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不仅地杰人灵,而且物产丰富,地面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趣的是人们对各种动植物的起源来由,都有拟人化的解释。山西人民对于当地的土特产,像杏花村汾酒、老陈醋、党参、沁州黄小米、稷山板枣、金银花等,都附有美丽的传说,给人以许多遐思想象。其中有关矿产的传说特别是煤炭传说,占有突出位置。山西还被誉为戏曲艺术的摇篮,戏剧历史源远流长,不仅宋元以来出现的戏剧名人多,地上、地下戏剧文物多,而且民间的剧种数目和类型也多。地方戏曲特别是民间小戏,原本就是民间文艺之一部分,过去艺人多半是用口头传授方式沿袭继承的,上演剧目也多数是集体智慧和才能的创造,屡经反复增删,才逐渐提高臻于完美。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剧种名称的由来,名老艺人的刻苦练功、流派创新、超群技艺、传授带徒以及梨园习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就产生了山西戏曲传说,甚至于影响到一个地域的民俗文化。比如晋南著名的蒲剧艺人王存才,演出《挂画》是其拿手一绝,民间不仅有他学戏演戏的传说,更有“宁可不坐民国天下,不能误了王存才挂画”之谣谚;而晋北则有“能叫阎锡山的天下不坐了,不能叫‘水上漂’(艺人艺名)不唱了”的俗语流传。这就更加突出了传说的地方特色。
在现代史上,山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之一,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三大革命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朱德、彭德怀、贺昌、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足迹遍及山西的山山水水,在民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史事传闻和佳话。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传说既丰富了传说的内容,又更贴近时代,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教材。
如果说,山西的传说是通过可见可闻的山河大川、风土人情等充分表现了山西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杰出人物的颂扬,是人民群众对“地灵人杰”的一种艺术化解释,那么,民间故事则是人民群众对自个儿生活的一种艺术描绘,既是非常写实的,同时又是非常浪漫的,充满了奇丽的幻想色彩。它不需要依附特定的人物事件、地方风俗等,题材和思想意义一般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在这里有现实生活与神奇幻想交织而成的幻想故事;有借鬼狐及其它精怪表现社会人情世态的鬼狐精怪故事;有反映普通劳动者日常生活的幽默诙谐的生活故事;有表现各种动物之间纠葛的动物故事;有讽刺统治阶级和人民生活中落后现象的笑话和滑稽故事;有以隐喻方式说明生活教训和哲理的故事;有用谜语、通俗诗歌、对联等结构而成的故事等等。
幻想故事流传非常广泛,像天女下凡、异类成亲、神仙助人、降妖伏魔、神奇儿女、成精作怪、奇特宝物等类故事,在山西都有流传,并且与山西地方风物、民情习俗等紧密相联,富有山西的地方特色。如同样是天女下凡的故事,流传在山西就幻想成分更加浓烈,并往往以完整、美满而结局,告诉人们幸福一定属于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令人称心如意。鬼狐精怪故事,一般由于情节离奇曲折,鬼狐精怪常与人产生种种情感纠葛,具有超现实的、不为自然规律所制约的特点,因而也是老百姓最爱传讲的故事。其中有人鬼交友、人鬼成亲、人狐婚配、狐狸助人,还有虎精、老鼠精、蛇蟒精等故事,这些精灵幻化身形,或者变成漂亮的女子,或者变成英俊的男儿,或者变成老婆婆、老头儿,闯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演化出了许多动人的情节。这类故事以高度拟人化的手法,把鬼狐精怪写得有人性、有思想、有情感、甚至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其形象也是与常人一样。它们都愿意为人们做好事,帮助人们战胜各种灾难。这是劳动人民在编织和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将自己美好的感情和愿望融入故事里,以祈求鬼狐精怪不要捣乱,不要害人,保佑人们安居乐业。这正是人们一种普遍的民俗信仰观念的反映。在故事中,鬼和狐都是因为某个人的心地善良或见义勇为而受到鬼和狐的感恩和图报,从而解除危境,交上好运。可见,故事从另一方面宣扬了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也或多或少地带有若干迷信色彩和因果报应思想。
生活故事和爱情婚姻故事相对于幻想、精怪故事来说,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写实性强,鲜明表达了劳动人民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略有长工戏财主、百姓打官司、两兄弟、傻女婿、巧女等类型,如《翁婿俩》、《三女婿拜寿》、《王小卧鱼》、《秀才戏小姨子》、《饺子边儿》、《老爷山上的铜镜》等,在这些故事中,聪明智慧与愚钝呆笨、忠厚老实与奸滑狡诈、谦虚好学与狂妄自大、孝敬老人与忤逆不孝、为人仗义与巧取明夺,都有鲜明的对比,通过褒扬与讽贬,在思想道德方面给予人们许多有益启示。在生活故事这一大类中,长工戏财主的故事颇多,内容大都是嘲讽财主心狠手毒,又很愚昧;歌颂长工勤劳善良,又很机智。爱情婚姻故事也很有特色,有悲有喜,爱恨交织,寄托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美好愿望。还有一些特殊人物,为人处世有点特别,他们非常聪明,有时反被聪明误,他们常常抱打不平,有时不分青红皂白,他们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有时又惹人讨嫌,像蠢谷劣、宋丑子等,善为言笑,机智多辩,这类统称机智人物故事。
总之,题材广阔,内容丰富的山西民间故事,犹如历史浩海中朵朵晶莹的浪花,从不同角度折射着山西人民执著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主题,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作为传统文化之一部分的民间故事,会长久地流传下去,并以它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人民群众中不断地传播,带给人特殊的审美享受和教化意义。
三、山西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
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的范围之内。它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山西民间故事除具有时代久远、口头传播、情节夸张、充满幻想等一般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外,还显现出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1、篇幅短小而精悍,情节单纯而完整,叙述简单而生动。编选进本书的故事近八十个,十余万字,其中绝大部分为短故事,洋洋几千字乃至上万言的长故事很少。故事编织得非常简练,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绝少拖泥带水的描绘。比如《王小卧鱼》开头说:“从前,大同有个叫王小的后生,家中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只用一句话,便将王小的身世、家境交待得清清楚楚。故事的情节比较单纯,多为单线式的叙述,通常被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或引子、中间或情节发展部分、结局或结尾部分。情节发展部分通常围绕主要人物所面临的某个问题或阻碍展开,而在故事的结尾部分,问题总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得到解决。即使是较为复杂的情节,也多采取花分两枝,各表一朵的方式,叙述清楚一个情节,再叙述另一个情节,给人以清清利利、明明爽爽的感觉,不会使听众或读者觉得云遮雾罩,费心猜度。但是,情节单纯并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故事都是有头有尾,首尾连贯,有伏笔,有悬念,有照应,引人入胜。由于篇幅短小,情节单纯,而又有完整结构,因而便于记忆,也就易于传播,这正是山西民间故事到处流布,老少能讲的一个重要原因。
2、在描写和叙述的关系上,山西民间故事一般采用大笔勾勒式的方法,把描写融化在叙述之中,给人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在塑造人物外貌和性格时,少有孤立的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是从故事的叙述过程中和人物眼中绘肖像、写心理、状神态。比如描绘一个人的漂亮英俊,并不从细枝末节着墨,而是从别人的行为言语中去反衬出来。又如《白马脱缰》中恶和尚听到寺外的叩门声,“慌忙把银两衣物藏于佛案下,连袈裟和佛珠也未来得及穿戴,就去开门。”一个动作就把恶和尚当时做贼心虚的紧张心情暴露无遗。山西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也十分简炼,往往根据人物的身份、心理、状态、个性设计语言,真正做到了闻其声,见其人。如《崔生遇虎》中崔生与其妻(虎精)返乡时的对话,把虎精当时狡黠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当然,有时根据情节需要,有些故事的人物塑造也较细腻,尤其是由妇女们讲述的爱情婚姻故事和幻想故事,娓娓叙说,似听淙淙泉水,有着浓厚的生活情趣。有的用对比、象征、隐喻等手法,有褒有贬,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