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掌握地震知识
我国地处地球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不仅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地震活动的范围很广。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不仅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状态,而且会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惨痛的损失。
提高防灾意识
一、地震简介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传播和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是大家求学、求职,以及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推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思维和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校园里随处可见莘莘学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同时,学生时代也是学生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理智与情感、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阶段,所以,充满能量的释放、交际的矛盾运动和跌宕情感的起伏也不时冲击着校园生活静静的堤岸。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传播和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是大家求学、求职,以及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推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思维和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校园里随处可见莘莘学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同时,学生时代也是学生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理智与情感、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阶段,所以,充满能量的释放、交际的矛盾运动和跌宕情感的起伏也不时冲击着校园生活静静的堤岸。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快速振动的现象,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3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的级别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200万J(J是能量单位)。每提高一级,能量大约增加31倍,如我国汶川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万千瓦的发电厂两年的发电量。
安全常识
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二、地震分类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一)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二)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三)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四)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五)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附录)
四川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ms,矩震级达到了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大部分砖石建筑及木屋连地基摧毁,桥梁毁坏,地下管道失去作用,铁路轨道明显弯曲。地震的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甚至影响到东南亚国家。中国除吉林、黑龙江、新疆三省外皆有震感,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昆明、香港等多个大城市的办公楼群在震动中发生了摇晃。巴基斯坦、泰国、越南、台湾等地均有震感。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这是中国自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以来,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及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严重地震灾害,裂度和规模均超过唐山大地震。
(第二节)震中的自防自救知识
一、地震的预防
(一)粮食的准备
一般家庭应常备粮食,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分量为佳。
(二)饮用水的准备
当大地震平息后,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三)手电筒的准备
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所以,手电筒应随时带在身边。
(四)小型收音机的准备
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五)现金的准备
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六)鞋子的准备
应备有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而穿高跟鞋对避难有百害。
(七)急救用具的放置
平时要把急救用具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很容易掉下来,故在平时要注重东西的放置。
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急救药品、蜡烛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二、地震逃生
(一)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最好躲在体积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或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二)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避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三)切勿躲在地窖、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四)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五)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六)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七)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八)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九)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十)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十一)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十二)一次强震过后,不应麻痹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但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乱听谣言。尽量步行到避震所,携带物应尽量减至最少。还应遵守秩序,注意卫生。
典型案例
地震谣言
案例描述:2010年2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由于一则“地震谣言”,山西晋中、太原、吕梁、长治、阳泉等地部分群众彻夜不得安宁,走出家门躲避地震。几天后公安机关找到了5名造谣嫌疑人并将之刑拘。
案例分析:地震谣言利用了人们对地震这种超乎寻常的关注,给人们带来了极度的恐慌,也使得社会治安受到严重影响。地震预测研究专家称,如果谁能将地震预测精确到具体哪一天、哪个城市,那么必定是造谣。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规定,地震预报只能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发布。
三、防止地震次生灾害
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很多经验表明:次生灾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得多。
(一)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品,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品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二)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三)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四)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五)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六)地震火灾的预防:
1.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2.加强对火源的控制。
3.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修。
4.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附录)
堰塞湖
堰塞湖是指地震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原有的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什么物质。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地震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发生,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