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7800000006

第6章

和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家庭孩子一样,林智燕打小就品尝了世态炎凉,可生活磨难去除不掉她骨子里的浪漫情调。她喜欢逛公园,轧马路,爱在雨中散步,时常吟诵一些唐诗宋词。这在当时,就是小资产阶级思想,难免有人背后嚼舌头。可王树生不管那套,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林智燕,他的被文学作品熏染的,有些超凡脱俗的燕儿!

婚后,王树生在狭小的院子里种花种草,还为媳妇用铁管焊了一个秋千架。这样,歇班的林智燕,可以荡着秋千,嗅着各色花儿的清香,看她喜欢的小说,吟她喜欢的诗词,直到暮色降临。

在王天喜老两口看来,儿媳妇可真有点格色。可林智燕手脚勤快,知书达理,对谁说话都没个大声,实在又挑不出啥毛病。不理解归不理解,老两口只是私下里嘀咕两句,脸上没表露出来。让王树生感到压力的,倒是媳妇的洁癖和伴着洁癖的执拗,不洗手不许吃饭,不洗脚不能上床。王树生抽烟是下乡时学的,小知青没钱买烟卷,连向日葵干叶子都卷了抽。婚前下班进家,他先喷云吐雾抽上根烟舒坦会儿再吃饭。现在,媳妇历数抽烟诸多害处,要他戒烟。上来烟瘾,他只好蹲到院子花丛里偷着抽上两口。刘兰芝瞧见,心疼儿子唠叨了两句,树生忙把烟掐灭站了起来,说燕儿她也是为我好,怕我肺抽坏了。"你爸抽了半辈子烟,也没见肺有啥毛病。"刘兰芝掸着儿子肩头蹭的花粉,"不过呢,燕儿这么说,估摸着也有道理。你真能戒了,还省钱呢。"

赶上歇大班,王树生就过林家这头来。他眼里有活儿,手上闲不住,把个小院拾掇得干干净净,生机勃勃。喜得林兆瑞合不拢嘴,逢人便说:"都说一个姑爷半个儿,我这姑爷,顶两个儿子!"

林智诚听见,撇撇嘴。王树生来家干活,他乐得轻闲,可有这么个勤快姑爷一比较,当儿子就免不了要听父亲唠叨。"小诚啊,你可要向你姐夫学习……"有事没事,爸就把这句挂嘴边,林智诚烦了:"有本事,他在咱家扛一辈子长工!"他寻思,王树生顶多三分钟热度,在老丈人丈母娘跟前献浅儿罢了。没想到,王树生一干就是几个月。嘿,真是把我家当你自己家了。

天气渐渐热起来,林兆瑞下乡演出,一走两星期。回家后,刘丽珠把家里肉票全找出来,买来三两肉,做了半锅猪肉大葱馅馄饨。林兆瑞盛了一搪瓷盆,给亲家端过去尝尝鲜。正巧女儿女婿下班,林兆瑞招呼他俩来家吃--"树生啊,吃完饭跟我杀几盘象棋。你爸不中,臭棋篓子不说,还爱悔棋。"林家小院一进门就看到两盆大夹竹桃,叶片似柳,红花灼灼。鱼缸里,双尾金鱼在水草中悠闲游动。院子掸了些水,凉爽而安谧。吃罢饭,爷俩就摆上棋盘厮杀起来。刘丽珠收拾着碗筷,念叨着儿子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来。林兆瑞眼睛没离棋盘,说又不是小孩子丢不了他。刘丽珠说:"现在不少返城知青没工作,在社会上闲逛,我是担心小诚跟他们学坏了。"林智燕看天黑下来,说:"爸,你们该把战场搬屋去了。树生,你去外头看看小诚回来没有。"王树生走出昏暗的胡同,来到小马路上,影影绰绰看见灯影里几个人在撕捋着。他疾走几步,被眼前景象惊呆了:一个姑娘惊慌失措站在一边,林智诚和两个人扭打在一起,被其中一个用刀子刺中大腿。就在小诚倒下的瞬间,王树生大吼一声,纵身上前,一拳把拿刀的那个打个趔趄。他虎目圆睁,像一堵墙挡在了林智诚前面。

"别管闲事,不然扎你个透心凉!"那小子挥着刀子,哑着嗓子虚张声势地喊叫着。王树生认出他来,大臭儿--上学时比自己小一班,因课上经常放屁而得名。这小子初中没毕业就因偷东西进了局子。王树生步步逼近,大臭儿慢慢后退,握刀的手颤抖着。他的同伙儿干叫嚷不敢上前。

面对带血的刀锋,王树生并不惧怕。下乡时他跟一个沧州木匠学过拳脚,对付这俩小子绰绰有余,只是不放心身后的林智诚。他用眼睛余光一扫,小诚倒在那姑娘怀里,灯光下鲜血染红了裤子。王树生心急似火,不知道小诚能不能挺住,他想擒贼先擒王,先解决大臭儿再说。大臭儿被他逼到墙根,无路可退,骂了一句挥刀刺过来。王树生一闪,一记扁踹,大臭儿像笨重的口袋一样咕咚倒地。他那同伙儿一看遇上个练家子,再加上王树生一副拼命架势,吓得拽起大臭儿撒腿就跑。王树生没有追赶,伏下身抱住林智诚,焦急地叫着小诚,小诚,你醒醒!

林智诚微闭着眼睛,脸痛苦地扭曲着。王树生三两下脱下衬衣,刺啦一声撕开,扎住林智诚受伤的大腿止血。

然后一猫腰,背起来小跑着直奔医院。趴在姐夫背上,林智诚仿佛又回到童年。那次发烧,姐姐背他去医院,也是在这样一个春夏之交的夜晚。不同的是,姐夫咚咚的心跳声沉稳有力,隔着背肌传递过来,让他觉得很安全,很踏实。他真切感受到一种手足般的爱,无力地叫了声姐夫。

"别说话。"王树生说,"再坚持一会儿,马上到医院了。""我不会死吧?"腿上的剧痛,让林智诚突然想到一个平时从没有想过的问题。小跑着跟在一边的姑娘,一下子哭出声来:"不会的,不会的!"王树生喘吁吁道:"别胡思乱想了,咱们都要好好活着。"

王玉洁正在外科值急诊班,看到弟弟满头汗、一身血冲进来,吓了一大跳。随即,林智诚被推进手术室。

瘫坐在手术室外的长椅上,王树生这才有时间了解事情经过。原来姑娘叫冯红,是京剧团演员,在样板戏《红灯记》里演李铁梅。演出散场晚了,一个人回家路上遇上两个流氓纠缠,是路过的林智诚救了她。王树生点点头,没想到小诚这么有血性,还挺仗义的。

半小时后,王玉洁从手术室出来,说小诚伤口已经缝合,没什么大碍。"林叔他们还不知道,我下班回去告诉一声,晚上你在这儿陪着吧。我刚才打电话报了案,回头派出所过来了解情况。"王玉洁说。

林智诚苏醒过来,被屋顶的日光灯晃得又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正遇上王树生关切的目光,他微弱地叫了声姐夫。王树生凑近他:"手术很成功,养些日子就好了。还有,小冯一直陪在你身边。"站在面前的是个腰身匀称的姑娘,穿件漂亮的印花的确良上衣,一根油光水滑的大辫拖到腰际,一双顾盼多情的大眼睛,盈盈地泛着泪光。林智诚突然心跳加快,苍白的脸上现出红晕。冯红说:"你还很虚弱,别多说话。麻药劲儿刚过,脑袋也别动,不然会头疼的。"

这时外面一阵喧闹,家里人听到信儿都来了。刘丽珠一下子扑到床前,眼泪汪汪的:"你这孩子,怎么净惹事儿,让妈操心!"王树生连忙替小舅子辩解。冯红道:"叔叔、阿姨,他是为救我受伤的,你们要责怪,就责怪我吧!"

说着,眼泪掉了下来。林智诚皱着眉头叫了声妈。刘丽珠听出儿子的嗔怪,忙攥住冯红的手:"好闺女,阿姨不会埋怨你的,只要你没事儿,我家小诚受点伤也值得。"冯红越发嘤嘤地哭出声来。林兆瑞也说:"是小诚愿意这么做的,见义勇为是好事,这怎么能责怪你呢。往后,姑娘家千万别一个人走夜路,晚了让家人接一下。"

林智燕查看着弟弟伤情。林智诚忍着疼痛,悄悄耳语:"姐,我姐夫真够意思!"又小声嘀咕句,"我以前不该那么对他。"看弟弟这么可爱的表白,林智燕道:"行啦,有话留着跟你姐夫说吧。你们俩呀,行事做派,倒像一个模子里刻出的亲哥俩。"

她直起身,关切地看着丈夫,让他穿上从家里带来的衬衫。这时管床大夫进来,小声提醒病人需要休息。王树生让燕儿陪爸妈回家,又劝小冯也回去休息:"你衣服上有血,回去换换洗洗。放心,这儿有我照看呢。"

林智诚住院这段时间,冯红天天来看他。偶尔有演出来得稍晚点,林智诚就有些魂不守舍。潜意识里,他希望身体慢点康复,和小冯在一起的时间长一些。林智诚住院第三天,冯红母亲拎着一网兜水果罐头、麦乳精来看他,临走非搁下二十块钱不可。老太太客客气气,说话滴水不漏,让林智诚觉出感激之外的客套。这娘俩,可一点不像,他喜欢小冯的爽直。

两周后,林智诚拆了线出院。他前脚到家,冯红后脚就上门来看他。林兆瑞很赏识这个小同行,得知她进剧团刚两年就挑大梁,连说不简单:"毛主席说,年轻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话太对了!"

他又问起当年一块学戏的老李,冯红说他当上革委会副主任了。林兆瑞哦了一声:"都成主任啦?他脸上有麻子演不了戏,学的打鼓,那会儿我们见面常开玩笑,说老李做报告--群众观点,老李敲门--坑人到家,老李跳伞--天花乱坠……"

冯红不再拘谨,咯咯地笑起来,是孩子那种娇嗔可爱的笑。刘丽珠问小冯觉得他家小诚怎么样。冯红脸一红,低头说挺好的,心眼好,人又热情。林兆瑞道:"小诚这孩子,人品没得挑,就是打小他妈惯着他,拧脾气……"

刘丽珠忙剥了一粒糖递给冯红,又悄悄瞪了丈夫一眼。林兆瑞一笑,转移了话题:"小冯啊,我也挺喜欢《红灯记》的。说起来,还跟这出戏有点渊源呢。你知道吗,《红灯记》最早是天津联合评剧团排演的《三代英雄》,我们还专门去观摩过。后来改编成京剧样板戏,一下子镇了……"

冯红忽闪着大眼睛专注地听着,这让林兆瑞有如遇到知音,禁不住说了几句掏心窝的话:"评剧、京剧本来是姊妹艺术,可以说各有千秋。唉,现在破四旧破的,全国学样板戏,连我们评剧团都改唱京剧了。"

"林叔,没准以后还会改过来的。还是评剧在咱唐城有观众,有戏缘,我爸妈就喜欢评戏。"

"但愿如此吧。"听冯红这么说,林兆瑞心里有些畅快,像在团里指点年轻人排戏一样说下去:"小冯啊,平心而论,《红灯记》改编得很成功,不愧是样板戏!像李铁梅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可以说家喻户晓,谁都能唱两句。这对你一个专业演员,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演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形象,又要塑造一个坚强的革命继承人形象……"

看他扯开话匣子,一旁的刘丽珠轻咳了两声,林兆瑞这才拍拍脑门:"你看我,光顾跟你谈戏了。小诚在西屋呢,他回来一直念叨着你--你快过去吧!"

看冯红出门,刘丽珠小声埋怨丈夫:"人家小冯头一回来家串门,该让俩年轻人多待会儿,你老跟着瞎掺和啥。"林兆瑞呵呵笑道:"遇上个圈里的,就搂不住话匣子了--这孩子,唱戏是棵好苗子。"

"你就知道唱戏,不关心你儿子终身大事。我看小冯跟咱儿子挺投缘,俩人有那么点意思。""随缘吧,就算你儿子有意,成不成还在人家,在小冯父母态度。总不成你儿子救了人家,就要人家嫁给他吧。"林智诚躺在床上,微闭着眼睛。本来听到冯红进门,他兴奋地对着镜子胡撸一把头发,兴冲冲地就往外跑。但一转念,又回到床上,他想再次享受一下小冯关切的眼神,听听小冯动听的声音。冯红进屋带来一股脂粉香味,这味道不同于姐搽的雪花膏清香,是他在文工团熟悉的、充溢于舞台化妆间的香味,浓烈而刺激。林智诚汗毛孔有些发堵,心跳加快。

"你身体怎么样了?"冯红问。林智诚忙坐起来,没事了,就是养病待得身体有些发糠。冯红建议他出去走走,活动活动。林智诚晃晃脑袋,说一个人闲逛没意思。"晚上我陪你。"冯红说,眼神里有个小人儿,让林智诚有些发毛。他避开她的目光:"求之不得!"

院子里一地明晃晃的阳光,屋里光线很好。林智诚穿着背心短裤,小腿上有些稀疏的汗毛。"我看看你的伤。"冯红说着,撩开林智诚的短裤。林智诚有些不好意思,往下抻了一下:"都好了,别看了。"

"不,我就要看!"冯红很固执,纤纤手指在他大腿硬硬的疤痕上抚摸着,像是抚摸着林智诚一颗躁动的心。"都是为了我……"冯红的大眼里噙满泪水,很快溢了出来,顺着脸颊淌下去。

林智诚忙拉她坐下,笨手笨脚给她擦泪。冯红十多岁就住进戏校,男生女生在戏里经常扮演夫妻什么的,比同龄人要早熟。她掏出手绢擦擦脸上的泪:"小诚,这次我来你家,是想告诉你一句话……"她声音低下去:"我喜欢你!"

突然而至的幸福,几乎把林智诚击垮,一瞬间竟然有种虚脱的感觉。他原想托姐姐中间做媒,没想到小冯这样直截了当。他手足无措,紧张中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冯红说:"喜欢就是喜欢,我不会拐弯抹角。小诚,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你喜欢我吗?"

冯红的大眼睛逼得林智诚无法躲闪。这太直白了,火辣辣的让他无法承受。像是第一次站到舞台上,林智诚脸涨得通红,嘴唇哆嗦了半天,才嗫嚅出两个字:"喜……欢!"

晚上冯红在林家吃的饭,零沥粥,鸡蛋炒咸菜,林兆瑞特地烙了几块糖饼。饭桌上,刘丽珠才知道冯红父亲是军分区首长,母亲从部队医院转业在家,两个哥哥都当兵。她心里打个沉:高攀了。林兆瑞没想到这层,问小冯:"家里没有艺术行当的,怎么想起来让你学戏?"

"我学习成绩不算好,妈说与其上完中学下乡,不如上戏校学几年,还能留在城里。其实我也喜欢唱戏。"

"瞧瞧人家父母,早把孩子前程盘算好了。"刘丽珠佩服之余,有些怜爱地看着眼前这姑娘,"学戏很苦,我家燕儿小时候想学,让我拦下了。"

"也没啥,就是个习惯。"冯红说,"我们那会儿,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功,压腿、下腰、劈叉。吃了早饭,学唱腔,吊嗓子。头回耗腿,同学们泪珠子吧嗒吧嗒掉到地板上,疼得都哭了。我绷着,硬是一滴泪都没掉。我妈说我从小就拧,认准一条道跑下去,不撞南墙不回头。"

刘丽珠冲儿子道:"你听听,人家小冯多能吃苦,不下这狠功夫,人家能演李铁梅?"林智诚光顾闷头吃饭了,这会儿冲冯红挤挤眼睛。林兆瑞轻咳一声:"小冯啊,你们俩能认识,也算是一种缘分,你们交往呢,我们完全支持。小诚不比你,你事业有成,他刚参加工作,以后你要多帮助他,督促他进步。"

"爸,你说哪儿去了。"林智诚脸上有些磨不开。冯红大大方方道:"林叔林婶,你们放心,我会和小诚一块进步的。"

吃完饭,两人一块出去。刘丽珠送到院门口,回屋冲着丈夫笑了。在她眼里,儿子的婚事十拿九稳。"你儿子呀,这点随你,喜欢漂亮姑娘。"她说。

"呵呵,我是那种人吗。"林兆瑞爽朗地笑了起来,"不过在小冯身上,我倒真看到了你年轻时美丽的倩影。"

"你还记得?""当然。"

刘丽珠的爷爷辈是从广东过来的商人,专为在唐城开煤矿的英国人供货。她打小受的是英式教育,在天津上的大学。刚解放那会儿,她喜欢到小剧场看评剧现代戏,一下子就被饰演小生的林兆瑞所吸引,宁可跟父亲闹掰,也要嫁给林兆瑞。饭桌上,林兆瑞常以她为例教育一对儿女:"生活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你看你妈,从前是娇小姐,当姑娘时什么都得佣人伺候着,现在不也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样样都中嘛。"刘丽珠没吱声,当时想起一句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么多年,她既品尝了爱情的甜蜜,也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因此在儿女终身大事上,她想得比较多。这会儿,听老林说起过去,她叹了口气:"啥苦咱们都吃了,但愿儿女们不会再有这么多磨难!"

同类推荐
  •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抗金故事为题材、带有某种历史演义色彩的英雄传奇小说。书中他们综合了历代说岳题材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后出版。《说岳全传》问世之后,其影响之大,使过去同题材的作品都相形见绌,从而成为这类题材的小说中带有总结性和定型化的作品。
  • 我在北京有张床

    我在北京有张床

    四川某小城青年戈海洋,大学毕业后变成了专业倒霉蛋,先后失去教职(干部身份)、下岗、失恋、生意破产、痛失家父……内外夹击,濒临崩溃之际,靠写作虚荣灵魂……世纪之交,戈海洋以三千块钱和一部书稿,像外省人于连去巴黎一样来到京城,以卑微之躯,做最后一搏。北漂族的残酷生活远超想象,竞争的惨烈,体制的阻击,猝不及防的遭际,使北漂的壮士们步履维艰。戈海洋遵循鲁迅“要韧性地战斗”的斗争精神,以我不入地狱谁出地狱的乐观态度,折腾了八年,除了一张床垫、几段爱情、半腔叹息和一桩“不成功”的罪名外,一无所有。正当戈海洋嗷嗷抓狂之际,赶上了夜场奇缘,戏剧人生为他量身打造了新的命运……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主人公克利斯朵夫6岁就在乐坛上崭露头角,11岁担任宫廷乐师,并成为引人注目的青年音乐家。他正直、勇于反抗。这使他的音乐生涯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世俗的偏见、权势的压迫、舆论的抨击,使他成为孤独的反叛者。在异国他乡,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以勇敢和乐观的态度面对逆境和挫折。
  • 家事村事

    家事村事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5)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随身空间之良田农女

    随身空间之良田农女

    一朝重生到农家,挨饿受冻未脱贫。鸡飞狗跳麻雀闹,鸡毛蒜皮是非多。啥?娶俺当扶贫?我呸,俺人穷志不短,拖家带口奔小康!田园魔方空间大,土肥水清好种田,田中自有黄金屋,田中自有男如玉。咔咔咔,转转转,金田银地一锅兜,看我农家小萝莉,变废柴田为金银地!翻手田,覆手地,金银财帛滚滚,美男排排我选!论家的小日子红红火火滴旺起来啦!来,排排队,选个男银陪种田!富的冒油滴不要,苦的掉渣滴不要,帅到人妖滴不要,土到嗝屁滴也不要!小剧场一:“相公?快来嘛!”女人躺在床上,媚眼如丝。“嘘——”“干啥?”“我听听娘走了没。”小剧场二:“宝宝,快喝奶!”“宝宝,不许吐奶!”“宝宝,你又尿地图了!”“臭小子,霸占了你爹地盘,还这么嚣张!”“啪——啪——”“哇——”“混蛋,你干嘛打我儿子?!”“他欺负我女人!”“你欺负我儿子!”飞起一脚,猛踹过去。“哎呦——疼,女人,你敢打我!我打你儿子!”“打我儿子,就打你!!!”某女强悍叉腰。小宝宝满脸黑线——瞧这极品的一家子!!!
  • 妃本惊华:腹黑王爷不好惹

    妃本惊华:腹黑王爷不好惹

    她是纳兰家孤女,背负着仇恨重生,辗转成为医神琥珀的徒弟。他是冷漠倨傲的凌王,她一无身材二无财宝,为何这腹黑王爷总是紧追着她不放。几次为她犯险,不惜性命,不顾身份,甚至同她一起跳入万丈深渊。她重伤醒来,身前的他如重获珍宝,“七儿,莫要再离我而去。”深情是他,无情也是他。诸多的海誓山盟,转身却娶他人为妻。一纸休书,两行薄泪,此一生不奢求举案齐眉,只愿你一生喜乐长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历史在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故事不会离我们远去。他们会停留在时空中,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读文天祥的故事,你会折服于文弱书生的赤子之心;读成吉思汗的故事,你会领略一代天骄的千古霸气;读郑和的故事,你会惊叹航海巨人的智慧与勇气;读左宗棠的故事,你会敬佩老当益壮者的千秋功业……有多长的历史就有多少的英雄,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群像。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实用口才全书

    实用口才全书

    人的一生需要许多“资本”,口才就是其中重要的资本之一。为了让千千万万因嘴巴上功夫不到家的人不再有人生遗憾,都能够有机会通过提高口才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有了这本《实用口才全书》。本书除了在用材、选材上细分不同层次人才的个性需求上下功夫外,更注重从具体情景出发,尽力增强其可读性和实用性。在读者面的覆盖上,既强调了通用性,又照顾到了不同行业、专业人才对口才的独特需求。
  •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踏进帝语贵族学院的一刻,命运就开始在他们三人中流转。冷酷霸道的他,“遇上我的那一刻起,夺了你的初吻。要定你,没商量。要报仇,我帮你。”温柔多情的他,“我这个人一向不喜欢和人争什么,但遇上你我想争一争。”被称为冷公主的她该如何选择?是他?是他?亲情,友情,爱情,她会如何处理?请拭目以待吧。
  • 我的高考我的分

    我的高考我的分

    本书分为:理想篇、动力篇、方法篇、习惯篇、时间篇、效率篇、心态篇、奋斗篇和应考篇。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学习高手们的超级学习力和奋斗过程,读来富有启发性。本书教你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赢得高考的成功!
  • 拽个美男当相公

    拽个美男当相公

    穿越我愿意,古代不中意。熟人一大堆,美男哪里追?闺蜜兴奋曰: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美男还少?闺蜜又曰:你看,那个玉树临风……答曰:那是我的徒弟!——你看,那个器宇轩昂……答曰:那是我的皇兄!——你看,那个英俊潇洒……答曰:那是我的仇人!——好吧好吧,你再看,那个美如冠玉……不行!那个不许看,他是我的!答曰:……总结:喂喂,神仙老头儿,你是不是给我拿错剧本了?我的美男在哪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