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800000004

第4章 老一辈晋剧名家(2)

1943年,牛桂英结识了晋剧前辈艺术家李子健先生,并受到他的指导。1947年,牛桂英随戏班去了北京,当时北京是各剧种名家云集之地。牛桂英和她的老搭档乔玉仙、王正魁、马兆麟、筱果子等人连演月余不重戏,常年在“三晋”、“开明”、“吉祥”几家戏院演出。此间,李子健先生和牛桂英接触更加频繁,他精心指导牛桂英练功。同时,对牛桂英从师父那里口传身授学来的演出本,在唱词、念白等方面进行雅俗共赏的加工,剔除粗俗、浅陋、生僻、晦涩之词,润色修改,使其具有文学性,李子健还亲自给桂英排演了《百花亭》,还有《断桥》、《清风亭》、《王婆骂鸡》等戏,成为桂英投身梨园以来受益最多的一位恩师。

在京期间,牛桂英着力对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的长处进行研究。演出之余常去看同行的戏,并向袁世海、李少春、新凤霞、高玉倩、李桂云等人求教,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晋剧演唱中的一些弊端进行了改变,并且很成功。有了与众多名家同台交流的机会,才使她在艺术上逐渐成熟,并有了敢于变革创新的可能。

北京解放后,她积极排演了《新四劝》、《小女婿》等现代戏。在《新四劝》中唱了评剧、京剧唱段,立即引起轰动,观众对她的表演赞不绝口。牛桂英成了京城名噪一时的晋剧名家。

50年代初,牛桂英在丁果仙的邀请下,返回太原,开始了两人长期的合作。其实,二人早在1944年,就在张家口首次合演了《清风亭》、《九件衣》、《四进士》、《芦花》等戏,配合默契和谐,演出得心应手。1950年,桂英应邀赴晋与丁果仙第二次合作,在大中剧院献演了《坐楼杀惜》、《走雪山》、《桑园会》、《四郎探母》、《女中孝》、《蝴蝶杯》等戏,颇受观众欢迎。回太原后牛桂英加入了丁果仙所在的太原市新新晋剧团,任副团长。从此,两人开始了漫长的舞台“情侣”生活。丁果仙是晋剧生角中女演男的开创者,牛桂英是晋剧旦角中女演女的佼佼者,一生一旦,一刚一柔,珠联璧合,享誉日久。她们合演的《打金枝》、《坐楼杀惜》、《走雪山》、《九件衣》、《蝴蝶杯》等剧目均被誉为脍炙人口的晋剧表演艺术杰作。

几十年的舞台生涯,牛桂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腔艺术特点,在唱腔和道白上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突出地表现在咬字、发声和行腔的艺术处理上。她的咬字“喷口”很有功力,在发声收韵上非常讲究。她不仅按每个字的拼音发声,而且要根据晋剧板式、音域反复练习如何把字音远送。因此,她的演唱具有字字坚实、字音远达、清晰易懂的效果,创造了既保持山西口音特点,又能为省内外广大观众接受的发声、咬字、行腔方法。她的嗓音并不高亢,但她在自己的音区范围里,建立起自己委婉缠绵优美、深沉厚实的牛桂英唱腔。每逢遇到高音,她总是三回六转、抑扬相参、处理巧妙、舒展自如,别具一番韵味儿。曾有人把她的嗓音比作“云遮月”,初听不甚清亮,越听越觉得字字有情,声声入耳。在行腔方面,她不拘泥于老腔老调,而是根据剧情和人物的特殊要求去改革创新。她曾创造性地吸收过京剧、川剧、豫剧、蒲剧、河北梆子、评剧、碗碗腔等兄弟剧种的声腔,借以丰富自己声腔的艺术表现力。她善于运用“颤音”、“升降音”、“装饰音”来传情达意,表现丰富浓厚的情感色彩,特别是她那别具一格的装饰性尾腔,沉稳质朴,婉转缠绵,形成了“牛派”的代表性声腔,更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牛桂英在唱腔、道白、表演诸方面对晋剧艺术,特别是青衣行当的提高与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她一生中演出过120余出剧目,塑造出了130多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为中国戏曲艺术宝库展示出精彩的人物画廊:既有雍容富贵的嫔妃,善良贤淑的官宦夫人,又有宁静娴雅的大家闺秀,稳重端庄的庶民妇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角色如《打金枝》中的沈后、《三击掌·算粮》中的王宝钏、《骂殿》中的贺后、《重台》中的陈杏元、《蝴蝶杯》中的田夫人、《百花点将》中的百花公主、《明公断》中的秦香莲、《九件衣》中的姜巧云、《洞房》中的卢凤英、《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姣、《走雪山》中的曹玉莲、《小女婿》中的杨香草、《柳荫记》中的祝英台等等。这些经她精心塑造的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舞台艺术形象,与她那精湛的演唱艺术融为一体,在广大观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如今,耄耋之年的老人,已经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的一生奉献给了晋剧,她的牛派表演艺术将得到广泛传承。

三、郭凤英

郭凤英是一位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中路梆子的四大名角丁、牛、郭、冀中的郭即指郭凤英。她在几十年的舞台磨炼中,博采众长,努力创新,探索出一条自己的艺术成才之路,在晋剧小生行当中独树一帜,成为晋剧郭派小生艺术的创造人。她对晋剧小生表演艺术的发展和贡献功不可没。

192l年农历二月初二,郭凤英出生于山西榆次郭家堡。家境虽寒,但母亲是个戏迷,儿时的郭凤英就常陪母亲看戏,使她与晋剧结下了不解之缘。10岁那年,在她的恳求下,母亲同意她拜师学艺。于是拜名小旦万盏灯王映锦为师,开始了她的学艺生涯。初入师门,她便勤学苦练,日日不辍。一年之后,她便随师父到阳泉、寿阳等地搭班,此时的她也只是跑个丫鬟彩女,但无论师父让她演什么,她都一丝不苟的认真对待。每次完成自己在场上的任务,她就悄悄站在场外,学着场上的师姐妹们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认真模仿她们。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一次在寿阳城隍庙会上演出,临开戏了,《杀府》中扮演伍员的演员突然生病,正当师父一筹莫展时,郭凤英毛遂自荐。救场如救火,万般无奈下,师父只好让她上场。此次事件让师父惊奇的是,在没人教授的情况下郭凤英竟能把这出戏的路子全记下来,而且郭凤英学的是旦角,扮起生角来却格外英武精神。从此师父对她另眼相看,并决定让她改学生角。师父给她排的第一出生角戏是《小别母》,戏演到哪儿红到哪儿,郭凤英也得了个“十一生”的艺名。但这在郭凤英的艺术道路上还仅仅是一个开端。

当郭凤英初露头角后,万盏灯师父便带着她到各地串班,在这期间,郭凤英接触到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诸多前辈名伶,或同台演出,或聆听教诲,或从旁观摩,这对她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她从前辈名家身上感受到真正的艺术内涵,感受到那些平时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艺术精髓,也更增添了她在艺术上奋发向上的决心。她深知自己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身材不够高,嗓音也不够好,要想在舞台上站稳脚跟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因此“苦练、多学、常思、细演”是她始终遵循的八字方针。在太谷,郭凤英得到了晋剧“小生泰斗”三儿生孟珍卿的器重,在艺术上给予指导,并与之同台配戏,使郭凤英真正领略到什么是艺术大家的风范。在前辈艺术家的精心扶掖下,她演技日进。

1937年郭凤英学徒期满,正式出师后,曾先后与晋剧名家王步云、高文瀚、张宝奎、董全福、杨丹卿、刘少珍等搭班,辗转于太原、北京、张家口、天津等地演出。此时的郭凤英已经成名,但战乱爆发,社会动荡不安,戏曲艺人们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为了糊口,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忍受屈辱与磨难。郭凤英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苦熬了几年,终于迎来了全国解放。

1950年,郭凤英回到太原。第二年,当上了阳泉新声剧团的团长,由旧社会地位低下的艺人一跃而成为国家的主人,她的干劲更足了,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排演了《孟姜女》、《钗头凤》、《三滴血》、《嫦娥奔月》等新剧目。1952年,郭凤英作为山西省代表团的成员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演《打金枝》中的郭暧、《蝴蝶杯》中的田玉川获演员三等奖。郭凤英虽然在表演艺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相当大的名声,但从小的学艺生涯使她并没有学过文化,这一年,全省的扫盲运动展开了,郭凤英深感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文化当中。凭着她学戏时的那股钻研认真劲,不久,她就能扳着字典读我国古典名著了。1953年郭凤英参加了赴朝鲜慰问演出,1954年秋,调任太原市新新剧团副团长,开始了与丁果仙、牛桂英的长期合作,三位艺术家的相聚,不仅焕发出了他们空前的艺术创造力,而且为当代晋剧史谱写了辉煌的一页。新的社会新的时代使郭凤英对艺术的认识也有了新的飞跃,她对过去的演出剧目进行了回顾与再创作,表演水平随之有了新的升华。1955年郭凤英在戏曲艺术片《打金枝》中饰郭暧,并于1957年获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演员奖。1959年担任山西省晋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并参加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从此时起,她便把精力放在培养年青一代的身上,亲自教徒授课,培养出了郭彩萍、张智等两代郭派小生艺术传人,她的翎子功绝活也广泛为小生演员所学习与掌握。

郭凤英是晋剧舞台上首批女性生角演员之一,在她之前的生角一行几乎都是由男艺人承担,因此,郭凤英等一批女性生角演员的出现,对晋剧生角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特别是郭凤英,她的艺术生命之长、表演艺术之精,以及在晋剧界的影响,与她同期的女性生角相比都是出类拔萃的。她被公认为是晋剧生角继“三儿生”孟珍卿之后,又一位出类超群的“十一生”。她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能文能武,更重要的是她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技艺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塑造不同类型的艺术典型。郭凤英一生会戏很多,代表剧目有《小宴》、《黄鹤楼》、《小别母》、《土祖庙》、《双罗衫》、《蝴蝶杯》、《智激张仪》、《射戟》、《打金枝》、《打周仁》、《翠屏山》、《双锁山》等数十出戏。在她演出过的剧目中几乎涉及晋剧小生行当中的各类型角色,如《小别母》的石恩、《黄鹤楼》的周瑜、《回荆州》的赵云、《和氏璧》的张仪、《凤仪亭》的吕布、《战宛城》的张绣、《火焰驹》的李彦贵、《翠屏山》的石秀、《蝴蝶杯》的田玉川、《双罗衫》的徐继祖、《土地庙》的郑兴郎、《法门寺》的傅朋等,这些人物形象虽都是小生行当,但包含了娃娃生、武生、巾子生、穷生等各个不同的小生门类。郭凤英演这些人物,无论在做派、气质、扮相上都有很大差异,一般小生演员很难都拿下来。郭凤英作为一名女小生演员,凭着多年练就的扎实的功底,和对这些人物的深刻理解,把这些人物性格的细微差别都能演出来,所演角色分寸有度,合情入理,真切动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发展创新的一套翎子特技,堪称一绝,在继承和革新晋剧生角艺术上有所建树,这些艺术形象和技艺中熔铸着艺术家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她的艺术成就被各界所公认,1984年山西省文化厅、省剧协等单位为其举办了舞台生活五十三年纪念演出活动,中央文化部授予奖状。她曾为中国剧协会员、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省剧协理事、山西省戏曲学校副校长、校长等职。

四、冀美莲

冀美莲是一位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她和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并誉为晋剧“四大名角”。她是晋剧花旦行之翘楚,在花旦表演中卓有建树,把花旦表演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在晋剧史上留下了闪光的篇章。

冀美莲出生于1921年,山西文水县下曲镇人。幼年时由于家境贫寒,13岁拜“一点红”王有福为师,开始了她的学艺生涯。少年时的冀美莲就已出落得美眷如花,亭亭玉立。师傅培养她主攻晋剧花旦,兼演刀马旦。旧时戏曲基本功的训练是很残酷的,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各种技艺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登台配戏。冀美莲经过一段时间起早摸黑的严格训练,因她聪明勤奋,进步很快,不久即能登台演出了。开始她跟随师傅奔波于晋中周边的农村小城镇演出,曾与名伶盖天红、王步云配戏,在晋中观众中小有名气。

1939年为躲避战祸,师傅带着她和师姐妹到了临县搭张德胜班演出,流动于吕梁山区,很快就声闻黄河两岸。那时的冀美莲相貌出众,身材窈窕,扮相妩媚动人,表演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她演的《富贵图》、《打金枝》、《坐楼杀惜》等剧目很受观众欢迎。1940年参加晋绥七月剧社。后来到太原,在新民剧院与张宝魁、张美琴、刘少珍等一起演出。1943年,转至太原新化戏院,当时该戏院名角云集,乔国瑞、丁果仙、阎艾成、刘文彩、任玉珍、筱桂花、筱金梅、筱金枝等都在这里演出。冀美莲一边参加戏院的演出,一边向他们学习,在此学到了很多好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几年来她演出了《祥麟镜》中的秀春,《玉虎坠》中的娟娟,《凤仪亭》中的貂蝉,《拾玉镯》中的孙玉娇,《百花亭》中的百花公主,《炮烙柱》中的妲己,《八件衣》中的窦秀英,《九件衣》中的姜巧云,《蝴蝶杯》中的芦凤英,《游龟山》中的胡凤莲等。在这里,她不仅在艺术上学到很多东西,表演水平大有长进,而且在为人做事上也从前辈那里懂得许多道理。冀美莲在新化戏院一演就是六年,一直到1949年太原解放。

解放后排的第一个新编历史剧是《新九件衣》,冀美莲在剧中饰演女主角,表演逼真,连演数十场,场场爆满。同时又排演了《乞巧图》、《河神娶妻》等剧目,演出均获得成功,冀美莲在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当年老太原人口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遛遛海子边,看看冀美莲,逛逛双合成,抽抽顺风烟”,想来这是他们最惬意的四件事情。

1952年10月,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冀美莲作为山西代表团主演之一,演出了《蝴蝶杯》、《赠剑》,荣获二等表演奖,在全国戏曲界有了一定影响。大会期间,她观摩学习了全国各剧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表演技艺。1953年,她进入华北人民晋剧团工作,该团后改为山西省晋剧一团。之后又排演了《梵王宫》和《柳毅传书》,1957年在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演出《文嫣》,表演上有很大突破,荣获演员奖。她的表演在晋剧花旦行中实属佼佼者。在后辈人中,真正继承她的表演艺术的只有冀平。

同类推荐
  • 学洒脱斋夜话

    学洒脱斋夜话

    最近要出个新册子《学洒脱斋夜话》,依例总得有个序,他序也好,自序也罢,别一开卷就秃头把脑的歇着个大顶,好像咱内分泌多旺盛似的。忽一日,在网上闲溜达,见一网友趣解“洒脱”一词,说何为洒脱?就是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不禁莞尔。随即一想,坏了,居然让这小子一语道破“洒脱”真谛,拔了个头筹。你想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活一世,明白到这个份上,还不叫洒脱吗?有首歌扯起嗓子叫唤“潇洒走一回”,可到头来你不会、不敢、不能“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走人,潇洒就算潇洒,那离洒脱还远得很。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热门推荐
  • 野蛮拽王妃VS冷魅暴躁王

    野蛮拽王妃VS冷魅暴躁王

    一次不知是无意的穿越还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千年羁绊的缘,令萧艳穿越到了架空的紫龙国。因一纸诏书嫁给脾气暴躁,冷魅无比动不动就掐人脖子,一发火就双眸赤红,额间火莲妖化的轩墨澈。面对一挥手就能震碎周围事物的冷魅王爷,萧艳双手叉腰,压根儿没把他爷爷的放在眼里。心情不好就当着丫鬟仆人的面甩他几巴掌,看他不顺就踹他的屁股,喜欢他的卧房直接把他赶出房。面对如此蛮横无理,泼辣无比,嚣张的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女人,轩墨澈冰冷的心却在一步步融化,对她宠爱至极。她叫十几个人扒光他小妾的衣服,下人禀报时,他只是笑笑,他的艳儿又调皮了。她卖他的小妾去青楼,他就叫人准备好马车陪她一起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打黑

    打黑

    国内首部全景展现打黑风暴的纪实小说,深入第一线揭秘黑社会幕后的真实故事。
  • 用暴力打造的王座:血腥神主

    用暴力打造的王座:血腥神主

    我若逆天,必将以血腥铺路,铸就无上王座,是为血腥神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琴瑟无端

    琴瑟无端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

    本书是一本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汽车基础知识和汽车文化教材,为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汽车基础知识,感受、传播和弘扬汽车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作为职业教育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教材。本书讲述了汽车史话、汽车魅力、汽车博览、汽车风姿、汽车会友、汽车改装、汽车赛事、汽车展望及汽车服务人才等知识。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更全面的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本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合于职业教育院校汽车相关专业及培训班的师生使用,也适合于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驾驶员以及汽车爱好者参考阅读.
  • 爱情那么凉

    爱情那么凉

    16岁的许琪琪一直暗恋帅小伙路焕,可他始终心仪思妍。琪琪对路焕亦步亦趋,而李坤也以兄弟的身份伴其左右。毕业之后,他们各奔东西。七年一过,几人狭路相逢。意想不到的是,就因为这次重逢,有人醉生梦死,有人锒铛入狱。也许他们四人之间的角逐早就胜负已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哑巴老公

    我的哑巴老公

    “老婆,跟我回家!”男人一脸无辜、深情款款!不装可怜怎么办?老婆孩子就要跟别的男人跑了!谁叫他从前卑鄙可恶!把亲老婆推上手术台!女人冷笑:“我们认识吗?”想复合!没门!想要孩子!狗洞都没有!女人换脸换身份,男人也各种换身份,装厨师,装孙子,要的就是两个字: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