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程度上,公司是每位员工的合伙人,公司的成长需要每一位员工的努力。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却从来没有想到和公司共同开创一番伟大的事业,他们只是把工作当成了谋生的手段、把公司当成了谋生的场所,他们认为自己和公司就是简单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自己为公司做工作,公司为自己付酬劳。持这种想法的人绝不是一小部分,这既是社会的不幸,也是公司的不幸,更是员工个人的不幸。当员工把本应彼此协作的关系看成简单的劳资关系时,他(她)实际上就已经扼杀了自己和公司一起成长的萌芽,因为他(她)从一开始就没把自己的进步和公司的成长放在一起考虑。
员工和公司的关系是否协调,这直接关系着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未来成长。而员工和公司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出现,又是由双方的态度决定的,而且这种态度是相互的。如果员工从一开始就没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合伙人,没把自己的进步和公司的成长放在一起考虑,那么他们自然不会事事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相应地,公司也不会把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留给这样的员工,公司只会把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留给那些全心全意和公司共同发展事业的员工。
当你进入公司的时候,你实际上就应该知道,自己和公司的事业将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你已经成了公司拓展事业的合伙人,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事业也就因此而实现了相应的成长。
工作启事:
一个员工要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首先要赢得老板和公司的认可,也就是赢得他们的心。怎样去做呢?就是关注公司的需求,抓住机会证明自己的忠心与称职,老板才会感到你的忠诚,从而给予你更多的报酬与器重。
培养终身的“就业能力”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身在职场,为了晋升加薪,使自己能胜任更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加薪资本。
现代社会是一个生理寿命延长,知识寿命缩短的社会。传说中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早已经过去,而且个人用十几年接受教育所得的知识,也会在短时间内变得过时。而且,不光是一般的知识会遭遇到这种困境,就连高级的专业知识,通常在大约五年内也会失去价值。高级科学技术、医学知识、心理知识……等,约在五年之间就已更新。一个在某一领域很有学问,或有充足专业知识的人,如果停滞不再学习,在五年之间,马上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假如所有的高薪人士都不学习的话,无需5年时间就会变成低薪。据有关专家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比如,当10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经有9个人拥有这种证书的时候,那么他原有的优势便随之不复存在了。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面对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行业所创造的巨大财富,知识的拥有者有理由乐观地相信,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毫无疑问,乐观和自信的生存态度,对于将要走向社会的你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这同时,还必须保持一份清醒。这是因为,知识能够创造财富,但并不意味着拥有知识就一定能够创造财富。要真正做到让知识为社会、为人类创造财富,必然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
要知道,学历并不代表学习力,更不代表你一定能做出成绩。一个高学历的人,可能并不懂得最基本的生活道理,这种事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两位所长的学历都是本科)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这当然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却让我们明白,学历只能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员工技术素质也要求更高,产业结构、管理流程的调整对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工作能力和技能,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可见,在这种知识寿命缩短的社会,如果个人不再学习,一定落伍。如果停止学习的时间太久,则活得愈老,可用的知识愈陈旧,愈与社会脱节,愈没有活力。如果不断学习,则脑力激荡愈频繁,理念愈新,个人的生命力愈强,社会的活力也愈丰沛。
在工作中学习有利于我们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形成一个适合自身及岗位工作需要的知识体系。这是工作给我们提供的要求,同时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如今职场需要的都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我们必须学会系统思考才可以在这个社会立足下来,成为卓越的员工。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连续四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被称为世界著名首席执行官(CEO)的摇篮,在世界500强企业里,有173位CEO来自GE。GE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在GE执政20年的第八任CEO杰克·韦尔奇大力倡导“终身就业能力”的培养,他认为,“任何一个公司,如果认为它可以提供终身的工作保证,那么它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对那些愿意参与竞争的人来说,CE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我们尽一切努力让他们拥有‘终身就业能力’尽管我们无法保证他们每一个人都能‘终身就业’。”
当然,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但是如果你处理安排合理的话,学习会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在工作中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学习促工作、工作促学习的良性循环。很多人在工作中学习的实践证明,工作需要学习,工作正是因学习而高效、而快乐。
一个人只有对工作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才能从工作中寻找到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报酬。
现在职场流行读在职的研究生,也就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对那些希望事业有进一步发展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曾经有人说过:“只有通过工作,才能保证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进行思考,工作才是件快乐的事,两者密不可分。”
员工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一是要学以致用,为用而学,急用先学,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让员工把学到的本领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中。二是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全员的忧患意识,让员工明确“事业的兴衰,人人有责”,以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紧迫感。三是形式要灵活多样。员工有繁重的工作任务,在职教育与常规教育有不一样的特点,员工受教育的年龄、层次也参差不齐,在职学习可以按需进行,长短结合,以自学为主,不强求像常规教育一样整齐划一,并和员工的考核、晋升联系起来,形成制度,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风气,把企业真正建成学习型组织,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工作启事:
每个人都希望在职场中稳步高升,而不是忽上忽下,或者直线下降。而要想稳步高升,你就需要不断持续的学习,以了解并适应新鲜事物。培养终身的就业能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原因就在于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你终生都需要坚持的行为。因此,在坚持学习的过程中,你需要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不断坚持,潜移默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