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700000006

第6章

《十八摸》,各地民间小调几乎都有这一节目。唱词或有变化,曲调也各不相同。

山西河曲二人台,在名角演出正式剧目之前,刚刚学戏的小年青往往要演出一些垫场节目。好比大轴戏之前的折子戏。节目有《打樱桃》、《挂红灯》、《倒卷帘》、《打金钱》之类。当然,有时也唱《十八摸》。

《十八摸》,一生一旦对唱,表现少年男女情窦初开调情的内容,基本算不上什么黄段子。比如头一摸是这样的:

(生:)头一摸,摸到了妹妹的头发上;

(旦:)妹妹的头发黑又亮。

(生:)黑格整整像乌云;

(旦:)亮格汪汪缎子样。

(生:)揣一揣,(旦:)不叫你揣;

(生:)摸一摸,(旦:)不叫你摸。

(生:)不叫揣来(旦:)不叫摸,

(生:)哥哥我走呀!

妹妹的羞涩推拒,哥哥的纠缠要挟,少年情趣十足。

15、“二驴”剧团

二人台发祥繁盛地山西河曲,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年代,全县只剩了一个财政拨款的剧团。一年演不了几场戏,演员几乎开不出工资。

后来政策渐渐放松,允许民间组团,自负盈亏。结果,县境里一下子冒出将近二十个剧团班子。庙会集市,包括丰收庆功、祭祖贺寿、婚丧娶嫁,都要请戏班演出。无为而治,使民间文化有了复兴繁荣的可能。

民间艺人樊二牛以家族班底组建的剧团,人称二牛剧团。只要老百姓喜欢,没有什么人来粗暴干预,传统剧目《兄弟挂嫂嫂》、《叫大娘》,什么都演。人们要是哄起来,要樊二牛和他儿媳来《公公烧媳妇》,二牛拒绝不过,有时抹下脸来也演。

有些嘴损的就说,还不如叫成“二驴剧团”哩!

我采访过樊二牛。知道剧团管理严格,即便是民间艺人,艺人有艺人的道德规矩。

16、小女婿

建国初期,有一出新戏《小女婿》,反对包办婚姻,相当着名。

七八岁的小男孩,娶十八九的大姑娘做老婆,旧社会非常普遍。一来家里找了一个劳动力,二来最巴望那女子早早怀孕生孩子。

当公公的如果当初也是小女婿,那么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与儿媳妇其实最是年貌相当。公公烧媳妇,可想而知有着极大的可能。

17、风情

“自古长安多丽人”,与长安曾是开放的国际大都会有关。

如今的西安,女性美的指数有多高,可以商榷。

而封闭的晋南,女孩子们实在不敢恭维。愚以为,除了封闭圈子里的近亲结婚,造成人种退化;还有礼教的约束压抑,也相当地不利于女性增加风情、风韵、风姿、风采。

“风”,古代民歌的别称。

凡是民歌之乡,礼教既已疏阔,人性得以张扬。

清初李渔周游天下,认为边塞之地山西大同女性最为风致。

而如今民歌之乡河曲的女孩子,名扬三晋。

有人说,那是河曲有水。黄河水滋润了姑娘们。晋南永济、河津,不也靠拢黄河吗?

莫如说,是野性的民歌、疏阔的民风滋润了姑娘们。

18、大同煤、口泉炭

在山西,有一句地方民谚,说是“大同煤,口泉炭,浑源州的女人不用看”。

在陕北,也有类似民谚。什么地方煤什么地方炭,米脂婆姨绥德汉。

即便在我们老家盂县,也有本县民谚说:青城煤,兰掌炭,寨上的闺女不用看。

那儿的姑娘,提亲保媒用不着相看,随便抓一个出来,都漂亮。

19、去过大同浑源州

山西浑源,境内有北岳恒山,风光秀丽。历史上的北魏王朝在大同平城建都,曾于浑源修筑行宫。民间传说,有宫嫔流落此地,宫禁中的化妆秘方传入民间,包括遗传因素,美艳了一方妇女。

而外长城在恒山山脉蜿蜒盘旋,历朝在此多有驻军。直到清朝,仍然有绿营兵驻扎。边塞地带,加之大量驻军的雄性需求,一方民风因而疏阔浪漫。女性极为风流多情,最会体贴男人,所以民谚还说:

去过大同浑源州,

个个回家把妻休。

20、白丁香

浑源,地处长城一线。冬季严寒,春日风沙,但妇女们多数肤色白皙,面容姣好。据说与民间化妆秘方有关。配置秘方的原料,有鸡蛋清,还有白丁香。

这儿所谓白丁香,或曰是麻雀粪便。不知确否。

21、赛脚会

野史传言,边镇大同历史上曾有传统的“赛脚会”。

阳春天日,大同满城妇女要在自家门首抛头露面,展示做工精巧、刺绣华美的弓鞋裹脚布。同时,当众展现各自赤裸的金莲小脚,炫耀夸比。红鞋绿裹脚,一时琳琅满目;尖尖玉笋,可街两岸。有身份人家,女子们或者遮一块布帘,只把双脚暴露街市;一般居民,女人们搔首弄姿、丢眉使眼,尽显风骚。

金莲小脚,曾经是中国男人的至爱,几乎成为中国女人的第二性特征,称为“亵物”,不可公然示人。大同偏生有赛脚会,风气之开放,堪称惊世骇俗。

22、天下女人都一样

老百姓,村里人,寻常议论,说女人美丑不过是供眼目观赏罢了。到黑夜吹灭了灯火,天下女人都一样。

但那只是肤浅的一种思想。为讨不到天姿国色而自我宽慰。

除了美丑艳媸,单纯讲做爱,天下女人其实并不一样。

台湾的柏杨先生谈女性美,曾经举出他们老家河南的民谚来说话。他谈到女性的脚的时候,套用民谚说:天下女人都一样,只在脚上比高低。

柏杨称,民谚说的其实不是脚,原话要直接“黄色”得多。

23、重门叠户

山西人私下评价,一般都认为北路女人好。具体好在哪里?据说那里的妇女,天生与众不同,号称是“重门叠户”。究竟怎样,不曾亲试,不宜妄言。

一年,在我省原平县大街上浏览法院布告,有两个卖淫女人被判刑的内容。一个,绰号“大过瘾”;一个,绰号“九门帘”。怀疑九门帘,便是所谓重门叠户了。

24、大过瘾

我们村,历代都有风流女人,所谓破鞋。乃至村里开展运动,没有右派,要拿破鞋来充数。“地富反坏右”,变成“地富反坏破”。

深翻密植,消灭四害,下乡工作员都要发动一场运动。运动的惯常手段,是先拉出阶级敌人来游街示众,以造成恐怖威慑的气氛。地主和破鞋们被迫各自敲打了铁锹头、破脸盆,在那儿自己呼喊:

打倒地主谁谁谁,深翻土地搞密植!

斗臭破鞋某某某,消灭苍蝇和老鼠!

小学教员在一面带头喊口号:

地主不死,运动不止!破鞋不臭,搞倒搞透!

25、胭脂鸭梨

我村还有破鞋绰号叫“胭脂”和“鸭梨”的。

至今,村里流传一首小调,唱的就是鸭梨的故事。

晴着阳婆下大雨,

鸭梨嫁到红崖底。

二喜子赶车赶得快,

差点把鸭梨甩球坏!

比兴咏赋,颇合古格。

26、间架不大入深深

起房盖屋,一般都是间架与入深成比例。但也有特例,因地基四至局限,房子间架不大,入深却比较深。

村里有小个子而特别能吃饭的大肚汉,或者有矮个女人生下巨型婴儿的;人们形容这号看似反常的情况,说是“间架不大入深深”。

青楼妓馆,多娇小女子。干那样营生,什么样人物的什么样武器不见?二战后,美军占领日本,东洋妓女对付白种黑种大汉,事实证明,应付裕如。

27、拉皮条

拉皮条,人人都懂。但原话本是“拉屄屌”。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吃哪一行的都有。

28、儿童不宜

以上若干段子,当然儿童不宜。

道学家俨然人面,天下己任;其实并不是只有他们关怀世风,爱护青少年。

古代圣贤早已教导我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而人皆可为尧舜,最粗野不文的老百姓也懂得礼法规矩。什么是儿童不宜,大家天然明白。什么事不该儿童知晓,什么话不该儿童听闻,老百姓有自己的尺度,无须道学家饶舌多嘴。

在乡下,自然负担了儿童学前教育的,多半是奶奶和姥姥们。老太太给孩子们念叨儿歌,让孩子学习说话、熟悉音韵,那儿歌或许朴素鄙俚,却绝对干净,有益无害。

我自幼的经历,可作佐证。

29、古话古

一首儿歌,是教娃娃念叨熟悉音韵的。

古话古,笑话笑,

你骑骡子我坐轿;

轿里坐着个毛娇娇。(用毛茸茸的狗尾巴草编结的小人、小动物,叫做毛娇娇。)

毛娇娇不吃夜草,告给夜瓢;

夜瓢不会舀水,告给小鬼;

小鬼不会把门,告给马棚;

马棚不会作宅子,告给王瞎子;

王瞎子不会算卦,告给镰把;

镰把不会砍柴,告给吾来!

句式重复,利于儿童念叨;其间转换音韵,要孩子学习发音。

30、上圪塄台

一首,是哄孩子睡眠的。

上圪塄台,下圪塄台,

了见婆婆拣茬来。(茬,庄禾的根须。可作燃料。)

镲又响,鼓又响,

十八骡骡驼驮箱。

马骡含着一口水,

喷了小姐的花裤腿。

小姐小姐你不要气,

给你杀个羯牯类。(牯类:山羊。)

谁杀呀?

秃妮子杀了秃腥气,

羊妮子杀了羊腥气。

铺什么?羊皮;

盖什么?簸箕;

枕什么?擀杖;

蹬什么?棒槌。

秃妮子,好睡不好睡?

轱里轱辘正好睡!

节奏铿锵,音韵变换,内容也有趣。

31、红公鸡

一首,描写姑娘出嫁。

红公鸡,上碾盘,

抬掇闺女不上算。

三斤豆腐二斤酒,

打发闺女上轿走。

爹也哭,娘也哭,

丈人丈母你不要哭。

你闺女,到我家,

作准叫她受不了罪。

铺绵毡,盖棉被,

扎花枕头挨我睡,

小脚又蹬那银钱柜!

给儿童说儿歌,说到“小脚”,戛然而止。

32、梅豆花

一首,描写女儿出嫁初到婆家情由。

梅豆豆花,根子里开,

大郎喝酒二郎筛。

三郎端的菜盘来,

四郎骂我是烂奴才。

我也不是驴上马上跌将来,

花花大轿娶将来。

看我的头,杏花油,

看我的脸,粉眉粉眼粉蛋蛋,

看我的脚,红鞋绿裹脚!

孩子们到七八岁,男孩女孩突然不在一起玩耍。女孩子们跳圈踢毽子,念叨《梅豆花》,正是粉眉粉眼,一派烂漫。

33、白草坡

一首《白草坡》,好像是专为男孩子设计的。

白草坡,白草洼,

白草洼里放白马。

溜脱缰绳跑了马,

一跑跑到丈人家。

丈人丈母不在家。

大兄哥推,小舅子拉,

一拉拉到他炕上。

红油桌儿展放下,

乌木筷子四角里撒。

掀起门帘望见她!

看她的头,杏花油;

看她的手,尖尖梢梢挽灯篓;

看她的脚,红鞋绿裹脚。

给小男孩描述他未来的憧憬,是那样姣好的一个女孩子。而且,也是一旦说到金莲小脚,戛然而止。整个意境,健康、美好,音韵漂亮、色彩绚烂。

34、诌经二大爷

到孩子们开始读书上学,老奶奶们的儿歌“与时俱进”,教孩子熟悉成语俗语和四书集句。

《诌经二大爷》,说一个学童放学回家,因为忘了老师让背诵的一句课文,害怕挨手板,吃不下饭去;家里人都不识字,母亲替儿子焦急,连忙请来隔壁的诌经二大爷。二大爷是那种村里的能人,诌经捏戏,一肚皮词语。从哪儿给孩子开始诌呢?二大爷摸摸胡须,便从这里说起:

湖中有水,

水中有鱼。

而他每说一句,孩子都说“不是”。

二大爷也真了得,排山倒海一气诌了下去。

鱼龙变化,

画虎不成;

成者王侯败者贼,

贼王八,

八有佾;

驿内有眷,

圈内有猪;

诸君德,

得不到手;

手中无钱,

钱上的命;

命苦心不苦,

苦心作乐,

乐极生悲;

碑上有字,

字要成文;

文齐武不齐,

齐天大圣,

圣人君子;

子戊马午,

伍余元卜!

诌经二大爷诌到这一句,孩子突然叫到:对了!就是这一句。

原来,先生要孩童背诵的,是《百家姓》里的一句。

35、头一回上你家

宁夏“花儿”有一首《尕妹子的大门上浪三趟》。其曲调被着名的《花儿与少年》作为主旋律。

山西河曲的一首民歌,反映一个后生到相好的女孩子家里,屡次受挫的情景,也很有名。“头一回上你家你不在,你爹他打了我两烟袋”,大家耳熟能详。

但这首民歌也有歌头。对后边的反复咏叹,做了注脚。

歌头是这样的:

人们说我和你,咱们两个好,

阿弥陀佛天爷爷,只有天知道!

36、三月不识“文”字

我记事的时候,村里成年人识字的不多。

队里分红张榜,大家在那儿围观,多数人是瞎狗看星宿。

场上分粮食,粮堆上插了人们的名字标牌,前来担粮食的农汉十有八九会在那里愣神。仿佛卖炭的丢了驴,挺着一个大架、黑虎了脸面,不知和谁过不去。

我的四大伯,是村里有名的庄稼把式。草台班里当红正生,抗日战争初期就担任了我们村的青抗先队长。抗日政权号召办夜校,要大家识字学文化。上了三个月夜校,上级小区干部来审查。领导特别看重我四伯,着力培养的苗子,点名要他认字。黑板上写了“文化”二字,四伯好比“洋鬼子看戏——傻了眼”。

憋出一头汗,自己在那里念叨:看见面熟熟的,车梯儿似的,就是想不起来!

车梯,是大车停放时候支架车辆的部件。上边一根横木,下面二木交叉,俨然一个象形“文”字。

民间笑话说,一个孩子怎么也记不住一个字,先生只好送他回家。路上看见孩子的父亲,那父亲抬杠道:我儿子怎么一下子能认出我来?他见的次数多嘛!

事实上,读书识字需要一点天赋,或者不能错过最佳开发期。像我四伯,一个“文”字,看见次数够多,足够面熟,偏生认不出,如何解释?

37、人之初

父亲兄弟七位。家穷人口多,爷爷只好确定一项家庭政策:一三五读书,二四六下苦。村里当年只办过冬学,请外村的老秀才来当先生。父亲排行老六,本没有机会念书;一年因为生病,读了一季冬学。

已是民国年代,提倡新学,发放新编民国小学课本。但老秀才还是给孩子们教“三百千”开蒙,压根不睬什么民国课本。老式教书方法,又不讲解,只要孩子们背诵。背不来,打手板。

《三字经》里的“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大家就更加不懂。父亲他们给改编成了“越刮风,越牙疼;好吃屎,担大粪”。

38、见了大娘没说的

熟人见面,没什么说的,没话找话来说,十分尴尬。村里老百姓形容这种情况,有句俗话很生动:见了大娘没说的,“大娘大娘鸡踢呢”!

孩子在冬学念书,大人们尽管不识字,照样要关心子弟们的学习。和我父亲年纪仿佛的铁小,念书最差,他二大爷偏生最爱询问他的读书情况。这天,铁小放学回家,当街撞上了二大爷。二大爷果然关心他的学习,当众就考校开了功课:

铁小,今儿念了句什么书?

铁小哪里记得念过什么书?但又不敢不与二大爷搭腔,乖乖站定,冲二大爷嘻嘻一笑,指指头上道:

二大爷,二大爷,月亮爷爷亮汪汪的在天上哩!

另一版本,说铁小正在喝稀饭,二大爷问起读书,铁小嘿嘿一笑,筷子敲敲碗边说:

二大爷,这稀饭甜甜的,是好喝!

所答非所问,铁小的故事成了我们村一个典故。

39、黑先生

孩子们当天学习一句书,一句都记不住,根本不足为奇。父亲说,还有当场就忘记的。

当时,教书先生请的是镇子上的一名老秀才,人称黑先生。黑先生这天,教学生背诵一句三字经:大小戴,注礼记。大家背诵半天,先生要上厕所,特别警告学生张明谦,说从厕所回来就考他。明谦摇头晃脑连连念叨,不敢稍有松懈。黑先生提着裤子回来,张明谦结果当场背诵成了“一只大,一只小”。

父亲说,黑先生脸都气白了。

黑先生穿一条老棉裤。裤子里生了虱子,怎么办呢?数九天,将裤里子翻出来,整夜晾在院里冻那虱子。结果,黑先生唯一的棉裤给人偷去,在炕上光腚围了一床被子下不了地。

种种行状,我总怀疑黑先生的秀才身份。父亲说是千真万确。国民中心小学的校长,有时来检查教学情况;每当这时,黑先生就让大家将“三百千”古旧书本藏起,装神弄鬼拿出新编教材来授课。人家在时,黑先生也恭恭敬敬;等人家一走,黑先生便鼻子里出声:哼!连我茅厕里遗了的一点学问,也比他强!

国民小学书本,据父亲讲述,有“招手”一词,黑先生的解释是:手背发痒,就去“搔一搔”。盖方言搔读作招,秀才的解释不知岔哪儿去了。

还有“香港是我国的领土”,黑先生竟然念成“香巷”。

“文革”中,山西大剧院演出革命现代戏《海港》,我们老家来人,一律念成“海巷”。黑先生误人子弟,一至于此。

古话说,秀才识字认半边。信矣夫!

40、沙漠之“丹”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死城漫游指南

    死城漫游指南

    本书是张晓舟多年来的文化评论随笔首度精选结集,加西亚·马尔克斯一再解释过,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不是杜撰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同样,当我们用穿越、玄幻、盗墓这样的词来形容现实,那也一点都不虚,说的就是当今的中国现实。姑苏城外伦敦塔,琉璃厂的饭岛爱。少林钢琴,爱国粽子,心灵鳖汤。手拿一个爱疯死,一代人去那儿相互撒娇。信仰在空洞中飘扬,金山与神山对峙,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苦难转过脸。时代,就像硅胶一样在每个人的胸前鼓了起来,令你再也无法一手掌握。如何才能去爱?我看见了你的坏笑。一部盛世中国的荒诞书,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景观的素描簿。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热门推荐
  • 大汉嫣华

    大汉嫣华

    他是她舅舅。亦是她夫君。韶龄十二,你以骏马十二匹,黄金两万金为聘,迎我入苍凉未央。情爱如棋盘,若注定死局,四目劫杀,座守孤城,我该如何杀一条血路?十二流年。若生命真的是一场盛大的豪赌,我已拍桌下注,你敢不敢陪我做庄?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九界修神II

    九界修神II

    傲天的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天诛地灭!是龙,你就给我缠着;是虎,你就给我趴着。创始神骗来做老婆。
  • 让心灵深呼吸的小故事

    让心灵深呼吸的小故事

    一本好书,让你呼吸更自由。有呼吸就有希望,我们不能拒绝呼吸,更不能拒绝希望。能得到的感动是那么多,就像你所呼吸的新鲜空气一样充足。打消你心灵的“口罩意识”,给自己内心一个自由的呼吸环境。
  • 浮生泪

    浮生泪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内容简介】她是前世冷血杀手,一朝穿越到神魔暗涌的异世六界。冥域古殿,一夕承恩的女子离奇惨死。消弭血祭之中,魔胎现世。洛城之夜,初生的女婴全家上下一夜之间满门悉数被屠。十年后,冷清无心的少女手执长剑首刃仇人。蜀山之夜,千尸夜行,魔煞现世。白衣天神救她于危难,并莫名收她为徒。她亦立志追随强者,在这神魔变幻的异界主宰自己的命运。一路行来,销声匿迹的上古人物接二连三出现,诡异离奇的事情接踵而至,无形之手一步步将她推向宿命的深渊。她以为这一路相护的爱情,会在漫长孤独的守护里烟花寂寂,温暖她的一生。一朝梦醒,漫天星河之中蓦然发现那个与她一般模样的女子沉睡于白莲之中,他所做的一切难道真是为了她?她终为他,执剑断念,挖心剔骨,催动禁咒,她实现了守护他的诺言。他醒来,依旧是六界膜拜的琮华帝尊,而他只是冷漠地宣下了“贬她入尘,生生世世不得入仙神界”的无情神谕。心脉俱断,容颜尽毁,四肢皆废,一夕被贬凡尘。她从尸骨堆里爬出,究竟与眼前的面具男子许下了什么契约?她极尽屈辱,然后从蝼蚁般的丑奴走至权利巅峰,一统妖魔两界,终不过为他人做了嫁衣。神魔未死,一朝夺舍成功,贪狼现世,苍生浩劫。曾经的师父,又一次将剑芒对准了她。沉睡的记忆被唤醒,真爱湮灭魔神。她是否能够成全对他两世的爱情?神秘“七界”离奇现世,宿世的尘缘究竟何以了结?【武侠版文案】蜀山之下,他看着她妖异的眸,记忆的片段里没有一点属于她的影子。“等了千年,终还是等到了这一刻!”“你早知道,为何还是如此执迷不悟?”心碎,那惊鸿掠影的流年......爱,一点点从指间流逝?你是神么?那又如何!回相望,九重天阙,缥缈之巅,那一袭水色飞舞,谁又负了谁?风起,那一柄“诛邪”无情透心,一地的殷红里,有一滴泪,挂在他眼角的泪......感谢所有一路陪伴君走过的编辑朋友和读者们,在此尤其感谢沉落的叶子和哈拉君,以及老寒同学,谢谢你们一直以来为浮生所做的宣传!不常上Q,有事请私信:[email protected]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叛妻

    叛妻

    涟漪别墅。豪华而宽敞的大厅里,冰冷的地板上躺着韩涟漪。究竟躺了有多久了她不知道,耳边只是一边又一边传来唐云若那狠绝的声音:“我限你一天之内把你肚子里的东西给我拿掉,希望晚上我回来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消失了……”“哈哈哈……”涟漪忽然笑了起来,笑得连眼泪都滑落。拿掉这个孩子,她不要,她死也不要拿掉他……她那么爱他,换来的只是他的狠绝。……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