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2400000002

第2章 跟鲁迅接触最早的山西人(1)

鲁迅最初跟山西精神上的联系,是他在南京读书的时候。

鲁迅于1898年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管轮班,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的矿务班,1902年初毕业。矿路学堂的课程有金石学(即矿物学)、地学(即地质学)等。鲁迅在此读书3年,成绩优秀,以后继续搜集资料。1903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写出《说鈤》(鈤今通作镭)和《中国地质略论》两文,又跟同学顾琅合编《中国矿产志》一书。在那之前,帝国主义列强出于经济侵略和殖民掠夺的需要,派出许多科技人员,对我国进行了大量地质勘探。据勘测结果,山西的煤炭储藏量非常丰富,为全国之最,足够世界一千年(一说六千年)之用。《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都论及山西矿产资源,后者特辟专章论《山西省矿产》。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我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压迫之苦下成长的。鲁迅的故乡绍兴地处沿海,附近有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之一的宁波,绍兴城内也有了外国的教会,颇为霸道。章太炎在《徐锡麟传》中就说,“绍兴城中有大善寺,天主教会欲得之”。这种情形激起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抗精神。青年鲁迅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格,正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到日本后不久,他在《自题小像》中立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志向。在学习矿产知识时,已经认识到开发矿产在富国强民方面的巨大作用。《中国地质略论》中说:“石炭者,与国家经济消长有密切之关系,而足以决盛衰生死之大问题者也。”同书第二章更有这样的话:“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捡;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文中写到德国人利忒何芬在中国各地考察情况。利忒何芬曾说:“惟扼胶州,则足制山西之矿业,故分割支那,以先得胶州为第一着……”鲁迅述及此事,又一次明确表示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阴谋的高度警惕,他说:“一文弱之地质家,而眼光足迹间,实涵有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

哪里有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哪里就有被掠夺者的爱国主义怒火在燃烧,反抗运动在开展。1906年,山西人民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争矿权”运动,而这一运动发起地正在日本的东京,鲁迅当时就在东京自学。山西留日学生李培仁为了唤起全国人民对这一活动的注意,蹈海自杀,在留学生中引起震动。这是留日学生中爱国主义热情的一次大喷发。这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显然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所知,鲁迅留日期间所交往、所接触者,都是浙江同乡,而未见有外省人。在写《鲁迅与山西》一书时,笔者致信同乡前辈李尤白,问及几位山西人跟鲁迅的关系,李在复信中说,他知道景梅九跟鲁迅有过交往。他说,1947年或稍后自己在西安帮景梅九编《国风日报》时,曾经看到过景写给柳亚子和鲁迅两封信的底稿,以及鲁迅逝世后景的两首悼诗,该诗当即在报上发表,已经引用在所写景梅九的传记里。又说,“有一次景老来我寓,和他谈起章太炎、鲁迅、郭沫若等人时,他说他在日本留学时,在章太炎寓所与鲁迅相识,鲁迅还可能比他大一点,郭沫若则比他小,去日本留学也晚。章太炎则比他们都大着好几岁。”景梅九为山西安邑(今运城市盐湖区)人,名定成,梅九为字,生于1882年3月,小鲁迅半岁。幼聪慧,12岁中秀才,17岁到太原入晋阳书院、令德堂就读,后转入山西大学堂中斋,接着被选送入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1902年冬考取官费留日,入东京帝国大学本乡第一高等学校理化科,比鲁迅赴日晚半年。他是山西最早的留学生之一,后被选为山西留日学生同乡会会长。以后积极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是同盟会山西分会评议部长,山西留学生的“争矿权”斗争即是由他参与发动的。1904年初,女革命家、浙江人秋瑾赴日,景找到秋瑾,畅谈革命,甚为相契,后跟秋瑾等人合伙创办《白话报》,是景从事新闻事业之始。此后经常跟秋一起开会,秋瑾回国,景担负送行之责。章太炎出狱到日本后,景又结识章太炎,跟孙中山等人亦来往频繁。景是章所办《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景有关山西“争矿权”的笔锋犀利的系列时评都在《民报》发表。1906年11月27日《民报》举行周年纪念会,景参加筹备,孙中山、章太炎发表演说,由景担任日语翻译。景随后创办《第一晋话报》、《晋乘》、《汉帜》等报刊,宣传革命,抨击君主立宪谬论。1907年初梁启超在政闻社成立大会上鼓吹君主立宪,景跟宋教仁、张继、黄兴等一起,受同盟会指派,将梁赶下了台,后来他在中篇白话小说《罪案》中对此做了生动描写。景回国后在北京创办了三种报纸,最有名、时间最长的是《国风日报》,被称为“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北京创办的报纸”,其地址曾被清廷官府搜查。为此,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颁发勋章。后景提倡“无政府共产主义”,国内的喉舌《学汇》专刊就载于《国风日报》,每天一期。他又是世界语的积极提倡者,《学汇》鼓吹尤力,景亲自把爱罗先柯的《世界语者之宣言》翻译发表。鲁迅曾任教的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景是积极发起者,陈廷璠所写《创办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的提议》亦载于《学汇》。以后景致力于国学研究,在考《红》治《易》上成就突出,其所著《石头记真谛》为“红学”索隐派集大成之作。有人把景跟章太炎相提并论,有“南章北景”之称。从1906年6月章太炎到日本,至1907年景从帝国大学毕业回国,景和鲁迅同在东京约一年半。此时鲁迅尚未听章太炎讲《说文解字》,但前往拜访不是没有可能,两人相见即在此时。鲁迅是后来所用笔名,当时用原名周树人,所以景在《悼鲁迅》诗开头说:“庐山真面无人识,鲁迅原来却姓周。”景梅九可能是鲁迅所接触的第一个山西人。鲁迅后来在给许广平信中说高长虹“似是安那其主义者”,当因高跟景梅九关系较好,误为二人思想相同,以致有此推断。

如果说景梅九跟鲁迅在日本东京见面细节不易证实,那么,另一个姓景的山西人景耀月就很可能是鲁迅冲破同乡圈子,开始跟外省人特别是北方人打交道的一个重量级人物。景耀月,芮城人,1844年生,比鲁迅小三岁,是“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民主革命的积极参加者。辛亥革命成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景耀月以同盟会中坚干部名义出任次长(各部大都如此)。鲁迅经许寿裳推介,到教育部任职,成为景耀月的“部属”。蔡元培北上接袁世凯南下,部务即由景耀月代理。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写道,景在部扩充自己实力,欲拉鲁迅到身边而鲁迅拒之,遂产生隔阂,景于是在报请大元帅府任命的部员名单中划去“周树人”三字,但被南返的蔡元培制止。鲁迅对民国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作为感到失望,1961年请同仁陈师曾治印,嘱刻“俟堂”二字,据许寿裳解释,意思是因受到景耀月排挤,乃以“君子居易以俟命”自命,并跟陈师曾“槐堂”的室命相匹配。后鲁迅以“唐俟”为笔名,亦由此而来。

同类推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热门推荐
  • 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这本书并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处世方面,在善良、真诚、宽容的基础上,做事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定会有所帮助!《每天懂一人情世故》做事之前先“做人”!处世之前先“懂事”!在迷茫失落时,从前人经验中获取前的力量;在无力无助时,从古老的智慧中学习圆通之道。一言一行修炼做人基本功,一一滴积累处世大智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上神,请捡起节操

    上神,请捡起节操

    泱泱三界大神无数,是非礼还是摧残?
  • 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本书将告诉您20几岁,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20几岁,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20几岁时的机会最宝贵;20几岁,让自己成为有人脉的人;20几岁,你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理财要趁早,20几岁起要学会理财;20几岁,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力;20几岁,趁年轻多给自己投资;20几岁不努力,凭什么三十而立;20几岁就成功的男人!少年早奋斗,财源滚滚至,功名利禄纷至沓来,成就锦绣前程。年轻无所为,老大徒悲伤,踏破铁鞋凄凄惨惨,成功无处寻觅。
  •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你的容量有几何;感谢疼痛;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天使的产房;原谅一张蛛网。《一朵一朵的阳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美好,只要我们心中有爱
  • 乱世猎人第三卷

    乱世猎人第三卷

    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其武功与智慧突起江湖,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而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凭其机缘运数,突破武学与智慧的极限,终成乱世之中真正的猎人,而使整个武林以至天下的局势运于掌中……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你被写在我歌里

    你被写在我歌里

    可是往往世事难料。可是往往伤害也带给了意想不到的成长。一切的形同陌路亦或是背叛往往都是在无形中形成的。我们就在一起好不好?”当初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让他以为三年后他们真的可以在一起。难道说过的一辈子都是假话?【我们所有的情感一定会在这个世界里受到意想不到的伤害。】--情节虚构,“如果高中毕业了,请勿模仿,你还喜欢我
  • 你认识何卿卿吗

    你认识何卿卿吗

    小说中对中年事业有成男人的心理危机刻画得传神而到位。他涉险熬到了一把手的位置,功成名就,还保持着反省和谨慎,但在生理和情感上却陷入了双重的困境。
  • 邪帝冷妻

    邪帝冷妻

    奇才现,天下乱,辅君王,定四方她,是黑道帝皇她,是相府小姐,她,是王府正妃,她是公主?她是神女?她的身份不解,或许,她,只是她!忍耐,承受!把那锥心的痛狠狠的埋在心间!只为铭记那永不消失的怨!她,清冷孤傲,拒人千里!唯独那个妖精一般的男人,方为他展露笑颜。她心如蛇蝎,却也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嘴角侵笑,袖手旁观,只见那天下乱事!【版本二】天生异象,奇才盾出,辅佐君王,俯视天下!她,冰冷的邪惑美人,这辈子,宁我负尽天下众人,不叫他们负我一分!他,逍遥闲散的冷酷邪君!我型我素的性格,心狠手辣的手段!世人皆知,宁得罪小人,勿得罪邪王!那一日,倾城的邪惑美人嫁给了逍遥闲散的冷酷邪君,是悲是喜,是恩是怨?无人得知!【片段一】摇椅上,慵懒的坐着一位艳红长袍的男子!顾盼生辉,皓月当空!身边,毅然坐着四个形色各异的俊美男子!却也是风华绝代。“都即将要大婚之人了,还来这种地方?还真是稀奇的很啊!”右手边第一人眼中带笑,嘴角微微上扬,打趣的看着身边那个面色慵懒,神色妖媚之人。“这话说的就错了,应该说是喜好男色的人逛窑子,这才是怪哉!”右手边第二人拿起扇子,轻轻摇着,眼神逗留在了那风华绝代之人身上。“看来,邪王并无娶妃之意啊!”一个玩世不恭的声音想起,细看,原来是左手边的第二人,一脸无害的面容,却难以遮掩眼中一闪而过的犀利之光,嘴角轻轻珉起。表现出,对他们三人的不满。摇椅之上的男子轻眯他的凤眼,转头看了一眼其他三人,嘴角一挑,举止优雅的把那香气四溢的陈年佳酿送入嘴中。【注释:这篇文是图图费尽心思想出来的,拒绝抄袭!!!请尊重本人的劳动成果!!】推荐新文《冷帝血后》(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