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路途再远,也要把品德“打包”在身
中国古代士人特别强调修身。古代哲人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到了宋代,更是有人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到了一个基础地位,先有高尚的品行,然后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青年人要成大事,就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身,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终导致失败。
其实,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人生的全部过程,是一个人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人的要求虽有着不同的变化,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的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
修身本身要求我们做到的,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宽则得众”,假如刘邦没有宽广的胸怀,也许他将一事无成。相反,项羽的本事很大,万人不敌,自称“力拔山兮气盖世”,可说英雄盖世,但他有一谋士范增却不用,气量小也,只能“无颜过江东,自刎于乌江”。还有《西游记》里的那位唐僧,除了会念经外什么本事也没有,但他的诚心和宽厚却使三位本领高强的徒儿慑服于他,并完成了去西天取经的大业。
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主义者、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富兰克林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为自己制定了13条行为规范,并严格地执行,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1.节约:除非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否则不要乱花钱,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
2.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情,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事情,对于自己人生目标的追求永不间断。
3.正义:不做任何伤害或者忽略别人利益的事。
4.缄默:讲话要利人利己,避免浪费时间的琐碎闲谈。
5.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排出时间表,办公桌上永远都不零乱。
6.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因为饮酒而误事。
7.决断:决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地履行你所下定的决心,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8.真诚:不做虚伪欺诈的事情,做事要以诚挚、正义为出发点。如果要发表见解,必须有根有据。
9.中庸:避免极端的态度,克制对别人的怨恨情绪,尤其要克制冲动。
10.镇静:遇事不要慌乱,不管是普通的琐碎小事还是不可避免的偶然事件。
11.贞洁:要清心寡欲,如果不是有益于身体健康或者是为了传宗接代,尽量少行房事。绝不做任何干扰自己或别人安静生活的事,也不要做任何有损于自己和别人名誉的事情。
荀子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的力气不如牛大,跑起来没有马快,但牛和马却被人役使,为什么呢?“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能够合作是荀子认为的根本原因。说得理论一些:人的社会是由人和人之间各种关系的组合,孤立的个人是不可能存在的,也做不成任何事。移山填海,上天入地,创造出许多伟大业绩,只是因为人能“群”造成的。而其基础就是用心去修身,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