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000000004

第4章 嵇康三题

弹琴死

人固有一死,但死法从来不同。寻常死法这里不论,只说那些与众不同者。

江湖豪杰上法场时满不在乎,总是大叫“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算硬气。

早年的中共党员视死如归,临刑前面不改色,高喊“共产党万岁”!这算忠烈。

那个千古奇才金圣叹又死得别具一格,据说他绝命前还跟刽子手开了个大玩笑,说你只要头一个杀我,而且活儿做得干净利索,我手心攥的一件宝贝就归你。刽子手贪心照办,掰开手心一看,哪有什么宝贝,只有“啊唷哇”三个字。这算洒脱。

不过,硬气也罢,忠烈也罢,洒脱也罢,以笔者看来,似乎都还不算死中之最高境界,缺乏一种令人心弦震颤的浪漫之美。人世间有没有浪漫之死?绝对有。且看嵇康的弹琴死!

公元263年,是曹魏景元四年。这天,在京城洛阳建春门外马市设下刑场,要杀天下大名士、“竹林七贤”之首嵇康先生。他入狱已经数月,导致不幸的直接原因是受了朋友之累。

吕逊和吕安本是一对亲兄弟,他们与嵇康都是好朋友。不料哥哥吕逊竟是个衣冠禽兽,看到弟媳徐氏美艳无比,便设圈套施以非礼。吕安得知后气愤难当,要向官府告发。嵇康出于好心,为了顾全吕家的声誉,力劝吕安私下了断,不要毁了哥哥前程。可恨吕逊心地阴险,非但不领情,反而恶人先告状,说吕安殴打了母亲,以忤逆罪将弟弟送进监牢。嵇康是何等品性?他“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立马不顾自己的名士身份,拍案而起,为吕安辩诬作证,并写下了着名的《与吕长悌绝交书》(逊字长悌——笔者),怒斥其“包藏祸心”,“密表系都”(吕安小名阿都——笔者),并发誓“从此别矣!临别恨恨!”。这下便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也许人们奇怪,嵇康为吕家这桩讼事说几句公道话,何以能严重到危及性命?说来复杂。先讲一层政治原因:魏晋之际,围绕政权问题,曹氏集团和司马氏集团明争暗斗,生死搏杀。对此,嵇康原本毫无兴趣。可他娶的老婆是曹操的孙女,算是当朝一个驸马郎,无形中被政敌视为曹氏一派。尽管如此,因为嵇康的才华盖世名气太大,司马氏集团还是想加以延揽为其所用。怎奈嵇康从来不屑一顾,最不耐烦时,因为好友山涛(字巨源)举荐他去做司马氏的官,他竟一怒之下与其绝交,写下了名传千古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为此,惹恼了权势正盛的司马氏集团。可巧此时吕逊已经投靠了司马氏集团的骨干人物钟会。而小人钟会又一向忌恨嵇康才华,且受过嵇康的当面羞辱,早就谋划着予以报复。于是,借吕安一案对当权者司马昭大进谗言:“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昔太公诛华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司马昭一听觉得有理,决计就此杀掉难为己用的嵇康。当然,嵇康之死还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原因,回头另题别论。

且说吕安一案本是冤狱,嵇康无故株连,如今竟被推上刑场,放在一般人头上,真会气得发疯,或愤而喊冤就刑,或闭目无言而死。然而嵇康呢,面对森森屠刀,面对即将永远失去的宝贵生命,却出人意料地索琴而弹,平静地弹奏那曲一生心爱的古琴曲《广陵散》,然后叹一声:“《广陵散》从此绝矣!”从容引颈就刑。《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全曲分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5大部,连开指共有45段,是我国篇幅最长的古琴曲之一。要在临刑之前神凝气静、一丝不乱地弹完如此长曲,得有怎样超凡脱俗的人生心境和精神底蕴啊!这一种空前绝后、惊天地泣鬼神的浪漫生命,从此人间还能有吗?

如今坊间仍见有《广陵散》流传,可见它并没有绝失。只是篇幅要短小得多,不知是否当年嵇康先生所弹?笔者曾专程赶奔河南修武县(曹魏时代的山阳县,嵇康先生故居地),考察嵇康先生和他的竹林诸友的遗迹,不意竟从当地古寺一老僧处录得《广陵散》一曲,长达几近30分钟,或者就是正宗的嵇康之曲?反正听起来非常过瘾,令人痴之迷之,梦之幻之,似乎那位“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嵇老先生就在眼前,他那“荣名秽人身,高位多灾患;未若捐外累,肆志养浩然”的警句箴言就响彻在耳边……

嵇康镰

在嵇康生活过的地方,有一种名牌镰刀就叫嵇康镰,不卷刃,不掉豁,经久耐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关于它有段传说是这样的:嵇康善锻,收了一个名叫李二的小徒弟打下锤,学徒期满,李二要走。临别嵇康赠他钢印一颗。李二回到家里,老婆一见就撅起了嘴:“你给他干了这么久,就赚回一个小钉子管屁用!”李二也无话可说。不料等李二自己立户开炉以后,凡在镰刀上冲上嵇康钢印的货,就卖得特别快,销路好得了不得,人称嵇康镰,一时名声大振,财源滚滚。

民间传说归民间传说,但嵇康会打铁爱打铁却是实有其事。《晋书·嵇康》条载:他“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环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又载:“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从古至今名士无数,能打铁且靠打铁养活自己的作家看来是嵇康唯一。当代精英作家多如过江之鲫,其中也许有人曾经打过铁,这很可能,然而一旦成了“名家”之后,他还当炉操锤吗?绝对不会!到处演讲论道、签名售书就够忙活的了。

嵇康打铁的真正价值绝不在生性爱好或借以谋生,更是一种“远迈不群”、藐视世俗的个性展示。按说他作为曹魏的宗室姻亲,身居中散大夫之职,又是名满天下的青年才俊,要在京都洛阳过一种上流社会的生活原本很体面。但他却鄙视厌恶这一切,作《司马相如赞》以自况曰:“长卿慢世,越礼自放。犊鼻居市,不耻其状。托疾避官,蔑此卿相。乃赋大人,超然莫尚。”而且说到做到,婚后不久便举家迁出洛阳,把家安到河内山阳县(今河南省修武县)的山林里,一面读书着文,发表一些“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言论以惊世骇俗,从此成就“竹林七贤”的千古佳话;一面拉着好友向秀给自己打下锤当铁匠,过起一种自食其力的清苦生活。试问这一种特立独行的壮举,古今以来有几人做得?

且说这一天,嵇康和向秀打着赤膊正在炉前干活,忽报大人物钟会来见。钟会也算当时一个着名学者,而且文武全才,投靠在司马昭麾下充任头号谋士。笔者在《弹琴死》中称他为“小人钟会”,忌恨嵇康由来已久。《世说新语·文学》条说:“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他为什么对嵇康这么敬畏呢?因为嵇康一向既对他的学术思想不以为然,更对他的道德品行嗤之以鼻,从来是不理不睬。就说今天这会儿,嵇康明知钟会已经来了多时,硬是装着没看见,继续埋头打铁,把个钟大将军晾在一边。钟会看看实在无望搭话,恨得咬牙切齿,扭头要走。嵇康却揶揄道:“小子,你来都听到什么了?又看到什么了?”此时,钟会已完全绝望了,冷笑着答道:“该听的我都听了,该看的我也都看了!”这一走,有分教,便给他与吕逊勾结,向司马昭进谗,终致嵇康于死地打下了伏笔。

而今,1700多年过去,嵇康镰主英名益盛,曾引得大文豪鲁迅先生研究这位打铁的作家凡十数年。然而笔者新近走遍修武地界,却再难寻觅锻灶遗迹,只有百家岩一个淬剑池,说是嵇康打铁处。宋《太平寰宇记》曰:“百家岩上有精舍,又有锻灶处,所云嵇康所居。”应该不虚。因为清朝人吴映白在游历百家岩后有诗存证曰:“蹑屐冯虚上,苍茫一望开。苔封中散灶,云接步兵台。”可见在300多年前,嵇中散的锻灶虽然苔封草掩,却依然可供游人凭吊。连“十全老人”乾隆皇上出巡路经修武时,都慨然作诗曰:“嵇生放达意真豪……犹使逸兴轩轩飘。”

还有人遗憾地作诗道:“山留冷冷一派长,令人特地忆嵇康。当时淬就吹毛剑,不斩奸臣反被殃。”可是,诗人你就不想想,便是有这么一柄吹毛剑,它能砍断那棵封建专制主义的参天大树吗?整个士林不觉醒,嵇康一个人再淬千把吹毛剑又能怎么样?真还不如多造几把嵇康镰给老百姓使用,反而来得实惠些。

聚散曲

按照民间的说法,“竹林七贤”是这样结识聚会的:嵇康将家由洛阳搬到山阳的消息一经传播,天下名士望风来会。最先到的是阮籍,他走进竹林深处的嵇宅,主人不在,只见桌上摊着诗笺一张,题着一句诗:“竹林深处有篱笆。”阮籍也有了诗兴,提笔续上第二句:“篱笆难挡笛声转。”写罢即拿起桌上的一支笛子吹了起来。这一吹可了不得,立马引来5位有名的人物: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大家一见诗笺,顿时来了兴致,每人又各加一句。此时,嵇康从外面归来,一看诗笺大喜,提笔写出最后一句,凑成了一首诗如下:“竹林深处有篱笆,篱笆难挡笛声转。笛声换来知音笑,笑语畅怀凝笔端。笔笔述志走诗笺,笔笔发下珠玑言。箴语共话咏篁句,篁篁有节聚七贤。”

“竹林七贤”究竟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史书记载得极为简略,《世说新语·任诞》说:“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从根本上说,这七位魏晋名士最初能走到一起,客观原因是当时曹氏和司马氏两大政治集团之间争斗激烈,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危机四伏,使一般有识之士视政坛为畏途,无意参与两派纷争;主观上,他们都深受“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曹植《赠丁翼》)”的“建安七子”的思想影响,富于道家理性特征的清正个性,愿意到大自然中去探求“天”的自然面目和“人”所固有的感性与理性风貌。所谓“同气相求”是也。

天下大势,有合必有分;朋友结交,有聚必有散。此皆不移之道也。据考察,“竹林七贤”在山阳共同生活的时间很短,很可能就只是几次长时间的聚会而已。相信他们在一起的日子非常快乐,沐浴着大自然的天光雨露,呼吸着竹林中的清新空气,饮酒赋诗,游山玩水,高谈阔论,增广学识,陶冶性情,打磨人生,度过了一段平生难得的美好岁月。然而,人间没有桃花源;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聚是短暂的,是主观努力的结果;散是必然的,是社会和政治所决定的。正始十年(249),司马氏集团发动“高平陵”政变,给曹氏集团以致命一击;正元二年(255),又镇压曹氏集团的“毋丘俭、文钦反叛”;甘露二年(257),再镇压“诸葛诞反叛”……从而在政治上已占尽优势。在思想文化方面,司马氏集团也步步紧逼,强力扶持“名理派”,极力打击和分化“玄论派”,“竹林七贤”就是他们盯得最紧的目标之一。面对打上门来的“政治”,一个“聚”字如何抵挡得住?最后的“散曲”立即奏响。

最先入朝做官的是山涛,他与司马懿夫人张氏有表亲关系,缺口就此打开。他拜见司马昭,历任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相国左长史、右仆射加光禄大夫,直到拜为司徒,官越做越大,离“竹林七贤”所追求的建安风骨和正始之音则越来越远。“竹林七贤”中,王戎年纪最小,聚会时他才15岁,且出身门第也最高,很快就经钟会推荐,做了司马昭的官,而且一做就是50年,也做到司徒之职。连阮籍和阮咸叔侄二人都难以免俗,走出竹林进官场。好在这两位先生人在官场心在野,阮籍“为官不效力,或旋即告退,或‘朝隐’保身”;阮咸更甚,虽挂着散骑侍郎的职务,但却醉心音乐,而且行为放纵,不拘礼法,跟猪娃子同盆饮酒,与小丫头上床睡觉,有点放浪形骸的作派。那个随同嵇康“锻铁灌园”的向秀,虽说“不求仕进”,但迫于时势,也挂过黄门侍郎之类的职衔,不过他“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挺有意思的是刘伶,他虽然没有与强权正面冲突的胆气,但却有一应对绝招,他能喝酒,在“竹林七贤”中是酒量最大的,正好派上用场。王戎曾拉他做过几天幕僚,怎奈他无心仕途,整日里“以醉求醉,似醒非醒”,“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土木形骸,遨游一世”!

至此,七贤散去其六,唯余嵇康坚守竹林。想这位嵇康,生得“身长七尺八寸”,“龙章凤姿”“有风仪”,被招为曹氏驸马,却拒不享受贵族特权而远避乡野;司马氏专权霸政,他非但拒不合流,还要同情和赞助毋丘俭大造其反;多年好友山涛举荐他做官,他却断然修书绝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个个沙漏星散,他却依然不改初衷,只身孤胆,顶天立地,死不退却;即便是死,也要来它个惊心动魄的“弹琴死”!这一种蔑视专制强权、张扬自由个性、昭示生命真谛的情感、精神和理想,才是嵇康之死的最深层原因。司马氏不杀他,也会有“司狗氏”、“司猫氏”要杀他!

在中国历史上,曹魏时代是一个让人思想感伤又思想感奋的时代。一段“竹林七贤”聚散曲虽然短暂,但它上承“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建安风骨,奏出“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的正始最强音,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不可替代的创造性成果。

再说嵇康,清人姚莹编《乾坤正气集》时,将《嵇康集》排在屈原、孔融之后,自然有他的道理。但依笔者看来,若按一种刚烈浪漫之死而论,排头名者非嵇中散莫属。

(2003年)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热门推荐
  • 天王的专属恋人

    天王的专属恋人

    简安宁问:“幸福是什么?”宇醒儿勾唇一笑,:“幸福,就是相爱的人,第二天清晨,做快乐的事。”
  • 重生之盛世狂后

    重生之盛世狂后

    前世,婚后三年终有一子,却被投入药炉,用作窑引。挚爱的丈夫,却搂着娇妻冷眼旁观。血淋淋的骨肉分离,一杯毒酒,强行灌入。重生成为待嫁秀女,一改软弱本质,势必后宫得失。今生,斗姨娘,罚小妾,护娘亲,保幼弟,万里江山她不要,只要一方温柔怀抱。她萧青芜,步步后宫却因为血洒祠堂而视为不祥之人。“喝下这碗落红汤你便自由了。”“喝下可以,你亲自喂我可好?”一滴血泪带着多少的恨意.....脚踏红毯,却不在为君盛开......
  • 梦里最后一缕阳光

    梦里最后一缕阳光

    王琳,从小都是林雨落的保护伞,大学的校园里依旧如此,三个人的恋情究竟谁是谁的谁,众人前的面孔在背后又是怎样的呢?真情还是玩偶,谁又能分的清,爱情和伤害是三个人的毒药。为了报复她们又会有什么样的计划?
  • 沉睡的血族公主

    沉睡的血族公主

    一场意外激发了她的能力她是人类,是异能,还是吸血鬼?谁说猎人是克星?谁说狼人是天生死敌!看她驯化灵兽,摆平精灵,俘获狼人,征服猎人!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人生智慧的高度浓缩。可以说生活中处处讲宽容、需要宽容。懂得宽容的人是智慧的人,善于宽容的人是会做人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容他人、荣他事、荣自己,人生也就达到了一个高度,达到了一个境界。本书从做人、立世、处事、交友、婚恋以及工作和学习等几大方面展示宽容的品质和美德,让我们在美德的熏陶中提升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懂得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宽容,犹如水一样,以自己的无形宽容一切的有形。
  • 狐仙大人:不做你的娘子

    狐仙大人:不做你的娘子

    在恼人的闹钟尖声鸣叫之前,门铃的声音抢先一步响彻公寓。荒芜痕慢吞吞地从床上爬起来,睡眼惺忪地看了看时钟,才六点整。荒芜痕一边在心里诅咒扰她清梦的来访者,一边露出咬牙切齿的愤恨表情跑去开门。
  • 数学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数学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祝酒词:最打动人心的酒桌礼仪和说话技巧

    祝酒词:最打动人心的酒桌礼仪和说话技巧

    《祝酒词:最打动人心的酒桌礼仪和说话技巧》精心打造了中国式宴请的酒桌礼仪与说话技巧,既阐释了宴会的礼仪和接待技巧,又介绍了酒桌禁忌、应急手段以及东西方的酒文化,中国南北地区的敬酒差异,以及少数民族独特的酒文化。同时精选出各种场合的祝酒词,题材丰富,实用性强。
  •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小学卷)(经典珍藏版)》从民国从《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等多个版本的老课本中,甄选出99篇极具童趣、童真,意境优美、文字活泼的老课文,同时在每篇老课文后面配一篇民国模范作文,二者编排相得益彰,全书图文并茂,读来颇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