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000000004

第4章 山西面食源远流长(2)

三国时代的史学大家谯周的《古史考》记载:“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至今,山西人走亲访友,送给产妇、老人吃的“石子饼”、“疤饼”等,仍是在烧热的石子上烙制,沿袭的还是古老的石烹法。

从中国烹饪史看,周秦汉时期的主食基本上还是粥和饭。面制食品的发展,依赖石磨的出现,汉代是面制食品大发展的时代。从山西传统面食的制法、食法、炊具中,就能找到历史发展的印迹。早在汉代,人们就把面粉与水调和做成“饼”,而且当时将所有的面食统称为“饼”。东汉刘熙《释名》中说:“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同时也记载了几种面食品种:用笼蒸制的面食称为“蒸饼”,用水煮了食用的面食称作“汤饼”,表皮撒上胡麻叫做“胡饼”。当时在宫廷中还设有专司御膳汤饼的“汤官”。这些名称直到明清时代还在流传使用。山西人的祖先们不仅享用着这些面食,而且还把吃当时面食的情形记录下来。晋代束皙的《饼赋》中是这样形容“汤饼”的:“元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柔如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飞散而远遍。行人垂涎于下风,童仆空噍而斜眄,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岁月的车轮走过一个又一个世纪,面食及面食文化不断在三晋大地上演绎传播,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喜爱面食。

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曾任并州刺史,平时最爱吃并州汤饼,长期在太原居住,至今太原晋祠天龙山仍有他的避暑山庄遗址。他做了皇帝以后生下皇子,便用并州汤饼来宴请文武大臣。从此,北齐朝野均把汤饼作为上等的家宴,儿女过生日以吃面条为时尚,称为“汤饼会”。

北宋时期,北方地区的面食品种已非常丰富,“凡以面为食者,皆谓之饼。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渝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火烧类食品是通过烤炙的方法加工而成的,主要品种有胡饼、油饼、肉饼等。水渝即水煮,主要品种有汤饼、馄饨、角子、棋子、科斗等,笼蒸类食品主要品种有馒头、包子等。此外,还有油炸类食品,如环饼(古之寒具,今馓子)等。北宋时期,包括中原地区的广大北方居民十分喜爱油炸食品,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载:“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每种食品下又可细分,如胡饼,其使用的面团有发酵、油酥、冷水调和多种。有有馅的,也有无馅的;有荤的,也有素的;有甜的,也有咸的;饼面上有洒芝麻的,也有不洒芝麻的;有手工制作的,也有用模子压成各种花样的。象北宋东京胡饼店出售的品种有“门油、菊花、宽焦、侧厚、髓饼、新样、满麻”,夜市和食店还出售有猪胰胡饼、白肉胡饼、茸割肉胡饼等,宫廷食用的有排炊羊胡饼。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人们把汤饼(汤面)作为御寒取暖的家常饭。在宋代的《太平御览》等书中,就有关于面食做法的详细记载:“水引,如箸大,一尺一段盘中盛,水浸。汤面,如指许,二寸一段,着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煮熟。”这些做法,与现代山西面食中的搓鱼儿、揪片等的做法十分相似。由此可见,一千多年前,诸如此类的面食已经成为人们的桌上美味佳品。

明清时期山西食制作有了较大的发展,花样更加丰富多彩:有擀、揪、切、拉、削、压等。烹调方法上有煮、炒、蒸、烤、烙、炸等多种样式,品种如拨鱼、饸饹面、水滑面、托掌面、切面、不托、汤面等,花色之繁、品种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而山西商人对面食的发展功不可没。明清时期,山西是中国商业的中心,山西商人在我国资木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地位。他们由行商到坐贾,由封闭式经营到联合的垄断性经营,由纯坐贾发展到专事金融的票号,反映着封建末期经济演变的轨迹。我们通过衣食住行这些活跃的事象,可以窥见他们有特色的传统习惯和文化特征。山西商家除了具有民间共同的饮食习惯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在他们的饮食中,主食以面食为主,烧(包括烤、烙)、蒸、煮、炸的诸般面食从造型到花样乃至风味,都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早期商人长年漂泊在外,熟悉外埠的饮食习惯,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由行商发展到最后专事金融票号之后,饮食习惯中自然会整合其他地区的饮食习惯。山西商人的饮食习惯对山西面食文化的形成也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民国时期,山西面食制作更精美,品种更繁多,风味更独特。刘文炳在《徐沟民俗志》中就介绍了当时太原郊县各种面食的做法。每一品种,因采用原料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有白面、红面(高粱面)、豆面、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以及作为增加高粱面韧性的榆皮面(以榆树细皮加工而成)。加工制作方法则有擀、切、搓、拉、压、擦、剔、流、拨、铲、揪、抿;熟制过程有煮、蒸、闷、炒、炸;浇头、菜码和小配料亦是各式各样,真可称得上是蔚蔚面食大观园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山西面食发展历史,那就是:发端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精美于宋代,完成于清末及近代,改造创新于现代,完善升华于未来。

二、独特的自然环境

任何社会的基本生存文化模式,是由环境、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因素长期变异所决定的。气候的因素对人们的饮食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黄土高原上的山西仿佛天生是面食的福地。多光的自然条件不适合水稻,却能够让小麦、杂粮茁壮生长,季风性大陆性气候显著,大小旱灾多易发生,有十年九旱之谓。早在周代,并州以五谷为主要农作物,《周礼·职方》:“豫州、并州宜五种。”历史上,山西交通又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别明显。在这样的条件下,取材于当地所产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杂粮,限定了饮食向着面食文化模式发展。而面食文化模式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种植向杂粮种植发展。再者,由于山西总体上气候较寒冷,饮食方面就适宜温热型的,面食恰好符合这一要求,而且食用方便。它集主食、副食于一碗,边吃边添加,各随其便,不必拘泥于饮食的礼仪,吃饭也不费时,农忙的时候以馍或浇面为主食,农闲的时候则以稀饭或汤面为主食,很是节约。久而久之,面食便在山西扎根,并在人们不断的努力探索之下花样百出,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的食俗文化。

另外山西大陆性气候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气温日差较大,各地平均日差多在13℃左右。白天气温高,日照充分,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强,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气温低,植物吸收作用减弱,可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从而有利于物质和糖分的积累。这便是山西杂粮品种品质较好,果品含糖量较高的原因。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造就了复杂多样的山西面食食俗。

特定的自然条件与传统农业,为山西面食的恢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山西以谷类粮食制成的面食之多、用料之广、花样之繁、制法之多、食法之殊,即使在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也是独树一帜。同样是面食,在山西各地也是风格迥异。晋南的运城、临汾盆地,在上古时期就是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地带,由于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在农业生产上得天独厚,是小麦、棉花的天然王国,自古就有“粮棉之乡”的美称,属于典型的汉族农耕文化区域。晋北一带历史上长期是北方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是民族融合的集中地,游牧文化渊源深远。晋中地区作为晋南与晋北的连接地带,具有兼容并蓄融合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优势。“晋南的馍,晋中的面,雁北的糕吃不厌”,一句俗语,概括了三晋大地三种有代表性的主要食物,也揭示了山西从南到北的饮食文化特点。而这三种代表性的食物,除了作为餐桌上的主食,用来果腹充饥、维持生命以外,还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构成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馍文化、面文化和糕文化。

山西地处北方,气候四季分明,加之土壤为微碱性,水和食物中含钙较多,较易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因此只有极少数病人要用药膳。同时,黄土高原土壤含钙较多,且常有大风天气和长期干旱发生,使得许多地区的居民有嗜醋习惯,这有利于消除体内的钙沉淀,可以预防各种结石病。山西人把醋当作饮料来喝,因此山西人患胆结石病和肾病者较少,高血脂和高胆固醇病人也相对较少。山西地处北方地区相对湿度小,人体蒸腾量大,需要消耗较多盐分,故口味偏咸。另外,牛羊肉长期以来是主要荤菜。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和地域的气候物产就成了许多地方风味流派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使三晋大地成为世界上生长杂粮品种最全的地域,有着诸多与“面食”有关的物产,为山西成为“面食之乡”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源泉。另外,也是最主要的因素,那就是发端于远古先民,几千年来一代代积淀和演绎的聪明智慧,使山西面食不仅名扬国内,而且香飘四海。自西汉起,山西面食就开始雄踞北方,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积累,山西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面食制作工艺和民俗文化。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人体悬案之谜

    人体悬案之谜

    千百年来,人类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最为关注的一个领域就是挖掘人类自身的奥妙,探索人体未知的领域,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一研究又走到了新的顶峰,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科学热潮。本书根据现代科学的最新发展,以人类自身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大家展示,发生在人类身上和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神秘现象,比如人体自燃、特异功能、时空隧道等等。爱吃钉子和煤块的人,可以用眼睛做透视的人,有蓝色血液的人,以及能够预示未来的神秘梦境等等。令大家产生无穷的回味和思索。
  •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南京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望族女缠上冤家郎

    望族女缠上冤家郎

    再次相遇。她出口的第一句就是:“我们成亲吧?”她扬扬眉,嘴角抽搐,娇滴滴的巴结道:“相公,应允…她坚定的点头:“对。她怒了,没有耀眼的容貌,这叫无貌?!面对号令江湖的令牌,她是家中的异类,平凡的让亲生父母都不耻,她疯了,只因她不想被摆布,一心想做个普通人罢了。”婚后:她谄媚的笑了,微不可微的点了一下头。她直爽的开口问道:“公子,可是单身?”面对面冠如玉的相公,当然也要是个普通人,你说…我们生几个娃好呢?”,我也是!”他,这叫无财?!忍无可忍,冷漠的吐出两个字:“原因。”他。所以夫君,这叫无权?!他冷冷的一瞥,无语…他思索,疑惑的反问:“你当真什么都不会?”面对厚厚的地契与银子,她要自己选夫!他,她抽了,“正好,你娶我为妻吧?”她满脸兴奋,“因为你无财无貌无权无势,她振臂高呼:“我要休夫!”初次见面他,挑眉扔出一句,没有高超的技艺,偏偏她还沾沾自喜,“琴棋书画都不会?女红经商都不懂?”
  • 爱宠倒追妻

    爱宠倒追妻

    “慕筱,你给我滚!”他冰冷的声音,带着无情的字眼,将少女所有的梦都打碎了。他们本是青梅竹马,本该两小无猜,奈何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她总是追逐的那一个。一颗玻璃般纯粹的心,无怨无悔的追逐,恋了十五年,追了十五年,她却从来都不知道,原来那人是那样的厌恶自己!“瑾哥哥,我恨你!”一颗玻璃心破碎,她决绝的冲出门外,却从未曾想过,原来因为自己的错爱,她受到的惩罚有那么重!失去太多,身心俱疲的她涣然醒悟,她才知道原来自己错的离谱!累了,卷了,想要放弃了,可是那人却如天神般降临,用从未有过的深情看着她:“筱筱,嫁给我,让我照顾你!”只是物是人非,她没有力气再爱了……注:此文男主是专情,痴情的绝世好男人,女主甜美,善良,此文乃披着虐文外衣下的宠文,喜欢的亲们,欢迎收藏,~\(≧▽≦)/~啦啦啦
  • 娱乐女皇:重生别惹废材

    娱乐女皇:重生别惹废材

    不小心穿进一本娱乐圈文,成为悲催的美貌炮灰。除了标配的无敌美貌,就是各种圣母被人欺负。还要忍气吞声么?绝不!干翻绿茶女主没商量!高富帅、王牌经纪、大明星什么的,嗯...挺养眼滴;星光属于炮灰,巨星万万岁!
  • 独自旅行

    独自旅行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即使有人相伴,也能因一句话,一件事,从你的生命中消失,终究各奔东西,开始各自旅行。
  • 俏霸后宫:迷糊皇后冒牌女

    俏霸后宫:迷糊皇后冒牌女

    发个小誓,穿越时空;不幸被骗到妓院;嗯?一下子成了皇后;皇后……还是个“冒牌”的失宠皇后……怎么回事?<br/>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看迷糊少女如何闯荡后宫,纵横古代!<br/><br/>欢迎喜欢本文的加群:87851376&nbsp;&nbsp;
  • 夫君未正名

    夫君未正名

    她喜欢独来独往,哪怕是娘亲也疏离于她,原以为,日子就这般淡如止水,哪料,姐姐身受毒害,无可奈何之际,她只好只身犯险潜往敌城,殊不知,途中巧遇并对自己施以援手之人,竟是那敌城之主。据传言,他临风玉树,文韬武略,却心狠手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非常闺秀

    非常闺秀

    一夕之间由战地记者变成口不能言的书香闺秀,从枪林弹雨到深宅大院,爹早亡,娘出家,没人疼也就罢了,还处处被人算计,前世胆大心细、果敢睿智的她,今生又岂容他人肆意践踏!★★片段:“月儿啊,你不要怨怪你三妹妹,那不是她的错啊!”祖母劝着秦沐月。━━夺她亲事?成!俗话说的好,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你要小心哦!“祖父,亲事暂且不提,但我要秦家给我娘一个交待,否则谁都别想安生!”某女皱眉:他不是病得只剩一口气了吗?怎么还能出来拜堂?某男邪笑:“娘子,为夫还等着你给我生娃呢,春宵苦短,洞房要紧!”“少爷,少奶奶顶撞了夫人!”━━“急什么?她又不是我亲娘。”“可是,夫人要对少奶奶用家法!”━━“她敢!”噗!一阵风飘过,哪里还有少爷的身影!“相公,我今天一不小心,失手呼了三妹妹一巴掌!”━━“娘子,手疼不?下次这种粗活儿让相公来就好!”牵着玉手把房回!“少爷,国公府下帖邀请少奶奶过府赏花,九王府请少奶奶去品宴,还有……”━━“回话说少爷我病入膏肓了,她没空去!”笑话,放娘子出去还了得,万一遇到“狼”咋办!──────────────────结局一对一,宅斗种田风,女强男腹黑!亲爱的宝贝们,赶紧放入书架吧!么么么啊!(*⌒_⌒*)推荐自己的完结文:《赖上不良“拽”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