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骊歌》(JP.奥德韦 曲 李叔同 词)
“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 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丰子恺先生的这段话说的就是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号弘一,法名演音。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李叔同先生,既是近代史上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也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杰出的一代著名高僧,享誉海内外。“二十文章惊海内”,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弘一大师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
丰子恺先生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对于严谨而认真的弘一法师而言,物质生活就是衣食住行,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座三层楼。
弘一大师做人做得完美至极,其风骨、才骨、傲骨兼具的人生历程就是这样一层层上升的,从一个富家子弟到一个久负盛名的艺术家,又从一位艺术家而于中年顿悟佛门之精妙,决绝入空门专心研佛而成为一名僧人,其一生恍若两世。
生平颇具传奇色彩的弘一大师,其一生的成就也是无比辉煌的。他家资万贯,锦衣馐食;他才华横溢,聪慧过人;他风流倜傥,阅尽春色;他积极入世,革命救国。他第一个向国内传播西方音乐,他所创作的《骊歌》(即《送别歌》)传唱几十年,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他在日本主演《茶花女》,轰动东瀛,开中国人演话剧之先河;他执教天津、杭州、南京长达十年,成为在国内传播西洋画的先驱,又是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另一高峰,“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的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培育了许多优秀艺的术人才,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均为其高足,不为大众所知的是,连鬼才黄永玉也曾得到过他的手把手指点。
然而,这样一位艺术修养极深的艺术家,在各方面都颇有造诣的才子,在艺术成就斐然的时候,居然将所有家当和艺术收藏悉数与人,悄悄皈依佛门,过起了一领衲衣、一根藜杖的苦行生活。在24年的孤灯黄卷和古刹钟声中,他潜心研究佛经,使失传多年的佛教南山律宗再度兴起。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人物典型。
太虚大师曾为弘一法师赠偈曰:“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居士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这是我们常人无法领悟的境界。
弘一大师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擘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这其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像珍珠一样闪光,弘一大师的智慧人生也常常能给我们启示。
弱水三千,且取饮一瓢。弘一大师的只言片语,足够我们这些在日益喧嚣烦躁的当代社会中茫然漂浮的人慢慢品味。编者只是淘出其中珍珠一样的智慧,若能带给大家一丝清凉与明净,亦不胜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