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2400000003

第3章 跟鲁迅接触最早的山西人(2)

景耀月使鲁迅看到了山西人不好的一面。两年后,另一个山西人梁善济(1861年生于崞县,进士出身,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当了教育部次长,此时教育总长为汤化龙。汤和梁都有立宪派的渊源,合组过民主党、进步党,是后来“研究系”的元老。有景耀月坏印象在先,现在来了一个“立宪派”,鲁迅的心情可想而知。1914年5月12日,梁善济到部就职,鲁迅在《日记》上写道:“次长梁善济到部,山西人,不了了。”这是鲁迅文中第一次使用“山西人”这个词,表示山西人跟其他地方的人有其不同之处。接下去说“不了了”,有贬义。这自然包括景耀月在内。梁善济刚到部就有此印象,显然以对山西人总的看法为基础,并非出于对梁本人深入了解所做出的评价。

还有另一件事发生在山西人身上。鲁迅初到教育部,属于“同司同室”的有山西人冀贡泉。冀为汾阳人,亦留学日本。所谓“同司”,即社会教育司;所谓“同室”,即同一个办公室。冀为科员,鲁迅1912年先任佥事,8月任科长,正是冀的“顶头上司”。冀回忆说,他们两人“同桌办公”,都喜欢看书,无公可办时就各自埋头读书。1913年初,在山西执政的阎锡山联合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以及外国人李提摩太、庄士敦,由贺长雄、李佳白等发起,在太原文庙成立尊孔社团“宗圣社会”,由书画名家、时任设在文庙的山西省立图书博物馆馆长的柯璜具体承办。柯起草了一份成立缘起的文件,送到教育部备案。这正是鲁迅这一科应办之事。冀贡泉在回忆中说:“记得有一天,我上班稍迟了些时,一进门就听到他们大笑之声,且分明是他的声音。他是不轻易笑的,但我一进去,他们就不做声了。我追问了他们为何这样态度?最后他说:‘怕你不好意思,我们笑是因为今天才收到的一件公事。它是从你们山西来的,你看了就会知道。’”这件公事便是要求批准成立“宗圣社会”的呈文。鲁迅说:“这名儿就可笑了,更不要谈内容。”又说:“我们笑尽管笑,研究还要好好研究,你也应当细细打听一番,不要怕给山西人出丑,出丑是中国人的。”据《宗圣汇志》一卷四号载,同年夏天,临汾县一宗圣社员拟办一书院,呈文到部,亦有批示,批文在“应即准予立案”后,也说到“惟书院名目不合”,应予修改。尊孔与反孔之争,从维新运动以来就已经存在。“反孔”符合时代潮流,当时视为进步,但主张者人数少得多。而崇圣、尊孔,却具有极大社会势力,即使那些“革命党”,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把崇圣、尊孔挂在口头上,推行不遗余力。山西人不免保守,民国刚刚成立,就在山西这块土地上打出了“宗圣”的旗号,所以鲁迅说这是“给山西人出丑”,给中国人“出丑”。鲁迅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闯将,这次的笑谈乃是“五四运动”前鲁迅反对孔儒学说、反对旧礼教思想的反映。

冀贡泉在教育部工作,跟景耀月任次长是同一时期,在梁善济就任以前。虽然冀和鲁迅两人都喜欢埋首书中,但既然同处一室,各自谈论本地情况就是不可避免的。冀的故乡汾阳是“晋商”发迹地之一,跟“晋商”大本营榆次、太谷、平遥、介休等地相邻,可以想见,鲁迅有关山西人善于经商、爱财如命等方面的知识,冀贡泉当是最主要的介绍渠道,而且是在民国初年。爱财的另一含义,是唯利是图,或说求利而忘义。现在加上保守,这就是民国刚刚诞生时鲁迅所了解的山西人。冀本人是留日出身,属知识分子,跟商人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鲁迅跟冀的关系自不一般。1913年4月27日晚上,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同仁10人在前门外劝业场小有天饭馆举行宴会,为即将离任回山西的冀贡泉饯行,鲁迅是其中之一。以后冀贡泉到京,鲁迅都要宴请。如在1915年8月6日、1916年7月21日的《日记》,鲁迅都有跟冀共饮的记载。

在教育部任职的山西人,还有崞县(今原平市)人狄桂山。狄在普通教育司任主事,1915年元旦曾到鲁迅所住绍兴会馆拜访。

跟冀贡泉同事一年多,引来了另一些山西人。1914年2月5日,山西人翟用章投考知事,持已离开教育部、此时在太原的冀贡泉的介绍信,请鲁迅作保。鲁迅答应了。八个月后,同年10月15日,冀贡泉本人和另一山西人到北京办理律师手续,又请鲁迅作保,鲁迅同样慨然允诺。《日记》云:“出律师保结二:冀贡泉,郭德修,并山西人。”1915年4月3日,鲁迅再为山西人景万禄、白尔玉作保,投考知事,不过这次是由好友许寿裳先生介绍的。第一次为翟用章作保,也有许的介绍。许寿裳何以会介绍山西人请鲁迅作保,不得而知。鲁迅为别省人作保,《日记》极少记载。三番五次为山西人作保,给了他了解山西、熟悉山西和认识山西的机会;这些人麻烦鲁迅,自不会空手而来,虽然《日记》未记,但以中国人情之常,很可能带有礼品。如冀贡泉1921年10月2日就送汾酒一瓶,以后的高长虹、荆有麟等熟朋友都有礼品相赠。汾酒是山西人赠鲁迅最多的礼品,除冀外,高长虹、唐诃等都几次以汾酒相赠。1923年7月,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失和”后,心情郁闷、悲愤,以至病了一场,连饭也不想吃。这年11月8日,鲁迅“夜饮汾酒,始废粥进饭”,汾酒竟有如此奇效!有的人,带来了家乡特产闻喜煮饼,鲁迅尝过,味道甜美,这就成为《孤独者》中那个细节的原始材料。

在跟山西人不断交往的同时,山西的“历史文物”和古代山西人的著作又先后进入鲁迅眼中。鲁迅收集了许多山西古钱和碑帖拓片,对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反清义士傅山遗留下的文物和书画,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民国初年,鲁迅因失望于辛亥革命,理想破灭,长期住在会馆里抄古碑,辑古文。1912年鲁迅到北京不几天,即从琉璃厂购得唐王绩(河津人)《王无功集》。1913年3月27日,鲁迅辑录谢承《后汉书》毕,写出《谢承〈后汉书〉序》。序中说“清初阳曲傅山乃云其家旧藏明刻本,以校《曹全碑》,无不合”,又据《困学纪闻》所载“傅山自云其家”几种古籍“寇乱亡失”,说:“然他人无得见者。”从此引起对傅山的特别关注。同年11月8日,在琉璃厂有正书局买得石印《傅青主自书诗稿》一册,两个月后收到二弟周作人寄来的竹坨抄《傅青主持》(“持”,原文如此,当误)一册。1927年底,鲁迅在《日记》后专门写了一篇《西牅书钞》,共五则,其第一则云:“严元照《蕙櫋杂记》:近见徐昆《柳崖外编》载傅青主先生一帖,语极萧散有味,录之于此云:老人家是甚不待动,书两三行,眵如胶矣。倒是那里有唱三倒腔的,和村老汉都坐在板凳上,听甚么飞龙闹勾栏,消遣时光,倒还使得。姚大哥说,十九日请看唱。割肉二斤,烧饼煮茄,尽足受用。不知真个请不请?若到眼前无动静,便过红土沟吃两碗大锅粥也好。”纯然白话一篇!鲁迅在《日记》后附《书账》是常例,而写《书钞》却只有这一次,其重视程度不同寻常。

鲁迅收购的其他山西文物,有刻有“长子”、“襄垣”字样的小币,有印有“安邑化金”的圆足布,有《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拓片(按,大云寺在猗氏县仁寿寺),有《潞州舍利塔下铭》拓片,还有“山西新出土”的墓志拓片等,分布南北各地,难以计数。山西是古物之乡,面对这些古物,就是面对历史,面对人世沧桑,面对整个中华民族。那是人类生命的永久的记忆。鲁迅在观察着、研究着历史,也在研究着、认知着山西。

另外,山西的一些去世的人,也会影响着鲁迅对“山西人”的看法,比如《隔膜》中所写的冯起炎。鲁迅说:“冯起炎是山西临汾县的生员,闻乾隆将谒泰陵,便身怀著作,在路上徘徊,意图呈进,不料先以‘形迹可疑’被捕了。那著作,是以《易》解《诗》,实则信口开河。”鲁迅又引其结尾处有似“自传”的“十分特别”的话:“臣……别无愿求之事,惟有一事未决,请对陛下一叙其原由”,原来冯起炎在姨母家“见一女,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又在另一姨母家“见一女,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有此“二恨”,“若以陛下之力,差干员一人,选快马一匹,克日长驱到临邑,问彼临邑之地方官:‘……’,诚如是也,则此事谐矣。二事谐,则臣之愿毕矣。”鲁迅说冯生员“何尝有丝毫恶意?不过着了当时通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的迷,想一举成名,天子做媒,表妹入抱而已”,然而署直隶总督袁守侗却称其“狂妄”,判处“从重发往黑龙江等处,给披甲人为奴”。鲁迅写此文是揭露清代文字狱的,但其受害者却是这么一个小文人,我们在痛恨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可恶的同时,也会感到冯起炎这么一个山西人的迂腐气。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唯见南风不见君

    唯见南风不见君

    天才少女穿越古代农村,被第四任未婚夫退亲,人言可畏,没成亲就传成了黑寡妇。她不屑理会那些谣言,利用现代学的知识,多赚银钱奔小康,改造渣男成贤夫,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 白色驯鹿传奇

    白色驯鹿传奇

    一群驯鹿的领头是一头漂亮而健硕的雌驯鹿,它把所有的爱和智慧都给了最宝贝的白色驯鹿,白色驯鹿跟着聪慧的妈妈学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强大,后来有一次,人们打算在这群驯鹿里挑一头最壮实的来拉雪橇,他们选中了白色驯鹿,各种比赛也获得了荣誉。不久之后即将开展内战的消息传遍了挪威城,在白色驯鹿的帮助下,阻止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而那个企图出卖祖国的叛徒,跟着白色驯鹿一起消失了……
  • 归元诀

    归元诀

    抱恨终生?碌碌无为?这是被废天才徐洪应该做的?不!偶然间得到的归元诀,让他重新成为天才!天地万物,皆可炼化;万千法诀,皆为我用!境界飞速提升,凭借霸气、不羁、和归元诀的妙用,徐洪纵横修真界无人可挡!肆无忌惮的他却没有感觉到黑暗中的危险,面临重重困难,他能否登临绝巅,开辟属于自己的时代?
  • 夺心契约:BOSS别来无恙

    夺心契约:BOSS别来无恙

    (全文完结)要她爱上他还把心留下?笑话!她会爱上自己的仇人?他不该是腹黑霸道如恶魔般的么?为什么要放下身段为她做那么多事!甚至还一而再的为了她涉入险地!他不是只想施行他的复仇计划,让她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吗?为什么……他突然的温柔让她的心狂跳不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 前夫,请勿动情

    前夫,请勿动情

    这一场爱情角逐中,以恨开始的爱情。--情节虚构,步步紧逼。比如,步步设防,誓不再重蹈悲剧。而她,请勿模仿,她是他的猎物。究竟谁输谁赢?原来,有些东西一旦开始,如何能与别人双宿双飞?于是他开始精心设计,就无法喊暂停
  • 沙漠秘井

    沙漠秘井

    阿拉伯一部落妇女被虏,她们即将被贩卖为奴。本尼西协助总督的船长破获这起大案,可茫茫沙漠哪儿有贩奴驼队的踪迹?经历许多艰辛、奇遇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沙漠秘井,由此开始了惊险的救援……异域的风情、独特的文化、险象环生的故事,揉神话、探险、悬疑和哲理于一体,这些构成了卡尔 麦小说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