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500000003

第3章 跟着古志游和顺(1)

1、引子

每当春风吹绿这片美丽的土地,我为家乡的魅力所倾倒;每当提起和顺这个动人的名字,我为县名的含义所自豪;每当沉醉于这本迷人的古志(《和顺县志》,创修于明神宗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年〉,以后又三次继修,最后一次续修于一九一四年),我为先辈所记述的历史所震撼……

和顺二千二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太行山雄峰座座,关隘重重,漳河水清流潺潺,溪涧脉脉。境内有两千米以上山峰一座,一千六百米以上山峰一千四百八十座,峻岭七十道,河流清泉十四条。

和顺位于山西省东陲,太行山之巅,清漳河上游。因全县平均海拔高达一千三百米左右,高于周边县市,故“其天地时利迥异邻封”:春寒如冬,夏无盛暑,方秋陨霜,将冬霏雪,一县之内温差悬殊,昼夜之间恍若两季;四岭环峙,群山盘曲,县界天成,河流四出。全县林木覆盖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四,动物有五纲七十余种。在和顺,你能看见纤尘不染的蓝天白云,你能看到绿色丛林中华北罕见的金钱豹,你能看到苍松上绿草间舞蹈的成群灰鹳,你能看到夕阳中归家的世界名种西门塔尔黄牛。在和顺,你能呼吸到含氧量极高的空气,你能流连于桃花源般诗情画意的乡村,你能聆听到古老神奇的牛郎织女传说,你能品味到降压降糖降脂的杂粮食品。

以蓝天为背景,天上的朵朵白云,坡上的黄色牛群,地上的绿色家园,地下的黑色煤田,共同构成色彩斑斓的五彩和顺。

从春秋战国到现在,和顺两千多年有史记载的历史长河中,好儿女千古不绝,真英雄史册长存,清官故事代代相传,文人墨客笔笔传神。境内计有旧石器晚期洞穴遗址一处,明长城六处,营房十三处,铺递十七处;祠庙二十一处,寺观三十五处,祭坛四处;胜景十处,古迹十五处,墟墓十二处,坊表二十三处。古志记载的金元明清四朝,有名宦十一人,乡贤十人,进士十人,举人三十人。明清两代有贡生三百人,到外地做官的吏员四十二人,忠义孝悌之人五十二人,受封荫的二十三人,全国各地来和顺任知县、邑令的一百六十一人……

和顺是红色的革命圣地。是八路军百团大战指挥部、秦(秦基伟)赖(赖际发)支队发祥地、八路军总部、《胜利报》发行地。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聂荣臻等元勋元老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足迹,全县共有南下干部一百二十三人,革命烈士一千一百八十四人。

古人已矣,古迹犹存,史剧落幕,史实不朽。而今的和顺,正在打造山西别具特色的新型能源工业强县、畜牧养殖加工大县、生态避暑旅游名县。当我们阔步前进的时候,回首和顺悠久的历史,追思已逝的先贤哲人,遍游和顺的山川古迹,品味意蕴深长的诗词美文,寻找赖以生存的文化之根,“稽宦迹而思治,睹乡评而思贤,览山川土踵而思兴废之故,观人民户口而思兴替之由”,对我们实现既定目标,建设民富县强的新和顺不无裨益!

请随我一起打开古和顺县志,共同解读先人对这块土地风物的生命认知吧。一个声音穿越时空有如天籁:吾邑和顺……

2、和顺——千年战火万世名

“和顺”之名略考。《易经·说卦传》第一章有“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句。大意是:从观察阴阳的变化中创立了八卦,在刚柔两性的发挥中产生了交互作用,和谐顺应道德,以调整合理的行为,探究真理,尽乎天性,以达到适应自然,这就是《周易》阴阳生化的思维,从而奠定了几千年来中国特有的和谐理论,并逐步成为一个民族的思维定式。从此,和顺(和谐)这一哲学命题,被历代的哲学家不断发扬光大。宋代的哲学家程颢、程颐认为:“刚正而和顺,天之道也;化育之功所以不息者,刚正和顺而已。”王夫之认为:“天地以和顺为命,万物以和顺为性;继之者善,和顺故为善也;成之者性,和顺斯成也。”《礼记·乐记》有“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句。《广韵》解释:和,顺也,谐也。可见,和顺即和谐,此乃天地之命、万物之性。

美好县名隋朝来

反观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在位期间给众多的县改了名,原名或原意且大都延续至今。据山西有关地名的史料记载:榆次,隋开皇十年(五九〇年)复称榆次县,自此县名历代均不改;左权,隋开皇十年复置县,改名辽山县;寿阳,隋开皇十年复置,改名受阳县;榆社,隋开皇十六年(五九六年)置榆社县,因县北榆社故城为名;石楼,隋开皇十八年(五九八年)改名石楼县,以县东南有石楼山故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同是隋开皇十年(五九〇年),春秋叫“盖与”,战国、秦叫“阏与”,东晋、十六国时期叫“沾县”,南北朝叫“梁榆县”的太行古邑,更名为“和顺县”,自此县名历代均不改。从公元前七七〇年到公元五九〇年,整整一千三百六十年(有史料记载),县名随历史的演进而改动的现象到五九〇年结束了。从五九〇年到二〇〇九年,整整一千四百一十九年了,和顺之名不仅没有式微,而且与时俱进,已成为这个县的金字招牌,其文化内涵博大而深远。

美名因何冠斯邑

和顺之名如此美妙,为何全国两千多个县,独冠于太行山上一山区小县?翻遍目前的史料,说法有二:一是因为和顺的名好意好;二是因为和顺的古县城叫和城。据《元和郡县志》称:“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为名。”《太平寰宇记》亦云:“因县界内东北古和城以为名也。”明、清《和顺县志》载:因境内有古和城故名。但如果再进一步追溯,古县城为何命名为“和”城?对此,笔者先是起疑,然后用排除法自度:第一,隋朝的帝王将相里没有和顺人;第二,和顺“处山谷之中,水不载舟,陆难行车,商贾鲜通”,显然不是名山大川、大中城市;第三,明、清《和顺县志·风俗志》认为“和顺属晋,古唐尧旧封,其民俭啬,风犹近古焉”,“风淳俗厚,和顺之名,良不污也”。然曾属晋之县多也,古风犹存之地多也,这显然不能与“和”画等号;第四,有人认为和顺古城“或云石勒时所建”,和顺故城应在今县东北的李阳镇一带,“和顺”之名来自于石勒与李阳争沤麻池后又和解的历史故事。而《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辽州部》记载:和顺古城在县西北,与今县城相倚,垣迹微存。说明和城在李阳的西南云龙山下(今县城西南)。况且石勒是十六国后赵的皇帝,约在三一九年称王,难道二百七十一年后,隋朝“民政”部门的人将和城发挥为“和顺”?

只因战火而名之

笔者认为,县城叫和城,县名叫和顺,正符合一个起名规律,就是反其意而名之,体现了隋朝统治者和人民群众在长期战乱后希望和平顺利的美好意愿,因为战事战火战争是千年和顺的历史特征。

(一)从自然地理到军事地利。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太行山南起河南省济源县,北入山西晋城,转向东北,跨陵川、壶关、平顺、长治、黎城、武乡、左权、和顺、昔阳、平定,至北京房山县西部拒马河畔,是我国地形第二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地括志》曰:太行连亘河北诸州,凡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脊。《读史方舆纪要》曰:盖太行北至恒山,限隔并冀(山西与河北)。和顺位于河(黄河)之东,山(太行山)之巅,清漳河畔。太行山在和顺境内绵延三十七公里,有太行山的第三高峰阳曲山,海拔两千零五十八米。和顺东部有夫子岭、董坪岭、黄榆岭、马岭等关口,出关东下便是赵国国都邯郸、古襄国国都邢台和华北大平原。西部有八赋岭,其岭有二关,西北叫黑虎关,路通太原,西南青龙关,路通汾平。北有蔡岭,路通井陉、娘子关。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地理优势,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只要你到太行山和顺段随便走一走,那些关隘、峻岭、垛堞、墙垒、长城等战事故迹依旧在,只是不见当时古战场的夕阳红了。翻开旧县志,举目是营房、仓廪、校场、驿站、演武场等等字眼,有大量篇幅记载军事机构及钱粮用度。别的地方的牌坊上写的是太平盛世的词句,而和顺县城的明代石牌坊上写的却是“陵京锁钥”四个大字,可见到了明朝,和顺仍然是北京城的“锁钥”。另外,和顺古县城为什么只有西、南、北三座城门,而独没有东门?因为,东门外是一片开阔地,两条天然护城河,从战争的角度讲,不开东门则易守难攻,也说明了战争是常态这一事实。

(二)太行山的历史地位。后人在读《读史方舆纪要》时这样评述太行山的历史地位:秦昭王曾以此“威天下”,汉高祖曾以此“得天下”,汉刘秀曾以此“复天下”,魏武帝曾以此“争天下”,唐太宗曾以此“并天下”。可以说,太行山是夺取中原的必争之地,是抵御西北少数民族问鼎中原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两千年来英雄豪杰施展雄才大略的天然舞台。

(三)战事战火战争是千年和顺的历史特征。从春秋战国到隋统一的一千多年间,朝代更迭,战争频仍,太行山巅的和顺就上演了一幕幕永载史册的大戏:公元前六六〇年至前四七六年,和顺为梁余子养[一]的采邑,据《左传·闵公元年一二年》记载,晋献公派太子申生讨伐东山皋落氏[二],梁余子养为罕夷驾车,晋献公封盖与(即今和顺)为其采邑。战国、秦时期名阏与,曾是秦、韩、赵三国大战的主战场之一,着名的阏与之战(赵奢大败秦军)、再战阏与(王翦大败赵军)就发生在这里,而且还成就了驰名商标“阏与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西汉二年(前二〇五年),韩信喋血阏与擒夏说破代国(《史记·淮阴侯列传》。到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整个国家四分五裂,举国无处不是战火烈焰。公元三一二年,石勒建都襄国(今邢台),三一九年称王,三三〇年成为后赵皇帝,而这位皇帝就曾避乱于和顺,当时和顺名沾县,隶属武乡郡(《资治通鉴》)。之后就是隋朝了,隋朝是在长期的分裂战乱后建立的。在历史的开合之际,所有人都祈祷战火不再,希望和平永续,阏与也好,梁榆也罢,县城叫和城,县名就叫和顺吧!

然而,和顺和谐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我国旧时改朝换代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之一恰恰就是暴力。之后和顺的历史继续有以下记载:隋末,有李渊、杨广之战;唐末,晋王李克用大战黄巢起义军;宋太祖征太原(时和顺人薛超[三]跟随,后任天武指挥使兼澄洲团练使)至此寻访麻衣道人[四];明代和顺人邢朗[五]戍边六十余年,斩敌无数,最后升任宣府右卫指挥佥事,加封昭勇将军;明末,起义军由顺德府(邢台)直逼和顺,曾任直隶永平府知府及山东按察司昌平备道副使的和顺人药济众[六]坚守多日,城破自杀;清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进士、湖北兴国州知州、和顺人杨晓昀在保卫吉安时殉国等。太行巍巍,历史演进,战火战争,改朝换代,谁能幸免。

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和天顺地和月顺风和谐发展的新纪元,和顺才其“实”符“名”。正如明邑令张翼所说:

邑名和顺,当日之名有义存焉,盖以人心即天地,人心和即天地之心亦和,人心顺即天地之心亦顺,和以招和,顺以来顺,斯万物咸若,而岁其稔好!

注释:

[一]梁余子养,晋国大夫,时和顺为梁余子养的封地。

[二]东山皋落氏,春秋时期与中原抗衡的赤狄的一个部落。

[三]薛超(九三九-九九五年),宋辽州平城县(今和顺仪城村)人,太平兴国初,随太宗征太原,功加步军都军头,任神卫军都校叙州刺史。

[四]麻衣道人,相传为陈抟的老师,着有《麻衣神相》,为我国的术数名人。

[五]邢朗(一四三二-一五一〇年),和顺人,明成化十六年,从征大同等地,功迁宣府右卫指挥佥事,加封昭勇将军,一生戍边六十余年。

[六]药济众,和顺县城人,明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年)中举人,官至直隶永平府知府及山东按察司昌平兵备道副使等职,死后思宗帝赠太仆寺少卿,赐祭葬。

3、阏与——一战成名垂史册

从“三家分晋”到“秦灭六国”,两千多年前的三晋大地,曾上演过一幕幕惊心动魄决定国家命运的历史大戏。

这一时期的历史舞台上,以黄河、太行山、吕梁山为背景,以秦、赵、韩、魏四国为主角,以秦与赵、韩、魏三国的战争为剧情,先后上演了最为精彩的“阏与之战”(前二七〇年)、“长平之战”[一](前二六二年)和“再战阏与”(前二三六年)三大战役。与“晋阳之战”[二]、“长平之战”相比,“阏与之战”没有引起史学界和军事史学家的高度重视,甚至还有一些人在争论阏与是不是现在的山西和顺。倒是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秦始皇时,以一节“秦赵战阏与,赵奢施奇计”,专门讲述了“阏与之战”,并将阏与之战誉为“在秦赵战争史上,这场战役是赵军的一座丰碑”,正是这一战役维持了秦、赵八年的战略平衡,秦灭赵的脚步因此而迟滞。程步先生在其《真秦始皇》一书中,更是以十几幅地图一次又一次地标示出阏与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阏与之战,实在有旧话重提之必要。

阏与到底在哪里?《辞海》(一九七九年版)有一专门词条:

阏与(yū-),古邑名。战国韩地,后属赵。在今山西和顺。公元前二七〇年秦派胡阳攻赵阏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公元前二三六年秦派王翦攻赵,取阏与等九城。

阏与是现在的哪个县?除《辞海》外,笔者翻阅了今人注释翻译的《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的各种版本和《中国历史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等工具书,以及各种专业和业余作者发表在互联网上的无以计数的有关文章,对阏与的注释绝大多数为“今山西和顺”或“今山西和顺西”(王立群教授持此说)。程步先生对阏与的注释是“今山西省太原市东北二百公里处的和顺县西北”,并且在诸多的地图里,清楚地将阏与和橑阳(今左权)标在一起。可见,阏与即今和顺,应是不争的事实(史实),但不知道为何个别专家又有了阏与是今“河北武安”、“山西沁县乌苏”两说。两千多年前的战役,我们谁也没见,也没有摄像资料可观,那我们还是看看原文吧。

阏与之战史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鈇质[三]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

同类推荐
  • 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每逢开启新的旅程,手握通往远方的车票,自我与位置世界的羁绊,是驱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 万水千山走遍

    万水千山走遍

    我国地大物博,奇观胜景美不胜数,自古就引得文人政客“江山如此多娇”的赞叹。能将这些美景一一游览,实为人生莫大的荣幸与乐趣。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多数人都要借助他人的画笔去欣赏心中的风景。郁达夫说:“江山亦需文人捧。”为此,《悦读季·名家经典:万水千山走遍》特意精选了朱自清、老舍、张抗抗、舒婷等名家的这类作品,但愿这些锦绣华章绘成的画卷能够定格天南地北、五湖四海那些最美的风景,伴你足不出户纵心游览万水千山!
  •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本书集结了中国现代名家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等对儿时的美好回忆,通过对民俗风情、家乡亲朋、儿时乐土、美食游戏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童年趣事的怀念。同时,也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人性、习俗和风貌,完整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风情和民生状态。
  • 宝瓶菩提

    宝瓶菩提

    “菩提十书”之《宝瓶菩提》:佛教经典把人比喻成“宝瓶”,在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只可惜被妄想与执著的瓶塞,无法回复到清净的面貌。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七部,希望能开启我们的宝瓶,不但使我们自净,更让我们体验法界的清净。林清玄用感性的风格,表达即使在炉火中燃烧,用高温锻炼、上釉上彩,一个人也要永留清白,在人间!
  •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是一本构思精妙的书。首先,妙在一个“跟”字上。和顺风光集太行壮美与古韵秀雅于一身,若以世俗之见,必是哪里人多去哪里,何处有名说何处,而世芳却绝不随波逐流。他借古发今,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循着古人的思路,以幽幽的古人情怀,追随着古人的足迹,开始进行了一场不会也不可能有终结的历古、访古、探古、思古、鉴古、述古的大旅行。
热门推荐
  • 妖娆大女人

    妖娆大女人

    冰山男和女强人的爱情故事。生日会上,她喝的酩酊大醉,进错了房间……
  • 梦系前生缘

    梦系前生缘

    宰相府三小姐叶冰凝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在她20岁生辰时,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自此以后,这个梦夜夜出现,而这个梦牵系着自己前世的怨与缘,她决定要弄清楚,从此她便踏上了自己的寻梦之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择

    天择

    上天选择我来这走一世,我便要只争朝夕!在这个百家争鸣的乱世,在这个也是百家争霸的乱世!!命格破军,便要领千军万众,横刀立马......命格紫微,便要泽被苍生,主大地浮沉......命格辅弼,便要治理天下,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而我命格妖星,便要混淆天机,乱九州,寇天下!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我是谁,谁是我??有一头宁可战死也不肯回头的兽,死战后风化在大荒的茫茫原野上,如今,我归来了,带着我的嚣张,还有我的......倔强!
  • 穿越帝世纪

    穿越帝世纪

    这本传奇故事集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重生之情薄天下

    重生之情薄天下

    西夏元年十月,西夏国册封三公主冷幽璃为太女,六国国主亲临六年前曾轰动一时的西夏国二公主冷薄情走出六年未曾踏出一步的冷宫,在六国国主与西夏国主瞪大的瞳孔中,手起刀落,斩杀了将要成为西夏太女的三公主冷幽璃——众人震惊,面色齐变。六年,二千多个日夜,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所有人都淡忘当年那个惊才绝艳,风华绝代的西夏二公主时,她却用着更为震惊世人的面目,从冷宫深处一步一步走出,直至众人心底.整整六年,冷薄情一步一步让自己强大起来,直至再也不需要人挡在她的身前——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冷傲淡漠的女子,她凌厉,阴冷,邪肆,魅惑,风华绝代,惊才绝艳!当现代女王穿越到古代被打入冷宫的二公主身上,便已注定,这片大陆将再无安宁!P:本文NP!女强!【简介无能。。。。简而言之,此女重生前不是什么善茬,重生后更不是什么善茬。】
  • 思考帽与行动鞋

    思考帽与行动鞋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终生无所成就,他们都过平庸乏味的生活。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公司都盈利微薄甚至亏损,他们的平均寿命不超过7年。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有钱人都不曾充分享受过财富带来的幸福,他们有的根本不及享受就在疲于奔命中与世长辞,有的在年老时已将财富挥霍殆尽重新做了穷光蛋。这个苠界上的大部分夫妇,他们相爱了3个月,吵架了3年彼此忍耐了30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不在于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在于他们没有做好两件事,思考和行动。思考谁不会呀?行动谁没有呀?哦,对不起,我在本书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和真正的行动。
  • 农家厨娘很旺夫

    农家厨娘很旺夫

    公司小白领江美丽因车祸穿越而来,成为一穷秀才家的农家女。十一岁的她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刺绣,前世的她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只要吃过的东西,就能做出来。父亲病亡,家境贫困,她不怕,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开饭馆做大厨,照顾母亲,教养弟弟,美丽的俏厨娘,自己的美食事业刚起色,又忙着给自己找婆家,在这三妻四妾的年代,良人何处寻。此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推荐好文:锦医夜行《小农女的金牌萌夫》墨璐清浅《兽性酋长,别吃我》莫言瑟《毒蝎嫡女》海蓝耳钉《驭鬼狂妃,宠上瘾!》
  • 穿越找来冰山夫

    穿越找来冰山夫

    若执手,定不离;静儿,你可愿陪我。不论上穷碧落下黄泉。凌风,我都会紧紧地牵着你的手。生死不离。看的见的是彼此眼中坚定地信念,相视一笑。凤栖于桐,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