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来个孩子中间延寿年龄最大,十七岁,水瀛比他小一岁;再下来是裴家的大小姐延萍,她又比水瀛小一岁。其它的孩子都在十岁上下,最大的也只有十三岁,他们可是什么也都不懂呀,只能是听从延寿和水瀛的指挥,他俩也就成了孩子王。水瀛和延寿从小结拜了朋友,当然是兄弟相称,延萍也管水瀛叫哥哥。不过,这个干哥哥,总归不是亲兄妹,水瀛对待延萍象亲妹妹一样,但延萍对待水瀛,可就又有了一些其它的情愫。她见水瀛长的个子高高的,脸儿白白的,那样子怎么看怎么好看,当然也就看上了他。所以呀,从她的心底里偷偷地爱上了他。
延寿考上了县立师范,准备到县城上学了。
临走的时候,裴玉珊对郭有才说:“有才呀,我说你这个人真是的,你怎不让水瀛也考县城的学校呢?”
“嗨,不是我不让他去呀,不是正考试时水瀛生病吗。这大概就是命吧,他天生不该去城里念书。”
“你这是什么话,水瀛这孩子很好的,聪明伶俐,听先生说他成绩很好,特别是写的一手好文章,也该有个前程呀。”
“要说学习也还不赖,谁知道有没有这个命看下往年能不能考上吧。”
自打延寿走了以后,没有过多久,又有一件事情摆在面前,裴家私塾的先生来告假,说家父病重,需要回家料理。先生的老父命在旦夕,是死是活,尚难判断,时间长短亦无定论。那位先生怕影响娃们的学业,他临走时对东家说,让东家另聘先生,自己也就辞了职。
这可怎么办?当下急找先生又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这十几个学生娃,如果没有了先生,成天不就成了分了窝的蜜蜂——胡乱飞开了吗?这可不行。
于是,裴玉珊只好一面派人出去四下打听寻找先生,一面安排让水瀛和延萍来照看这些学生娃娃,好临时充任一段先生,以解燃眉之急。
这个办法延萍当然高兴了,能把水瀛拴住,和她在一起,一块儿当先生,每天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她心里当然喜欢。
“水瀛哥,从今天开始,咱们俩可都是先生了。不过,这课呀……主要还得你来上。”延萍说。
“那你呢?老爷可是吩咐的你呀。”
“我陪你说说话儿,嗯,国文课我比不了你,我可以……教一些算术课,行吗?”
“好,行,行,反正就是过渡几天,很快就会找来新先生的,只是……不知会找个什么样的先生呀。”
“我说呀,这个先生请不来才好呢。”
延萍话中有话,水瀛不敢接她这个话茬,只是一笑了之。
就这样,他们充当先生,孩子们可也学习的不错。
延萍常常在水瀛的身边,和他聊这聊那,还经常写些文章让水瀛帮她修改,水瀛也很认真,逐字逐句地给他看,既然是妹妹的文章,他也不客气,该圈的圈,该点的点,改完之后,还要和她探讨一番,给她讲怎么样才能把文章写好。
可是,他渐渐发现延萍的文章变了味。一开始只是写些景、物之类,后来就写开了情和爱,这分明是通过这些文章,向他表示什么,他心里安慰自己,要把握住,千万不能有任何非份之想,担心最后会有个不好的结局,他也就不敢和她探讨了,只是在文章中改动些错别字和不恰当的词汇。
延萍问他,“水瀛哥,我看你没有成心给我修改吧,做先生就要有个先生的样子,有什么意见你得给我指出来呀,以前的文章你还给我讲好在哪里,坏在哪里。可现在你怎么只是给我改个错别字,分明是胡乱支应呢……”
“不错,不错,写的不错,我当然也就不能修改了……”
“那你给俺说,这文章好在什么地方,总要写个批语吧……”
“嗯,言语有力,用词贴切,构思精巧……”
很明显,这是一种敷衍,延萍也看了出来。可是,她还在坚持着她的追求……
过了月把时间,终于找来了一位先生。
这位先生名叫武文兴,也是本县人,今年才刚刚二十来岁,他原来在太原国民师范读书,在那里他先是看了许多进步书籍,后来又接触了进步人士,走在了革命的行列中。就在他快要毕业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九一八”事变。一夜之间,日本人强占了东三省,数十万的东北军居然不放一枪一炮,悄悄地拱手把个东北让给了日本人。国人为之愤怒,北平、天津等地的学生纷纷起来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太原的学生也积极响应,各大学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国民师范在太原是最活跃的,当然也是首当其冲,走在最前列,而武文兴则是这次学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根据国民党中央命令,省党部派出军警来制止这次游行,可是学生们群情激愤,哪里还能劝说的住?
于是,省党部下令封闭各高校的大门,并利用谈判的形式,诱捕组织领导这次运动的首要分子。
军警当场抓了一批学生,并对几十个参与组织的学生领袖下了通缉令。
根据组织决定,为了减少地下党组织的损失,要求这些活跃分子,疏散隐蔽。武文兴也是其中之一,他只好逃离省城返回乡下老家。
武文兴是卫大明介绍来的。这个卫大明原来是裴家的长工,这人有一身好武艺,最擅长红拳、炮拳,同时,宋刀、双拐、长枪、短剑、绳鞭……都非常娴熟。所以在裴家住长工那几年都是热天上工,冬天开拳房,在东武乡一代许多村子都做过拳师,经他手教出的徒弟有二三百人,可以说这人在东武乡是一呼百应的。卫大明在裴家还有一个大功劳,有一年秋天,来了一伙响马,在裴家大肆抢劫,正好卫大明在场,他让裴东家派家人在街上筛锣一叫喊,一下子来了门徒五六十人,在卫大明的带领下,把这伙劫匪打的落花流水。后来武乡有了地下党,卫大明也被吸收入了党,去年,我党为了在警察局内安插一个“内线”,让卫大明通过裴东家的关系,成了警察局的一员,由于他武艺高强,而且精明能干,还当了队长。
裴家要找教书先生的消息,卫大明当然也早就知道。武文兴从省城回来以后,为了找个歇脚的地方来掩护,卫大明就想到让他去教书,一来可以挣点钱解决生活困难,二来在裴家教书,一般情况没有人敢来找麻烦,当然由他介绍,这事儿一说就准。武文兴来到裴家之后,很快就和延萍、水瀛熟悉了,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外面的事情,当然他们听起来也觉得非常新鲜。
延萍问,“李先生,省城的学校有女子吗?”
“哈哈……有呀,多着呢,民国都二十一年了,你们怎还不知道这个呀?省城还专门有所女子中学呢。去年秋天,我们上街游行,抗议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三省,女中的同学们和我们一道,好威风呀……”
“李先生我也想到省城读书。你看行吗?”
“行,当然行。你的学习成绩这么好,要是报考呀,一定能考的上。水瀛也可以去读书呀,你也很有才华,我看你写的文章很有思想嘛。等省城学校招生时,你们一起去报考,一起去省城读书。”
“是呀,水瀛哥,咱们相跟着去省城读书多好呀。”
“去当然想去,出去见见世面,学点知识,总是好事呀……可谁知道有没有这个命,上回县里的师范招生,我正好病了……”
在武文兴的鼓动下,延萍真的想上了去省城读书的事儿,她三天两头地问李先生打听,“省城的女中什么时候招生?”
没有等来省女校招生的消息,这时,县城要成立女校的消息传来了,这可是件好事。武文兴得知这个消息,把延萍叫过来说,“延萍你不是想到外面上学读书吗?现在咱们县里也要成立女校了,马上开始招生,我看你可以先去报考县城的女校,过一段时间,有机会再考省城的女中。”
“好。我现在就回家和爹爹说去。”
延萍兴冲冲地跑回了家里,一进门就对她父亲说,“爹,县城要成立女校了,马上开始招生,我要去报考。”
裴玉珊淡淡地说,“一个女孩子家,考什么学校?还是在咱们家的私塾念几天,能识几个字,就很不错了。女人,又不能做官。”
延萍知道她爹有点重男轻女,就把李先生讲给她的那些什么男女平等啦、社会发展啦等等内容,半生不熟地说了一通。
她爹还是不同意,于是,她只好搬救兵了,她娘很疼爱她,也很支持她,“娘,那你就和爹说说嘛,我要去县城念书去。”
“女儿想上学也是好事,让她去考一考吧。”
“女孩子家,走了你能放心吗?”
“不就是去县城吗?百十来里路程,怕啥哩。不是还有延寿在那里吗?让他兄妹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有啥不好?”
“好,好,好,随你们办,想去,你就去吧。”
延萍一见父亲同意了,高兴地跑去对李先生说,父母同意她去报考了,水瀛在一边也没有说什么,延萍说,“水瀛哥你也去吧,咱们都去城里读书。”
“人家是女校招生。”
“女校,县城就没有男校吗?女校招生,男校也要招生,你就不能去?大哥上的那所学校你还不能去吗?”
“可人家刚刚招过生。”
武文兴说,“水瀛说的是,你先去报考女校,等师范招生时,让水瀛去考,我看准行。水瀛,凭你的学业,考个学校是没有问题的。”
“行,延萍你先去吧,我还是在这里,我看李先生的知识就最广博了,跟他在一起什么也能学会。李先生,你还能教我吗?”
“行,行,既然这样,也好,有你常和我在一起,我还不会感到孤单呢。要不然呀,刚刚从省城回来,在镇子上还住不习惯呢。”
延萍只好自己准备功课,遇到些疑难,她就去问李先生和水瀛。没几天,考期就到了。延萍去县城一考,果然就被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