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800000006

第6章 老一辈晋剧名家(4)

太原解放后,剧团经过整顿改名为人民剧团,张宝魁为团长,花艳君担任副团长。为了宣传新社会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红娘子》、《白毛女》、《小女婿》等新剧目。她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排戏演出中,她敢于突破程式,大胆改革唱腔,这一时期主演的《情探》、《三上轿》征服了省城数十万观众的心。1954年,中央文化部为提高各地戏曲演员的整体素质,在北京举办了为期半年的“演员道德讲习会”,花艳君和省城的几位演员都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学习。在半年的学习中,她聆听了首都著名戏剧理论家和艺术大师的讲课,还观摩了各地著名艺术家的演出,使她受益匪浅,程砚秋、梅兰芳先生的经验之谈,在唱功和表演技巧上都给她以新的启示。学习归来后,她学以致用,把从大师们那里学到的东西消化吸收,举一反三地运用到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使之更加丰满动人。同时,她还虚心向其他省市的艺术家学习,她把常香玉、王秀兰等人的一些很有特色的唱腔和旋律恰当地运用到她演出的剧目中,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的唱腔。1957年,她出席了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4年,她由太原市晋剧院调到太原市实验晋剧院担任副团长,除了演出还教授学生。80年代以后,她把精力主要用于培养年青一代,现在已是桃李缤纷。1989年,太原市文化局和太原市剧协为她举办了“舞台生涯50周年”纪念活动,表彰她为晋剧艺术作出的贡献。

她曾当选为第五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开始连任两届太原市人大常委,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太原市戏剧家协会顾问。

花艳君的表演艺术以唱功见长,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她敢于突破程式,大胆改革唱腔,创造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她改变了晋剧古老传统唱法中“以腔带字”的弊病,使自己的演唱能够吐字清晰,咬字准确,喷口有力,以字正腔圆的唱功去感染观众。为此,她吸收了京剧和其他剧种的科学演唱方法,强调了以拼音字母来吐字,创造了“以字带腔”的新声。她善于借鉴其它剧种诸名家的演唱,消化吸收后,根据自己扮演人物的需要,恰当地揉进她的演唱中,以新鲜、丰富的唱腔刻画人物。她的行腔很有技巧,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运用自如,刚柔相济、起伏跌宕,富于变化。她的唱腔声情相融,声因情发,情真意切。

花艳君还以演悲剧见长。《情探》中的敫桂英、《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张羽煮海》中的琼莲等角色,她独树一帜,表演上臻于佳境。经过她千锤百炼的《三上轿》、《急子回国》则是她悲剧表演的又一个高度,这两个戏,一个属于社会悲剧,一个属于宫廷悲剧,她的表演把《三上轿》中崔秀英哀恸欲绝、愤恨交加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惟妙惟肖,把《急子回国》中宣姜麻木复杂、爱恨交织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对悲剧意蕴的发掘,人物情感与表演技巧的完美结合,以及继承传统而又发展传统的创新意识,使她的表演达到了很高层次的艺术品位,并且获得了“悲剧演员”的称号。其他如《芦花河》、《二堂舍子》、《宇宙锋》、《明公断》、《三娘教子》、《孟姜女》、《孟丽君》、《血手印》等,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数十年来,花艳君成功塑造了许多历经苦难而意志坚强的封建时代的妇女形象。她的表演使她享誉三晋,有口皆碑。

七、王爱爱

她是德艺双馨的晋剧表演艺术家,开创了晋剧史上的一个流派,成为晋剧青衣行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她是诲人不倦的梨园教育家,为晋剧艺术培养出一批中坚力量;她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在晋剧的流布地区,王爱爱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在当代山西戏曲界,王爱爱的影响可谓无与伦比,在晋剧青衣行当中,王爱爱更是独领风骚。

1940年6月,王爱爱出生在山西省榆次一个梨园世家。奶奶筱桂花是当时晋中一带小有名气的晋剧名伶,在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爷爷王金奎承班多年,也是一位在晋剧界有影响的人物。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王爱爱7岁便踏进了梨园的门槛,开始跟奶奶学艺。大概是奶奶从爱爱身上看到了灵性与希望,她对爱爱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天不亮奶奶就带着爱爱到城墙脚下练嗓,大约从清晨5点多要练到8点多,回来休息一会,吃点早饭,便又开始教唱段,一唱就是一上午。奶奶对唱腔的训练为爱爱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奶奶要求爱爱在唱时要吐字清楚,让别人能听懂,每个字每句唱词都要反复地练,有时唱半天也练不好,奶奶气急了就会过来打她。奶奶虽然讲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但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除了唱功,她还得学习各种身段和把子功。每天下午是她练功的时候,练跑圆场时,奶奶用一条带子把她的双腿绑在一起,她在前面跑奶奶在后面跟,跑慢了奶奶就会踩了她的脚,步子大了就会摔倒。晚上睡觉,她要把两腿轮换着抬起垫到头下,像枕头一样枕着,苦练腰、腿功。天天如此,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春夏秋冬从不间断。这种传统的严格训练方法,使王爱爱饱尝了学艺的艰辛,也为她以后成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严格的训练下,一年之后,爱爱已经可以有模有样地演出一些折子戏了。8岁那年,爱爱成了榆次新生晋剧团一名随团学习的小演员。9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开门戏唱的是《拜月》、《杀庙》。在奶奶的悉心指教下,她先后学会了《游西湖》、《樊梨花》等剧目,并且很快唱红了晋中一带。14岁那年,奶奶走了。奶奶把她带入了梨园门,领上了红氍毹,留给了她严谨认真做事、踏实诚信为人的生活态度,以后的路就靠爱爱自己走了。

1956年,王爱爱转入晋中专区晋剧团,16岁的爱爱带艺投师到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的门下。相继演出了《教子》、《明公断》、《樊梨花》、《回龙阁》等很多传统剧目,她那清脆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被观众惊呼为“金嗓子”,每每都能赢得台下一片热烈的呼声。这一时期,她悉心求教于老师程玉英,受到程派艺术的熏陶,继承了程玉英老师“咳咳腔”的神韵。再加上奶奶七年来给她训练出唱做念打的扎实功底,这时的爱爱在晋中一带已是小有名气。

1960年,王爱爱被选调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这里集中了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一批艺术造诣很深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也集中了一批优秀的编剧、导演、作曲和演奏家。这样的环境为王爱爱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王爱爱又遇到了她艺术生涯中另一位至关重要的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牛桂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晋剧青衣行的代表人物,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弟子。《打金枝》、《含嫣》、《见皇姑》、《算粮》牛桂英一出一出的教,王爱爱认真的学。一年以后,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晋京演出,王爱爱以《含嫣》、《见皇姑》、《算粮》等剧目声震京华,赢得了首都观众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九次进中南海为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她的名声也随之飞出了娘子关。

唱戏唱红了的王爱爱也受到了其他艺术同行的关注。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汾水长流》,乔羽老先生写了歌词“汾河流水哗啦啦”。作曲高如星找到王爱爱,请她为电影主题歌配唱。王爱爱不仅戏演得好,歌唱得也很好,一曲“汾河流水哗啦啦”唱响了一个时代,唱响了全中国,在当时广为传唱,成为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也成为山西的骄傲。这是王爱爱一生中唯一一次为电影唱的主题曲。

王爱爱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她的成就得益于老一辈艺术家的热心扶持和广大观众的厚爱,更得益于自己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她把程派和牛派的艺术精髓融会贯通,加以创新,既继承了程派热情奔放、刚劲挺拔的特点,又吸收了牛派稳健大方、委婉缠绵的风格,同时还借鉴了郭兰英老师喷口有力、民歌唱法与戏曲唱法巧妙结合等宝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流派唱腔,她的唱腔音色甜美,音域宽广,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特别是唱腔尾音的润腔,灵巧多变,高低自如,在晋剧青衣行中独树一帜,逐步形成了晋剧青衣唱腔中一个崭新流派,即声震三晋、享誉华北的“爱爱腔”。这是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表达着广大观众对她的喜爱与敬佩。

“四月里南风吹动麦稍儿黄……”这一段唱,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晋剧《含嫣》中的一段唱腔。当年,就是这一段《四月里》,响彻了省城,轰动了京城。至今听来仍觉清新悦耳,美妙依旧,像是一首抒情民歌。这段唱可以说是王爱爱的成名之作。

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的王爱爱,到了70年代,她的唱腔流派更趋于成熟。这一时期,她演出了两个重要的现代戏,一个是改编移植于京剧的晋剧现代戏《龙江颂》,另一个是文革时期被错误地批为“毒草”的现代戏《三上桃峰》。这两个戏演的是新时代的人物形象,与她以往演的传统戏中的人物形象不同,唱腔设计突破了行当局限,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她在这两个戏中的表演和演唱,更加充分显示了她的艺术才华,标志着她的“爱爱腔”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但是,她没有止步不前,她仍然广泛学习、精心钻研、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承传统而不泥古,遵师法而不守旧。在她接触的诸多名家中,她是走一处学一处,能者为师,师无长师,她从京剧、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诸多剧种、诸多流派中吸收营养,为己所用。

在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王爱爱演出了三十多出优秀剧目,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古代和现代中国妇女形象。她所扮演的这些角色,大都是仪态端庄大方、个性善良质朴的妇女形象,加之她自幼主攻青衣正旦,这种行当特点,更加使她形成了一种沉稳大方的演出风格。她的唱和表演,从来都是不温不火,沉着老练,恰到好处,表现出一种落落大方的大家风范。如《打金枝》中的沈后、《明公断》中的秦香莲、《算粮》中的王宝钏、《含嫣》中的刘雪梅、《教子》中的王春娥、《金水桥》中的银屏公主、《出水青莲》中的王桂英、《三上桃峰》中的青兰等等,无论是仪态端庄的皇后、公主,还是朴实勤劳的农家女,她都以细腻质朴的表演,和清脆婉转嘹亮的“爱爱腔”,给观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她在晋剧舞台上独领风骚40余年,她的唱腔技艺大大突破前人,成为晋剧旦角声腔之翘楚,她的“爱爱腔”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为后来者所效仿,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普遍赞赏,她的表演艺术,群众基础非常好,不仅有一大批老晋剧戏迷喜欢,不少年轻观众也很欣赏,而且还受到很多同行的赞赏,向她学习的人很多。可以说,“爱爱腔”传遍千家万户,喜欢她的观众,遍及全省各个地方、各个阶层。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王爱爱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获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电视台及中国唱片总公司曾经多次为王爱爱录音、录像、灌制唱片。1995年,王爱爱获得了第三届“金唱片”奖。中国金唱片奖(CGRA)是国内唱片(音像)界、音乐界经批准冠以“中国”名称的权威性大奖,在海内外唱片界、文艺界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在当时,山西省也只有3个人获此殊荣,第一届“金唱片”获奖者是已故晋剧须生泰斗丁果仙,第三届是王爱爱和上党梆子著名演员张爱珍。

她以辛勤的劳动和出众的艺术造诣,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从唱腔、表演、念白等方面对晋剧艺术进行创造和革新,使晋剧青衣行当的表演艺术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剧种的发展,她不愧为晋剧史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她对晋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从而确立了“晋剧皇后”的不争地位。

2008年6月12日,山西省为27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王爱爱名列其中,她作为晋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一直身体力行,为晋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任何一门艺术形式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人才,收徒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形式。1989年,王爱爱收了第一个徒弟史佳花,之后不断有晋剧新星拜在她的门下,2007年,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又一次为王爱爱举办了隆重的收徒仪式,至此她已经有24个徒弟了。她时常和徒弟们沟通交流,她把自己的艺术经验传授给她们,同时也鼓励她们创新。她的弟子中既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也有“红梅奖”和山西戏剧杏花奖获得者,她们都是活跃在当今戏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王爱爱现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历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晋剧院名誉院长、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名誉院长、山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由于她对晋剧的突出贡献,王爱爱还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山西“十大女杰”等称号。

虽然她已经从台前退到了幕后,但是我们还时常能在一些重大的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中看到她的身影。在《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上的表演,以及前不久汶川地震后山西省晋剧院举行的赈灾义演上,王爱爱的表演依然风采不减当年。

同类推荐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几千年来。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热门推荐
  •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本书还收录了茨威格其他的几篇有名的小说,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毒医皇后要逆天

    毒医皇后要逆天

    她是男装女身,亦正亦邪的鬼面医师,只要她高兴:皇宫的宝贝,乞丐的饭碗,青楼的头牌,擂台的佳婿,她都要弄来玩玩。他是才貌兼备的女人杀手:朝堂上的太子,江湖里的剑客,或气宇轩昂或淡漠如斯,都让蓝国女人魂牵梦萦。“喂,玉器公子,就你那张钟馗脸,还少女杀手?!”“哼,一个娘的像太监的男人,也配得到春香楼头牌的初夜!?”一朝为了国家的安定,他成了她的主帅:“傻小子,天塌下来,还有我给你撑着;她成了他的小兵:只要我活着,你就别想死。。。。。。
  •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最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的晚年。程思远先生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一书,言人之所未言,是一份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记录,为研究现代历史和李宗仁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可贵的史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全能女是这样炼成的

    全能女是这样炼成的

    没有哪个女人不担心自己被贬为“低能”,同样,也没有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被尊为“全能”,但这都不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女人要获得一席之地,唯有“低能”者奋起直追,“全能”者与时俱进,才能成就完美人生。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奋斗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出类拔萃,游刃有余,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同。因此。女人只有将自己修炼成一个“全能女”,才会真正受到“公主”般的礼遇,得到“王子”的爱情,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本女人的书,是为职场、家庭和生活中的女人量身打造的最全面的经验法则,是直接注入女人灵魂深处的需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逆天邪宠

    逆天邪宠

    她卑微如尘,臣服于地,他似神如魔,立于天际。初遇时,她被冤枉,被背叛,被踩踏,只剩一抹灵魂被追杀。他救她性命,收她为徒,本是另有目的,却因她的坚守改变初衷,许下一生承诺。“你十七岁死,便取名十七,从今以后,你便只是我萧天痕的徒弟!”他是站在云层高端让人仰望的人,冷清淡然无人敢将他拉下,却为她走下云端,染了红尘,他做事果断不需要理由更没有对错,却为她低下头道一句“是我错了。”她生在尘世无法令人仰望,却因他逆天崛起,执一把逆天剑斩灭天下,踏着血河站在万千尸骨云层之上,“从今以后,你依旧在云端,我亦能与你相守。”逆天现,尊神乱,她令逆天剑认主,他成了无上尊神,两者同在巅峰只能存其一。天劫至,他望她的目光深情款款“后悔吗?”“不后悔!”她笑颜明媚,环住他的脖子,“因为有你。”他微笑,在万人面前,紫红天雷下,轻轻吻上她的唇。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红尘万丈,困难重重,天不许他们相恋,那他们便逆了这天,许对方一场逆天邪宠!◆片段一:“叛徒!”“魔人!”“杀了她!”声音震震,如雷击下!面对万人讨伐,她没有任何愤怒,“是阻拦还是退让!”她给过他们机会,他们却依旧拦她,视她为魔。她冷然一笑,手执逆天剑凝了杀气,亲启朱唇,如魔低语。“那就……死吧!”◆片段二:遭人围攻,她深陷敌营。“莫想跑!”一高手手执大刀朝她飞去!“死神镰刀!”她还未反应,便有人站在她边上灭杀敌人。她回头,便看到朋友们站在她身后:“少邪主,别忘了还有我们!”她看着他们,将后背交给他们,“好!我们一起冲出去!”之后默默把最后底牌收回。看来,失策了呢。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她微笑,执剑,冲向前方加入战斗!——————我的完结文推荐:《盛世邪凰》《至尊邪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心愿

    心愿

    她就只是想要一个家而已,老天居然把她送到在这个鸟不生蛋鸡不拉屎的地方,还让自己附在一个被休了的女人身上,她不要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