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200000003

第3章 爱河之源——童年的记忆(2)

“我爹是大老虎,我是小老虎!”

人们就都哄然大笑起来。

好几年之后,我才渐渐知道:父亲的所谓“挣大钱”,就是他做搬运工,抗麻袋、拉排子车。所以,奶奶总是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花钱的时候总要念叨:

“你爹做牛变马,挣个钱不容易呀!”

至于“大老虎”那就更糟。在解放初期那着名的“三反运动”中,父亲被诬陷有问题,不仅勒令退赔,而且被开除了党籍。“大老虎”,原来是大贪污犯的代名词。

父亲被打成“大老虎”关押期间,母亲曾经带了我到父亲的许多亲朋好友门下去告贷;希望那些受过父亲解囊相助的人,能在我们困难时小有回报。然而,母子们沿街乞告,奔波数日,只有一位姓吴的老乡给了母亲五块钱。好在我年纪还小,世态炎凉、人间嘴脸都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且说父亲回乡,早上蒙头大睡,晚间谈笑风生那些日子,正是他筹集款子准备退赔的时候。他总是高声亮气,精神昂奋。他在运动中受到那样的打击,却没有给我心中播下什么阴影。在我幼小的心目中,父亲总是一个乐观豪爽的强者。

尽管他不在我身边,我的灵魂仿佛和他贴得很近,有一个坚实的依靠。

“三反运动”过后一年,也就是奶奶托锁爷给父亲写书子的时候,父亲的问题得到了甄别。被迫退赔的钱款又尽数还了回来。所以,他这次回乡,腰包充实,春风得意,断然决定:

带奶奶和我,还有几位大娘,一齐到太原去游玩!

七长途跋涉

有着雄奇山岭和山间各种异兽奇花的我的故乡,山西盂县红崖底村,其实只是一个小山庄,在普通的省级地图上都没有任何标志。从县城沿官道向北,在两列起伏奔窜的山脉间行进三十里左右,路东一条山沟,叫柏泉沟。沟里有三个庄子,五里、八里、十里,依次叫红崖底、张家庄、田家庄。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境里没有公路。要到太原,须得先进县城;到了县城,再赶百十里路到石太铁路上去改乘火车。

从我们村到县城,是乘大车赶路的。

我们家的车把式是四伯。他执着一杆长鞭,却并不打牛,只是不时大声呵斥。他骂牛的词儿和平时骂四大娘的词儿也差不多。但我们家的老牛只是扭动着屁股不紧不慢地走,并不如四大娘挨骂时那样紧张。奶奶和我们坐在铺了干草的大车上,摇摇晃晃,昏昏欲睡。整整一个上午,才进了城。

四大伯赶车上煤窑去拉煤,父亲去雇牲口。从县城到石太线上的测石车站,还有一百来里。父亲回乡,这段路是步行的。奶奶和我们就得乘骡乘马,须得去雇专门驮脚的牲口。

第二天,四五匹牲口驮了奶奶和大娘们上路了。我跟着父亲步行,走累了只被允许搭乘一段。不知什么原因,有时我可以坐在鞍子前边,搂在奶奶怀里;有时却只被允许扒在后边的马屁股上。山道翻山越岭,很多路段都在山涧边上。奶奶骑的一匹白马,偏偏爱走路边,那情形十分惊险,仿佛随时都可能栽下深渊。

但不时地,对面路上会走来一队队的骆驼帮,驮着大铁锅和大水缸。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骆驼。骆驼们昂着头,面容老是那样慈祥静穆,似乎并不曾身背重负。我觉着异常感动而亲切,就如同看着老黄牛时的感觉一样。

到了测石,又住了一夜店房。店房主人叫郑宝书,不仅热情接待,还负责买火车票。那样热情周到的服务,后来几乎完全绝迹了。

第一次坐火车,印象极为深刻。窗外的大地在围绕了极目之处的一个圆心旋转,铁路边的电线杆一根根地向后倒去。可以说,那是我第一次感到“速度”的魔力。由于好奇,我自己还做过一个实验:火车行进中,我把东西抛起来,或者自己跳离了地板,但火车并不能将我甩下一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学了中学物理,我才解开了最初的疑团。

到了太原,一出车站,就有黄包车来招徕乘客。黄包车跑得风快,一路上还鸣着嘀嘀咕咕的喇叭。到了家门口,他们还帮着提包裹。奶奶客气地请他们进屋喝水,他们笑一笑谢绝了。我突然注意到,他们年龄都很大了,很惊异他们怎么能跑那么快。

后来,我到太原读中学,黄包车是早已绝迹了。但在我读书的太原三中附近的开化寺,我见到过一位老年黄包车夫。他佝偻着脊背,两手都向后跷着。手里执着一把青菜,菜叶子一个劲在后背上扫动。住在近处的同学告诉我。这位老人就是因为多年拉黄包车,身体才变成了这种样子。那情景真使人感慨万端!

当我们赞美劳动的时候,永远不应忘记:彻底消灭繁重而非人的体力劳动,是人类的一项历史任务。

八初逛太原

到了太原,安顿下来,父亲接着就带领我们开始游玩。柳巷、开化寺、泰山庙,连着转了好几天。特别还逛了一次动物园。

柳巷开化寺,是当年太原市最热闹繁华的去处。甚至我在家乡时,就常常听到它们的响亮名堂。柳巷街白天车水马龙,夜间灯火辉煌。

“双合成”、“德昌永”等着名食品店,“同成信”、“宏大”等绸缎布庄,“亨得利”钟表眼镜行,“乐仁堂”大药店,生意兴隆,顾客蜂拥。而宏敞的山西大剧院旁边的太原饭店,尤其雄伟,果然有半座山高,须得仰起头来观看。

柳巷街南口西拐,是钟楼街,繁华兴隆不亚于柳巷。在钟楼街中段南侧,就是赫赫有名的开化寺了。开化寺有纵横几条街巷,里边不唯店铺林立,各种杂耍更是名目繁多,有练气功的,走钢丝的,耍猴儿的,变戏法的,玩蛇的;还有拔牙的,修脚的,剃头的,钉鞋的,说书的,卖唱的……一处围拢的场子,人群突然狂潮似的涌动,有人大嚷:大卸八块啦!另一处场子,早又欢呼雷动,也有人大嚷:吞活蛇啦!不消说,卖老豆腐的,卖丸子汤的,卖灌肠的,卖醪糟的,也都争相叫卖。炒灌肠的敲炒瓢,做烙饼的敲擀杖,节奏铿锵,煞是动听。一处大敞窗户的店铺前,围了许多人在看刀削面绝技。大师傅将枕头似的一坨面顶在脑门心,两手各持一把削面刀,左右开弓,面条就柳叶式鱼贯连成两条白线,直射入丈把开外的大锅里……如今开化寺已改名叫“开化市”,市面也还热闹。到处牛仔裤,满耳邓丽君,与当年景象大异其趣。当年市容市声不可再得,正如人的童年无法留驻。它们都只化作记忆存在脑海,而那是极其珍贵的记忆。

当然,童年逛太原,记忆最深的还数逛动物园。那是,太原动物园还设在海子边的人民公园里。动物种类也有限,但那时对于一个未见世面的孩子也足够了。记得我最喜欢的动物,数猴子。它们是那样活泼好动,自由自在,况且长得像人,又能模拟人的许多行为。当我看着它们的时候,它们有的也目光灼灼地盯了我看。我以为,它们也有思想,它们说不定也在观赏人类,也在研究人类哩!

其他动物,有点印象的还有老虎和狼。老虎懒洋洋总是睡觉,竟使我产生一种奇怪的联想:父亲当“大老虎”那阵子,大约也是在笼子里睡觉的吧。那委实没有什么伟大神奇之处。狼们却是躁动不安,在铁笼里一刻不停地惶惶走动。他们的眼神贪婪、残忍,而又不乏一种失去自由的凄惨。我的心中浮上来一丝真切的怜悯,我真有些同情他们。

我没有敢宣布自己的想法。我怕自己讲错了话。因为母亲觉得我在山沟里缺少教养,每有错失,她对我就声色俱厉,令人胆寒。但奶奶参观了动物园之后,好几次念叨:

“把些虫豸们关在笼子里,叫人心里实在不熨帖哩!”

后来,回到故乡,奶奶还每每提起。我以为,奶奶和我的心里是相通的。城市生活有其繁荣热闹的一面,但它总不如乡间那样更加接近自然,亦即更加接近人的心灵。

九来英姐姐

参观市容之后,父亲安排我们上戏园子去看戏,作为一个重要的招待项目。

在乡间,我记得也看过不少戏,但那都是野台子戏。在野地空场上,用棺板衫杆条席篷布临时搭起戏台,不建围墙,不扯布幔,远近村民随意来看。年轻后生们结成把子吼喊着挤头排,大闺女们辫子编得又紧又长在人群中扭来扭去,老汉们闭着眼睛数板眼,娃娃们又哭又叫吼破天。台上花脸红脸们管自翻筋斗打仗,或者老旦小旦站下来没完没了地唱。台上台下,又乱又热闹。

在戏园子看戏,也是又乱又热闹。别一种乱,别一种热闹。

正本戏开场之前,先唱垫场的折子戏。这时,观众们才络绎进场,你呼我应,认座叫茶,半个钟头静不了场。过道上,卖花生仁的、卖糖葫芦的窜来窜去;递拭汗热毛巾的忙得一头大汗,添茶加水的举重若轻将一把大铜壶在人头上舞出花儿来。

正本戏开台,场子里渐渐静下来。但递毛巾的和倒水的仍然十分忙碌。有人热了,要拭汗,就将一只手举在空中,在两厢楼角照场子的立即便把热毛巾甩了下来:一道白光,不偏不倚,半叠着的毛巾“叭”一声罩在手上。哪位观众渴了,不必耽搁看戏,把茶盖揭开好了,大铜壶高举在过道那里,一道水柱从壶嘴中飞去。那真是比大戏还要好看引人的把式!

但几位大娘却都趴在椅背上睡着了,二大娘淌着哈喇子,三大娘鼾声如雷。

奶奶则一个劲念叨:

“一张票五毛钱哩!一张票五毛钱哩!”

突然,观众们满园哄笑起来。原来,那晚的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轰动一时的新戏《小女婿》,而小女婿这时出场了。一个十来岁的娃娃,身着青布长袍,头戴瓜皮小帽,十字披红,傻呵呵地出现在台口。那娃娃真叫可亲!我要和他交个朋友就好了。父亲得意地给我介绍:

“这是你干姐,来英!”

原来,戏班里的娃娃们得闲时,常到剧院左近串门。串来串去,来英就和我妈熟识了。这来英姐自幼被卖到戏班打戏,认那班主做父亲;新中国成立后班主下世,她就成了孤儿。戏还没学成,只好傻愣愣地扮扮小女婿。父亲动了恻隐之心,就认下来英做了干女儿。于是,我凭空有了一位唱戏的姐姐。

来英后来进艺校学戏,依父亲的姓改了艺名张美玲。她唱了许多年娃娃生,扮孤儿赵武或者杨文广,也还小有名头。多少年过去,她仍然不忘义父义母,常有来信,这都是后话。

却说第二天,小女婿登门。她留着男学生头,穿一身青布制服,活脱是一个精干的男孩子。进得门来,又喊爹,又叫妈,先扫地,后沏茶,在我们家比我还要占地盘。听说我爱吃面皮儿,她还亲自给我下厨去做。但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趁人不备,我在她手上狠狠地抓了一把,都抓出血来了。那小女婿委屈地哭了一场,父亲安抚了她一番,接着叫她翻筋斗,小女婿不肯翻,看看我说:

“我怕九十不高兴了!”

爹说:

“你多翻几个,他就高兴了!”

小女婿刹刹腰带,在我家两床一桌夹着的窄窄的地面上耍起把式来。“卟咚、卟咚”,她连着翻了四十七个。

爹夸奖道:

“好!比上一次多翻了五个!”

来英喘着粗气说:

“我这是给弟弟翻的!”

不知咋的,我一下子又喜欢上了这个小女婿干姐姐。后来,她艺成演戏,当上了正经角色,我也看过她的演出。但,那都不足以和小女婿留给我的美好印象相抵,更不足以和她在我眼前翻的那四十七个斤头相比。

如今,来英不再唱戏。结婚生子多年了。和我们家的来往也十分稀少。忆及童年那一段,希望自己有兄弟姐妹吧。也许,天生孤独的人,也天生希望打破孤独的吧。

十干爹干妈

父母亲在太原,最早住在南肖墙六十二号。六十二号紧挨着和平剧院,而我们省当年最着名的女须生“果子红”丁果仙,她挂头牌的戏班就常在和平剧院演出。所以,我小时看戏多,看果子红的戏尤其多。记下来几十个剧目,有十几出戏我可以大致讲出戏文梗概来。戏剧方面的知识,中国戏剧的情节性和表演艺术的夸张写意,台词对白中的隽永精炼和传神,都给我后来的文学创作以触类旁通的益处。而我们民族文化的传统精神,“忠孝节义”之类,无形中也给了我相当的熏陶。

六岁到太原,因为“三反运动”搞退赔,父亲的买卖房产都被剥夺归公。

我们家离开六十二号,已经赁屋而居搬到了天地坛五巷十四号。十四号这所院子,恰恰是干爹干妈居住的院子。解放前干妈哺育我,我就在这所院子生活了一年多哩!

干爹雷安民,是个卖肉的,方头红脸,慈眉善目。他对我特别疼爱,他家经常吃些下水、煮骨头之类,总是叫我过去大嚼大啃。奶奶天生不吃肉,父母亲对下水、骨头似乎也瞧不上。但我吃得很香,干爹见我吃得香,眉开眼笑,十分满足。因为我即将入学读书,干爹还送我一册硬皮封面的精装笔记本。后来读书到小学四年级,功课中有了珠算,他又送给我一把黑颜色的算盘。礼物虽然微薄,但那是我童年时代唯有的得到礼品的记忆,它们给我的心灵以无法估量的抚慰和极大的满足。

相比之下,干妈显得比较冷淡。据说,奶了我将近两年,父母要接我回去,干爹和干奶奶都很伤心。而我的干妈呢,却没事一般,还在院子里和孩子们“跳格格”呢!

母亲生我的时候十六岁,干妈奶我的时候十七岁,她们本身也差不多还是孩子。干妈“跳格格”也就情有可原了吧!况且,干妈之所以奶我,是因为她生了一个“白毛女”,溺死了。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生计而替别人奶孩子,她就够痛苦的了,还要她怎么样呢!

特别是在1948年年底,由于白色恐怖愈演愈烈,父亲和母亲已经无法继续坚持地下工作。他们不得不双双撤离了太原,将我完全托靠给奶妈家有半年之久。

后来解放大军围了城池,炮声隆隆,每当打炮,干妈就抱了我躲在床板下面。炮弹猛烈爆炸,我就吓得小便失禁。床下地势窄憋,无可躲闪,我就给干妈尿得满怀满裆。

太原解放前一天,战斗十分激烈,一颗炮弹击中了我们居住的房间的屋脊。

万幸的是,那颗炮弹没有爆炸,只将屋脊穿了一只大洞。震落的杂物把腰腿不便、不能下床躲藏的干奶奶压在下面,而我和干妈在床下安然无恙。解放大军攻下阎匪军最后负隅顽抗的省政府梅山,战斗结束。城中硝烟未散,尸横遍地,为我军担任登城向导的父亲就匆匆赶到十四号来看我。在街口,父亲一看洞穿的屋脊,心里就连叫:完了,完了!他硬着头皮进院,刚迈大门槛,却意外地见奶妈抱了我,正在院当央晒太阳呢!据说,父亲高声一喊“九十”,我当时一岁半,又和父亲离别半年,竟一下子认出了他,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扑到父亲的怀里。

时至今日,每当忆起当年的情景,父亲仍然总是非常感动。为了不幸中的万幸,为了那割裂不开的父子之间的骨血情谊。当然,他对我干妈一家也始终心存感激,念念不忘。对那惊险而又富于人情味的一段经历,我自然是不可能有任何记忆的。但,我也同样对干妈心存永难淡漠的感激之情。在最危险的关头,一个异姓母亲用她温暖的胸膛怀抱了我,保护了我,她曾经和我生死相依。

干爹干妈后来生了六七个孩子。干妈身体不好,始终没有参加工作,干爹卖肉,工资很低。我记得他们家的生活一直很困难。1970年2月,我从部队复员到太原机车厂做机车司炉,第一个月领到工资26元。我给家乡的大伯寄了10元,给了干妈10元。

10元钱,太微薄了,能抵什么事呢?它只表达出我的一点心意罢了。

十一母子之间

同类推荐
  • 2013年诗歌排行榜

    2013年诗歌排行榜

    编选了2013年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及诗人博客上的优秀诗歌,全面展现了2013年中国诗歌创作成绩和美学风貌。在选编和评选过程中,编者坚持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良知。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汇编成册。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本书是“短篇王”丛书之一,该书系的出版,是为了推动精致的写作和阅读。本书作者刁斗,曾当过新闻记者,现为文学编辑。已出版的作品单行本有:诗集《爱情纪事》,长篇小说《私人档案》、《证词》、《回家》、《游戏法》、《欲罢》,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睌》、《为之颤抖》、《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重现的镜子》。曾热爱过文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欧·亨利、都德、契诃夫、海明威、鲁迅、汪曾祺等作家的短篇作品,即使是“先锋”、“现代”、“后现代”的作家,也不乏短小精致的传世之作。在当下时尚的文学消费潮流中,能够挽回文学精致的写作和阅读,张扬短篇小说大概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热门推荐
  • 雪落凡尘

    雪落凡尘

    她是西北大将军之女,拥有倾城的容颜,灵动脱俗,向往自由与靖王世子青梅竹马,她以为他是她一生的幸福,当幸福遭遇背叛,她该何去何从……被迫嫁与晋国三皇子,他是她的命中注定,还是另一次的欺骗……
  • 暗黑契约书

    暗黑契约书

    充满无限未知的新宇宙,如同错乱昂杂的棋盘,万千势力交错分布。这里有百万之数的铁血舰队,有通往死亡的暗黑星途,以及令人恐惧的隐秘种族……陆峰,一个假冒的联邦调查员,从监狱中一脚迈出,追寻着先辈英雄的足迹,狰笑着踏入了其中……
  • 生活的历炼(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生活的历炼(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 重生之毒心嫡女

    重生之毒心嫡女

    她是大夏国京都第一美女,也是丞相府幼年失母不受父喜的嫡长女。一朝嫁为人妇,夫妻五载。她为他付出所有,他却伙同她的庶妹和好友,做出杀妻灭子之事,甚至连她唯一至亲兄长也不肯放过。含恨而死之时,她发誓,若有来生,一定要他血债血偿。上天垂怜,她重生在与他的大婚之夜。毒妇归来,同样的人生轨迹,她却不再是原来的她!高门深户,相公奸诈,婆婆贪财,公公伪善,婶婶恶毒,叔叔凶残。夺财、害命接踵而来,她巧施妙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你悔不当初!承相府里,父亲不仁,姨娘不义,庶弟乖张,庶妹跋扈,恶仆仗势。陷害,暗杀纷涌而至,她从容以对,惩恶父灭娇妾杀弟妹,毒妇之名远扬天下!这一世,她誓将毒妇进行到底。这一世,她不再渴望爱情,只愿守护着自己在乎的亲人到老。却不想,发誓要让她死的男人,却非她不可。更不料,那个芝兰玉树高贵如仙前世今生都不曾有交集的男人,更是指名要娶她。*****精彩片段一*****“人生最有趣的是什么?”“是什么?”“是你娶了一个娇滴滴美艳艳的新娇娘,而这个新娇娘却隔三差五的在你碗里下个毒,晨起晚落的想着怎么弄死你!”*****精彩片段二*****“我心如蛇蝎。”“挺好,够狠才能站在我身边。”“我是残花败柳。”“无防,我也不清白。”“我悍妒,心毒,绝不与人共侍一夫。”“我也没打算铁棒磨成针,你一人足矣。”
  • 教育宗旨

    教育宗旨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绝宠复仇娇妻

    绝宠复仇娇妻

    五年前,一场刻意安排的车祸,让她生死边缘几度徘徊,无边黑夜细数尘埃!五年后,一个精心打造的身份,让她一身风华强势回归,满心仇恨步步惊尘!季烟,明面上的巨星,暗地里的绝魅!誓要手刃小三,将那负心男人狠狠践踏!杜流颜,传闻很多,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要定的女人,必倾尽一切!当她在他的世界里破坏不断,他却纵容她的一切肆意;当她为报复说出她的真实身份,杜流颜眼波含笑,温柔流转,擒住她的腰肢将她贴向自己:我一早知道是你,仅仅是你,可以在我的世界无法无天!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5)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紫色童话书

    紫色童话书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全集,让孩子在最美的故事里学会善良、乐观、勇敢。小朋友们好!想和哈里·波特一样吗?知道英国小朋友都在看什么书吗?嘘!这个秘密可从不轻易告诉别人。记清楚啦,是安德鲁·兰爷爷的十二色童话。想认识美丽的仙女吗?想学神奇魔法吗?想和王子去打巨人吗……小心,有可怕的食人妖和大飞龙!不多说了,还等什么——欢迎你来到安德鲁·兰的彩色神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