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4000000005

第5章 1960年(5)

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为举行八届九中全会做准备。1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了八届九中全会。1月13日和18日,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中心之点,是要求全党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加强调查研究。毛泽东总结近几年严重的教训时提出,我们做工作要有三条:一是情况明,二是决心大,三是方法对。他指出,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但是,解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的调查研究做的少了,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做大了,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做得少了,请同志们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还说,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那么急,十分急搞不成,要波浪式前进。明后年,要搞几年慢腾腾,搞扎实一些,然后再上去,指标不要搞那么高,把质量搞上去。不要务虚名而受实祸,他批评"共产风"是"人祸";要求大家勇于承认错误,有多少错误就说多少,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的《关于一九六。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报告。李富春报告了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的情况,指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农业许多产品减产,三年连续大跃进产生了新的不平衡,特别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不平衡;没有认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某些指标定得偏高,基本建设战线拉得太长,"在一部分地区企业、事业单位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针对这些问题,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必须把农业放在首位,尽可能提高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努力加强农业战线,缩短工业战线,要认真注意品种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适当放慢数量的增长。在工业生产建设的安排中,要先生产后基建;先采掘,后加工;先维修,后制造;先配套,后主机;先质量品种,后数量,以便在现有数量基础上,加强薄弱环节,填补缺门,完成配套,增加品种,改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对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争取国民经济在三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协调,生产建设质量得到显著的进步。全会通过了这个报告,正式批准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全会认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是农、轻、重之间,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因而要求在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中,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经济。全会决定从1961年起,在两三年内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而调整是"八字方针"的重点,即调整各个部门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发展和变革中获得的成果,充实新发展起来的一些事业的内容,提高质量。

全会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具体安排是:(1)农业总产值为655亿元,比上年预计增长10%左右;粮食产量4100亿斤,比上年增长10.8%;棉花3200万担,比上年增长33.3%。(2)工业总产值为2310亿元,比上年增长8%。钢产量1900万吨,比上年增长1.6%;原煤4.36亿吨,比上年增长2.6%。在主要轻工业产品中,计划生产棉纱450万件,比上年减少150万件;棉布35亿米,比上年减少19亿米;食糖55万吨~60万吨,比上年增加12万吨~17万吨。(3)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安排167亿元,比上年减少103亿元,减少38%以上;大中型的项目安排900个,比上年减少700个左右。

八届九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是从"大跃进"向贯彻实行"/k字方针"的重要转折点。但是,受头脑发热的影响,这次会议对国民经济中的严重困难局面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对问题估计不足,关于1961年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仍然订得偏高。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年9月14日至10月20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召开前,在9月12日的军委常委会议上,林彪确定的即将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的议程是:(1)反修正主义;(2)政治思想工作;(3)我军的编组和装备规划。而最主要的是讨论政治工作。9月13日,军委扩大会议举行预备会议,传达了林彪的讲话。

月14日,会议正式开始。中央军委副主席林彪、贺龙、聂荣臻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军委常委陈毅、叶剑英等。总参谋长罗瑞卿作关于组织编制和装备问题的说明。10月20日,通过了《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决议》包括总纲和14个专题。其14个专题是:(1)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2)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发扬三大民主;(3)大兴三八作风;(4)开展兴无灭资斗争,反对不良倾向;(5)思想工作要着重抓活的思想;(6)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7)加强青年工作;(8)政治指导员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9)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10)大力加强军事技术、业务和科学研究中的政治思想工作;(11)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做好民兵工作;(12)加强党委对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指导;(13)改进政治机关的工作方法;(14)关于本决议执行情况的检查。

由于会前作过一些部队调查,同时对建国11年来部队政治工作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由于大多数元帅及高级将领极力坚持,也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此时尚未充分发展,虽然有林彪的错误主张扭偏了政治工作的方向,但《决议》仍然有许多正确的内容,其主要表现在:(1)指出"实现持久和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爆发世界战争的危险也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决议》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此时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还没有向临战状态转变,军队建设尚未从根本上脱离1954年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所确定的总方针和总任务。(2)充分肯定《古田会议决议》,认为它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它所建立起来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是永远有价值的。《决议》在谭政受到围攻和批判的情况下,仍肯定了他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认为报告"全面总结了我军的政治工作的经验"。同时也肯定"建国11年来,我军的政治工作是前进了,成绩是主要的、巨大的"。这三个肯定,使军队政治工作没有急转直下走向全面失误。(3)强调各级党委是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制度。《决议》要求党委必须以主要精力抓方针、政策问题,加强党委的集体领导和对政治思想工作的指导。(4)提出在加强军队革命化建设的同时,必须积极地提高全军的技术业务水平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质量,加强现代化。指出在坚强的政治基础上加上现代化:解放军就将无敌于天下。在解放军已由单一兵种发展为诸军、兵种合成军队,技术装备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加强军事技术、业务和科学研究中的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人在掌握技术中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5)阐明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政治思想工作的根本路线。《决议》要求政治工作必须扎根于连队,指出加强连队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发挥连队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

也正因为林彪错误的重大影响,《决议》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原则的错误,主要是:(1)肯定和宣扬林彪提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四个第一",即:武器和人的关系,人的因素第一;军队各种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关系,政治工作第一;政治工作中事务性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关系,思想工作第一;思想工作中书本思想和活的思想的关系,活的思想第一。显然这是一种"精神万能论"的唯心主义的观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把政治、政治思想工作抬到凌驾一切之上的地位。否定了"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的建军方针,造成军政对立,用政治工作淡化、冲击和打击军事工作,忽视军队组织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把我军政治思想工作和我军建设引入"左"的歧途。(2)《决议》违反党的"八大"提出的反对个人崇拜的规定,突出毛泽东个人的作用,混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个人言行的界限和区别。《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顶峰。"林彪又提出学习毛泽东著作,是学习马列主义的捷径,认为提倡完整、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是一种糊涂观念",从而取消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取消了对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的学习,更拒绝学习当代资产阶级的科学知识和军事思想,而走向自我封闭状态。即使是学习毛泽东著作,按照林彪规定的"少而精"、"短而少"的原则和"背警句"的方法,也只须读几篇毛泽东著作和《毛主席语录》,公然提倡实用主义和形式主义。(3)《决议》对国内政治形势分析和对我军政治思想工作任务作了"左"的规定。《决议》指出:"在国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仍然是主要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上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农村中富裕农民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和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仍然存在,要解决这些矛盾,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种国内外的阶级斗争,必然在我军内部不断地反映出来。"《决议》认为,军内"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倾向",而主要的不良倾向是"政治上右倾",是"有些人对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持怀疑和抵触的态度"。进而把反右倾确定为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全军"必须坚决开展兴无灭资的斗争,反对一切不良倾向"。斗争的方式,可以是"广泛地又是灵活地运用大鸣、大放、大争、大辩、大字报的方法"。这"五大"正是在"反右倾"和反右斗争中被创造出来并得到广泛运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方法。"五大"被运用于军队政治工作之中,运用于"兴无灭资"的思想大革命之中,使"左"的一套强行贯彻,使正确意见被打击压制或冠以种种罪名,整个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只能沿着"左"的错误方向越走越远。

军委扩大会议在正式开始后,就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谭政和总政治部其他一些负责同志,开展了反对所谓"谭政反党宗派集团"的斗争。林彪所为是挟嫌报复,蓄意整人,以便控制总政大权。林彪上台伊始,便利用党内、军内日盛一日的"左"的政治气候,大搞"反彭黄、反右倾",大讲"政治挂帅、政治建军",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同时,林彪施展贬低马列主义的手法,别有用心地进一步制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认为:学马列主义"不一定都要读他们的原著",他们的著作有很多,是低级的;而毛泽东著作是高级的,学毛著"是学习马列主义的捷径",只要"背上那么几十句",就可以"一本万利"。林彪的这些观点和做法,受到了党内、军内一些同志如总政治部主任谭政等不同程度的抵制。谭政提出继续加强系统的马列主义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讨论拟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三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并规定为全军院校和部队干部的必修课,按教学大纲统一组织实施,这些遭到林彪的忌恨。这时,林彪又别出心裁地将毛泽东1939年给抗大的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改了几个字,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捏在-一起,起名为"三八作风"。谭政对提倡这三句话、八个字是赞成的,但对林彪这样概括则不很赞同,他用商量的口吻说:"这样提好不好?还有三八妇女节,会不会引起误解?"叫"三八作风"是不是合适,并且要求报纸宣传避开"三八"两个字,只用优良传统的提法。谭政是军队政治工作的著名权威,他出面抵制林彪的主张,影响很大,自然又惹怒了林彪。林彪为了打击异己,排除"阻力",控制总政治部,企图搞垮谭政的一场斗争就在这次军委扩大会议上展开了。

林彪对谭政罗列罪名反复围攻。指责谭政"在彭、黄把持军委工作时期","对于彭、黄的错误路线,不抵制、不斗争,长期’和平共处‘;在反对彭、黄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旗帜又不鲜明";对林彪主持军委工作以来的许多重要指示,没有坚决贯彻执行,"在政治上、组织纪律上都是不能允许的",谭政对政治工作方向上发生"严重偏差,…’负有主要的政治责任"。并说谭政在总政内"有个圈圈"。据此,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关于谭政同志错误的决议》。在随后召开的总政党委扩大会议上,进一步诬陷谭政等"反党、反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在军队建设中,坚决执行了彭德怀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并在反彭、黄后抗拒新军委和林彪同志的领导","而抵制新军委和林彪同志,实质上就是抵制党中央和毛主席"。1961年1月20日,经中央批准,撤销谭政中央军委常委、军委办公会议成员的职务,并降为总政治部副主任。此外,总政还有几位负责同志受到处分。这样,林彪达到了排除异己,全面把持军队领导权的目的。

同类推荐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他们是领袖,是轰动一时的大人物,然而却以不为人知的方式被人谋杀,究竟是什么原因?里面又存在什么惊天阴谋?这就是本书欲向读者揭露的秘密之所在。
  • 混在民国

    混在民国

    胆小。怕死,贪财。他,没有宏图大志,更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他,穿越百年,却不知历史,只想吃喝玩乐。他,遇到危险,第一个念头便是自己逃命,什么国家、民族,远远没有自己小命重要。在这个乱世,种种巧合之下,他竟然飞黄腾达,实现很多英雄志士没有实现的梦想。
  • 爆宠狂妻:神医五小姐

    爆宠狂妻:神医五小姐

    (正文已完结)她是将军府的五小姐,却是东辰国第一废物,花痴成性,因为追求男子,被跟班失手打死;她是天之娇女,却被害身亡,惨遭家族灭门,从此背负血海深仇。当天才穿越到废物的身上,再次睁眼,命运从此不同!!!炼丹、炼器很难?她手到擒来。驯兽师很稀少?她一不小心就成了帝王驯兽师!逼婚?!你是美男你很拽?她一把拉过身边的妖孽男:魔王兄弟,他要抢你的位置。某妖孽冷眸一瞥,身形一动,下一秒渣男已经不见。转身,某妖孽笑容蛊惑:幽幽,继续刚才的话题,我们要个孩子吧!
  • 大唐御医

    大唐御医

    一个外科医生(男)搭着一个内科医生(女)一起穿越了!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来到了贞观九年的大唐,他们的穿越,能改变大唐的什么?如果长孙皇后不死,太子承乾还会造反吗?李治还能做皇帝吗?武则天还能站上历史舞台吗?
热门推荐
  • 梦回大唐爱:失忆王妃2

    梦回大唐爱:失忆王妃2

    阿荷呆若木鸡的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父子,这个男人说什么鬼话,要不是鬼话她怎么会听不明呢?虽然她失忆了,但是也不用拿个孩子来吓她吧。说什么她是她的妻,她儿子的娘亲。看着这对父子她真的疑惑了,难道她真的成亲而且生了孩子?没理由啊,这么大的事怎么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呢?难道自己真的像他说的那么惨,没爹没娘,甚至连个亲人都没有,当然了,说什么她也不承认自己会同他们父子两有关,可是当那小孩子可怜兮兮的叫她娘时,她竟狠不下心……“云儿,不管你是否记的我,你都是我的妻。”阿荷一把推开恶心巴巴的李烨。什么吗?她一点印象都没有,还云儿呢?她只知道她叫阿荷,至少这个渔村的人都这么叫她,少数服从多数,她当然是叫阿荷了。她就说这个叫李烨的男人带衰,她好好的渔女生活叫他搅了,这会竟又莫名其妙被一群官兵给带到这个鬼地方,什么京城呀?她不喜欢,还是那个小渔村适合自己。这个臭男人竟是个王爷,他当她白痴还是瞎的呀,他要真是王妃那为什么大家看她的眼神那么奇怪,为什么都没人认识她……
  • 继承者归位:错爱冷艳二小姐

    继承者归位:错爱冷艳二小姐

    一场篡夺财团继承权的明争暗斗,他百般提防却已然错爱,最后只好拱手相让守护多年的那份财产,连带自己的心一起奉上。“还不走?”她签完财产交接文件后,冷冷的问道。“走不了了。”他抽出夹在里面的结婚协议书,眼中带着狡邪,厚颜无耻的贴上她,“你已经在我的卖身契上签字了!老婆大人……”
  • 妃常选择

    妃常选择

    穿越到陌生的朝代,初见他的那天,一袭白衣风度翩翩,心不知不觉遗落,为了他,她历尽千辛,几世轮回,只为寻求当初的承诺!他说:我爱你,我想娶你,可是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那道看不见的鸿沟要怎样跨越!她回复:不管多艰辛,我一定会来到你身边!等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将门丑媳
  • 金玉良缘:妃你不可

    金玉良缘:妃你不可

    从此一路追随一路赖,请勿模仿,亲亲小嘴。还时不时提议去房里把米饭做熟,她是异界一缕灵魂,逍遥自在,某王爷笑的一脸无害,第一次见面就调戏她,让她看免费的限制级画面,“我都说了,动不动就牵牵小手,搂搂小腰,这辈子非你不可!”--情节虚构,却不想遇到了一个无赖的王爷,第二次闯入她闺房翻出了她的红肚兜
  • 逍遥派

    逍遥派

    一本《南华经》,一篇《逍遥游》,引出天下功法秘笈无数。一介秀才,得‘药王’指点,修炼返老还童之术,功法逆天。一朝神功大成,天下无敌,解封至尊魔刀,开启通天大阵。万年魔殿殿主之位空悬,万年江湖恩怨就此拉开。这是逍遥派老祖的传奇人生。
  •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3年)的代表作,初版于崇祯十年(1637年),是作者任江西分宜教谕时(1634—1638年)撰写成的,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工农业生产技术百科全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