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000000001

第1章 独行草(1)

人生苦短。能有多少赏心乐事?在一座古庙里,在一场连下十天的阴雨中,聪明的金圣叹与他的几位朋友计算出来了,说是一共有二十三种。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未必就会买他们的账。譬如说在下不才,便别有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享受,若套用金才子的叙事风格表达就是:悄然独行,于一处毫无俗事打扰的陌生地方,搜求得一本好书,昏天黑地一气读完,思之想之,品之评之,信手录而存之,不亦快哉!

上个月,我实施本年度的最后一次“悄然独行”。来到x市,平黑时分,住进一家绝不引人注意的鸡毛小店。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用过“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传统国餐——稀饭馍头咸菜,便一路打问下去,直奔该市的新华书店。我们这行的朋友都有个体会,越是小地方的书店,往往越能买到好书。所以,我如赴幽会般热血奔涌,心痒难熬。

不料结果却极惨。一本书没买到,却三吃售货员窝心拳。一进迟开半小时的店门,但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店主正在生一座半人高的铁炉子。那浓烟半天不散,刚好遮住书架,欲绕过柜台走近细看,当即尝到第一拳:“想往哪儿钻!”烟熏之下,我早就泪流满面,趁机哀求道:“忘带近视镜,能否……”不敢说烟大看不见。于是打来第二拳:“别自己动!”我只好收回脚步,百米瞄准似的盯上一本书,要来看看,当请求取第三本时,迎来最后一拳:“你到底买不买?”多亏我是大陆同胞,这种考验经得多了,国产自尊心质量可靠,经久耐用,百战不殆,趁机走人就是。

我之所以讲这段无聊的小插曲,那是因为如果没有它,就肯定见不到洋人德雷克写的《徐继畲及其瀛环志略》,也就不会有下面这篇文字了。

且说我被“打”出新华书店,困在鸡毛小店动弹不得。书瘾犹如烟瘾,犯上来虽说不打哈欠,也难受得你抓耳挠腮、坐卧不宁,情急之下,只好把当地的一种小报反复扫描。忽然眼前一亮,看到报缝里登着这么一则征购广告:“由美国德雷克着,任复兴译的《徐继畲及其瀛环志略》,已由文津出版社出版。徐继畲是我省五台县东冶镇人,是徐向前元帅的族高祖,官至广西、福建巡抚、总理衙门大臣。1848年,他完成了惊世骇俗的《瀛环志略》,揭示了中国在强国如林的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严峻局势,蕴涵着系统的改革主张,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均有重要影响。在美国着名学者、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指导帮助下,德雷克教授经过十多年深入研究,撰成这部学术着作。购书地址:x市某秘书处”。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一口气读完这部洋洋近二十万言的书,你猜我头一个感觉是什么?酸溜溜的,真的,酸溜溜的!徐继畲是我们中国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其传世之作《瀛环志略》,据《辞海》的权威定评是:“与魏源的《海国图志》同为中国较早的世界地理志。”然而痛心的是,对他和他的第一部长篇研究专着,却并不是出自国人之手,由一位名叫德雷克的美国人拔了头筹,是他替我们史学界填补了一项空白。玩一句北京油腔:这话怎么说的!

更可叹的是,这位马萨诸塞大学的教授德雷克,不惜耗费自己宝贵生命的黄金阶段,潜心钻研十五年,引用二百多种资料,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处女巨着;而书成之后又经过漫长的十五年,方才传到我们这里。这就是说,最先欣赏这部书的,也还不是我们中国人。你说,你心里会甜滋滋的吗?只有酸溜溜。多亏我们之中还有位任复兴,翻译了这本书,不然再让哪位洋人把它译成中文送到我们面前,我们还不得一头撞死吗?

据说我们早就有“徐继畲学术研究会”,还有“徐继畲纪念馆”……总之,该做的表面文章都体体面面、轰轰烈烈地做过了,唯独没搞出第一部像样的专着。是中国史学界无人吗?是中国人的研究能力低下吗?我绝不相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又据说,近年在台湾出版了一本《清徐松龛先生继畲年谱》,是方闻教授编撰的,也算给中国人拾起点面子。可惜的是海峡阻隔,大陆同胞尚难见到。

在今天,“闭门造车”这个成语饱含贬义,已与朱熹《中庸或问》中的意思大不相同了。徐继畲一生从未涉足国外,却写出一本世界地理志,确有闭门造车之嫌。一部十卷的《瀛环志略》,三卷记地球的总体形态及中国之外的亚洲,四卷记欧洲,二卷记美洲,一卷记非洲,内容可谓充实。但他所用的资料都是第二手或第三手的,其中除对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研究主要靠本国旧有的文献外,其余所有资料可以说都是由西方人提供的,包括书中那四十二幅世界地图,也是在美国传教士雅匹理的直接帮助下复制出来的。照这么说,徐继畲头上的光环是否该减色了呢?绝不。因为他的这个闭门造车,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要知道,在他闭门造车的时候,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如何呢?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又如何呢?说来可怜可笑。听听:南海就是“天涯海角”;东海就是“天尽头”;而“西洋”在哪儿呢,实指南中国海及迤西之印度洋……这些古老陈旧的地理概念,体现了十足的“大中华文化”,一时很难改变。要说到对外国人尤其是西洋人的认识,别提普通老百姓怎么样,士大夫们也愚昧得无以复加。文渊阁大学士耆英认为,英国人一到晚上就睁不开眼睛;身为总督的琦善说,英国女王居然自己选择丈夫,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另一位总督大人骆秉章得意洋洋地教导说,西洋兵的上半截身子刀刃难伤,但如果用木棍捅他们的脚丫子,则“应手即倒”;就连名垂史册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不免闹出大笑话,他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中国的茶叶和大黄“禁不出洋”,就完全可以“立制诸夷之命”,而且“洋人只是枪炮厉害,步战格斗一点不行,因为他们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难怪徐继畲在咸丰皇帝面前告了林大人一状,说他“忠诚,惟不悉外情,致误时机”。

仅就以上数例,足可见当时中国与世隔绝的严重状态。对传统典章的盲目自信,对古老声名文物的清高自诩,对近代科学知识的茫然无知,对世界大势的蒙昧颟顸,牢牢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遮蔽着人们的眼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徐继畲挺身而出,大胆描绘了中国之外的广大而真实的世界,向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人忠诚介绍了西方在军事上、经济上以及体制上的实力和优势。使一贯夜郎自大、闭目塞听的中国人开始猛醒,知道在“天朝”之外,还有许多异样的国度,这些昔日被视为野蛮无知、远在天边、不足挂齿的“夷人”,如今却以地球上绝大部分陆地和海洋主人的姿态出现;而我们自己的“中央王国”,不但不在世界的中心位置,而且只统治着亚洲大陆的一小半,亚洲也只是世界五大洲中的一个。徐继畲这样的功劳还能算小吗?他简直就是“东方的伽利略”!尽管他搬来的是“它山之石”,尽管他是在“闭门造车”,也难掩其丰功伟绩。

我忽发奇想:假若徐继畲不去福建,一直留居山西或其他内陆省份,他能否写出《瀛环志略》这部不朽巨着?这挺有意思。

德雷克先生在形容山西时有句话极传神:“整个山西如同一个巨大的堡垒。”当然,他是指自然环境而言。但在我看来,山西更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巨大堡垒,一个桥头堡。安土重迁和闭关自守,乃是这种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文明的本质表现。落后的生产方式长期把人们牢牢限制在狭窄的土地上,宗法的、封建的、迷信的观念,严重压抑着人们的精神,使人变得内向和保守。用德雷克描述山西人性格的话说就是“驯良温顺”、“循规蹈矩”、“诚实得甚至有点愚蠢”。我就想,这样的一种社会历史环境,能造就一种外向型的博大胸怀与远大目光吗?显然不能。

徐继畲出身于书香门第、仕宦之家。徐氏家族定居五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八代。明末清初之际,徐家已经成为当地的殷实富户和名门望族,其子弟可以不事稼穑,以读书作学问当敲门砖,向中国的上层社会钻营。德雷克准确地叙述说:“徐继畲的祖父辈中出过一些中级官员,有的管理粮食的储运,有的从事地方事务管理和镇压土匪。”“继畲的祖父徐敬儒,首先在‘笔耕生涯’方面取得较大成功。”而继畲的父亲徐润第,则在乾隆末年“中了进士”,“在京城和外省担任过各种官职,然后潜心于‘宋明之学’,精研《易经》,成为当地着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就想,这样的一种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能造就一副反传统的倔强性格吗?也显然不能。

那么,事实上的徐继畲何以会有惊人之举?振聋发聩之作《瀛环志略》又何由产生?我看这谜底只能从他在福建的十三年经历中去找。

徐继畲是1838年春天走进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最初担任延建邵地区的道台。那里民间的反清秘密团体和土匪,尤其是猖獗的鸦片走私活动,肯定就开始强烈刺激着这位内地出身的四品官,叫他看到天下并不像家乡山西那样风平浪静、四平八稳。

同类推荐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头发里的鬼

    头发里的鬼

    外婆说,女孩的头发一定要留长一点,如果太短,脑袋的灵气就会打开,被邪鬼入侵,最后就会活不成……为什么头发总是能和鬼七拐八拐的扯上关系?那尼姑、和尚则相反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明婚暗娶:boss请息怒

    明婚暗娶:boss请息怒

    萍水相逢,他们只是彼此生活中的陌生人。阴差阳错,被人下药,她失了身,他失了心,原本想要一笑而过,他却因为一句负责而不肯放人。她逃离,他紧追不放,当心开始沦陷,却是一场阴谋的浮现,是真心是假意,谁能看清,谁又能明了情关难过?将她紧紧困住,即使天涯海角也不肯放手,只因为第一眼的宿命,只因为,婚礼正在进行时,而两颗悸动的心能否在最后交给永恒?苏芙说,我们之间,真的存在爱情吗?古沂南,你是我害怕触碰的回忆,却也是我向往的风景……古沂南说,苏芙,你是这辈子唯一一个让我既心疼又心痛得女人!
  • 品德内涵

    品德内涵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为什么你才华横溢却总是不得成?为什么能力不如你的人却左右逢源、春风得意?你是否想过你在人际关系中出了什么问题?系是为人处世得以进退自如的根本,本书针对中国人的生活传统、思想模式和生活模式,阐述百姓身边的关系学,教给你圆处世的技巧和睿智生存的哲学。
  • 修魔

    修魔

    楚云,隐忍十年终于逃出魔窟,拜在落尘宗门下,却发现自己的体质根本不适合修炼正道功法。而一场惊天大变也正徐徐拉开帷幕,道将不存,何以安身,不若拿起屠刀,立地成魔!
  • 重生名门千金

    重生名门千金

    短短的一天,父亲骗走母亲留给她的股份,气死外公,被离婚后枉死当场。再睁眼,回到十六岁的那一年那一天!再次面临选择,她从容以对。仇,是要报的!情,是要还的!只是……男人,你确定要我称呼你为“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