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200000004

第4章 爱河之源——童年的记忆(3)

母亲生我之后,没有奶水,她没有亲自哺育过我。奶妈奶到我将近两岁,我又被父亲送回家乡交祖母抚养。所以,母亲和我没有更多的建立母子情感的机会。在情感上,我和母亲之间总有一点说不出的陌生与隔膜。

大约和别的孩子的经历差不多,我小时候常常受到父亲或母亲的盘问:

父亲要问,就是:

“你亲你妈呢,还是亲我?”

母亲要问,则把问题颠倒过来。

这样提问,其实是很愚蠢的。大人们为了好玩,拿孩子来开心,叫天真的孩子怎么回答呢?我只好实话实说:

“都亲。”

但他们还不完,还要继续问:

“都亲,那么最亲谁?”

被逼不过,只好撒谎了:

“最亲你!”

这样的谎话两头讲,结果两个大人互相交底,谎言被戳穿。那真是极为难堪的事。而他们还要相顾大笑说什么“这小东西真滑头”之类的话。

然而,最令人不堪折磨的是他们还要问:

“你亲你奶奶,还是亲我们?”

这样提问未免就有些残忍了。说亲奶奶,我害怕他们不高兴;说亲他们超过亲奶奶,那样的谎话又太过违背我的心愿。我只好默默不语,抠指头、蹭脚背,装聋作哑。实在被逼不过,我就低声下气然而又毫不含糊地宣称:

“我亲奶奶!”

立即,屋内的空气仿佛冻结,那冷峻、那沉重,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针对我“离心离德”的现状,母亲曾经争取过要把我留在太原读书。一度时期,她每天带了我去机关,以加强母子情感的联系。

为了做一个自强自立的妇女,新中国刚成立,母亲就不顾父亲的反对坚决参加了工作。她给新华书店卖过书,当过公共汽车售票员,同时努力学文化,攻读速成学校。我和奶奶这次到太原,母亲已经在中共太原市南城区委当打字员了。

南城区委那时还在小濮府一幢三进的大院里办公。打字室在第一进院落的南房,房间昏暗,总是开着日光灯。同时,总是漂浮着一股油墨的香味儿。

母亲打字的时候,我就到各间办公室去乱窜。在中间一进院落的东拐角,是人武部一位姓黄的叔叔在办公。他有一支枪,有一架望远镜,还有一摞《民间文学》。他教我学习持枪瞄准,还允许我戴望远镜。那神奇的“千里眼”真是使我大开眼界!而最使我爱不释手的则是图文并茂的《民间文学》。我半猜半读地可以看得懂上面的许多故事,《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小放牛》的歌词,我都是那时记下的。以至于我回到家乡再也无书可读,在梦中都曾翻看过那十六开本的《民间文学》呢!

假如那时父母亲决定我留在太原读书,我在心理上尽管舍不得离开奶奶,但也不会十分抵触。城市生活环境,毕竟可以满足我的如饥如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样的话,我的童年时代的文化构成将是另一个样子了。作为一个作家,我的整个创作风貌也会是另外的格局。

但不知大人们经过怎样的谈判协商,决定我还是回家乡去读书。

出发那天,依然是雇来了黄包车上火车站。母亲到机关去请假,迟迟不归,父亲叫我到区委去喊她。我害怕这是一个骗局,害怕父亲支开我,却叫奶奶她们管自出发。所以,我到巷子口外转了一圈,返回来撒谎说,我已经去见过母亲了。这样浅薄的谎言自然是瞒不过大人们去的,父亲笑一笑,自己去叫母亲。半路上,碰上母亲已经请好了假返回来了。她知道了我的撒谎行为,登时就伤心地掉下了眼泪来……母亲生我时,是开刀剖腹产呵!用家乡人的话说,那叫“开肠剥肚”呵!而且,因为地下工作形势险恶,父亲害怕日后撤离城市母亲再生产有性命危险,当时就决定给母亲做了绝育手术。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呵!她没有哺育我,并不是她的错;将我交给奶奶看护,也是父亲一手包办的。她的唯一的儿子却和她那样生分疏远,命运对她难道是公平的吗?

好在我有了孩子的时候,母亲四十岁刚出头就当了奶奶。他帮着我拉扯孩子,极尽辛苦。她对孩子的那种超乎寻常的亲昵,使人不得不相信,她的当年受到阻遏的母性得以充分发展和表现了。我的孩子对他的奶奶正如我对我的奶奶一样,亲近而又尊敬。母亲无私地付出了心血、劳动和情感,命运之神终于慷慨地馈赠和报答她了。不可逆转的时间,染白了母亲的头发,但也抚平了她受过创伤的心田。

十二姥爷姥姥

也许是母亲努力争取的结果,我回到家乡上学读书之初,并不是在奶奶身边,而是在苌池镇姥爷和姥姥身边。

苌池镇离我们红崖底村八里,是个大村,由东、西、南三个庄子组成。宋代理学家陈颐陈灏的母亲是我们盂县侯氏;而侯氏家族,清代以来就在苌池东庄定居。

姥爷家在西村,住着一个宽敞的独院。院子里有一盘碾,有一盘磨,植着两株桃树,两株杏树。其他空地上,种着洋姜和地铃。正房屋檐下,还有一丛石鸡花。和奶奶家光秃秃的院子相比,这处院子里更显得富有生机。

但姥爷和姥姥没有男孩子,姨姨们和母亲久已出嫁,两个老人的日子过得十分孤。因而,姥爷姥姥对我特别溺爱。简直是“捧在头顶怕打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杏子只有玉米粒子大,我说要吃,就马上摘半升来吃。吃罢酸杏,又提出要吃炒豆子,不管灶火上正在蒸馍还是煮饭,姥姥也要立即给我炒豆子。杏子豆子乱吃一通,最普通的后果就是大放臭屁,如雷贯耳。姥爷微笑着摇头,姥姥还要夸奖我身体好,“气象”宏大。甚至给我念叨一首诙谐的儿歌:

屁是一只虎,放出来无人堵。

一共三千人,崩死两千五。

剩下五百回家去,鼻子眼里尽是土……姥姥的儿歌顺口溜很多,也和奶奶一样,还能讲许多有趣的民间故事。不仅使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和趣味,也使我受到了最早的文学熏陶。时过境迁,许多儿歌和故事我都几乎要淡忘了。

姥姥将近八十岁时,曾到太原帮我看过一段孩子。她的头发几乎脱光,牙齿则是一颗也没有了,但她嘴唇一瘪一瘪的又给我的孩子念叨她的儿歌和故事了。

我的童年记忆的闸门被一下子打开,如幽深的岩洞被火把点亮,一瞬间,我受到了极大的感动。在幸福的童年,我曾经窥见了我们民族千百代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宝库的一角。

奶奶对我的饮食起居方面的严格管理,使我身体健康,无病无痛,吃苦耐劳,视为常事。而姥姥对我的溺爱娇惯,则使我娇气十足,不断闹病,最爱闹肠胃病,肚子胀如巨鼓,疼得哭吼连天;姥爷总是吓得面色如土,生怕有个三长两短,无法向父母亲交待。但姥姥不在乎,因为她供着观音老母,而她的观音老母十分灵验。每当我闹病,姥姥就焚香祷告,求菩萨赐药。灵丹妙药呢,也就是香灰面儿。抓一把香灰,使开水冲成一大碗,神药就调好了。小时在姥姥身边,真不知喝过多少香灰面儿!

姥爷是1938年入党的老党员,知道马克思和斯大林。他有漂亮的唇髭,修剪梳理得和斯大林的唇髭一样,他为此十分骄傲。但姥姥供奉观音老母,姥爷也无可奈何。我上吐下泻,肠肚终于空瘪下去,连姥爷也连声念佛呢!

我在苌池村开始读书,由于是在春天,只好半途插进一年级第二学期。西村小学设在大王庙,很宽敞的庙院,很粗的老槐树。语文第一课,记得是关于“布置教室”的一篇课文。我在石板上写了生字,老师还举起了向全班同学展示,大加夸赞。说一个六岁的孩子,没有念过一册书,直接念二册,生字竟然写得这么好!

老师姓张,络腮胡子大光头,样子怪怕人。但他很喜欢我,因为我最终还是回红崖底奶奶身边去读书,他还到姥爷门下进行过家访,对我的离去,表示了极大的遗憾。

十三正式上学

不知奶奶和姥姥两方势力经过怎样的双边会晤和磋商,我正式读书上学还是回到了我的家乡红崖底村。

和往常来姥爷家小住之后回村一样,姥爷亲自送我。要是风大,他就走在前面替我挡风;要是我实在走不动了,他还会背我一程。拐进我们柏泉沟,山道坎坷不平,山沟也愈来愈狭窄。姥爷就总要念叨:

“这山沟,把人的脑袋还要夹扁哩!”

但我非常爱我的故乡,爱那个叫红崖底的小山庄。多少年来,它经常出现在我的梦境。那鳞次栉比的屋顶,那高低不平的石板街面,清晨的鸡鸣,傍晚的炊烟,雨后的青山,雾中的峰峦,抵架的公羊,撒欢的牛犊……只要略一凝神,就历历如在目前。这些年,我创作了不少农村题材的小说,我的故事和人物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就是我的可爱的故乡山庄。

红崖底村,北面背靠一堵红崖绝壁。那红崖中间高,两边低,中间凹进,两边包拢,如一张簸箕围着村庄。红崖壁顶,生满古柏,虬枝盘绕,姿态生动。谁家吵架,谁家母亲喊孩子回家吃饭,红崖上就反射出清晰的回声。学校里的学生齐声唱歌,齐声朗读课文,回声就更加洪亮,可以反射到每家每户。

我们村的小学校在村东头的山嘴上,也占着一所庙院。步上几十级台阶,走进庙院,西房是教室,东房是老师的起居室。南面有三个半人高的神龛,西北一个供着山神,左边一个供着文昌帝君,中间是主神药王。庙院里有两棵树,一棵松树,一棵榆树。松树的一根平伸的横枝上,挂着一口水桶大小的铁钟。人们烧香还原,拜求神药,四时祭祀,就把钟“哐哐”敲响。榆树则长在药王神龛近旁,有四丈来高。那分明就是药王的一株大药材。凡是求神求药的,除了抓一把香灰面,必定要拾几片榆树叶。香灰树叶,拿回去煎服,据说包治百病,十分灵验。早年间,松树上曾挂满匾额,都是病家吃了神药痊愈之后奉献的。土改运动中,贫农团斗地主、吊恶霸,并且到处诛神拆庙。农民们都传说菩萨圣像塑造时,胸腹内部要安置金心银肝,起码也要有一面铜镜。砸毁泥神,一来叫做破除迷信,二来可以发点洋财。着名佛教圣地五台山有两座珍贵的铜塔,就是被农民砸毁瓜分掉的。但我们村的山神药王被砸毁,神像里却只有麻团乱草,农民们十分失望。另外一些吃斋念佛迷信虔诚的农民,又重新集资塑立起神像来。新塑的药王有二尺来高,模样很不起眼。

上学读书,极其隆重。奶奶给我换上新洗的衣服,还强制梳头洗脸搞过了卫生。因为学校设在庙院,那就更加非同小可。不能胡言乱语啦,不能随便吐唾啦,要敬惜字纸啦,即便不给神叩头心中也要敬重神仙啦,撒尿放屁都得注意场合方位啦,奶奶给我许多嘱咐。

怀着半是神奇新鲜,半是战战兢兢的心理,我第一天去上学。一年级一册课本,第一课是“开学了”,第二课是“我们上学”,简单乏味。上课一会儿,我就把一本书从头到尾翻看完毕了。再也无事可干,便偷偷地钻到桌子底下去玩。我们村的小学校,四个年级的学生满共三十来个人,一堂课中间老师要给四个年级的学生都开课。后来我知道那叫“复式教学”,而我始终惊异我们老师的本领,他竟然将教学安排得井井有条。由于那复式教学,我钻到桌子下面,老师也没有发现。然而,我尿紧得厉害了,迟迟不下课,我又不懂也不敢举手请假。结果,恣肆汪洋地扎扎实实尿了一裤裆。

下课了,大姐大哥们发现我尿了裤子,一齐惊呼开来,这一下,我就被老师注意到了。他亮着一口白牙笑起来,我到底羞愧万分,脸烫烫地哭了。老师只好暂时不上课,把我抱到他做饭的灶台上,给我烤裤裆。

多年之后,大姐大哥和同学们还都记得我那一天的超常表演。“尿裤裆事件”成为我头一天上学读书的主要经历而载入“史册”。

十四老牛小狗

我入学读书是1954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是1955年。所以我刚读书时,土改后的农民还是各家种各家的地,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自由自在,所谓“安居乐业”。不似后来合作化而公社化,农民的日子大不如前。要不是前些年中国的决策者终于决定农村全部“包产到户”,农民的苦难不知何时才到尽头。

那时,我们家合伙喂着一头牛,一匹驴,还有十几只羊和一条狗。我从心底里最喜欢的是牛和狗。牛是一头老黄牛,狗是一条哈巴狗。

由于牛和狗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民间故事中讲及这两样家畜的就太多了。

奶奶给我讲过几则,给我的印象都很深。

一则讲牛的。

当初玉帝给人们规定,每天“一吃饭,三打扮”。命令牛给人们传话,它却把话传反了,传成“三吃饭,一打扮”。玉帝大怒,一脚将牛踢下凡尘,并且骂道:“你下去伺候他们吧!”这一脚就把牛的上牙踢掉了。

奶奶讲到这儿,总结到:

“七齿笤帚八齿耙,谁家的牛儿都没上牙!不信,你们去看。”

从那之后,我真的留意察看了好一段,牛们果然都没有上门牙。对这种生物学上的现象,我至今未见到有什么着作上做出解释。只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奶奶还有一则故事讲狗。

早年,各种庄稼都是浑身上下结满穗实的。人们粮食充盈,食用不尽,竟奢侈到拿油饼给小孩擦屁股的地步。玉帝大怒,就令天神们收回庄稼的浑身穗实,每株庄禾仅留一个穗头。谷子麦子高粱,莫不如此。狗和人民有感情,它就在身下偷偷卧了一株荞麦,未被天神发现。这才给人们保存了唯一的一种浑身结穗实的庄稼。玉帝对狗施以惩罚,从此令狗来给小孩添净屁股。

关于牛和狗的故事,多不胜举。如上两则,却是相当典型地反映出牛和狗与农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记得小时候,玩捉迷藏,我们常常躲到牛圈里,甚至钻到牛的肚皮底下。我家的老黄牛宽容地一动不动,顶多甩甩尾巴而已。四伯那时负责赶车喂牛,筛草拌料非常细心。到天热的时候,还要每天熬一大锅绿豆稀饭给牛喝。我们傍晚放学,大伯们切了谷草,我们就帮着筛草,鞋钉石块,一定要拣得干干净净。家乡缺水,洗脸十分有限,不消说洗澡了。但四伯经常给牛洗刷身体,要我们打水,我们都非常乐意,为牛服务,我们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后来入了社,社里盖起了饲养院。牛驴集中喂养。我们割了青草,挖了野菜,还经常上饲养院去专门喂我们家的牛。它用舌头轻轻地舔我的手,瞪着大眼睛痴痴地与我们对视。我始终认为,牛是通人性的。它和人们完全可以用独特的方式来交流。

一年下暴雨,我家的牛在山坡上遭了雷击,嘴里含着半把草,前腿跪着,死去了。社里杀牛分肉,我们家都没有去分。全家人好多天,郁郁不欢,心情沉重。

我家的小狗,品种是哈巴狗,个头小。其实它是一条老狗了。抗日战争中,我们八路军的一个炮连打了胜仗,到我们村来整修,连长喂着一只哈巴狗。部队庆祝胜利,大锅煮饺子,铁锹炒菜。但那哈巴狗不爱吃饺子,偏偏爱到我们家来舔小孩子的屎布。连长责打它,也不抵事。部队几天后开拔到上社镇,上社离我们村三十多里,那哈巴狗竟连夜逃回我们村来。爷爷早上起来拾粪,听见什么东西的爪子抠门板,一开大门,那小狗一道烟进院进屋,卧在了奶奶的地脚。

我读书的时候,我们家的狗已经很老了。但它依然十分好玩。每当放学回家,刚到大门口,它就活蹦乱跳迎出来,站直后脚扒在我的腿上,口里喃喃轻吠,似乎和我讲什么亲热的话儿。

同类推荐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小吋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开始创作吋,便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 渡江

    渡江

    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起,至6月2日解放上海崇明岛止,历时42天,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继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之战后,第四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也是史上的奇迹。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她在古代超甜的

    她在古代超甜的

    穿越成人人喊打的弃妇又如何?咱身怀异能更生个天才宝贝。未婚先孕,没男人敢娶又如何?咱与儿子强强联手打出一方天地,天下美男尽情挑选。萌宝:娘亲银子神兽都给你找来了,还缺啥!某女:男人!萌宝:娘亲,门外美男三千给你送来了。某女扶额:肤白肉嫩小白脸,不喜!某妖男邪笑:天材地宝你的,金银珠宝你的,整个大陆你的。可否?母子对视:美男在手,再无敌手!成交。推荐新文《酷炫六小姐:王爷扛不住》
  • 涅槃血:下堂少奶奶【完本】

    涅槃血:下堂少奶奶【完本】

    安青的坚持,冷幼蓉,以残花败柳之身嫁入皇甫家。公公视她如苍蝇,丈夫看她有了心理阴影,对她好的婆婆却性格懦弱。比她小两岁的小叔子,多次出手相帮,可惜,不过是个庶出的孩子,在家总是没有发言权。一次酒醉,丈夫弄进一个大肚小妾。一次生意,意外相遇故人,却引来一系列误会~到最后,深深潭水边,又有哪个女子会被沉下?我无法决定故事的开头,那么,不如连结局都不要罢……——本文非悲剧,后期女主灰常强大,结局会出乎意料,喜欢的亲亲收藏投P撒花~
  • 庶妃压嫡:步步杀机

    庶妃压嫡:步步杀机

    谁是谁非?孰真孰假?何生何亡?,你待你的棋子太好,身为庶女,在深宫诞下死胎。身为庶人,取义凤栖苍梧。”情丝缠绵,她是他的贵妃,没有掌控命运的权利。身为母亲,亦无保护孩子的能力。一年来的柔情许诺,所谓此生不疑,皆是虚幻。身为废妃,爱恨纠葛,在冷宫受尽苦难。“宜琰。再见之时,她贵为贵妃,宠冠后宫的言贵妃。他将苍梧宫赐予她,她是他的棋子。竟让我险些以为你亦有真情。她再无能力保护身边人,身边人却皆为她而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末日光芒

    末日光芒

    旧世界,他不受待见,一无所有。新世界,他万丈光芒!………………………新书《魂剑符》疯狂求收藏和推荐票,朋友们点进去看一看帮咱冲冲榜!!
  • 幻黛之红楼情劫

    幻黛之红楼情劫

    (引言)花月春风浮生梦短,一生一世一对璧人。血染江山万里如画,黛颦红袖笑看征尘。玉笛横吹,奏响八音引丹凤;银袍劲舞,挥动长剑斩邪佞。黛颦添香,撩乱溶心锁春梦;红袖拂琴,惊碎青岚余芳魂。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那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重新排演一段荡气回肠的红楼梦!林黛玉貌若天仙,古今无双,胜西施之柔,夺貂蝉之媚,如此旷世佳人,怎能芳华早逝,弃读者于不顾?且看林黛玉在《幻黛》中如何解读郎情妾意,如何挥洒快意恩仇!郑重承诺:没有NP,温馨小虐,绝不烂尾,保证质量。推荐红楼好文:雨若菲彤《红楼之玉溶潇湘》燕歌《红楼之水草缘》飒岚《红楼之水梦情缘》玉冰焰《黛玉新说》步行街《红楼之溶宠玉心》龙游《红楼之玉倾天下》天边天蓝《红楼梦中梦红楼》心若芷萱《梦红楼之痴心宠玉》长河晨日《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荷处是人家~172701817,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作者朋友加入交流!
  • 红楼寻梦之情满潇湘

    红楼寻梦之情满潇湘

    乱雨萦寒,别后千般。可相忆、当时樽前。深歌浅醉,语笑还繁。竟梦中虚,影中泪,画中缘。无凭旧路,过眼荒烟。奈如今、思忘都难。忍看圆月,怕见来年。恰三生债,两生契,一生还。黛玉泪尽而亡,伤心而逝。一缕香魂回归离恨天太虚幻境,泪水还尽却依然不能圆满成仙。究其原因,原来是有一丝香魂落在世间,几世轮回,找不到回来的路。于是绛珠仙子奉天帝之命再次下凡,寻得这一世的真身,直接与她灵魂合一,带着前一段红尘的记忆。在当今繁华自由,民主向上的国度里,且看大观园中孤标傲世的才女如何面对那些阴险,狡诈,流言蜚语,又看她怎样获得完美的爱情偕同爱人一起回来。无论天上地下,他们又如何做一对神仙眷侣。珠珠尝试一篇新作,若有不足,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推荐:脂砚斋出品的精彩美文】—★★★★★——《一梦潇湘冷清秋》瑾瑜地址:《挽红楼之玉亦狂》落花楼主地址:《穿越红楼之黛倾天下》雁无痕地址:《红楼尘梦》林梦儿地址:《红楼寻梦之情满潇湘》沧海明珠地址:《红楼之雍皇夺玉》曲阑地址:《情续红楼画眉蹙》梅灵地址:《颠覆经典之黛玉传奇》君幻凤地址:——★★★★★—【脂砚斋出品·绝不抄袭·绝对完文】—★★★★★——珠珠的另一篇红楼新文:《红楼惊梦之云殇》此文从玄幻处落笔,绘大清王朝一幅酣畅淋漓的写意画卷,爱恨情仇,生杀予夺,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黛玉湘云情归何处。记得【放入书架】+【投票推荐】+【踊跃留言】=珠珠码字最大的动力。欧耶!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