,贤能辈出,自古至今全村人才济济,长盛不衰,正赖尊师重教传统渊源。物换星移,尊师不易,时世更迭,重教依然。1949年后,全村教育长足发展,虽干部村民对学校教学多方改善,但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旧的教学环境设施条件已远不能与新时期要求相适应。2002年全县基础教育年活动蓬勃兴起,村干部和村民在党总支书记张来水的带领下,唱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主旋律。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协商,决议在原校址创建教学楼一座。由于工程需求资金数目较大,于是采取了上级拨,村里凑,干部群众及在外工作人员捐的办法筹集资金。决定做出后,全体村民和各路贤达一致赞同,积极响应,纷纷捐款捐物,意挚情深。2002年5月10日,教学楼奠基动工。经干部和村民艰苦努力,于2002年9月30日圆满竣工。全部工程总投资45万元。楼为两层,建筑面积952平方米,分为十二个教室,可容六百余名学子就读。如今学校楼房耸立,新貌焕然,它凝聚着全村3500余村民的滴滴心血。因此凡在此为师、为学者,莫负全村父老之厚望,师者要传道授业、解惑、诲人不倦,呕心沥血,培育良才。学者要励志发奋,奋发苦读,搏击学海,成栋梁报效国家。

二、民居

解放至今民居情况大致可分三段:

同类推荐
  •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背影

    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热门推荐
  • 匆匆那年(下册)

    匆匆那年(下册)

    80年代生人的张楠因大学毕业找不到好工作而留学澳洲,在那里他认识了同样留学的方茴。就在他被方茴的神秘感吸引时,却听说她竟然是同性恋。阴错阳差,他与方茴住在了同一屋檐下,并且通过其他朋友知道方茴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者,而是曾经深受伤害,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张楠的房间里,方茴给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 这辈子的爱就这么多

    这辈子的爱就这么多

    花开花落,缘聚缘散,千百次的擦肩而过,谁会是她最终的守候?一条幽静的小路因为爱而开满花、一条澄净的小河因为爱而忧伤、一丛长满荆棘的灌木林。是爱情陪你走过开满花的小路,还是友情伴你淌过这忧伤的河?亦或者是自己只身一人勇闯荆棘灌木林?
  • 股指期货新手宝典100问

    股指期货新手宝典100问

    股指期货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工具。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种,股指期货在我国尚无实践经验,而在实际操作中,与股票、基金、商品期货等也有较大区别。普通投资者对股指期货有多少了解呢?怎样通过股指期货这样的新生事物投资获利呢?为了帮助广大投资者尽快掌握股指期货基本知识与交易规则,本书精心编排了投资者关心和最迫切希望了解的100 个问题,内容上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最大的便利和收获。本书展示了股指期货的基础知识、交易规则、交易流程、风险规避等知识点,堪称最新、最全面、最翔实的股指期货入门必备读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平阳奇冤

    平阳奇冤

    清嘉庆年间平阳知县徐映台私加田赋,中饱私囊,生员庄以莅上书举报,知县徐映台闻讯前去捉拿,遭当地武师许鸿志救走。于是,诬陷庄、许“煽动民变”。闽浙总督未经核查即下令镇压并将“民变”谎报朝廷。结果庄、许遭捕,后虽觉察平阳并无“民变”,但为维护嘉庆皇帝御旨“尊严”,屈杀庄、许二人。期间,庄以莅的表弟林钟英清白无辜,被疑私藏案犯,遭抄家毁产,林母及幼女惨遭严刑逼供。官场腐败、官官相护,即使个别贪官污吏遭到整肃,但为了维护其体制利益与皇权威严,真正冤案终不得平,庄、许一直含冤九泉,酿成真正的“平阳奇冤”。
  • 易经的预测

    易经的预测

    据史籍记载,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学习过《易经》:伏羲、周文王、孔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苏轼……更令人称奇的是,足巨今300多年前,德国数学家菜布尼茨看到了一本《易经》,通过研究卦爻,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二进制计算机;瑞士心理学家古斯塔夫.琼认为《易经》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内尔斯。波尔甚至把太极图印在自己的衣袖上……通过一代代密室暗传下来的易经预测学,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运用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人生的计划怎样才能成功?怎样增进与我所爱的人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工作能给我带来最大的满足和经济收入?
  •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名人,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161位世界名人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铸天记

    铸天记

    异世重生,这是一个以修炼天魂为主的世界,一位被众人唾骂为废物的少年将遇到什么样的劫难,将如何修炼成仙,将如何铸造新的天宇撑控万千宇宙!!!偷的乾坤法宝,穿越时空只为伊人,结局却是天注定,万般艰难只为铸天,只为能够改变命运结局,我命由己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