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00000041

第41章 3中国股市为什么不会产生巴菲特

第九章3中国股市为什么不会产生巴菲特

在解读巴菲特的投资模式之前,请每个人先设想一个金融家的形象: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开什么车?住在哪里?办公桌上有什么?出门必带什么?和什么样的人在哪里吃饭?等等。这时我再来描述他的生活细节:他住的地方相当于中国贵阳的郊区小镇,房子还是1958年花了5.8万美元买的,常常穿牛仔裤在肯德基请客,办公桌上没有电脑,几乎不携带手机,肯定不会发短信。现在请你对比一下,这个巴菲特和你设想的金融家是一类人吗?

长期持有股票赚钱就是巴菲特的信徒吗

许多人把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解读为买了就不卖,以为长期持有股票赚了钱就是巴菲特的信徒,这种对巴菲特的解读值得商榷。

巴菲特13岁在高尔夫球场当球童,投资致富是他年轻时的梦想,求婚时他对未婚妻只讲了一句话:“相信我,我会成为富人。”做投资的钱从哪里来?于是他发现了一个商业模式,保险公司收的保费解决了长期资金的来源,而且不用付利息,还有保费收益。收购了伯克夏?哈撒韦公司后,巴菲特如鱼得水,可以有充足的长期资金进行投资了。伯克夏是一个再保险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巴菲特用公司账面上的保险浮存金派生出两项投资业务,一是股票投资,二是股权投资,所以人们可以用三个数字来评价伯克夏的成长业绩,一是伯克夏的市值增长,二是股票投资的收益,三是股权投资的回报。遗憾的是,把这三个数字比较一下,股票投资的年均回报却是最低的。

在1965~2006年间,伯克夏股票的表现是年平均21.40%,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只有10.40%。伯克夏股东的分红在1965年是每股4美元,1975年还是4美元,1985年跳到52美元,1995年达175美元,2006年高达3625美元。可见伯克夏大部分投资收益是在1995~2006年间实现的,而在这一段时间,伯克夏的主营业务从保险扩大到多个领域,股权投资相继进入收割季节。熟悉伯克夏公司业务的人都知道,巴菲特在这10年的主要决策是股权投资、收购兼并、整合出售,甚至国人熟知的巴菲特投资中石油也是用股权投资的理念决策的。巴菲特说过:“我不懂中国,也不懂中石油,但是我懂石油。”所以,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只是投资石油的一种方式,一种更具流动性的方式。我们再用巴菲特2006年给股东的信来做个旁证,伯克夏的投资收益在1965~2006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7.9%,其中1995~2006年是31.7%,由此推算,1965~1995年间,投资收益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2.8%,而在这个时期,伯克夏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股票投资,股权和买卖股权的投资收益多半发生在1995年以后。

比较了这些数字后,说巴菲特是一个成功的股权投资家更为贴切。伯克夏的主营业务是保险,主营风险是投资,用保险浮存金支持股票和股权两类投资是伯克夏公司的商业模式,所以更准确地说,巴菲特是在经营一个投资型企业。巴菲特的企业经营模式在中国是违规的,用伯克夏商业模式的标准来比较,中国的巴菲特应该是在中国人寿或中国平安,但是保监会现在还没有核准保险公司投资于非上市的私募股权,也不允许保费收入全额用于投资股票。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什么

中国的股市中不可能有巴菲特的伯克夏模式,当然,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伯克夏的经营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依我们所见,在中国股市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选股,用索罗斯的投资模式操作(因为索罗斯是宏观股市投资人)。那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什么?

用股票投资获得暴利的故事来证明自己是“巴菲特”其实很滑稽,因为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并不追求暴利;用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资产重估来支持死了都不卖的“价值投资”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巴菲特“不会有一毛钱的投资是基于宏观经济预期的”。他一再告诫人们,要从最微观的角度发现投资价值,用最简单的方法感悟市场理性,用最平和的心态捕捉赢利机会,这三个“最”字就是巴菲特的投资秘诀。所以,要想成为巴菲特的信徒,第一要把电脑扔出窗外,第二永远不要看K线图,第三绝不追随华尔街的分析师。巴菲特是一个经常站在股市之外的股权投资家,股权投资产业追求的是企业的经营价值,而企业的经营价值=管理团队+商业模式。所以,股权投资的成功秘诀是:第一投入,第二投入,第三还是投入!

其实,不仅中国股市不会有巴菲特,美国股市也没有巴菲特,因为巴菲特总是以局外人的平和心态、用旁观者的常识和知识,看着场内人的贪婪和恐惧。所以他“一再声称,投资人应当在别人贪婪时自己谨慎,在别人谨慎时变得贪婪”。这里说的“别人”就是股票投资人,所以中国股市中的“巴菲特们”一开始就站错了位置。

[本节点评]

巴菲特的成功,靠的是一套与众不同的投资理念、不同的投资哲学与逻辑、不同的投资技巧。在看似简单的操作方法背后,有着深刻的道理,由于中国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国投资者很难利用。

[相关链接]

巴菲特在通胀时期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对预测股市走势与买卖时机缺乏信心,他也不认为有任何资料能用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巴菲特不关注失业数字、利率和汇率,也不让政治因素干扰其投资决策的过程。巴菲特认为,宏观经济就像跑道上的赛马一样,有时跑得快有时跑得慢。巴菲特将兴趣更为集中在企业的基本情况上,但巴菲特非常关注通货膨胀,因为通胀会影响企业的收益水平。

巴菲特眼中的通胀是什么呢?巴菲特始终认为通胀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钞票的不断印刷推动通胀率越来越高。巴菲特承认,他不能预知高通胀何时会出现,但他认为赤字财政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通胀。巴菲特对预算赤字的恐惧程度小于对贸易赤字的恐惧程度,因为美国经济实力强大,巴菲特相信政府能处理好预算赤字。但巴菲特非常担忧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是形成他对通货膨胀“偏见”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年来,传统观念一直认为股票是与通胀相对冲的工具,投资者也往往相信,公司自然会把通胀的代价转嫁给消费者,从而保护公司股东的投资价值。但巴菲特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通胀并不能保证公司获得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

大多数企业经理人认为通胀时期有增加经营利润的可能,从而能相应增加净资产收益率。但巴菲特指出,通胀对经理们控制成本的帮助极小,公司面对的非利息、非税收成本是原材料、能源和劳动成本。在通胀期间,这些成本通常是上升的。从统计角度看,美国大多数制造业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8.6%的税前销售利润率,处于通胀上升时期的1975年,这个比率是8%,呈现出通胀率上升、经营利润率下降的态势。

巴菲特考察了战后美国净资产收益率的历史记录,并由此总结出收益水平波动性很小。巴菲特注意到,道?琼斯工业指数对应的公司在1945~1955年的10年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2.8%;1945~1965年期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0.1%;1945~1975年期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0.7%。而《财富》500家最大公司中,1945~1955年10年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1.2%;1945~1965年期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1%;1945~1975年期间,大多数美国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10%~12%之间。净资产收益率的历史记录显示出净次产收益率与通胀率的上升与下降毫无关系。至此,巴菲特令人信服地证实了高通胀对公司谋求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毫无帮助。

巴菲特深知不能从通胀中获利,转而寻找其他方法规避那些会被通胀伤害的公司。巴菲特认为,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支出来维持经营的企业往往会受到通胀的伤害;需要较少的固定资产支出的企业也会受到通胀的伤害,但伤害程度要小得多;经济商誉高的企业受到的伤害最小。

同类推荐
  • 追求财富的赢家(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追求财富的赢家(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并日趋融入主流教育。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自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
  • 让钱流进你的口袋

    让钱流进你的口袋

    瑞奇曼,经济学硕士。常审视自己的经营理念并以“投资之神”巴菲特和“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为师,反复思考后发现,成为富人,不能只靠钱滚钱,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他的座右铭是:“好的观念能让你以小搏大,不好的观念则会让你因小失大。”
  • 薪水族理财致富36计

    薪水族理财致富36计

    善用领薪黄金期,聪明理财加速致富在这样一个微利时代,中产阶级沦落为新贫阶级,期待老板加薪,不如自己帮自己赚薪水。运用投资理财杠杆原理,定期定额,分摊风险;保险基金,策略挑选;股市房产,趋势投注。赚完薪水,再赚投资,财富年年翻,你也可以从月光族变新富!善用领薪黄金期,聪明理财加速致富。中产阶级只靠领薪水过日子,其实你的财富已经在缩水,如果你不投资理财,将成为最大输家。学会掌控6件事,你也可以是新富人!
  • 财富的秘密:亿万人幸福生活的指南

    财富的秘密:亿万人幸福生活的指南

    关于财富的巨大秘密:1923年,一个重大的秘密被重新发现!一个无数亿万富翁保守的秘密!一个让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人成为富人的秘密,被富兰克林·霍布斯重新发现!
  • 如何掌控自己的财富和生活

    如何掌控自己的财富和生活

    掌控自己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在财富上已经取得成功的人学习。本书概括了数十位亿万富翁的财富理念,他们是:比尔·盖茨、洛克菲勒、萨姆·沃尔顿、李嘉诚;犹太人、美国人……这些精彩实用的财富理念,将使你真正掌握获得金钱,保存金钱以及用金钱赚取更多金钱的全部秘密。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诛龙传

    诛龙传

    石小坤和自己一直爱慕着的女生正在博物馆中,一把看起来雄伟又神秘的剑映入了他的眼球。一看到这把剑,石小坤就觉得自己着了魔一般被它吸引住了,脑子里仿佛也莫名出现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记忆。他的手慢慢伸去碰到这把剑,剑身开始剧烈震动,石小坤突然消失了……他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莫名成了天啸剑的主人!
  • 家常营养套餐

    家常营养套餐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营养套餐》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亲朋欢聚套餐等两大菜系,其中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中包括:日常速配套餐、两菜一汤一主食、芹菜炒肉丝、木耳拌黄瓜、白萝卜虾皮汤、米饭、葱爆羊肉、海米冬瓜、紫菜黄瓜汤、家常饼、酱牛肉、拍黄瓜、芹菜叶粉丝汤、家常炸酱面、三菜一汤一主食等。
  • 冬水主藏

    冬水主藏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从公元379年到386年,7年时间,李穆然下山入仕,凭经天纬地之能,游走于北朝各国之中,平步青云,称王拜相。
  • 金缕恨(全本)

    金缕恨(全本)

    他,传说中风华绝代的福王;她,对他芳心暗许的云府二小姐。终有一日,太后懿旨,赐云府千金为福王侧妃。然,与她拜堂的却是太监。当她终于见到他时,却发现他早已风华不再,面目丑陋,目盲残疾,昔日的温润如水也变得冷酷暴戾......他甚至不惜将她拱手送人......她泣泪盈然,要何时,他才明白,她,才是东风夜,火树银花中,舍命救他的女子?而当他残暴地用剑尖挑起她的孩儿,她的爱,还能继续吗?爱有多深,恨,便有多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嗯,吉祥承认,这个简介呢是有点那啥,可是,吉祥不是后妈,相信吉祥,深情暖爱一直是吉祥诠释的主题,所以,小虐,大爱,+幸福结局,值得期待~!嘿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再沉默的羔羊

    不再沉默的羔羊

    职场女人不可不知的防狼术。对男上司、男同事、男客户这三类攻击群,勇敢说不的智慧。
  • 素书(大全集)

    素书(大全集)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素书大全集(超值金版)》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本书分为九章,从多种角度,选择不同的典型材料对“聪明的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玩”进行阐述,力求做到角度新、构思独特。重点从玩的角度阐述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及交际能力,同时也对现代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具有革新的色彩。
  • 怎样才能不生病

    怎样才能不生病

    本书向您介绍了几千年来一直被推崇的健康养生理念:养生就是治未病,治未病才能真健康。通过书中介绍的养生十招,一定能够让您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健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本书可作为大众保健与健康生活的指导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