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400000010

第10章 每天读点生活哲学(4)

但“慎独”的最高境界还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是刻意地压抑自己,而是自己的一举一动是那么发乎自然,而又合乎天然之道,正所谓“与道同体”。孟轲生怕败坏了自己的名誉,竟休掉了他的妻子,这可算做自强了,但不能说思考得周全。孔子的学生,担心看书睡着了,就用火柴烧手掌,这可算得上自我克制了,但还没有达到喜好思考的程度。石洞中有一个人,他会猜谜语又喜欢思考。如果耳朵听到声音,眼睛看到东西,就扰乱了他的思考,所以,蚊虫的叫声、禽鸟的飞翔,都会妨碍他聚精会神。为避免耳朵和眼睛受到骚扰,他独居石洞,静坐思考,这样,他的思想就能明白通达。使耳朵和眼睛避开骚扰,可以算得上自我警惕了,但还没有达到认识的精微程度。能够认识精微的人,是天下最完美的人,既然是最完美的人,还有什么自强、自我克制、自我警惕之说呢?所以,没有得道的人,如火光一样,只有光明,转瞬即逝;而真正得道的人,如火一样,本身发光发热,因此整个身体也透彻明亮。

逝者不复——生活中有些事情不能等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整个世界,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不停息燃烧着的火焰。由此,他得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结论。河水川流不息,当人们第二次原地踏入这条河时,碰到的水流已不是原来的水流了。比如,你爬山的时候,通往山顶的路和下山的路也已不是同一条路了,因为万事万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在瞬间即逝地变化着。这条路上肯定有树叶落下了或者地上的树叶改变了位置,泥土中间和表面的蚯蚓、虫子、细菌正在穿梭,而泥土自身的一部分也在腐烂,一部分正在化为石头,只不过人类的肉眼无法明察罢了。

因为万物皆变,所以此河流已经不是彼河流了。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一切都在变化,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回到过去,与其对着逝去的河流空悲切,还不如珍惜当下的机会,把握现在。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集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因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如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

人的一生就是由一个个机缘构成,而机缘就是时机,犹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当机会来临,善于发现并立即抓住机会,要比貌似谨慎的犹豫好得多,因为犹豫的结果只能是错过机会。果断出击是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心动不如行动,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行动比思考更难得,因为一个机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她和他曾在一座写字楼工作,她八楼,他九楼。每天上下班乘同一座电梯,她长发飘曳,眉清目秀,他身材颀长,温文尔雅。他们彼此常常凝视片刻,各自躲开目光,心中怦然,夜深人静时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说“你好”。

她知道他是一家网络公司的资深工程师,年轻有为,人品端雅,她自己单位的女孩还常常借口请教问题去招惹他;她知道,每天他看她的眼神是欣赏,是期待,是一种探询;她知道,只要她一开口,他们之间就会有故事,可是她又总在最关键的时候想,等一等,等他先开口吧。

他也知道她是楼下那间杂志社的编辑,从她那些唧唧喳喳的同事口中了解到她温柔沉静,喜欢一个人看书,看春天盛开的花、冬天纯净的雪。他越来越喜欢她那双桃花春水般的双眸,他也看出她对自己的好感,可不知为什么,只要一相遇在电梯,他就哑口无言,无论如何也没有勇气说第一句话,他安慰自己,等等吧,还有时间。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她和他上班下班相互凝视,微笑,但就是不肯开口说话,就这样过了一年,她们单位突然搬家了,那天,忙忙乱乱中,她想应该去九楼通知他一声,她上去了,脸红红的,心跳跳的,好容易推开写有他名字的办公室门,却发现一个浓眉大眼的少女已依偎在他的怀里。她傻了,终于对他说出第一句话:“对不起,走错门了。”就逃一般地奔向电梯,乘上同事的车绝尘而去。

后来,她像所有正常女人一样选到一个合适的男子,结了婚,买房子,还贷款,怀孕,生孩子,生活中的一切琐碎的烦恼和厌倦样样不落,当然也有快乐,也有欣悦。

直到有一天,她推着孩子在超市闲逛,他推着一车日用品在她前面挡着,她说:“请让一下。”他回头,她愣住了,对视,凝眸,时光仿佛倒流了。终于他先开口:“你,好吗?”她忽然落下泪来,无言,他沉了沉说:“我去找过你,没找到。”她蓦然醒觉,还强笑问:“那天,我太唐突了,是吗”?他低低地说:“那是我堂妹,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来向我报喜。”他叹了口气,看着她车里的孩子,无限伤感,她从他身边走开,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他们注定要擦肩而过,她茫茫然地想: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这是《读者文摘》中的一个故事,读过以后,很是感慨,感慨世事无常,造化弄人。生活就是如此,有些事确实不能等,因为你等不起,因为很多东西一旦错过,就是永远。“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叔本华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而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讲,估计有三件事情更不能等:

第一是“贫穷”。贫穷不能等。一旦时间久了,你将习惯于贫穷,久而久之,不但无法突破自我,甚至会抹杀自己的梦想,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

第二是“梦想”。梦想不能等。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经历和想法,试想一个问题:如果你20岁时的梦想,在60岁时才得以实现,那是什么情况呢?比如说,你20岁时的梦想是买到一辆法拉利跑车,去郊外狂飙。你一直努力工作,好不容易到了60岁,总算买得起跑车,但要实现年轻时的梦想,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是“家人”。家人不能等。或许我们还年轻,未来有很多时间,可以让我们摸索,打拼。可我们的家人呢?他们还有时间等我们成功吗?还有时间等我们赚到钱,让他们过好日子,让他们以我们为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很多人的痛,是很多人一辈子的遗憾。

还是哲人说得好:“人的一生,上半生要不犹豫,下半生要不后悔。”只有把握住你想要、你应得的机会,才能活得无怨无悔!

未来可期——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每一件事情都会消融在一定的时间内。但时间的流逝,事件的经历,对人来说是一个一去不复返的过程,一旦经历就无法摆脱。人的进化就是如此不可逆转,永远也回不到原来的起点。即使回到原点,也不是一次简单的回归。

孔子去郊游,站在桥头看到下面的流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的思想、感觉、年龄、身体,当一个钟头乃至一分钟前坐在这里的我,与此刻坐在这里的我,已经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变化。所以“今我非故我”,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前一分钟的我了。都过去了,像流水一样,不断地向前去。

所谓“江水东流去不回”,历史永远不会回头,时间也永远不会回头。人生永远像浪头一样,一波又一波地过去了,要想拉回来是做不到的,正如花落了再不会开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听起来非常悲观,但它在不留情面地告诉我们:所有的终将成为过去,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林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著名的一个情节。这位小姐病兮兮的,花落了还要去收回来,还要葬下去,情调非常美,文章也做得很好,葬花词名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这样的林黛玉怎能不生肺病?为什么满脑子都是死亡?你管他谁葬谁,死了就死了。说到这里,龚自珍的诗就比林黛玉高明多了,他的诗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但孔子并没有以悲观的态度来说这句话,而是看到了其中乐观、积极的一面:人生如流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涌进。

人生像流水。我们可以想象:孔子站在上流告诉学生们:“注意呀!你们看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面去!向前面去!而且是昼夜不停地向前去。”

不错,逝者永远不会回来。昨日的阳光再美,也移不到今天的画册。我们又为什么不好好把握现在,珍惜此时此刻的拥有呢?为什么要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对过去的悔恨之中呢?

覆水难收,往事难追,后悔无益!

在纽约市的一所中学任教的保罗博士,曾给他的学生上过一堂难忘的课。这个班的多数学生在一次考试交完试卷之后,都变得沮丧、颓废,影响了下一阶段的学习。一天,保罗博士在实验室讲课,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然后突然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之中,同时大声喊了一句:“何必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然后他把所有的学生叫到水槽前,一字一句地说:“你们仔细看一看,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消失了,不论你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你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注意下一件事。”保罗博士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从未有过的知识。

生活就是如此,你可以设法改变三分钟以前所发生的事情的后果,但不可能改变事情本身。唯一能使失误成为有价值的方法是:以平静的态度分析当时所犯的错误,从中得到深刻的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它们既是这样,就不可能是别样。做过的事情,已经成了历史,是不可能改变的,无论你怎样悔恨、遗憾,都无法改变,都不会变成另外一种样子。既然如此,你想象它“不应该这样”或“应该那样”,又有什么用呢?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从这件事情里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然后就把它忘掉。

整个世界的真理都隐藏在这条朴素的格言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老人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古董,一旦碰到心爱的古董,无论花费多少钱都要想方设法地买下来。有一天,他在古董市场发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古代瓷瓶,花了很高的价把它买了下来。他把这个宝贝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兴高采烈地骑车回家。谁知由于瓷瓶绑得不牢靠,在途中“咣当”一声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后摔得粉碎。这位老人听到清脆的响声后居然连头也没回继续向前骑车。这时,路边有热心人对他大声喊道:“老人家,你的瓷瓶摔碎了!”老人仍是头也没回地说:“摔碎了吗?听声音一定摔得很碎,无可挽回了!”不一会儿,老人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摔碎的古董,打翻的牛奶,这些已经无可挽回的事实就让他们永远地成为历史吧!我们没有必要时时翻开历史咀嚼不快。古董可以再买,牛奶可以再冲,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因此常有回首往事,不胜唏嘘之感慨。但人生就是如此——做过了,做对了,便顺顺利利地进行下去;错过了,便成追忆。而人生总是这样,一次次的错漏和失误造就一次次的遗憾,而正是这一次次的遗憾推进着我们的生活,组成了我们的回忆。

同类推荐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何以笙箫默

    何以笙箫默

    同名电影《何以笙箫默》由黄晓明、杨幂联袂主演!快餐时代的爱情,似乎你我四目相对,瞬间就能干柴烈火,转眼又相忘于江湖,彼此干干净净再无瓜葛。谁还记得遥远的《诗经》里,还写下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传说,谁又能想见,这样简单干净,一眼便是万年的爱情,真的在何以琛和赵默笙身上发生了。
  • 赤血令

    赤血令

    平凡年轻人如重生一样来到镜蓝大陆,携带着家传功法,书写新一代神话!实力至上的世界,女人,权势,财富紧紧相连。战兵团中的女子,家族的千金,逃亡的公主,皇朝的女王,龙族的公主,一个个绝色美女与聂鹰不期而遇,演绎出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
  • 天才嫡女妃

    天才嫡女妃

    她是重生的强悍气术师,冷酷神秘的南王指定她为王妃,温柔地宠溺着她;残忍强大的师父天辟视她如掌心宝贝,倾尽所学教导她;温柔阳光的药圣纪枫将她当作甜心呵护,咦咦,连那个前任未婚夫,也开始红着脸讨好她了哦……一个个美男缠绕在她的身边,当然也引来了无数的红眼狼,她们一个个叫嚣着废材滚开,然而却被她一一折尽风头。
  • 云落

    云落

    一朝醒来,成了丈夫不疼,婆婆不爱的任云落。时空转换,带着孩子,任云落在这个时空,也会活得很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圣女王妃【全本】

    圣女王妃【全本】

    ~~~~~~~本文全部解禁,谢谢观赏啦~~~~~一个现代女孩江芷琪因为本不是这个时代的阴谋,而穿越时空回到“圣瑾国”意外被二殿下捡到,开始了自己的“圣女”生涯,圣女守节,但是在她身边的二殿下和四殿下都和她有着纠缠不清的爱与情。她到底选择了谁?还是随了后来温柔无比痴心绝代的荃麟王?她的圣女身份又该何去何从?圣女为了救他失身与他,但是换来的惩罚就是以身殉贞,但是他会看着她死?她到底怎么办?层层剥开阴谋,结果那么令人心痛,她会选择回到现代,还是死在古代……————————————————————————我的最新连载作品:《恋上你的身》http://m.pgsk.com/a/79395/《偷欢系列:花犯皇后》http://m.pgsk.com/a/76312/本人QQ:570704460爱上圣女群:66679223欢迎大家,验证信息:输入书中的人物名字就可以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至尊召唤:网游之圣霸王座

    至尊召唤:网游之圣霸王座

    这是一段非凡的游戏人生,所有的荣耀,金钱,地位,美女都因《圣霸王座》游戏而起。他独排众议,另辟蹊径,选择召唤法师,以过人的RP,不凡的才智,名声大震,获得卓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荣登圣霸王座,称霸魔,兽,人三族,成为不朽的传奇!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