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800000002

第2章 鲁迅不与人言的内心世界(1)

1、鲁迅不与人言的内心世界

一个写东西的人在整理收集自己的作品,编辑成册的时候,最能看出他对自己的作品,以及这些作品所牵涉到的人和事的态度。最近读一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唐弢先生谈到了他当年收集鲁迅散逸的文章时的一些情况。其中提到了几篇文章,是鲁迅坚持不要发表或没有收入自己亲手编辑的文集中的。其中的原因没有细说,但据唐弢先生的理解,使我们从这些细小之处看到了鲁迅先生不与人言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对他的为人处世有了一点了解。

首先是《势所必至,理有固然》一文。这是鲁迅坚持不让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最早写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底。起因是废名先生在当年十月份出版的《人世间》上发表了一篇《知堂先生》的文章,认为“文学不是宣传”。

鲁迅便写了这篇文章,对废名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文学也具有“宣传”的功能。但文章中也顺便说到了有的“文人”要“弃文就武”,恰恰影射了周作人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所写的《弃文就武》一文。虽然在文学观点上鲁迅与周作人比较一致,但鲁迅对周作人所谓的“弃文就武”还是不满的。因此在文中对周作人做了讽刺。文章中说,“但文人又不愿意没有靠山,于是他只好说要‘弃文就武’了。”

这里所谓的“靠山”也暗寓了周作人在日本人占领北京后在门口悬挂日本国旗,并将“周宅”换下,挂上了“羽太寓”的行径。

鲁迅从兄弟反目后从不直接对周作人做出批评,所以此文写就后便扔到了字纸篓里。但许广平对鲁迅的片言只语是非常注意的,她从字纸篓里把这篇揉成一团的文章捡了起来,表示要“重抄一遍,送去发表”。但鲁迅却坚决不许,使这篇文章成为他少有的没发表就直接编入文集中的文章。

当然,这也是在鲁迅去世之后大约十年的事了。兄弟反目后,鲁迅与周作人在道义上多有合作,如在女师大事件中,他们就坚定地站在了一起。

但二人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加大。周作人甚至写了诸如《关于命运》、《老人的胡闹》等文章对鲁迅进行批评和攻击。

而鲁迅则从未在笔墨上与周作人公开对阵。他总是还在内心深处保留着对同门兄弟的一份情意。甚至对周作人在五十自寿诗发表后遭人误解而表示出同情和理解。鲁迅坚持不发表这篇被许广平捡回的文章,其用心也良苦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说,对周作人,鲁迅是念及兄弟之情的话,另一些文章在发表后,鲁迅却不愿编入自己的文集,就显出他待人以宽的心态了。《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一文就是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魏建功是鲁迅在北大教书时的学生,但他们并不认识。一九二二年底,最晚一九二三年初的时候,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从日本辗转来到中国,并在北京大学任教,住在鲁迅先生家中。

北大学生魏建功等组织了一个学生剧社演出《黑暗之势力》。爱罗先珂到场,事后并写了《观北京大学学生演剧和燕京女校学生演剧的记》一文,由鲁迅翻译后在一九二三年一月六日的《晨报副刊》发表。其中对北大学生的演出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的演出是“学优伶”,并且对用男生来演女角表示失望。魏建功在文章发表的第二天,即七日写了《不敢盲从》一文,对爱罗先珂的批评进行了辩解。

特别是对盲诗人只坐在后台一会儿就退场,没有看完全剧就发议论表示不屑,并多次用“看”来调侃讽刺爱罗先珂的生理缺陷。以至于发表此文的《晨报副刊》也感到不好意思,特别声明“题目中有一个字,和文中有几个字上的引号,颇表出了不大好的态度,编者为尊重原作起见,不敢妄改,特此道歉”。魏建功的文章于十三日在《晨报副刊》发表,当天鲁迅就写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声明”的文章,对魏的文风十分不满。

特别是在文章的最后,鲁迅十分气愤地写道:“我单为了魏君的这篇文章,现在又特地负责的声明:我敢将唾沫吐在生长在旧的不道德和新的不道德里,借了新艺术的名而发挥其本来的旧的不道德的少年的脸上!”

由此可见鲁迅对魏文的气愤和对魏之不耻。这样的直指和痛骂,即使是在鲁迅的文章中也是不多见的。

但是在编文集的时候,鲁迅却没有把此文收入。这并不是鲁迅否认自己过去曾经写过的东西,而是在他的内心已经承认了,或者说原谅了魏建功。

如果说此前他与魏还很不了解的话,此后却对魏逐步产生了好感,并不认为魏是那种“旧的不道德”的青年。

在后来的日子里,两人过从较密。所以鲁迅不想在自己的文集中再伤害魏建功这样的青年。

如果说,鲁迅在自己的文集中不愿收入类似于上面提到的文章,是因为魏建功属于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或者说师友。那么,鲁迅在自己的文集中不收与高长虹论辩的作品就更可以看出其为人之一斑了。众所周知,高长虹之步入文坛,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与鲁迅对他的支持、提携是分不开的。这一点高长虹自己也承认。但后来二人反目,从高长虹来说,与他诗人主观、偏激、敏感的气质是非常有关的。

以至自己想象的目的达不到就反目成仇。他到上海后,因为鲁迅没有发表支持他而批评韦素园等人的文章,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写文章对鲁迅进行批评,又发展到谩骂。直至鲁迅去世后多年仍耿耿于怀。可见其对鲁迅成见之大之深。

虽然高长虹对鲁迅的批评和攻击从一九二六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但鲁迅一直不予理睬。直到一九二七年高长虹在自己办的《狂飙》周刊上发表《走到出版界》的系列文章,继续对鲁迅进行谩骂和攻击,鲁迅才写了《〈走到出版界〉的“战略”》和《新的世故》来揭露高长虹的真相。

前文全是对比性的摘录。先录高长虹说过的对鲁迅的赞美之词,再有针对性地摘录高对鲁迅的谩骂和指摘,从而暴露出高的虚伪、自相矛盾和反目成仇,使高的言论处于不驳自败之中。后一篇文章也大体如此,只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对有关的人事做了说明和解释。

应该说,这样的文章对厘清自己,反击论敌是很重要的。但鲁迅却没有把它收进自己的文集中。

鲁迅在《集外集》的序言中曾谈到自己编选文集时“故意删掉”的文章有几个原因。一是“年远失记,连自己也怀疑”的;一是“对于一人,一时的事,和大局无关,情随事迁”,因而“无须再录”;还有就是“本不过开些玩笑,或是出于暂时的误解,几天之后,便无意义”,所以“不必留存”。拿不定主意便不收,这很符合鲁迅严谨认真的个性。而由于暂时的误解而不收,则是很生动地体现在对魏建功的态度了。

不收与高长虹的论辩之作,据唐先生分析,则是属于针对一人一时的事,和大局无关的了。而牵涉到与周作人的是非恩怨,则是连发表也坚决不行了。至于“开些玩笑”的作品,一九二四年的时候,鲁迅有一篇拟神秘主义者的笔调来讽刺徐志摩“神秘主义文艺论”的短文《“音乐”?》。

这篇文章本来是“开一通玩笑”的戏作,却也因此与“新月派”“积仇”。但鲁迅没有把他收在一九二四年的文集《热风》之中。

一九三五年的时候,青年文化工作者杨霁云把鲁迅在一九三五年前没有编入文集而他又能找到的作品抄录下来,其中也包括《“音乐”?》一文。

这些文章构成了《集外集》的主体。这时鲁迅才同意编入此文。

人们常常认为鲁迅是一个睚眦必报,毫不容情,不能宽以待人的人。甚至用“一个也不能宽恕”来评价他的为人。这当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切不可因此而认为鲁迅是一个不讲情理,不顾大局,执意欲置人于死地的人。鲁迅确实是说过一个也不能宽恕的话,但实际上,在他不为人言的内心中,已经宽恕了不知有多少能够宽恕的人了。只是这些被宽恕的人好多自己也不知道,或者不愿知道。

而人们也乐意把鲁迅塑造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斗士。而隐藏在鲁迅内心深处的大慈和大爱却被人们忽略了,或者歪曲了。应该说,这是鲁迅的大不幸啊。

2、鲁迅的宽容

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曾说,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不宽恕,似乎成了鲁迅对自己“怨敌”的一种十分决绝的态度。但是这一“不宽恕”的态度也容易使人误解,以为鲁迅不近人情,气度褊狭,抓住别人的辫子不放,总欲置人于死地。而事实上,鲁迅却决然不是这样的。他对那些能够改正自己错误的人,总是宽容的。

这里即有一个十分现成的例子。据魏建功《忆三十年代的鲁迅先生》一文介绍,一九二二年,北大举行“二十五周年成立纪念”,有“北大戏剧实验社”演出了托尔斯泰的《黑暗之势力》。当时在北京的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曾在他们表演时坐在幕后“看”了这一次表演,之后写了一篇《观北京大学学生演剧和燕京女校学生演剧的记》,对中国戏剧中不能男女同台演出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为连大学生也不能免此陋俗而感到“寂寞”、“悲伤”。当时魏建功也参加了演出,对爱氏的批评很不以为然,写了《不敢盲从》一文来反批评。

因为爱氏的文章是鲁迅翻译的,所以魏建功的文章也涉及到了鲁迅,并对爱罗先珂的生理缺陷进行了嘲讽。鲁迅在其《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中,对魏利用人体质上的缺陷来嘲讽别人做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种做法“可怜,可羞,可惨”,并且说道,“我敢将唾沫吐在生长在旧的道德和新的不道德里,借了新艺术的名而发挥其本来的旧的不道德的少年的脸上!”。由此可见鲁迅当时对此事的愤怒。

那时魏正在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两人的文章先后发表,但是魏仍然坚持每星期二下午“以一向对先生私塾的心怀和悦服虔诚”的态度去听鲁迅的课,并没有为他们之间的笔仗去做辩解。而鲁迅在孙伏园的指点下,终于从课堂的座位上认识了这个“虔诚地听讲的”青年后,感到了过去的事是“暂时的误解”。据唐弢先生的研究,鲁迅在编选自己的杂文集时没有收录这篇所谓的“声明”,乃是“先生故意删去的”。

因为鲁迅先生在《集外集》的序言里曾说“也有故意删掉的……或者因为本不过开些玩笑,或是出于暂时的误解,几天之后,便无意义,不必留存了”。当时魏、鲁的争论影响很大,“轰动古城”。但后来鲁迅不收此文,可见绝不是一时的遗忘,而确是“故意删掉的”。

也就是说,他原谅了自己年轻的学生。

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后,魏建功等人创办了黎明中学。魏请鲁迅为学校代课。“先生没有游移,满口应允。”事实上那时鲁迅先生不仅身体不好,而且还正在与无理罢免他的章士钊进行诉讼。尽管如此,他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帮助魏等反抗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青年。

在《两地书》中也有鲁迅记载的与魏建功的联系。如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写道:“晚上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忙于翻检电码之静农,一个是帮我校过《唐宋传奇集》之建功,同吃晚饭,谈得很为畅快,和上午之纵谈于西山,都是近来快事。”

可见鲁迅先生在原谅了自己的学生后,由于共同的追求,仍然保持了非常好的合作。

一个也不宽恕是鲁迅对人对事的准则。不宽恕,即是不妥协、不退让、不向黑暗的罪恶的势力屈服低头,但绝不是不辨是非、混淆黑白。

他对那些真诚地追寻着光明的人们,却是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和最热切的支持。而对其中一些人的错误和不足,只要能够改正,能够回到正确的姿态上来,鲁迅就会表现出自己的宽容。

3、再谈鲁迅的宽容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红色狂飙--左联实录》,可谓资料翔实之作。其中介绍了左联成立前后及左联期间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特别是涉及了鲁迅与冯乃超之间的关系,很耐人寻味。

左联成立之前,在当时的文艺界有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颇为人注目的大论战。一方以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力,大力倡导革命文学;与此相应,鲁迅、茅盾等就被作为“革命文学”的对立面,受到了攻击批判。

而这一“论战”的发轫者正是后期创造社的代表人物冯乃超。当时刚刚从日本返国的冯乃超等人革命情绪火热地高涨,创办了《文化批判》这一带有浓烈战斗气息的新刊物。一九二八年一月十五日,《文化批判》创刊号问世,开篇文章即为冯乃超写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文章对叶圣陶、郁达夫、张资平,特别是鲁迅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们的创作都是“不革命的”,或者是与革命背道而驰的。

他说,鲁迅常从幽暗的酒家的楼头,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追悼没落的封建情绪,反映的只是社会变革期中落伍者的悲哀,是“一种缺乏革命激情的隐遁主义”。

之后,批判鲁迅等人的文章接踵而至,对鲁迅的攻击越来越甚,鲁迅成了“白痴”、“神经错乱者”、“恐怖病者”、“阴阳脸的老人”,直到署名“杜荃”者把鲁迅说成是封建余孽、二重的反革命,使对鲁迅的攻击达到了高潮。

相比较而言,冯乃超的文章似乎还算客气,但他是这场大批判加人身攻击的始作俑者,自然非一般人可言了。

左联的成立是在党组织的组织下,联合当时上海各个方面的进步作家共同作战的重要行动。

在左联的筹备中,鲁迅在党组织的提议下,成为左联的主要领导,或者说“盟主”。而冯乃超则是创造社的主要代表,并承担了很多重要工作。

后来更担任了左联的党团书记。一九二八年,在当时中央宣传部干事兼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潘汉年的主持下,召开了一次由创造社、太阳社和与鲁迅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参加的会议,大家达成共识,要团结起来,停止内部的互相攻击,并决定派冯雪峰、夏衍和冯乃超向鲁迅通报会议精神,说明党对这场争论的态度。三人中,冯雪峰与鲁迅关系密切,常来往于鲁迅在上海的处于半保密状态的家中。

夏衍与鲁迅是同乡,虽无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并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发生。唯有冯乃超因自己曾错误地批评了鲁迅而感到“不好意思”,更担心鲁迅骂他一顿,所以“怯于去见他”。他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柔石。柔石要他“放心”。

因为他比冯乃超更了解鲁迅。柔石并且主动陪冯乃超去了鲁迅家里。冯乃超回忆说,鲁迅“听说是我,便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他给我的印象是十分诚恳,又开朗,也十分平易近人”,“我们一下子就谈得很接近”。

鲁迅并且还就几个德文翻译问题向冯乃超请教,使冯非常地惊讶和惶恐。在整个见面过程中,鲁迅对冯乃超“过去批评他的事一个字也没有提”。这使冯终于“十分满意地带着感动的心情和柔石一同告辞了”。这里我们必须注意这样几个细节。首先是冯乃超与鲁迅是属于有“过结”的人,且当时的冯乃超只有二十七八岁,而鲁迅已年近五十,名满文坛。冯对鲁迅的批评又是不切实际的上纲上线的“恶评”。

同类推荐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洪水、跳蚤

    洪水、跳蚤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犯罪心理性本善

    犯罪心理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文沫,女,30岁,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12年,现任国家安全局犯罪心理研究室副主任,与地方刑警一起,将披着人皮的恶魔一一绳之于法。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深听爱情浅呼吸(全剧终)

    深听爱情浅呼吸(全剧终)

    如果哪天你在车上看见一个小偷,作为女子的你,是选择置身事外,还是上前帮忙?林敏意选择了后者,所以,以后的生命中出现了个妖女许美颜。如果晚上你见到一个醉鬼倒在路边,你是视作不见,还是将他拖回家?如果你看见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被一群人在“欺负”,你是也当个看客,一笑了之,还是上前帮忙解围?很不幸,林敏意又都在此选择做了后者,所以,以后的生命中,都在和一个看不清楚的妖孽,纠缠不清。是否会后悔当时的“冲动”,或许,林敏意自己也不知道,那一场场如烟花灿烂落幕的人生,会不会以后自己人生中,仅有的回忆......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冷情总裁叛逆妻

    冷情总裁叛逆妻

    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她倾尽半生,本以为是救赎却跌进一个报复的陷阱。丈夫外遇不断,小三、小四接连挑衅。不是意外的意外流产、车祸接踵而至她该何去何从。褚一航说:澜儿回来吧!她说:我虽不是良驹,也厌恶吃回头草!更何况我欠他的是一条命。汪承瑾说:离婚?想都别想!这辈子就算是死你都得是汪太太。她说:好吧!那我如你所愿好了!阴谋,报复,身世不明的孩子……当一切尘埃落尽,谁才是她的良人?本文一女多男,有宠有虐,结局HE。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没有名字的身体

    没有名字的身体

    这是一个用感性的语言和更为感性的灵魂叙述的故事。在密集而带有压抑感的文字中,现在可以老了,你会读懂女人的身体,她深爱的那个人因心脏病死去。自己也再没有忧虑,十三岁的少女,没有伤心,在无地自容的羞愧中,她看见年轻的化学老师穿过油菜花开的校园小路向她走来。她对自己说,读懂女人眼中和梦中的爱情。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乎她的年龄和容貌。,突遇生命中最为尴尬的一刻。漫长的时光从这里开始…… 三十年后,没有害怕和惊悸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